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江漢平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江漢平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江漢平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江漢平原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韓信不但是戰神,還是成語之王 歷史春秋網 作者:姜狼 河北省邯鄲市與西漢初年的戰神韓信之間,有一個非常另類的共同點,就是邯鄲堪稱是「成語之都」(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鄉」),而韓信堪稱是「成語之王」。與邯鄲有關的成語非常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也是多到讓人眼花繚亂。 隨便說十個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屬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土司城包括門樓、侗族風雨橋、廩君祠、校場、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進堂、城牆、鐘樓、鼓樓、百花園、白虎雕像、臥虎鐵橋...

江漢平原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25 20:22:22

湖廣熟,天下足 | 諺語新知 《古謠諺.卷二七.湖廣諺》:「諺曰:『湖廣熟,天下足』,言土地廣沃,而長江轉輸便易,非他省比。」湖南、湖北兩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加上航運便利,故明人認為只要湖廣豐收,則中國糧食不虞匱乏。 武漢市所處的江漢平原,在歷史上曾是一片湖澤——雲夢澤。春秋戰國時期,雲夢澤是連綿...

  • 江漢平原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5 20:00:01
    有 436 人按讚

    韓信不但是戰神,還是成語之王

    歷史春秋網

    作者:姜狼

    河北省邯鄲市與西漢初年的戰神韓信之間,有一個非常另類的共同點,就是邯鄲堪稱是「成語之都」(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鄉」),而韓信堪稱是「成語之王」。與邯鄲有關的成語非常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也是多到讓人眼花繚亂。

    隨便說十個吧:胯下之辱,推陳出新,功高震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飯千金,婦人之仁,背水一戰,多多益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篇幅有限,只講講韓信與地理有關的成語。

    胯下之辱,是韓信最為傳奇的人生標簽之一。胯下之辱是在哪發生的呢?就是現在江蘇省中部的淮安市(時為淮陰縣)。淮陰縣隸屬東海郡(郡治在山東南部的郯縣),是淮河下游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經濟很發達。

    有人認為韓信應是戰國時某個諸侯的子孫,後來流落至淮陰。理由是韓信如果家世貧寒,不可能擁有佩劍,那是貴族才可以擁有的。韓信在淮陰不治產業,四處游蕩,東家蹭幾頓飯,西家蹭幾頓飯,人人都討厭他。最終在淮陰的街市上,有幾個屠家少年攔住了韓信,輕蔑地說:你也配有劍?你那柄劍,要麼刺死我,要麼從我的胯下鑽過去。韓信想殺人,但殺了人就要償命。而韓信自認為自己來到人世是要改天換地的,不能因小失大。韓信強忍怒火,在一街人的恥笑聲中,放下佩劍,從惡少的胯下鑽了過去。

    從此,淮陰人以韓信為恥。詩仙李白有詩雲:「淮陰市井笑韓信。」

    韓信卻不以為恥,在他看來,人生真正的恥辱,是空有一身才學,卻沒有建功立業。楚國貴族項梁與侄子項羽起兵後,韓信在眾人的恥笑聲中,仗劍入楚,成為項羽身邊一個廉價的活動背景板。

    韓信在楚雖然立功,可項羽始終瞧不起這個在淮陰鑽人胯下的窩囊廢,認為男人怎可如此自賤!韓信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而已。

    項羽不用韓信之策,韓信一怒之下,投靠了漢王劉邦。劉邦其實也瞧不上韓信,還把月下追韓信的丞相蕭何臭罵一頓。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抱著死馬權當活馬醫的試試看心情,拜韓信為大將。韓信送給困守在漢中的劉邦一份誘人的禮物——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為了防備劉邦,西楚霸王項羽充滿惡意地把劉邦封在當時經濟比較落後的漢中。漢中以南隔著米倉山、大巴山是四川盆地,以北隔著秦嶺是關中平原。項羽同時在關中封章邯等三個王,阻止劉邦兵出關中。

    劉邦入漢中前,謀臣張良已燒掉棧道,用來迷惑項羽。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同樣是為迷惑項羽。張良燒掉、韓信要修的棧道,是指蝕中道。蝕中道名氣不大,但這條棧道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子午谷(子午道)。

