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洵有未當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洵有未當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洵有未當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洵有未當意思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孩子,我不怪你改名鮭魚 文:邱永林 若問最近哪個名字最紅?絕對是「鮭魚」! 某壽司連鎖業者推出這活動時,我還認真想了幾分鐘,到底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誰的名字裡有「鮭魚」的諧音?但是,世代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我萬萬沒想到會真有人為了兩天免費的活動,真的去改名字!而且全台已經累積超過三百人改名「鮭魚...

  • 洵有未當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9 05:58:18
    有 186 人按讚

    孩子,我不怪你改名鮭魚

    文:邱永林

    若問最近哪個名字最紅?絕對是「鮭魚」!

    某壽司連鎖業者推出這活動時,我還認真想了幾分鐘,到底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誰的名字裡有「鮭魚」的諧音?但是,世代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我萬萬沒想到會真有人為了兩天免費的活動,真的去改名字!而且全台已經累積超過三百人改名「鮭魚」!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新聞時,腦中浮現的第一句話是「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怎麼會有人貪小便宜到連名字這麼重要的東西都能改掉呢?

    但是細想之後,第二句浮現腦海的話是「不教而殺謂之虐。」

    (哈哈,小時候的古文教育太成功了)

    怎麼說呢?現代父母到底有多少人,曾經把孩子叫到身旁,正正經經跟他們解釋為什麼幫他們取這名字?答案應該是很少。如果孩子們從未有機會知道他們名字所被賦予的獨一無二的意義,那麼又怎能期待他們尊重自己的姓名呢?

    我三個小孩剛學寫自己名字時,我就曾跟他們用比較淺顯的方式解釋他們名字的意涵。老大名字中有個「恩」字,我說「因為媽媽生你的時候很危險,差點死掉。是很多醫生和護士把媽媽救回來,所以希望你可以學會感恩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

    老二有個「倢」字。「因為你早產,出生時還不到兩千公克。看著保溫箱裡嬌小的你,爸爸媽媽只希望你能平安健康。個子小一點也沒關係,靈活敏捷就好。所以取名有個倢字」

    老三有個「楷」字。「在家族中,你是26世子孫中最小的,大家一定都特別寵你。但爸媽希望你不要太嬌氣。做人做事要規規矩矩,像書法的楷書一樣。」

    我胸無點墨,但古人當中我對蘇洵為兩個兒子取名的典故,印象極為深刻。

    蘇洵雖才高八斗,但因當時朝政腐敗,屢不得志,因此寄望兩個兒子能光耀門楣。他又深知兒子們的秉性,因此命名極有講究,且皆以馬車的零件為名。他在落榜第二年返鄉後,充滿父愛地寫了一篇《名二子說》,解釋為何分別幫二子取名「軾」和「轍」。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蘇洵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車輪、車輻、車蓋、車軫,對於一輛馬車來說各司其職,而軾作為車前用做扶手的橫木似乎是可有可無,但一輛車如果缺了「軾」,也就不完全了。當然後世的我們知道蘇軾就是蘇東坡,個性張揚,才氣千年少見,他的父親為他取名時至少應該考慮「軸」、「輪」這種重要零件名吧?蘇洵進一步說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我害怕你太張狂,不懂得修飾啊)。這位瞭解兒子個性且深謀遠慮的父親,擔心長子張揚的個性遭人嫉妒,於是他又給蘇軾起了個字叫作「子瞻」,意思是讓他瞻前顧後,謹慎小心。(至於蘇軾有沒有照著父親的期待為人處世呢?那是另一段佳話和悲劇了。)

    至於為何幫老二取名「轍」?蘇洵在《名二子說》中繼續寫道「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是車輪印。大意是說:天下的車都是照著車輪印走的。但是論及車子的功勞或性能,轍又不在討論之列。但是,車翻了馬死了,禍也不及轍。轍可以悠遊於禍福之間。果然,蘇轍才氣雖不如哥哥響亮,但一生謹小慎微,終究晚年過得比哥哥安逸寧靜許多。從朝廷退休之後,自號「潁濱遺老」,耕讀參禪,享田園之樂。

    至此,可以看出蘇洵這位父親有多麼深愛、深知他的孩子!希望透過取名警惕兩個兒子「性格決定命運」啊!

