[爆卦]涵字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涵字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涵字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涵字義產品中有5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灣山岳》~會報/彙報/雜誌/電子報的演替(上闕) 「用自由的心境,將自己思考的事表達出來。」~菊池寬,《文藝春秋》創刊號發刊辭,1923. 源遠流長 “百科事典(百科全書)",“雜誌",“雜學",“新聞"……等詞彙都意涵了民俗,文化,情報為基礎的隨筆文體總合;更是追隨近代文明出現於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八三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搖滾] →按讚、留言、分享同時小鈴鐺 https://www.youtube.com/user/band831tw 八三夭 ig→https://www.instagram.com/we_are_831/... ☞線上串流不搖滾→https://www.soundscape.net/a/...

涵字義 在 Ez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28:53

不管有沒有染燙都要保養頭髮 尤其是經常染燙的人更要! CRONNA 這個日本品牌是由義文 時間/CRONO與女性/DONNA組成的字義 有”陪伴現代女性的每一天”的涵義 頭髮跟皮膚其實一樣重要 要保持漂亮的狀態也是每一天都不可忽視 乾濕兩用的護髮修護精華 搭配氣墊按摩梳的組合 自己在家也能有簡易...

涵字義 在 Splashes’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4:21:35

- 《會考國文筆記分享》 🌸Chinese notes sharing🌸 ‼️筆記勘誤!! 字音字形筆記 p1 右側 諳ㄢ-不諳時事應為「不諳世事」 其有錯誤需修正,對此感到十分抱歉!!😥 ❣️p4-p9=掃描檔preview! 《rules & others》 ▫️7/27 tue.-7/...

涵字義 在 小比的讀帳&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0:27:35

《英文怎麼讀?》 會考A++之小比の不專業分享 文:詳細情形 圖:簡述 這次以「單字怎麼背」「文法如何記」 等方向跟大家介紹我的英文讀書方法 🙋🏻‍♀️About 小比國中の英文學習概況: 1.只有背課本的單字 其他沒有再練習 (對的 我連2000單都沒背齊 ʕ•ᴥ•ʔ不是說不背單字也沒關係...

  • 涵字義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9 16:27:47
    有 18 人按讚


    《臺灣山岳》~會報/彙報/雜誌/電子報的演替(上闕)

    「用自由的心境,將自己思考的事表達出來。」~菊池寬,《文藝春秋》創刊號發刊辭,1923.

    源遠流長
    “百科事典(百科全書)",“雜誌",“雜學",“新聞"……等詞彙都意涵了民俗,文化,情報為基礎的隨筆文體總合;更是追隨近代文明出現於江戶末期和明治初期的和製新語。

    1665年法國法律專家Denis De Salhoy在歐洲發行了一本介紹法學新書的小冊子《Journa des Savants》,咸認為是雜誌類型之誕生。而該年英國倫敦的XX學院也定期發行一份會報。至於《GENTLEMAN'S MAGAZINE 》是最早使用magazine名稱的一本刊物 。英文字義上,magazine 有「倉庫」的意思;在這裡,表達出紳士們貯藏智識的「倉庫」。

    移植文化
    江戶末期,有一批自英美遊學歸來的學者,急於要藉助書籍和雜誌來啟蒙日本國民。書籍方面有福澤諭吉的《西洋事情》,據說當年大日本帝國境內識字人口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讀過。慶應三(1867)年10月,西洋學者柳河春三創辦《西洋雜誌》,他沒有使用當時大多數人翻譯的「寶亟」或「志林」。早期的雜誌和新聞(報紙)並沒有區別,明治四(1871)年開國元勳木戶孝允曾經出資辦了一份名為《新聞雜誌》的刊物。
    明治五(1873)年高級知識份子團體(森有禮,西周,福澤諭吉,津田真道,箕作秋平,……)設立「明六社」。翌年三月創刊的《明六雜誌》是綜合雜誌原型。發刊辭「雖然僅是薄薄的小冊子,如能為開啟國人智慧略盡綿薄,則為幸甚。」從此以提昇日本人智識水平為志向,揚帆出航。

  • 涵字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09 07:15:00
    有 1,597 人按讚

    童年的種種脆弱與傷痕,會深埋在我們的心田。

    在某種程度上,把過去的經驗複製到現在,是人很自然會做出來的事情。對此我們唯一擁有的防禦工事,就是要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意會到有哪裡不對勁,然後阻止自己(或者阻止別人)。

