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油土雕塑教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油土雕塑教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油土雕塑教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油土雕塑教學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GlocalArtx國際關係會客室] 港荷藝術交流 展示本地多元文化 最近,康文署與法國五月聯合舉辦了「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展覽成為城中熱話,吸引了不少名人和市民慕名參觀,一睹法國印象派大師的作品。而西班牙漫畫家Joan Cornellà亦在香港舉行亞洲首個個人作品展,其作...

  • 油土雕塑教學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7-23 18:00:00
    有 98 人按讚


    [#GlocalArtx國際關係會客室] 港荷藝術交流 展示本地多元文化

    最近,康文署與法國五月聯合舉辦了「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展覽成為城中熱話,吸引了不少名人和市民慕名參觀,一睹法國印象派大師的作品。而西班牙漫畫家Joan Cornellà亦在香港舉行亞洲首個個人作品展,其作品充滿黑色幽默,並帶有神秘詭異的風格。他以作品諷刺城市人的生活,發人深省,同樣在香港引起熱潮。除了這兩個展覽外,香港今年也舉行了巴塞爾藝術展、法國五月和亞洲當代藝術展等國際級展覽,這似乎與香港文化沙漠的形象格格不入。

    其實,香港每年都會舉行一連串的藝術展覽,而且不少藝術機構都將亞洲總部設於香港,藝術家楊嘉美也在積極推動香港與外地的藝術交流。她擅長雕塑和攝影,在美國生活期間,一直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回流香港後,她開始與荷蘭領事館合作,曾擔任荷蘭藝術計劃Forge Portmanteau的視覺藝術總監和雕塑家,舉行不同藝術活動,藉以促進港荷兩地文化交流,相信她參與藝術工作的經驗,定能讓我們對香港的藝術發展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受訪者:楊嘉美(May, M)
    訪問者:沈旭暉(Simon, S)
    整 理:李志鵬

    S: 你何時開始專注藝術發展?

    M: 我在美國芝加哥大學主修政治和藝術,專注攝影和雕塑方面的發展,其中以公共藝術為主。我認為藝術作品,特別是雕塑,不應局限於室內,須在公眾地方展示,讓大眾可以和藝術品互動,從中了解更多。我曾在芝加哥大學、芝加哥藝術學院、火車站和教堂等地方舉行展覽。在美國生活和工作了10多年,至去年回流返港。

    S: 你在美國生活了10多年,為何會回到香港發展藝術工作?

    M: 港美兩地都有各自的優勢,美國工作空間大,有利雕塑創作,而香港則滙聚了不同地方的藝術家,方便交流。我在美國居住多年,雖然能說流利英語,了解美國文化,但始終有不在家的感覺,在香港我找到歸屬感,希望以自己雙語的背景,推動兩地藝術交流和發展。兩地都是文化大熔爐,但相比之下,香港更接受其他文化,少了一份美國至上的傲慢。

    S: 香港人身份怎樣影響你在美國的藝術發展?

    M: 相比起香港人身份,畫廊更注重我的亞洲人身份。作為視覺藝術家,在發展時都會遇到糾結,那就是選擇走一條普遍認為容易成名的路,還是忠於自己的藝術路。美國畫廊很容易將亞洲人定型為亞洲藝術家,但我想避免這個定型。美國對亞洲人有不同想像,既有美國土生土長亞洲人,也有亞洲移民,我希望游走於香港人和美國人兩個身份之間,而非一面倒。

    凌晨到果欄表演跳舞

    S: 你為何會與荷蘭領事館合作舉行藝術活動?

    M: 回港後,我為一個舞蹈家朋友拍攝他們的表演,漸漸參與其中。起初,組織規模不大,後來集結了很多朋友,不少人來自荷蘭,荷蘭領事館開始資助我們的計劃,藉此促進香港和荷蘭的文化交流。現時,計劃有30至40位藝術家,參加者不止香港人和荷蘭人,更有法國、美國和加拿大人,活動涉及不同文化層面,例如舞蹈、古典音樂、電子音樂和藝術作品展覽。

    S: 你們所籌辦的活動有何特色呢?