    抱歉,有點扯遠了。

    找個時間,不,就今晚,認認真真地跟孩子解釋他們名字的涵義吧。

    如果解釋完,孩子們還是要去改名「鮭魚」呢?不要打,不要罵!只要記得跟他們索回當初算命先生取嬰兒名時的三千元。老爸我還可以去吃一頓龍蝦大餐!

    (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

  • 洵有未當意思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07 17:01:09
    有 4,495 人按讚


    《疫情時代推薦書籍:陪你去看蘇東坡》作者:衣若芬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琖淒然北望。
    —蘇東坡

    衣若芬教授做了三十年的東坡夢。一個女子,魂牽夢縈千年前的大詩人,考証他的出生地,走遍他被貶放的江山,飛行數十萬里,就為體悟蘇東坡寫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的心境。

    蘇老當年一定無法想像千年之後,會有一個來自比他當時被流貶的黃州(今日湖北黃崗)更遠方的台灣女子,歷經千年時光仍幽幽傳遞思念。之後依靠她嚴謹的學術論証,尋覓東坡先生出生地,兒時往事,硯台隱喻,身高長相,甚至反駁了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記的史實錯誤。

    三十年夢幻情牽後,衣若芬完成了這一整本書。何止紙薄情長,它太珍貴了!

    出版此書飽讀詩書的悔之於臉書引用蘇東坡的詩句,撰寫他的閲讀感想:「晚景宜倍萬自愛耳」。歷經顛沛、苦難、羞辱、流離,那個一再被貶謫,猶須上表謝君恩的詩人,有著如此深刻的覺悟;晩年的東坡不只一次在信上這麼告訴朋友,用今天的白話説:「人老了,應該多愛自己一萬倍啊!」

    這句評語,多麼適合疫情大流行下的我們。多愛自己一點,多愛我們仍擁有的時光,多愛我們的每一個踏步、每一個日子。多一些,再多一些,再多一些!

    過去喜愛蘇東坡但懶於考証只享受其詩詞的我,從來只是悠遊於他和黃庭堅那一代才子的人生情境。

    當命運被捉弄後,他們化苦為美,他們看厄如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我這叫借東坡,有時行樂,有時照斷腸。

    而衣若芬教授可是真在林語堂的書裡認識了這位才華橫溢的樂觀幽默詩人後,她看到蘇東坡不被現實擊倒,始終在顚沛時刻,仍能保有自己的對應方式和生活趣味,決心成為研究蘇東坡的專家。

    蘇東坡不是梭羅,梭羅是一個本性叛逆,需要遺世的人。蘇東坡卻不是,他戀家也深愛他的朝代,但在幾次寃案後,他看破了,看破了通判、禮部尚書的官位。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那些他父親帶著全家進京入考的抱負,最後皆可轉成輕雲薄霧。他反對朝中大權人士王安石,説了真話,從此一路被貶。貶的地方也真多,沒完沒了。結果到千年之後,一名叫衣若芬的女子帶著我們追逐蘇東坡一路的足跡。這好像悲劇之旅,好像文化考証,卻有點荒謬地如文化旅遊行書。

    每一段路程,都是中國體制血淋漓對一位講真話、才情洋溢的文人,最真實的惩罰。那豈止是蘇東坡的故事。

    但在蘇東坡,這些苦厄卻化為一路的詩作之旅。

    當年如果他假一點,妥協一點,官拜更高一點還有蘇東坡嗎?

    幸好他沒有!!!