    我們可以善用的線索是注意自己正在體驗的情緒是否異常地原始,異常地失控。具體而言,這類情緒會觸動人哭泣、抑鬱,或是過度樂觀。被這類情緒下了咒語的個體,會很可能表現出與平日大相逕庭的說話口氣與肢體語言,看起來就像他們真的回到了過去,重新把當年的人生再重演一次似的。

    在這樣的情緒來襲時,我們必須努力把自己抽離出來,細細思索其可能的來源──兒時的創傷──還有這情緒將我們鎖進了什麼樣的模式。對自己與自己的弱點取得深刻的理解,是我們能夠變得理性的關鍵。

    取自《人性18法則》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們所展現的強烈愛、恨,常常是童年經驗的重現。

    但各位即便看了這一段摘文,就要能夠對自己保持清醒的覺察,這相當困難。心靈成長,本來就難以速成,我們常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控之後,才能慢慢摸索出個所以然,進一步才能透過先知先覺,來對自己喊暫停,停止來自過去的投射,回到當下的現實。

    這一段摘文異常重要,我相信對心理學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大概可以深刻體會。但我再次強調,就我的經驗來說,因為一方面是文章長,二方面是要能好好閱讀,需要對自己的探索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懂得文字的涵義。所以只要您讀完了,請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肯定,我猜,大部分看到這篇摘文的朋友,很難專心看完。

    對我來說,我看相關內容的文章,可以幫助我回到動心起念處,減少掉入思考陷阱的可能性。不只是認識自己,這本書對於理解人際,也有相當的價值。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書,多看見自己腦中的虛妄!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2571846303126785

    ……………………………………………………………

    【文/ 羅伯‧葛林】

    低階的情緒會終年無休地影響我們的思緒,而這些情緒源自我們自發性的衝動──包括我們(腦中)想要聽好話的需求。相對之下,高階的情緒會現身於特定的時機,強度猛烈,並通常是由某個外在的火種所引起──那可能是個徹底把我們惹毛的人,也可能是一個特定的環境。高階情緒撩撥出的情緒更激昂,網住我們注意力的程度也更徹底。我們愈是滿腦子都是這種情緒,這種情緒就會愈發強勁;而這種情緒一變強,我們又更沒辦法把它從腦裡趕出去,一個惡性循環於焉成形。我們的心靈會以這種情緒為目標鑽起牛角尖,大小事都要我們別忘了自己有多生氣,多不肯罷休。我們變得只能被動反應。最終因為過程中的壓力,高階情緒往往會促使我們草率行事,最終招致災難的發生。在這樣的情緒爆發中,我們往往會覺得自己遭到附身,就像有個邊緣腦主導的第二分身將我們的意志架空,真正的我們反而對一切都束手無策。

    理想的狀態下,我們要能對這些誘發因子有所警覺,以免我們的心靈一路從鑽牛角尖走到爆炸的終點,到時你一定會後悔的結果將已無法挽回。同一時間,你也要慎防別人心中的高階不理性,你要麼躲得遠遠的,要麼日行一善把他們從虛妄中拉回來。

    …………

    源自童年早期的引爆點

    童年早期,是我們人生中最敏感、最易受外界影響的一段。愈是往回推,與父母親的關係就影響我們愈深遠。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任何人生早期的重大經驗。童年的種種脆弱與傷痕,會深埋在我們的心田。時不時我們會出手去壓抑這些過往的記憶,因為它們可能帶有負面的影響力,那或許是種深刻的恐懼,或許是曾遭受到的羞辱。但也有些時候,這些童年片段會連結到正面的情緒,像是被愛、被關懷等我們會想不斷重溫的記憶。在日後的人生當中,記憶裡的某個人或某件事會成為引信,觸發兒時某個或好或壞的回憶,並一併引發強力化學物質或賀爾蒙的釋放。

    比方說,一名青年可能有位疏離而自戀的母親。在嬰兒或兒童時期,他把從母親處感受到的冷漠解讀為被拋棄或被「放生」,而會被放生,一定是因為自己哪裡不好,所以不值得母親去愛。或者在另外一個平行宇宙裡,一個新的弟弟或妹妹來到世上,讓母親對他的關心無法像原本那樣全心全意,而這對他一樣會產生被拋棄的感覺。等他長大成人了,談戀愛了,女朋友可能會暗示自己不滿意他的某個特質。原本這都是交往關係裡健康的磨合,但對青年而言,這也可能會成為他心中雷的引爆點。他內心的小劇場會是女友注意到自己的缺點了,下一步就是要放生自己了。他內心的情緒激動起來,他感覺到自己即將遭到背叛。這情緒的源頭他看不見,這一切已不再他的控制之內。於是他開始反應過度、開始無的放矢、開始變得退縮,而這一切都像自我實現的預言,倒過來造成他最不樂見的結果──女友提出分手。他的行徑,只是被內心某種回憶所激發的反應,現實並不是他行動的根據。什麼叫不理性,這就叫不理性。