    M: HKNLversations由香港和荷蘭的視覺藝術家、音樂家和舞蹈家組成,並於2014年開始舉行活動,形式類似法國五月。當時,邀請到不少荷蘭藝術館館長來香港舉行講座,也有藝術展覽。我就參與籌辦荷蘭日的活動Peer to Pier(彼此的碼頭),活動由9位女藝術家主理。那次活動包括三個範疇,首先有講座和展覽,隨後便到碼頭跳舞,並由荷蘭歌唱家在船上向岸上的人歌唱。這將活動和展覽融入社區。
    另外,香港幾位藝術家也到荷蘭交流實習。我們亦積極將香港的傳統和特色元素加入表演中,包括尋找深水埗舊區天台和香港獨有的布料。我們曾經凌晨4點到油麻地果欄表演舞蹈,這是一個全新的體驗,有助我們衝出固有的框架。我們每年都會舉行工作坊、荷蘭電影節和藝術展覽等活動。

    S: 期望藝術活動帶來什麼影響?

    M: 活動的目的是推動兩地的文化交流,荷蘭人對香港也有既定印像,以為香港是與阿姆斯特丹般的大城市,活動正正要打破他們對香港的想像。我們有一些小型展覽在錦田圍村舉行,讓他們了解不同面向的香港。
    部分圍村早在十七世紀建立,我們拜訪那條圍村正在慶祝建立100周年,村中插滿旗幟,當中的表演融合了跳舞和功夫,衝擊了不少本地藝術家的想像。這些活動令本地藝術家提升了不少,但他們仍面對不少困難,例如行政工作方面,荷蘭方面為他們提供不少支援,我們也一直向香港和荷蘭相關機構申請資助。

    S: 香港政府近年推動藝術發展,成效如何?

    M: 近年政府積極活化工廈,可是當這些地方活化幾年後,租金便上升,商業機構也紛紛進駐, 一些新興地點,如黃竹坑的工廈,難保將來也會轉向以商業為主。申請租用這些工廈的審批過程複雜,入伙後亦不容易維持。他們要開辦不同的教學班,但推廣方面遇到不少困難,因此,我們應借助社交媒體去支援他們的推廣工作。香港每年有不少藝術活動,也有不少藝術展覽公司將亞洲基地設在香港,可是,在一連串展覽活動中,大部分參觀者只是抱朝聖心態去看,甚少停下來靜心欣賞,活動慢慢變成嘉年華。另一方面,政府和藝術機構用於培育新晉藝術家的資源少之又少,他們應提供更多資助和劃定藝術用途的地點去孕育年輕藝術家。

    S: 香港鄰近地區的藝術發展情況如何?

    M: 在這方面,香港可以參考日本和台灣,他們在一些郊外地方設立藝術村,邀請本土和外國的藝術家到當地發展,並慢慢發展成為旅遊景點。這些藝術村既可以作為旅遊景點,又真正成為藝術家的工作室,讓他們有空間去工作。他們既有舉行展覽的地方,也有用於創作的工作室,並能從中找到兩者結合的位置。

    S: 香港可以從哪方面着手推動藝術發展?

    M: 我專注於雕塑藝術,特別是公共藝術,相比於其他國家,香港人對雕塑的認識少,學習雕塑的需要也較少。香港有潛質發展藝術,近年香港有些大型公眾藝術作品也受到重視,例如海運大廈外的大鴨仔,然而,這些雕塑都不是由香港藝術家所創作。政府應宣揚藝術的重要性,藝術不一定是繪畫和攝影,雕塑作品不一定是石像或是陶瓷,鋸木和鑄鐵都是藝術。我們需要教育下一代,打破他們對藝術的固有想像。

    信報財經新聞 hkej.com 2016年7月16日

    #楊嘉美 #荷蘭 #港荷藝術交流

    延伸閱讀:台南的香港移民
    https://goo.gl/8auMXy

  • 油土雕塑教學 在 李世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5-03 07:47:30
    有 40 人按讚


    「建立屏東符號」系列講座:李太豐老師「屏東藝術發展五十年」重點摘錄

    屏東自日治時期開始,長期為南臺灣美術發展領頭羊,在臺灣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5月2日下午,李太豐老師以「屏東藝術發展五十年:我的所見所聞」為講座主題,在文化處與眾人分享,李老師期盼年輕一代延續前輩藝術家為土地奉獻的精神,再造屏東美術榮景。

    講座內容文化處已全程錄影,以下先簡介李老師的藝術歷程,再摘述講座重點。

    (一)

    李太豐(1950-)老師出生於屏東縣萬丹鄉香社村,家族從事中醫藥業。李老師從小具備藝術天份,在母親默默鼓勵下,始終沒有放棄繪畫之路。屏東家鄉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氣息,給予李老師源源不絕的藝術能量,鄉土人情的溫厚之美,一直是李老師創作的重要題材。