    這真是文人和權力之間,最好的結局。貶值他的人,只是歷史書上的名字,而蘇東坡卻傳承千年,如今到處是他的紀念館,塑像:以及以不同方式愛慕他的人。

    無意之間,蘇東坡教導了人們離愁斷腸時如何自處:他並非追求孤獨,他像我們這些凡人。經常必須在荒涼煙滅的每個地方,找到自處之道。

    貶至黃州,他寫下: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衣若芬説她想過這般的人生,流浪在時間的荒蕪裡,啜飲文字如甘泉。

    我認為東坡的感慨可能更強,他是被棄絕的,被羞辱的流浪。但他去的地方,有山,有水,有風景且明麗。用現代的説法,他轉念地很快,縱情山水,怡然自得,樂觀幽默。

    書一上市,我迫不急待的閱讀:試著摘錄幾段,勾誘各位,在這疫情壓著人悶悶的年代,跟著衣若芬追夢的足跡,一起尋東坡,學習他的自由自在。

    也向我完全不認識的衣若芬致意。

    * 幾乎所有蘇東坡長期居住過的地區,現在都興建了紀念館—浙江杭州、湖北黃岡(黃州)、廣東惠州,乃至於海南島(儋州)。這些紀念館都樹立了東坡的雕塑像,人們參觀紀念館,了解東坡與該地區的因緣,藉著東坡像,想像東坡的模樣。

    在所有的東坡塑像之中,比較特別,而且是少見的坐像,在東坡的老家四川眉山三蘇祠裡,名叫「東坡盤陀像」。

    從三蘇祠正門(南大門)進入,經過前廳、饗殿、啟賢堂,在來鳳軒前左轉,披風榭北面的水渠中,就見到東坡盤陀塑像。「盤陀」指的是東坡所坐的大石。根據《三蘇祠志》的紀錄,塑像由雕塑家趙樹同設計,「用白色水泥、河沙、大理石顆粒、顏料配合澆鑄仿紅花崗石雕琢」,重約六十噸,塑像與基石相連,總高四.一公尺,寬四公尺,厚二公尺。一九八二年四月動工,七月完成,費資人民幣五千餘元(新臺幣兩萬餘元)。

    到三蘇祠參訪,免不了要和東坡先生「合影留念」。或站在像前;或坐於像側;或順著他臉龐轉向,遙望他左上方的天空,與他的眼神「空中接觸」。這一尊《東坡盤陀像》讓觀看的人有多種角度選擇—選擇怎麼看東坡,也選擇怎麼和東坡一起被看。

    據說雕塑家參考了三蘇祠裡傳為李公麟的《東坡盤陀像》明代洪武二十九年(一三九六年)碑刻。隔著保護《東坡盤陀像》碑石的玻璃上下左右端詳,覺得和塑像其實不大一樣。玻璃反映出我的影子,照片裡的東坡碑刻和我的形貌重疊,好似把我的自拍像印在了東坡身上。

    《東坡盤陀像》碑刻線描,東坡鵝蛋臉,天庭飽滿,鼻隆耳大,雙目有神,頭梳道士般的黃冠,衣袍寬闊,雙手執竹杖橫放膝頭,雙腿盤坐在不平的巨石上,石上鋪了豹紋的氈毯。這碑刻像說是出自東坡的友人畫家李公麟,可能有文獻的來源,和東坡亦師亦友的黃庭堅曾經寫過一則題跋,說:「李伯時近作子瞻按藤杖,坐磐石,極似其醉時意態。 」李伯時就是李公麟。

    東坡盤陀塑像的東坡面容比《東坡盤陀像》碑刻像清瘦,雙目細長,鬚髯飄飄,頭戴高士巾,身著交領衫,腰繫帶,腹間打蝴蝶結,帶穗垂於左側。東坡坐在左高右低斜傾的巨岩,左手支岩,左腿盤起,弓右腿,右手搭在右膝頭。沒有橫筇枝,也沒有豹紋氈。

    同樣採取坐姿,東坡盤陀塑像卻不像盤陀像碑刻那樣正襟危坐,給人節氣凜然之感。他雍容嫻雅,眼神淡定,風雨不驚。從塑像的坐態和欹斜的姿勢看來,我認為雕塑家用了水月觀音的造型來詮釋整體的東坡外觀。