    要提早注意到自己或別人內心出現這種的狀況,你可以觀察對方是不是無來由地孩子氣到一個境地,是不是突然變得很不像他平日的自己。這樣的變化,可能以任何一種關鍵的情緒為核心,那可能是恐懼──恐懼失控、恐懼失敗。而說起恐懼,我們的反應會是從環境中將自己抽離,讓眾人看不見自己,就像小朋友把自己縮成一顆球。往往強烈的恐懼若讓人一病不起,我們就有了再正當也沒有了的理由脫離戰線。

    這種關鍵情緒也可以是愛──或許因著某人讓我們模糊地想起那失去的快樂園地,我們便會在當下義無反顧地去設法複製自己與雙親或手足的緊密關係。這情緒還可能是極度的不信任,因為我們可能在幼時被某個權威角色給辜負過或背叛過,如做父親的就是常見的罪魁禍首。這經常是人態度突然轉趨叛逆的原因。

    此間埋藏著的一個風險,是在對現在有所誤判,同時又以過去做為對象來進行反應的過程中,我們會製造出衝突、失望與不信任感,而這些東西只會傷口上撒鹽。在某種程度上,把過去的經驗複製到現在,是人很自然會做出來的事情。對此我們唯一擁有的防禦工事,就是要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意會到有哪裡不對勁,然後阻止自己(或者阻止別人)。

    而想要把「引爆點」逮個人贓俱獲,我們可以善用的線索是注意自己正在體驗的情緒是否異常地原始,異常地失控。具體而言,這類情緒會觸動人哭泣、抑鬱,或是過度樂觀。被這類情緒下了咒語的個體,會很可能表現出與平日大相逕庭的說話口氣與肢體語言,看起來就像他們真的回到了過去,重新把當年的人生再重演一次似的。在這樣的情緒來襲時,我們必須努力把自己抽離出來,細細思索其可能的來源──兒時的創傷──還有這情緒將我們鎖進了什麼樣的模式。對自己與自己的弱點取得深刻的理解,是我們能夠變得理性的關鍵。

    …………

    轉瞬之間的得與失

    突然的成功或獲得,是很危險的事情。從神經學的角度去看,化學物質會在大腦中猛烈釋放,讓我們感覺到興奮與能量在心中爆發出來,進而讓我們產生想要複製這種體驗的欲望。任何一種上癮或瘋狂的行為,都可以以此為起點出現。另外當成就一下子就到手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忘記一項很基本的智慧,那就是真正能夠長長久久的成功,都需要先下足扎扎實實的苦功。我們會無視於暴紅或一夜致富中的運氣成分。

    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重新捕捉到那種賺大錢或一夕成名所帶來的快感。我們會開始目空一切,對任何想要上前警告我們的人心存抗拒──他們不懂啦,我們會這麼告訴自己。但因為爆紅很難持久,我們終將墜回平庸,而爬得愈高,摔得愈痛,這個循環也會自此展開令人憂鬱的階段。雖然說對這種過程最熟悉的莫過於賭徒,但其實有另外兩種人也不會對這樣的心路歷程感到陌生,一種是歷經經濟泡沫時的商人,一種是新時代瞬間爆紅的各種紅人。

    意想不到或是一連串的挫敗,也跟成功一樣會引發我們不理性的反應。我們會想像自己遭到厄運詛咒,而這種厄運將永無止境。我們會心生恐懼而開始心存猶疑,而這又會引發更多的錯誤或失敗。在運動競技上,這會導致勝負關鍵時所謂的「軟手」(choking),主要失敗與失手的記憶會讓選手心裡產生陰影,他們的肌肉會無意識地緊繃而造成失誤。

    這一體兩面的問題,並不難解:每當你意外成功或失敗的時候,也就是你該向後退一步,用一些該有的悲觀或樂觀來平衡一下的時候。其中突如其來的名利你更得小心──天降的錢財與名譽都是沒打地基的空中樓閣,而且具有強大令人上癮的拉力,一旦打回原形,你就會在無可避免的痛苦中扮演自由落體。