    李老師深耕美學教育多年,於萬丹鄉圖書館繪畫班、屏東縣婦女書院、北勢社區四季紅古錐繪畫班等地教授繪畫,學生遍布各年齡層。透過美術教學進入社區,活絡居民情感,讓更多人藉由畫筆抒發內心感觸,在美學的世界裡找到心靈的寄託。

    (二)

    屏東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始於日治時期日本畫家筆下具有「地方色彩」的「南國之美」,包括河合新藏(1867-1936)、石川欽一郎(1871-1945)、池上秀畝(1874-1944)、立石鐵臣(1905-198)等,都留下描繪鵝鑾鼻、排灣族、大武山等屏東風物的作品。

    1932年創設的高雄州立屏東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屏東女中)以及1940年創建的臺灣總督府屏東師範學校(今屏東大學),所引進的師資以及所培育的學子奠定戰後屏東執南臺灣牛耳的美術基業。

    首位入選「帝展」的臺灣女畫家陳進(1907-1998,新竹人),1934至1937年任教於屏東高女,留下如〔三地門之女〕等經典作品。多次入選「臺展」與「府展」的膠彩畫大家許深州(1918-2005,桃園人),1939至1940年曾任職於屏東糖廠。

    白雪痕老師(1919-1972,山東人),1948至1972年任教於屏東高女;池振周老師,1948至1974年任教於屏東師範;兩位老師培養出眾多屏東美術家。戰後初期屏東女中尚有汪乃文(1909-1999,音樂領域亦有成就)、楊造化(1916-2007)等名師。

    李太豐老師的恩師蔡水林(1932-)太老師,親臨此次講座現場。蔡水林老師在屏東美術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師承楊英風(1926-1997)、白雪痕、池振周、馬白水(1909-2003)等名師,指導出謝德慶(1950-)、戴壁吟(1946-)、卓有瑞(1950-)、簡天佑(1950-)、許東榮(1947-)、李太豐等美術家。

    蔡水林老師居住於南州,從屏東師範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在屏東執教直到退休。蔡老師創作多元,包括水彩、油畫、雕塑等,廣為人討論的則是雕塑作品,其實驗性/創作性的意味,是七十年代雕塑前衛不可或缺的開啟者,曾獲得德國第一屆國際紙藝術雙年展、巴西國際紙藝術展及日本東京美術大展等殊榮。

    (三)

    屏東地區第一個美術團體是「綠舍美術研究會」,1957年由莊世和(1923-)老師發起創立,集結畫友張文卿(1936-1977)、陳朝平(1933-)、張瑞騰、徐天榜、陳處世(1934-2010)等人。

    李太豐老師於講座之中多次表達對於莊世和老師的崇敬之意(莊老師哲嗣莊正國老師特別出席此次講座),李老師還提到莊世和老師同時是位傑出的文學家,其文學成就有待後輩闡述。

    莊世和老師畢業於東京美術工藝學院純粹美術部研究科,與李仲生、何鐵華同為早期臺灣現代藝術推動者。長期任教於省立潮州中學,發起創立「綠舍美術研究會」、「新造形美術協會」、「自由美術協會」、「南部現代美術會」、「屏東縣畫學會」等。桃李滿天下,受莊老師影響勇於從事前衛藝術創作的後輩不乏其人,家族三代亦從事美術創作與教育,對於提升國人文化環境與美學涵養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四)

    屏東地區另一個重要的資深美術團體是「翠光畫會」,1960年由何文杞(1931-)老師發起創立,集結畫友蔡水林、傅金生、潘立夫(1936-2003)、戴成仁、李石夫等人(翠光畫會理事長魏徹老師特別出席此次講座)。

    何文杞老師是國際知名的屏東籍畫家,自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從事美術教職31年。除了教職、創作外,還組織翠光畫會、屏東縣美術學會、臺灣現代水彩畫會,推動美術運動,提升地方藝術文化水準。

    何老師作品所流露出的鄉土氣息,有著強烈的文化自覺;其熱愛土地、關懷家鄉的情愫感動人心。水牛、斗笠及百合花等臺灣精神象徵成為何老師創作常見的符號。何老師作品獲得國外高度評價,如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白亞展特別優秀獎、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傑出藝術家獎、美國北卡傳記協會國際名人錄傑出藝術領導獎等。

    (五)

    李太豐老師特別於此次講座介紹屏東地區傑出旅外藝術家,如戴壁吟(1946-)、許東榮(1947-)、卓有瑞(1950-)、陳景亮(1953-)、林文海(1957-)、劉子仁(1912-2003)、李貞吉、柳順天(1951-)等人。