    水月觀音圖像創造於八世紀,是中土佛教禪宗結合隱逸思想的視覺呈現。「水」和「月」象徵無實相無定性的虛空本質,在佛教經典十譬喻和〈證道歌〉之類的文獻裡時常出現,並有《佛說水月光觀音菩薩經》。

    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有紀年的水月觀音圖像,是五代後晉出帝天福八年(九四三年)的敦煌彩繪絹幡(法國吉美博物館 Musée Guimet 藏)。在千手觀音像下方右側有「水月觀音菩薩」榜題,描繪竹林前面,菩薩右手持楊柳枝,左手執淨瓶,坐在水中一塊大石上,盤右腿,左腳踏在水中的一朵蓮花。這種「自在坐」的姿勢,坐在水中磐石,搭配月亮(圓光)的形式,是水月觀音菩薩的基本樣態。

    但是東坡畢竟不是菩薩,我們也不必神化他。這「自在坐」相的東坡,以及他畢生崇尚的自由精神,使我想把不大好懂的「盤陀像」名字改叫「自由自在像」。「自由自在」,不正是人們熱愛東坡的原因之一嗎?

    * 帶著濕濡泥土的銀杏落葉,找不著完整無破損無褐斑的。我翻撿著,想至少帶一扇給遠方的友人,這是今年在東坡家,秋天陽光雨露過後的記憶。

    兩株象徵東坡兄弟的六百年銀杏,每年都有黃扇飛舞,雖說是第三次造訪三蘇祠,今年我才有緣躬逢其盛。小心翼翼除去葉上的雜滓,夾進剛買的書裡。南朝詩人陸凱贈予范曄折枝梅花,有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我這效顰之舉,不過是心頭的思念牽掛。

    下次再訪三蘇祠,不知何年何月,即使還能遇見黃扇飛舞,也不是同一片被我呵護過的落葉。無法重來,無法複製,無法替換。

    * 在蘇東坡的世界裡再想到法國導演班諾.賈克(Benoît Jacquot)的電影《女人出走》(Villa Amalia)裡的女主角,在情感受創之後拋棄所有,讓一切歸零,重新認識自我─人生,有什麼非擁有不可的東西嗎?

    * 我的注記蘇東坡不是受盡磨難,失去了權力,攀月不可得才回頭找尋:「初心」練就「自在」

    以下是衣若芬的考証:

    軾年十二時,於所居紗縠行宅隙地中,與群兒鑿地為戲。得異石,如魚,膚溫瑩,作淺碧色。表裏皆細銀星,扣之鏗然。試以為硯,甚發墨,顧無貯水處。先君曰:「是天硯也。有硯之德,而不足於形耳。」因以賜軾,曰:「是文字之祥也。」軾寶而用之,且為銘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於德,或全於形。均是二者,顧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這一方天石硯,有如東坡的傳家之寶。他十二歲時在紗縠行的空地玩耍,挖出了一塊形狀像魚,摸起來有如皮膚溫和瑩潤的淺綠色石頭。石頭上有細小星星的花紋,敲打有鏗鏗的聲音。他試著把這塊石頭做為硯臺,發墨效果很好,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凹處能夠存水。父親蘇洵告訴他:「這是一方天然的硯,材質優異,就是外形不完善而已。」認為得到這塊奇石是對寫作的吉祥徵兆。

    蘇洵為這方硯石刻了凹處,讓東坡能用來磨墨。東坡寫了銘文,思考「德」和「形」難以兩全,讓人聯想起《莊子.德充符》裡說的道理。世上很多人為存活而仰人鼻息,苟且偷生,東坡自勉「一受其成,而不可更」,堅持初心。

    那一年蘇東坡才12歲。

    * 42歲受審,先入獄月餘,隔年貶至黃州(如今湖北黃崗市,除了武漢之外,死了最多新冠病毒COVID—19的地方。)