    …………

    壓力暴漲

    身邊的人在你看來,永遠都是那麼理智,對自己的人生那麼有把握。但只要把他們放在充滿高壓的情境中,隨著壓力水漲船高,你就會看到一幕幕令人意想不到的現實上演。自我控制的冷靜面具會剝落,他們會突然在暴怒中幹話狂噴、會顯露出有受迫害妄想症的那一面,還會變得超級玻璃心、超級小器。壓力或威脅的出現,會讓我們大腦中最原始的那部分興奮與活躍起來,進而壓過人類的理性力量。事實上,壓力或緊張會掀開人類精心藏好不讓人看見的缺點,所以真的要觀察人,就要選這樣的時候,因為這種時候你才看得到他們的本性。

    一旦注意到自個兒生活中的壓力值上升,你就必須要仔細的觀察自己,注意自己是否表現出與環境因子不成比例的脆弱、敏感、多疑,以及恐懼。觀察的時候要盡量跳脫自己,盡量騰出時間與空間獨處。你需要拉出距離來創造更好的視角。千萬不要自以為你是那個可以在壓力下面不改色的練武奇才。那是不可能的。但透過自我的覺醒與反省,你可以避免自己做出日後會後悔的決定。

    …………

    人形引信

    因著個性,所以有些人天生就會觸動其周遭所有人的強烈情緒。這些情緒包括極端的愛意、恨意、自信與不信任。歷史上的這類案例包括《聖經》裡的大衛王、古代雅典的阿爾西比亞德斯(Alcibiades)、古羅馬的凱撒、法國大革命期間的喬治.丹頓(Georges Danton),還有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這種人往往有著幾分個人魅力,他們能辯才無礙地表達出自身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又會彈無虛發地挑動起旁人心中相同的漣漪。但這類人當中也有一部分很自戀;他們會把內心的劇場與煩惱向外投射,將旁人捲入他們一手創造出的漩渦。這樣的特質,會讓他們令人又愛又恨。他們會讓一堆人黏過來,又會讓某些人閃得遠遠的。

    像這些彷彿人形引信,到處放火的人,我們理想上是不要等到自己受影響,最好在他們影響到其他人時就先注意到而有所提防。沒有人能與他們的影響力徹底絕緣。只要他們在場,很多人就會暫時喪失與人講道理,或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的能力。甚至連他們不在場的時候,這些人都能讓你對他們念念不忘。他們就是有這種令人著魔的天分。一不小心,你就會被他們領著去幹一些走偏鋒事情,不論是以死忠追隨者的身分,還是以死敵的身分。在這道光譜上的兩個極端──受他們吸引或對他們排斥──你都會傾向於不理性,都有必要立刻讓自己與對方拉開距離。一個不錯的辦法是要看穿他們端給人看的表象。他們會想方設法讓自己散發出某種光環,讓你無法視他們為凡人,你會因此覺得他們有種神祕的特質能使人自慚形穢。但事實上,你是人,他們也是人,也跟人一樣都在意某些事情,有著某些弱點。試著專注在這些弱點上,提醒自己他們不是男神或女神。

    …………

    群體效應

    群體效應是一種高級的群體偏誤。當身處於其中的團體人數夠多時,我們就會變得跟平常有點不同。你可以趁參與運動賽事、演唱會、宗教活動或政治造勢場合時注意一下自己與旁人。基本上,你不可能不覺得自己被群體的情緒感染。你會心跳加速,會一不小心落下喜悅或悲傷的淚珠。身處於團體裡,不會促進你獨立思考的判斷力,反而會強化你對歸屬感的渴望。這一點也同樣可能發生在職場上,尤其如果你有一位善於「帶心」的主管的話。這類領導人善於撩動人的情緒去激發我們的求勝心與攻擊性,或是創造出一種「我們vs. 他們」的敵我有別。群體效應不見得需要一大群人在場。社群媒體的力量一樣可以引誘我們加入在網路上口耳相傳的行列,讓分享的意見像病毒一樣散播出去,而且這時被分享的往往不是溫和的情緒,而是像暴怒這種重口味的東西。

    群體情緒的刺激,也有其可以振奮人心的正面效應。有些狀況下,我們可以在群體效應帶動下去做有利於公益的事情,但要是你注意到的群體效應是對應到負面的情緒,比方說彼此仇恨、病態的愛國主義、攻擊傾向、一元的世界觀,那你就必須要幫自己接種好抗體,避免自己被強大的群體風向給帶過去。通常為了維持自身的理性與判斷力,我們寧可對群體環境敬而遠之;如果非置身險境不可,我們也必要把質疑的防護罩開到最強。