    戴壁吟長年在西班牙生活、流浪、創作與習藝,是國際藝壇紙藝術先驅。許東榮油畫與玉石雕刻造詣皆深。長年旅居紐約的南州人卓有瑞,被謝里法稱譽為「倘若不出國,會是繼陳進之後卓越的臺灣女畫家」。竹田人陳景亮是聞名國際的陶藝與製壺名家。

    萬丹人林文海任教於東海大學美術系,擅長雕刻。劉子仁以水墨畫馳名國內外畫壇。李貞吉教授橫跨書畫、唇音樂與警務行政(中央警大前學務長)等多重領域。萬丹人柳順天對花蓮地區的石雕藝術有重要貢獻。

    另外,金馬獎最佳編劇鄧育昆(1946-2011)是屏東高中校友;影視製作與詩歌創作的連水淼(1949-)也是屏東人。

  • 油土雕塑教學 在 張吉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4-09-02 15:46:20
    有 161 人按讚

    我跟布秧古的故事還沒結束。

    上個月開齋節回老家走了一趟布秧古興都教文明的遺址,在面子書張貼了一小段的感觸,一個月後,促成了這兩篇專題和畫頁,昨天與今天的《中國報》副刊專題和畫頁,趁著到處「愛國」主旋律響鞭的月份,我們來認識比57年獨立更遠古的公元3世紀《布秧古文明的輓歌》。
    (文章上下兩篇的連接: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556977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556480)

    《布秧古文明的輓歌》
    8月31日,全民此起彼落高喊「Merdeka」,這正是家國喜迎57年獨立的榮耀,然而支撐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尊嚴,單憑一句官方口號和半世紀的版圖,足矣?

    保存国家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向来是任何一个当权领袖向世人展示高度文明的手操名牌。不幸的是,在2013年12月3日,发展商悄悄地铲平了吉打雙溪峇都(Sungai Batu)公元3世纪的第十一座布秧谷興都教陵廟遺址,更惊人的内幕继而爆出,有关地段早在1993年由當時的州務大臣奧斯曼親自批文發展......

    自1926年,英国考古学家夸瑞奇威爾士夫婦用了十年时间,赤手挖掘出一批兴都教石雕像、青瓷器皿、梵文碑銘,再成功重塑佔地大約140平方公里,多達50座公元3世纪至12世纪的兴都教陵廟遺址,时至今日,88年过去了,官方仍视而不见,孩子们教科书上的这段古文明更是囊橐无余,致使部分國人誤以為,馬六甲王朝才是大馬最古老的文明古國,還有一些攝影旅人,會去稱羨鄰國柬埔寨暹粒市建于公元12世紀的吳哥窟,以及印尼婆羅浮屠建于公元9世紀的龕邸。或許,更多人會皺眉質疑:建于公元2至3世紀的吉打布秧谷陵廟,為何面貌如此殘缺?溯源究底,因為過于久遠,難以考究;因為面積太大、難免散落;因為急于發展,被逼剷除;因為國情政治,所以失落。

    埋葬千年的布秧谷文明遺址,好不容易重見天日,卻毫不留情被剷平,教人情何以堪?說起來,對上一次到訪布秧谷,屈指一算,該是小學5年級那年,歷史老師把課室搬到戶外,進行戶外歷史教學。今年,適逢開齋節假日,回老家走了一趟考古博物館和考古遺址,這一回,少了年少無知的雀躍,焦慮更深。

    半日迂迴在博物館、再沿著瑪莫與新文英大道旁的雙溪峇都油棕園,眼前儘是2007年考古學家最新發現,多達三十多個興都文明的遺址,最早的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如此彌足珍貴的遺址,該是全人類文化遺產的瑰寶了吧?可是,從過去到現在,官方仿彿視而不見,連最起碼的教科書上,對此文明的說明,嚴重不足。

    沒想到,發展商在掩人耳目下,無情地將雙溪峇都第十一座布秧谷興都教陵廟遺址剷平!這一弊端曝光的幾天后,現任州務大臣出來澆熄各方的怒火:“被剷平的千年陵廟遺址已經于事無補,可是州政府保證會在原址重建這座陵廟,並確保與原貌的結構一模一樣!”