    韓信兵出陳倉古道,直接殺進關中平原,打了雍王章邯一個措手不及。漢軍拿下關中,等於打造了向關東(函谷關以東)進軍的戰略橋頭堡。沒有韓信,劉邦是很難出得了漢中的。

    韓信要向東進軍,必須先攻下盤踞在河東的魏王豹(山西省西南部,黃河由北向南轉折由西向東)。漢軍在黃河以西,魏軍在黃河以東,如何才能渡過滔滔黃河?正常情況下,漢軍應該從蒲阪(今山西永濟西,黃河東岸)渡河,但魏軍在此設有重兵,即使強渡,漢軍也會損失慘重。

    韓信將計就計,聲稱要在蒲阪強渡黃河,然後率漢軍主力沿黃河西岸北上,在夏陽(陝西韓城)渡河。如何渡河?韓信下令徵收盡可能多的陶罐,然後綁在木頭筏子上,漢軍坐在木罌上,在韓信的率領下,殺過黃河,天下盡驚。木罌渡軍,這又是戰神韓信留給後世的一個成語。

    下一個成語,就是幾乎人人皆知的背水一戰。韓信下一步是從山西通過太行山脈進入河北,而河北有趙國把守,趙國成安君陳余不想讓韓信輕易得逞。

    漢軍兵出井徑口。韓信發現井徑口西北有一條綿蔓水,此河與井徑口之間有一條寬約五十裡的空闊地帶,韓信決定在此用兵。韓信以自己和陳余最恨的張耳做誘餌,帶兵在趙兵面前晃悠,引趙兵上鉤。趙兵果然來了。綿蔓水寬一百多米,韓信置兵於此,其意義和之前的項羽破釜沉舟是一樣的。示士卒以必死之志,今日不把敵人幹掉,就被敵人幹掉。

    表面上看,背水一戰對漢兵來說太危險,因為沒有退路。但是背水一戰同時嚴重限制了約二十萬趙兵的布陣,而漢兵不到兩萬人。

    韓信巧妙地運用了兩千面紅旗給趙人造成的巨大心理恐慌,一舉殲滅趙兵主力,天下再驚。韓信兵出陳倉以來,破秦、破魏、破趙,兵臨東齊,李白在《梁甫吟》中寫道:「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還有一個著名成語,其實也與韓信有關,就是三分天下。當時韓信實力最強,他傾向劉邦,則項羽必亡;他傾向項羽,則劉邦必亡。項羽派武涉勸韓信聯合滅漢,被拒絕。謀士蒯徹則勸韓信自立於漢、楚,與漢、楚成三分天下之勢。韓信是個感恩的人,他永遠都不會忘記漂母的那一頓飯,以及劉邦不惜被人嘲笑拜自己為大將的恩德。韓信最終拒絕了三分天下的建議,蒯徹自知得罪了劉邦,佯狂而去。

    韓信拒絕了三分天下,也拒絕了自己的活路。劉邦滅楚統一天下,最不放心的就是韓信,對韓信是四處挖坑,到處折騰。以韓信為楚王時,劉邦聽陳平之計,虛偽游雲夢(雲夢澤,是湖北江漢平原的一些湖泊),擒韓信,置車後。韓信長嘆:「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劉邦病重時,呂後設計,以韓信的「知己」蕭何為餌,誘斬韓信於長樂鐘室 。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韓信 #戰神 #成語之王 #邯鄲

  • 江漢平原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20 21:59:02
    有 790 人按讚


    『根本原因是湖北的政治地位長期高於湖南,所以每次洪水爆發都奉行捨南保北策略...
    洪水帶來的泥沙一次次淤高江南的土地,讓江北的江漢平原低於長江,荊江成為懸河,這進一步綁架了後續的決策者,只能繼續捨南保北...』

    Re: [新聞] 三峽大壩蓋錯地方?中國專家踢爆先天缺陷:不是淹重慶就是淹武漢 https://disp.cc/b/163-cxyK |新聞原文【新頭殼報導。僅供參考】 https://disp.cc/b/163-cxyO

  • 江漢平原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10 09:00:02
    有 17 人按讚