    元豐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獄,家屬流離,書籍散亂。

    明年至黃州,求硯不復得,以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當塗,發書笥,忽復見之。甚喜,以付迨、過。其匣雖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硯處,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我的注記:又入獄又貶至千年前尚屬邊陲荒涼之地,只因慌亂之間找到兒時12歲,父親告訴他吉祥之物的硯台,東坡再交給二兒子蘇迨和幼子蘇過,傳承三代的心意之外,也代替了自己無法身為父親的陪伴的補償⋯⋯

    一個小小紀念性的硯台,可以抵去了當下的悲慘命運⋯⋯

    東坡那一刻如此歡喜,而非目睹此物,靜極生愁。

    * 蘇東坡寫兒時故鄉蟆頤山踏青,詩句如清明上河圖,有畫面,有趣味,而非只有詩人自己的感慨:

    東風陌上驚微塵,遊人初樂歲華新。人閒正好路旁飲,麥短未怕遊車輪。

    城中居人厭城郭,喧闐曉出空四鄰。歌鼓驚山草木動,簞瓢散野烏鳶馴。

    何人聚眾稱道人,遮道賣符色怒嗔。宜蠶使汝繭如甕,宜畜使汝羊如麕。

    路人未必信此語,強為買符禳新春。道人得錢徑沽酒,醉倒自謂吾符神。

    東坡描寫在了一個自稱道人的吹牛販子,他攔住遊客強賣平安符,說能保祐家裡出大蠶繭和大肥羊。如果不買他的平安符,還會擺現生氣難看的臉色。大過年的,遊客不想破壞興致,就讓那位「道人」大賺一筆,他拿錢買了酒,就喝得酩酊大醉,倒臥路邊,還喃喃地說自己是「符神」。

    * 同樣寫蟆頣山踏青,子由版:

    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橋沒水不勝重,野店壓糟無復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鳥漸嚶鳴。洞門泉脈龍睛動,觀里丹池鴨舌生。

    山下瓶罌沾稚孺,峰頭鼓樂聚簪纓。縞裙紅袂臨江影,青蓋驊騮踏石聲。

    曉去爭先心蕩漾,莫歸誇後醉從橫。

    最憐人散西軒靜,曖曖斜陽著樹明。

    意思是:冰雪融解,江岸的青草翠綠迎春,人們乘船橫渡,走過可能是木板搭建的浮橋,登上蟆頤山。山下山上,平民百姓和達官顯貴都盡情飲酒作樂。蟆頤觀底的老翁泉水流潺潺,水邊的鴨舌草欣欣向榮,這歡鬧的景象在人散之後恢復寧靜,是子由最感舒適的時候。

    我的注解子由這樣的詩句,可以套用在任何一個小鎮山頭踏青。

    這正是蘇東坡所以傳唱千年的功力。

    書籍: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

    博客來:https://bit.ly/2QIYtPU
    金石堂:https://bit.ly/33LBtoI
    誠品:https://bit.ly/3dykafJ
    讀冊:https://bit.ly/3amvsS4

    【海外購書】
    ※ 博客來海外訂書流程請見:http://bit.ly/2HyFjYR
    海外郵資一覽表請見:http://bit.ly/2HAZ2Hy

    ※ 金石堂香港OK提貨服務說明:https://bit.ly/2HFB9hS
    海外訂購說明:https://bit.ly/2DPIAkf

    ※ 誠品香港OK便利店取貨服務說明和台灣以外的購物服務及運費說明請至常見問題FAQ點選查詢:https://bit.ly/2JKmuED

  • 洵有未當意思 在 黃逸豪-台灣現場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8-13 18:40:41
    有 989 人按讚


    來發一些表演小常識
    「壓軸」不是最後一個
    最後一個節目叫「大軸」
    壓軸是「壓著大軸」的意思
    所以是倒數第二的表演

    嗯⋯⋯平常提這個的確是會被白眼

    話說老ㄕ我是基督徒,參加教會小組多年,時常在小組分享讀經心得的時間聽到組長說:「好,剩最後一個人,壓軸登場。」很多時候我都想說:「你說錯了,最後一個人不是壓軸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壓軸,是來自於京劇的用語,在解釋壓軸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京劇是怎麼演出的。
    在清末民初,京劇通常一次演上6~9齣戲劇,所以看完整場戲通常要花5~6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如果不想觀眾中途就散場離席,戲劇安排上自然要花心思。通常劇場人員會把整個時間分成三段。