    民粹領袖特別善於利用群體效應,並習於刺激人的非理性爆發,所以是我們格外需要提防的對象,而有些東西是他們固定會使出來的招數。在群體的場合下,他們首先會把氣氛炒熱,搬出一些大家有共識的觀念與價值來講,創造出一種和樂融融的認同感。他們會倚賴模糊但曖昧的語言來煽動人的情緒,由此像是公(平正)義、真相、真理、某某優先、某某價值等愛國主義用語,都是他們愛用而琅琅上口的字彙。他們開口閉口都是抽象而崇高的理想,但就是不會講到怎麼用具體的行動去解決明確的問題。

    媒體或政壇中的民粹型人物的目標,是讓人心中持續感覺到焦慮、慌亂與忿忿不平。民眾的情緒高亢而激昂,他們才有條件繼續登場。對此你想見招拆招,難度其實不高,你只需要懷著一個念頭,那就是把理智、判斷力與為自身著想的能力,全部視為你最珍貴的財產,這樣就行了。任何人想要侵門踏戶,進犯你獨立的心智,你都要一律以敵人視之。所以一旦你的雷達上顯示某個人物是民粹屬性,你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倍警醒,加倍理性。

    關於人性中的非理性,我最後想說的是:不要自顧自地以為進步與啟蒙已經不知怎的將比較極端的不理性給消滅殆盡。歷史已經一再證明非理性或許會有起伏高低,但你永遠看得到它的身影。伯里克利的黃金時期不乏哲學大家與蠢蠢欲動的科學精神在萌發,但繼之而起的年代卻充斥著迷信、邪教與排斥異己。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義大利的文藝復興之後。這種循環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是一種必然,也是人性中的一環。

    不理性不會消散,只會改變其外觀與裝扮。我們或許不會再有與字義相符的「獵巫」行為,但在不久之前的二十世紀,我們還是在三○年代的俄國目睹了史達林主政下的「莫斯科審判」、在二戰後的美國看到了參議員麥卡錫的反共聽證會,還在六○到七○年代的中國見證了名為「文化大革命」的集體迫害。邪教的代代相傳,從來未斷,對某名教主的人格崇拜或對於某個名人的偶像崇拜都層出不窮。科技如今也誘發了更多的宗教狂熱。現代人急切地想要找到一樣東西可以寄託他們的信任,必要時他們會飢不擇食。民調顯示在二十一世紀,相信鬼魂、神靈、天使的人不是變少,而是變多。

    只要地球上還有人類的一天,不理性就不會默不出聲,也不會停下擴散的腳步。理性是個人才得以去追求的能力,無關乎群眾運動與科技發展的風起雲湧。感覺高人一等,感覺無所不能,就是不理性在你內心作祟的錚錚鐵證。

    .

    以上文字取自
    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
    ★博客來 https://reurl.cc/EzZGkR
    ★誠品 https://reurl.cc/3L5Odj
    ★金石堂 https://reurl.cc/ld5v3A
    ★讀冊 https://reurl.cc/2goLMr
    ★momo書店 https://reurl.cc/Y6jell

    李茲文化 Leeds Publishing
    https://www.facebook.com/leedspublishing/

    .

    9/13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網癮小爸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3444434218085/

    9/27桃園公益免費_2020心理健康月電影賞析_全境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93538510767410/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涵字義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08 11:00:39
    有 74 人按讚


    #名人堂

    「靠北」之社會語意學考察

    劉維公

    現今靠北語句的流行和靠北語意的進化,背後反映出當代集體深層的社會心理結構變遷。圖為警界基層常在上面反映不滿的「靠北警察」臉書專頁。圖/翻攝自臉書「靠北警察」

    記得我小時候,只要不小心說出靠北這兩個字,一定會馬上被長輩大聲訓斥。有教養的人不該使用這麼不禮貌的語言,尤其是它觸犯與壽命(對父母)有關的民俗禁忌。但現在年過半百的我,在谷歌關鍵字搜尋輸入靠北後,立刻出現三億多相關的條目與網址。靠北這麼粗俗的詞彙,在台灣竟然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的語言地景。

    根據維基百科「台灣閩南語髒話」詞條的解釋,靠北(哭爸)字義指的是在父母喪禮中的哭喪行為,藉以比喻他人的叫苦或抱怨,用來表示糟糕、不滿、驚訝或遺憾,屬於閩南語中不禮貌的粗話。現今靠北語句的流行,光從這種傳統禮俗的解釋觀點是無法理解的。靠北語意的進化,背後反映出當代集體深層的社會心理結構變遷。

    「人生不合理,抱怨不需要道理;隨時發洩負能量,別讓你的委屈傷害你。」這是出版社在推介一本名為《人生好難:厭世代靠北人生指南》書時所寫的一句話。它很傳神的說出靠北的時代語意學意涵。「我就是要靠北」經常是靠北粉絲專頁所標榜的氣勢。靠北的人理直氣壯,因為他們主張,別讓自己委屈,抱怨訴苦不需講道理。