    #聯合筆記(李春)
    千里長江 壩上壩下
    (中新社資料照)

    庚子年大災年,中國大災是洪水。自六月「桂林洪水甲天下」後,水情糾纏繞長江,目前上中游重慶洪峰,武漢泡湯,上海第一高樓雨中成「水舞間」,杭洲再添西湖。但懂水利專家說,汛情是否兇險,還是四個字「壩上壩下」。

    中國汛情新熱點是新安江水庫,浙江人對這水庫也陌生,因為「旅遊時叫人家千島湖,洩洪了就叫人家新安江水庫」。這水庫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建成,淹了兩縣四十九鄉一千三百多村莊,出了個千島湖勝景。以前,建水庫為電站,為保華東其實是上海用電,現在則主要出產兩大名品,一是瓶裝飲用水「農夫山泉」,一是流行的「千島湖大魚頭」。

    新安江水庫七月八日緊急洩洪,洩洪孔九孔全開,一秒洩出五百萬瓶「農夫山泉」、半小時洩出一個西湖水。九孔全開,歷史首度,所以附近淳安、建德、桐廬、蕭山,乃至杭州的西湖、濱江,都在連夜疏散。

    新安江大洩洪,水利專家說「一孔是驚嘆,三孔是新鮮,五孔是熱鬧,七孔是徬徨,九孔只有祈禱」。但在更大的視野來看,水情兇險是「兩湖一鄂」,即湖南湖北江西,這三省已在水中央,人們熟悉的是江漢平原、洞庭湖、鄱陽湖,都叫長江中下游,如以三峽大壩來看,都叫壩下,一般人理解是大壩守住,就沒大事。

    水利專家先擔心壩上再擔心壩下,之前外傳三峽大變形要垮壩之說,專家認為笑話,因「沒有垮壩之危,但有漫壩之險」。其間涉及三個專業術語,只能點到為止,一是海拔水位,一般都說海拔水位一七五米以下,就能防住某年一遇的洪水;二是總庫容量,說三峽總庫容量三九三億立方米,但之前內部爭論,說庫容量誤估多了百億,因水位一三五米以下是自然江河;三是庫容比,即來水量和可供攔蓄洪水的庫容之比,三峽庫容比不足,除總庫容高估還有水力坡度問題。

    專業詞不好懂,但結果易明白,那就是一旦大洪水來了庫容不夠、洩洪不及,就會「漫壩」,即大水漫過堤壩,新安江就是有此險才九孔全洩。現在最擔心的,叫兩帶西移或全流域強降雨,長江上游雨大水漲,重慶淹了,洪峰東下,三峽就有「漫壩」之險。於是有建議緊急在湖北荊江洩洪分洪,這當然屬於需要勇氣和智慧的重大決策。

  • 江漢平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18 08:00:00

    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屬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土司城包括門樓、侗族風雨橋、廩君祠、校場、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進堂、城牆、鐘樓、鼓樓、百花園、白虎雕像、臥虎鐵橋、聽濤茶樓、民族藝苑等12個景區30餘個景點。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題寫為"恩施土司城"。土家族歷史悠久,為遠古巴人的後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漢平原一帶,後楚人強大,巴楚相爭,巴人失敗。巴人退入現在叫清江古稱為夷水的一帶,沿夷水西進,勢力達到川東地區。在春秋時期建立了巴人第一個奴隸制諸侯國巴子國。西元前361年被強大的秦國所滅,部分巴人則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連的武陵地區,並與當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或"貝京卡"。宋代時則稱這一帶生活的巴人為"土人",以後土人稱外來漢人為"客家",稱自己為土家。土司制度是歷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歸屬中央,權力自治的一種政治管理體制。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制度,則起於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歸流",歷經元明清三朝,前後450餘年。土司與中央封建王朝的關係,就是土司對中央封建王朝納貢稱臣,中央王朝對土司實行冊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圖,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戶籍,生殺在掌、稱雄一方。土司王:實際就是一個地方的土皇帝。恩施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建制,歷朝都有變化,元代設立29個土司,明代設立31個土司,清代設立20個土司。土司管轄地區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區及現屬宜昌的長陽、五峰的部分地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