    開演第一齣劇叫做「開鑼戲」,基本上就是做個開場同時兼具緩衝時間讓遲到的觀眾能趕緊進場就位(話說遲到真的是要不得的壞習慣,對表演人員蠻不尊重的,老ㄕ我有次去聽相聲瓦舍的節目,就聽到上面的演員出言諷刺遲到的觀眾,可見人家對此是有怨念的)。第二、第三齣戲會被稱為「小軸」,通常會讓新角兒登台演出,而且以武戲為主好炒熱氣氛。至此,戲劇的三分之一就算過去了。

    中間的戲劇,則被稱為中軸(有人尤其把中軸戲定在第五或第六齣),通常會是比較有分量的腳色擔當演出。至此,戲劇時間過了三分之二(也就是3個小時左右),一般人就算喜歡看戲,看到此處要嘛專注力有所下降,或是會覺得已經花太多時間而感到煩躁,所以如果要鎮得住場子,最後的三分之一應該派誰演出呢?答案就是:最有威望的名角。(這有點像你去聽演唱會,演唱會後段通常是經典慢歌,要不然就是請大咖藝人客串登台,狀況是一樣一樣的。)

    所有戲劇的最後一齣,叫做「大軸」

    是的,您沒看錯,「大軸」才是最後一齣戲的名稱。
    那「壓軸」在哪裡?答案是:最後第二齣戲才叫壓軸(意思是,緊挨著大軸的意思)。
    有關「大軸」及「壓軸」的區別,我找到兩種說法。

    說法一:
    「壓軸」會請最好的演員演出,而「大軸」則是熱鬧的全武行武戲(是的,全武行一詞的典故也是來自京劇,意思是:戲班全體武行演員參演的戲劇)。
    「大軸」通常由角色上來簡單地交代一下情節,雙方就開打(怎麼聽起來很像現在的爆米花爽片呀),打了幾回合就會分勝負,整場戲就在熱鬧中結束,所以有人稱這情況叫「一打一散」,而大軸因此又稱為「送客戲」。有些達官貴人看戲都是坐騾車來的,為了避免散場時塞車或人擠人,往往在上大軸戲時就會離開。過去京劇典籍里有一首《戲提調歌》,裡面有一句:「軸子一上就套車」,說的就是這個情況。
    正因為大軸並非人人都看完,所以最好的演員會在倒數第二齣的「壓軸」登場。久而久之,大家就誤以為壓軸是最後一齣戲的意思。

    說法二:
    最後一齣的「大軸」必須要由最有聲望的名角演出,原因是要鎮住場子,不讓觀眾離席。,而倒數第二齣戲,也就是壓軸登場的藝人,會比大軸差一點火候,有點像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但還未到領袖群倫的地步。所以壓軸藝人,更像是賣觀眾一個期待,用己身精湛的演技把觀眾情緒帶到一個高潮,而大軸藝人則是整場的爆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到底哪一種說法是正解呢?這時老ㄕ就要說一個有關大軸以及壓軸間的故事。

    民國六年,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為了招待南方的實力派人物─「兩廣巡閱使」陸榮廷(也就是桂系軍閥首領),所以召集梨園名角唱戲,這其中就有當年的梨園領袖─譚鑫培。
    好的,我知道說譚鑫培這名字,大多數人肯定不知道他哪位。我這樣說譚鑫培的成就吧,中國第一齣自己拍攝的電影叫做「定軍山」,這齣電影是拍攝京劇「定軍山」,講的是蜀漢大將黃忠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的武戲。譚鑫培正是飾演黃忠的演員,所以我們可以說「譚鑫培是中國第一部自攝電影中的第一位第一男主角」。
    (閒話多提幾句,如果不是戲場劇迷,我們往往更認識電影演員。所以就會出現我說劉洵是京劇名角,大家一臉矇,但我說劉洵演過「九品芝麻官」的李蓮英李公公,大家瞬間就想起他是何許人也。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京劇演員吳興國身上。什麼?不知道吳興國是誰?好吧,他演過「賭神2」中的仇笑癡。)
    如果這樣還不曉得譚鑫培的厲害,那我這麼說吧,梅蘭芳是譚鑫培的徒孫。(在黎明主演,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梅蘭芳,裡面有一位被梅蘭芳尊稱為爺爺的前輩─十三燕,十三燕的人物原型就是譚鑫培。)