    尤其當今貧富差距惡化、階級流動鈍化等嚴重的社會發展問題,讓靠北擁有強大的正當性,而靠北的人得到更多同情的支持。靠北語句的數量,是社會負面情緒的指標、挫折感的溫度計。

    靠北,其實是全球現象。在美國,它被稱之為「嗆聲文化」(callout culture)。路加諾夫(G. Lukianoff)與海德特(J. Haidt)的專書《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The Coddl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How Good Intentions and Bad Ideas Are Setting Up a Generation for Failure)指出,社群媒體黨同伐異的嗆聲文化正帶領美國步入反智、反民主的悲劇。

    不論是哪一個字眼,靠北與嗆聲的共同特色就是:用語言製造共同的敵人。站出來說話的人,自詡為正義之士,代表一群「好人」說話,而那些被靠北、被嗆聲的對象,是其認定阻礙社會進步的「壞人」。「好人」vs.「壞人」的判定都是他們說了算。言語中,沒有妥協的餘地,也沒有寬容的空間。靠北的人無法包容其他意見與價值觀的人。不同想法的人,就是敵人、壞人。

    靠北語言文化正在崩解社會的溝通系統,讓我們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它讓語言不是追求真相與真理的神聖工具,而是用來攻擊他人的低級武器。最可怕的是,全球民主專制政府的「靠北化」。從美國到台灣,掌握權力的人竟然將「靠北語言」當作是治理民主國家的一種方式。執政者發言目的不是為了理性說明公共政策,而是有意圖的製造分裂與仇恨,在法律上放縱支持者在留言板、討論區、政論節目等產製大量靠北語言,「出征」任何與執政者不同意見的人。

    當代民主社會的毀滅,不會是來自外部侵略者,而是掌權者執意打造一言堂的語言巴比倫塔。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 涵字義 在 八三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0-27 19:20:37

    [不搖滾]
    →按讚、留言、分享同時小鈴鐺
    https://www.youtube.com/user/band831tw
    八三夭 ig→https://www.instagram.com/we_are_831/...
    ☞線上串流不搖滾→https://www.soundscape.net/a/4639
    八三夭 想見你 想見你 想見你:重返小巨蛋演唱會 2019/11/23 (六)
    @台北小巨蛋 購票網址→https://jslive.kktix.cc/events/831-atrqw

    長大就是不知不覺不搖滾的過程
    卻讓我活成 獨一無二

    [ 想見你 想見你 想見你 ] 重返小巨蛋:二波單曲
    回憶青澀 停駐時光 流連年華 忘卻青春
    八三夭 feat. 房東的貓 [ 不搖滾 ]

    不搖滾 vs 搖滾

    以「不搖滾」三字為題,說明告別青春的成長心事。
    字義表面雖然看似是消極的「不知 不覺 不搖滾」,
    實際卻是一生中,一點一滴積極磨合妥協的成長見證。

    轉念想,這樣「卻是此生獨一無二的成分」的成熟轉變,原來才是人生最搖滾的事!

    這個秋季請沉浸於八三夭 × 房東的貓共築的獨特溫柔旋律,
    創造此生嶄新的搖滾故事,[ 不搖滾 ]。
    11/23,不進則退的八三夭,
    第二次挑戰台北小巨蛋,[ 想見你 想見你 想見你 ] 全新巡迴演出。

    不搖滾音樂製作名單
    製作:八三夭+陳君豪@成績好Studio
    編曲:八三夭+陳君豪
    製作助理:于世青
    和聲編寫:陳君豪
    弦樂編寫:田雅欣
    鼓技師:莊開旭
    弦樂: 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蔡曜宇+陳奕勇+駱思云
    第二小提琴:盧思蒨+朱奕寧+黃雨柔
    中提琴:甘威鵬+牟啟東
    大提琴:劉涵(隱分子)+ 葉欲新
    錄音師:八三夭
    錄音助理:張哲銘
    錄音室:八豆夭錄音室
    弦樂錄音師:王永鈞
    弦樂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混音:黃文萱
    混音錄音室:Lights Up錄音室
    母帶後期製作人:八三夭
    母帶後期工程師:Randy Merrill