    將遺址夷為平地

    今天再走布秧谷,站在這一片油棕園前,終于目睹鐵證如山的──“遺址換油棕”。懷著難過的心情,走進布央谷新發現的遺址,現場有一名馬來青年利桑(Lisham)在執勤。好奇探問下,始知道:30歲的利桑是檳城理科大學文物考古學院的研究生,他是自願犧牲開齋節假日,從檳城騎摩哆來布秧谷站崗,一方面是為到訪者解說、另一方面是避免像2013年發展商將遺址夷為平地的事件重演。

    利桑和他的系友,都會輪替來站崗。聽到這名大學生理直說明:(我們)已經獲得西方各地考古學家的協助,甚至還有來自牛津的考古學者到訪,目前正積極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呈報世遺報告,唯有這樣才能繼續保住這一大片珍貴遺址,畢竟,這是“興都文明”在此的有力實證。

    仔細遊走“入場免費”的考古博物館和考古遺址,我一直心想:是否允許特設自願文化付費,作為站崗研究生每天從檳城往返布秧谷的車馬津貼?

    發現公元3世紀煉鐵廠

    利桑進一步透露,“2007年初,我們在布秧谷遺址開始進行考古工作時,在雙溪峇都一片方圓約30公里的油棕園裡,意外地發現了30個凸起的地底,埋藏著疑似狼牙修古國的煉鐵廠。”

    考古隊將一塊出土的黑鐵質樣本送往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考古檢驗后,證明該樣本屬于公元3世紀至4世紀間的古物。這令人興奮的突破性發現,不只是探測出我國在文明古國時期,已有煉鐵廠的存在,也將布秧谷興都教文明歷史根基,推前到公元3世紀。當然,這更激發考古隊,不間斷地繪測建構遺址陵廟古跡區的地圖。

    1980年成立的檳城理科大學文物考古學院,除了孕育一批考古學專員之外,也致力在國內發掘失落的文獻古跡。該院完成的其中一個考古典範,是于2010年在霹靂武吉武糯,在岩石裡發現了183萬年前的玲瓏谷“霹靂人”的手斧,經歷了18個月的努力挖掘和申報,在2012年6月30日終被認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各種因素遺址被忽視

    來到布秧谷,不得不感念連照片也沒見過的英國考古學家夫婦:夸瑞奇威爾士(Quatrich Wales) 和多蘿西威爾士(Dorothy Wales)。

    1926年6月,夸瑞奇威爾士夫婦是發現和挖掘大量布秧谷興都教陵廟的先驅,他們當時率先在吉打瑪莫村(Kampung Merbok)發現到一尊完好的佛像銅雕,經過努力考究其雕塑形象與印尼婆羅浮屠(Borobodur)佛教遺跡的雕塑相符,爾后,投入長達10年的努力,挖掘出一批石雕神像、青瓷器皿、梵文碑銘等,並成功重塑佔地大約140平方公里,多達50座充滿著南印度朱羅王朝遺風的陵廟遺址。

    從發掘到出土,經歷了54載,引頸長盼,一座小型的布秧谷考古博物館在1980年1月23日成立了,終于讓這一批失落的古文明展示在世人面前。

    至于位于博物館后園的4座彭佳蘭布秧陵廟龕邸(Candi Pengkalan Bujang)與本迪亞陵廟龕邸(Candi Pendiat),都是在1980年代,從第8、16、21、22陵廟遺址散落的石塊,移植到這裡重新搭建。

    哪一天邁向先進州?

    如果你在2007年年初到訪吉打州博物館,碰上主題為“吉打:從前與現在”(Kedah:Dulu dan Sekarang)的特展,你一定記得,裡面的展出,內容讓人笑到脫牙。

    展廳內,清一色以一張黑白古建築或遺址,作為“從前”例證,然后對照一張拆毀后重建地標,作為“現在”。其中有幾張,想是館方無法找到布秧谷遺址的照片吧,就隨意找來一大片油棕園照片,打上圖說:“這是布秧谷文明的遺址”。

    好不容易忍笑看完所有內容,來到最后的論點,博物館還通過大大的標題,告訴訪客:“吉打正努力邁向現代建設,發展迅速,成為先進州的一天,指日可待!”當時看完,眼珠差點彈落在地上。站在“遺址換油棕”前,請想像我的心情吧!

    還好,這一趟到布秧谷考古博物館和考古遺址,有不少趣味發現:翻閱遊客到此一遊的記錄,可以發現,來訪人數每日最多20來個,而且是以外國籍、印裔居多。此外,博物館入口櫥窗擺了8張已積塵,在1990年初拍攝的紀錄片,內容包括:馬來民間祭祀舞蹈和自然膜拜,還有已近乎失傳的Tarian Saba、Mek Mulung和Main Peteri。

    我,毫不猶豫地囊括為己有。櫃檯的管理員調侃:“放了這么多年,終于有人買完了,這些都已經不再出版了!” 不再版原因,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