    不巧的是,當時71歲的譚鑫培感染風寒,所以他婉拒了黎元洪。這下黎元洪不爽了,派人告訴譚鑫培:「你要是不唱這戲,明天就把你關起來!你要是唱了,明天連你孫子都可以放出來。兩條路放你眼前,你揀著走吧。」原來當時譚鑫培的一個孫子不爭氣,正被拘留在警察局,迫於無奈,譚鑫培只好拖著病軀參與演出。
    在整場戲中,梅蘭芳被排在倒數第二場的壓軸,唱的是「黛玉葬花」,譚鑫培唱最後一齣的大軸戲─洪洋洞。洪洋洞是京劇中著名老生傳統劇碼。主角是宋將楊延昭,他打聽到父親楊繼業屍骨被存放在遼國的洪洋洞內,乃命部下孟良前往盜取屍骨。另一個部下焦贊也跟隨至洪洋洞,但不知情的孟良在暗夜中誤以為是敵將,用斧劈死了戰友。等到發現後,悲痛萬分的孟良只好將楊繼業以及焦贊的遺骨交給老兵送回,之後自盡於洞前。正在病中的六郎驚聞噩耗,不禁嘔出鮮血,與八賢王和母親、妻子訣別後死去。
    當天在演出的後台,所有人都看出譚鑫培因病而氣力不繼,可身為社會最底層的演藝人員,他們哪有向權貴人士說不的權利?梅蘭芳唱完壓軸戲後,立刻離場,倒不是他不尊重譚鑫培,而是他還必須趕場到其他地方唱戲,當時的名角雖然在舞台上風光,但實際上,也就是被人呼來喚去的甘苦人罷了。
    譚鑫培最後登場,讓所有戲班人員意想不到的是:老爺子竟以病軀,唱出平生最高的音!但接下來讓他們恐慌的,是譚鑫培唱到最後需要直挺挺地倒在台上,這個身段可必須有武生的功底,向來是譚鑫培的拿手好戲,可老爺子最後竟是無力的癱倒在地,在旁的戲班人員趕緊在戲劇結束後立刻把他抬回家中。沒幾天,也就是在5月10日上午8點,譚鑫培就在家中去世……
    最後一提,作為貴客的陸榮廷,其實根本沒看到最後一齣大軸戲,他吃完飯就走了。所以當時社會流傳一句:「歡迎陸榮廷,氣死譚鑫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到底是壓軸戲比較大咖?還是大軸戲比較大咖?

    其實我認為可能因為時代或地區的不同,兩種說法都有可能成立。只是說法二在網路上比較弱勢,所以我找了其中一則典故來作為補充。

    話回到正題(是的,剛剛大部分內容其實都是岔題),每次我聽到有人說:「最後一人,壓軸登場!」我實在很想把來龍去脈好好地跟他們說一遍,然後請他們改成:「最後一位,大軸登場!」

    以為我沒這麼幹過嗎?我還真幹過一次,然後等我說完……所有人都露出一副「嗯,你話好多,我知道這個幹什麼」的表情。

    想一想

    .
    .
    .
    .
    .

    也真是辛苦我身旁的人陪我這歷史系的當朋友呀。

    圖片為:
    譚鑫培、梅蘭芳
    另兩張圖則是電影「梅蘭芳」中,由王學圻飾演的十三燕,以及余少群飾演的梅蘭芳。說真的,我覺得都有還原到真實人物的部分神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