    製作公司: 8id Studio

    導演: 魏奕旻
    副導演: 張家毓
    導演助理: 何冠臻

    製片: 劉任修
    執行製片: 杜德修
    製片助理: 簡永宜
    製片練習生: 黃文君

    攝影師: 張天城 魏奕旻 陳翔科
    攝影助理: 莊竣瑋

    燈光師: 林宏洋
    燈光大助: 鄭智遠
    燈光二助: 葉丞遠

    九巴司機: 洪銘修
    樂器工讀生: 張宸愷 江昱葳 李東翰 盛家峻

    後期: 8id Studio
    剪接:魏弈旻 何政霖

    劇組保險: 劉可愉 蔡欣倫

    特別感謝
    借吉他背帶for拍攝的吉他社同學

    [ 不搖滾 ]
    詞:少年佩 + 鏡千 +阿璞
    曲:阿璞

    故事 總是這樣發生
    不算什麼深刻 不算那麼認真
    重複 別人走過的路
    不算多麼特別 也不換每一瞬

    是否 總有一種悖論
    想過奮不顧身 卻又一事無成
    生活 總得理不饒人
    你的不知分寸 化作滿身傷痕

    或許這一生 無休止地生存
    無休止地抗爭 才得以平衡
    長大是不知不覺不搖滾的過程
    卻也是此生 獨一無二 的成分

    就算 回憶長滿皺紋
    現實稀釋靈魂 歲月依然無聲
    可在夜深獨自一人
    別讓枕邊的心事 輕易就得逞

    擁抱 最溫柔的時分
    路的盡頭會有 對與錯的結論
    是把 一天循環成一生
    或換上自己口吻 講述未完旅程

    或許這一生 你在找一個人
    我也等那個人 才得以完整
    長大是不知不覺不搖滾的過程
    卻也是此生 相伴相襯的見證

    或許這一生 你在找一個人
    我也等那個人 才得以完整
    長大是不知不覺不搖滾的過程
    卻讓我活成 獨一無二

    回頭看人生 窮盡每個可能
    歷經每次沸騰 用平凡天分
    你我的青春 遺憾 精彩 共生共存
    讓虛幻此生 不知不覺裡成真

  • 涵字義 在 L.B.C.喇叭嘴愛裝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4-01-12 19:09:38

    L.B.C. / 喇叭嘴愛裝熟 fb : https://www.facebook.com/TheLaBaConnection
    博客來購買網址 :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75172

    西岸嘻哈 x 多重族裔 x 台灣文化的完美融合
    獨立嘻哈音樂圈名廠How We Roll Music年度力作
    頑童/MJ116、Gordon、英宏、Juzzy Orange、Barry、Shian、Jayson、PG、Schizyway一字排開聯手跨刀推薦

    L.B.C.(喇叭嘴愛裝熟)首張大碟「從之前到現在」現正熱賣中
    「變了不多 / We Still feat. 英宏」MV為夢想奮力一搏,購買請洽全台各大唱片行、博客來、各大數位平台

    藝人介紹:
    成軍於 2005年夏天,L.B.C.成員包含了大頭 aka Da Dealer(rapper),巧克力aka ChocoLAte(rapper),艾琳 aka Irene(Vocal),茫去 aka Drunkey(rapper,vocal)四位,自然隨性的嘻哈音樂中帶著滿滿自信與歡愉,是台灣少數以西岸的G-Funk曲風作為主要音樂風格的嘻哈組合,成員由阿美族、排灣族、滇緬移民第二代、漢族結合而成,多族裔的背景,就像是個小聯合國一樣豐富有趣,也因為這樣的背景,讓團員們都能透過自身的文化養分,貢獻出不同的音樂特色,甚至使用自己的族語創作,讓原先充滿洋味的嘻哈音樂,得以附帶上台灣這塊土地的庶民文化及本土意涵,與許多一味模仿國外特色,失去自身風格的嘻哈歌手大相逕庭,L.B.C.在兩者之間取得了完美又幽默有趣的平衡點。

    多年堅持一路向西「變了不多」
    「變了不多」的曲名,是對同屬2013年發行,人人有功練旗下鬼才歌手「小人」的「小人國」專輯中聚集大支、熱狗、J Wu等等教父級人物的合作單曲「變了好多」致上敬意,雖說只有一字之差,字義上可謂天壤之別,但先不論詞意,兩首歌曲一樣都以不同的角度,來描述對hip-hop音樂的熱愛。

    小人的「變了好多」是在描述音樂人與時俱進後身心上多重面向調整的心路歷程,而L.B.C.的「變了不多」著重在多年以後仍然堅持製作西岸嘻哈音樂的文化苦旅,全能的音樂人英宏為了L.B.C.獻出talkbox絕技與帥氣西岸曲風beat,Drunkey流暢的排灣族語饒舌,是繼多年前達悟族的「鐵虎兄弟」後少見的原住民驕傲,而巧克力與大頭有如對話式的verse交叉呈現,不論內容的誠懇程度、flow的變化、拳拳到肉的情緒表達,精彩絕倫,MV導演更是請到拍攝「無局少年」的尹國賢(G蛋)在繁重的工作排程中卡出檔期再次出山,「有機」團隊更全力相挺,將後製特效的質感拉抬到全新的等級,一切的努力,就是要為了要呈現給每一位觀眾L.B.C.團員們第一次聽到Dr. Dre & Snoop Dogg在90年代初期發表的永恆西岸經典"Nothing But A G Thang"時的純然感動,是的,至今已經20多年了,西岸嘻哈音樂也從當年的全球制霸逐漸式微,但是L.B.C.對於西岸嘻哈音樂的熱愛還沒停,數十年來依舊「變了不多」。就像我們常說當我們長越大,做夢的勇氣就越小。但夢想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困難,我想只是住在我們心中的那頭怪獸越來越巨大。因此我們恐懼、怕面對、怕失敗、甚至怕被它吞噬。 但我們都忘了"在夢裡我們不曾受過傷,如果有,最嚴重的不過只是回到現實罷了"

    變了不多 / We Still feat. 英宏 鈴聲下載代碼822691

    各家下載方式如下:
    中華電信700來電答鈴 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歌曲簡碼
    台灣大哥大803行動達鈴 手機直撥803→按4 輸入歌曲簡碼
    威寶700來電答鈴 手機直撥700→按4 輸入歌曲簡碼
    亞太560來電答鈴 手機直撥560→按2→按6 輸入歌曲簡碼
    遠傳900來電答鈴 手機直撥900→按4 輸入歌曲簡碼

    Credits:
    詞: Da Dealer, ChocoLAte, Drunkey, and 英宏
    曲: 李英宏
    Creative: Gavin Yin
    創意: 尹國賢
    Director: Gavin Yin
    導演: 尹國賢
    VFX: Hi-Organic
    特效: 有機
    CG Director: Jiabay Heh
    特效導演: 賀嗣舜
    Assistant Director: Kamzo Liu
    副導: 劉安儒
    Producer: Lee Spinkee
    製片: 李才育
    Art director: Manbo Key
    美術: 登曼波
    Editor: Gavin Yin
    剪接: 尹國賢
    Colorist: Gavin Yin
    調光: 尹國賢
    Styling: Gavin Yin
    造型: 尹國賢
    Camera: Kenny Chigga
    攝影: 陳立維
    1st Camera Assistant: Max
    攝大助: 靳家豪
    2nd Camera Assistant: Yun Sen Lin
    攝助: 林永森
    Lighting: Angen Yung
    燈光: 楊景浩
    Lighting Assistant: Jason Lee
    燈助: 李培瑋

    Special Thanks:
    Andrea Lin, Jennifer Wang, RPG, Susu, Tower da Funkmasta, WeiWei, Xiang Wang

    導演: 尹國賢 (G蛋)
    FB: https://www.facebook.com/gavin.yin
    Wedsite: http://gavinyin.com/

    How We Roll Music fb:https://www.facebook.com/howwerollmusic
    亞神音樂娛樂fb:https://www.facebook.com/AsiaMuseEntertainment

  • 涵字義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2-12-13 19:03:09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進行「教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審查,林佳龍委員提出「教師法第十八條之一」修正動議,有關校園發生性侵害、性騷擾或霸凌案件,進入法律程序後,教師若願以其職務所知悉,並出庭作證者,應給予公假,以突顯教師出席作證的公益性,或能藉此遏止相關案件的發生率。該項動議獲得在場委員的一致通過。

    有關台灣學生以中國台灣省名義參與第1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林佳龍委員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對此事之態度,蔣部長直言不合適,迫於國際現實,勉強能接受的底線為奧會模式,即中華台北名義。林佳龍要求蔣部長必須正視此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立意固然良善,但國籍欄大可空白或填上台灣,而非被迫,甚至自我扭曲或矮化成中國的一省,教育部應透過溝通的方式,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國家觀念,避免讓此一案例淪為固定模式。

    針對教育部公告「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乙事,林佳龍笑稱此舉宛如開立「正音班」,蔣部長表示審訂表於一年半後才會定案,未來將按學理或務實層面進行修訂。林佳龍以「車」字為例,不論從字源或字形字義分析,原來的讀音有其意涵,似不宜任意更改「學富五車」的讀音,況教育部國語會視察對此所持的理由竟是「現代化」,且更動後應不會造成溝通障礙,著實令人啼笑皆非。蔣部長則承諾將會周延推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