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永旭保經職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永旭保經職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永旭保經職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永旭保經職級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離岸風電產業成為台灣的明日之星 產業人才需求大爆發!(04/20/2020 鉅亨網新聞中心) 離岸風電在環保意識抬頭、政府積極推動下,成為國內產業的「明日之星」,加上產業生命週期長、發展性多元,也讓不少人趨之若鶩,且隨著許多風場陸續開始建造,從開發商到供應鏈紛紛擴大徵才,帶動相關產業積極轉型蓬勃發...

  • 永旭保經職級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27 17:59:43
    有 61 人按讚

    離岸風電產業成為台灣的明日之星 產業人才需求大爆發!(04/20/2020 鉅亨網新聞中心)

    離岸風電在環保意識抬頭、政府積極推動下,成為國內產業的「明日之星」,加上產業生命週期長、發展性多元,也讓不少人趨之若鶩,且隨著許多風場陸續開始建造,從開發商到供應鏈紛紛擴大徵才,帶動相關產業積極轉型蓬勃發展,成為新世代人才發揮才能、追求職涯發展的新藍海。

    台灣離岸風電蓬勃起飛 人才需求大爆發

    台灣因風場條件得天獨厚、技術學習能力強、政策方向明確,獲國際離岸風電企業沃旭能源 (Ørsted)、達德能源(wpd) 等青睞來台設點,讓台灣成為引領亞太區離岸風電發展的先鋒,也吸引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優秀人才紛紛投入。

    此外,去年累計有 22 支風機、128MW 開始商轉、今年則增加至 2 個風場、共 738MW 將完工正式併聯發電,2021 年至 2025 年更有 8 個風場完工,併聯總容量達 3,098 MW,加上第三階段大規模區塊開發最快下半年啟動競標,2026 至 2035 年將再釋出 10GW 的開發容量,台灣正式進入產業起飛以及人才需求爆發的階段。

    從無到有打造台灣離岸風電為基礎 經驗完備更具競爭力

    達德能源負責離岸風電維護的專案經理劉佳岫就表示,1 年半前加入達德能源以來,一路上參與專案大大小小里程碑的推動,包含取得銀行團專案融資、完善離岸風電的海事作業相關法規,到現階段進入實體建置等;其中,在法規制定部分,由於過往台灣與國際在海事交流互動及離岸風電相關作業規範缺乏完整的溝通協作平台,在摸索建立的過程也累積不少經驗。

    且除了本身不斷強化專業外,劉佳岫認為,現在也看到很多供應鏈不只生產製造的技術水準提升、在專案管理、文件撰寫以及職安衛意識上,與 2018 年時相比,都有很明顯的改善,漸漸朝國際水準靠近,也展現出離岸風電帶動整體供應鏈共榮的效益。

    沃旭能源環評經理戴品軒 2018 年加入沃旭,從前年的離岸風電遴選階段、到去年執行風場環評、環境監測,到現在啟動風場建造施工,一路參與,沒有缺席。

    她表示,由於離岸風電在台灣是「從無到有」,有很多許可、籌設都是從頭開始打造,需要參考國外經驗,再依照台灣需求制訂相關規範。

    戴品軒認為,與初期的離岸風電評估、前置作業階段相比,現階段進入執行層面,最大差異就是需要更多獨立判斷及決策能力,過程中的確遭遇不少挑戰,但也是寶貴的機會,讓自己快速學習累積經驗。

    新能源產業打破傳統刻板印象 女力扮演推動風電轉動要角

    值得注意的是,離岸風電不只帶動產業轉型,更帶動產業文化轉型,過去傳統能源產業向來是女性較為陌生的場域,但在新興產業的離岸風電可以看到許多廠商在員工性別組成上明顯更加平衡,且管理階層有不少都是女性。

    女性在離岸風電產業有何優勢?戴品軒和劉家岫一致認為,女性比較有耐心、也相對細心,離岸風電產業需要花很多時間和不同領域的人溝通,包括政府公部門、供應鏈廠商以及內部各部門,涵蓋水平、垂直溝通,必須要花時間將技術、意見內容消化,轉化成他人容易理解的資訊,過程中耐心與細心是必備要件。

    此外,身段柔軟、想法彈性則是女性的另一大優勢,男性會比較在意面子的問題,但女性能放低姿態聆聽、學習,除了在技術、意見交流的情況下,能確保多方溝通順暢外,也可以跳脫大家糾結的技術性問題,用不同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事情發展走向更簡單明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今年 1-2 月的統計資料,達德能源台灣團隊男女比例大概 6:4、沃旭男女比例則是 65%、35%,其中沃旭管理職級的女性主管比例更高達六成,不僅凸顯多元與平權的公司文化,更顯現女性在離岸風電推動上逐漸扮演要角。

    不只「薪」拉力 多元管道接軌國際市場

    優渥薪資也是離岸風電產業能快速外吸引人才相繼投入的一大拉力。雖然沃旭、達德對此保密到家,但根據 104 人力銀行上離岸風電供應鏈相關職缺資料顯示,第一線的海上作業運輸船員月薪 6 萬元起跳,最高上看 12 萬元,離岸風機維修保養工程師,也有 7 萬至 7 萬 5 千元的待遇,而岸上工作如離岸風電電力專案管理經理也有月薪 8 萬元的待遇不亞於科技業水準。

    事實上除了薪資,許多投身離岸風電的人才更看重的是綠能產業的國際性與發展前景。業界人士分析,離岸風電產業接軌國際市場管道多元,不論是透過國外廠商的集團資源、或是本土供應鏈憑藉本身製造及在地優勢,打進國外離岸風電市場,都提供產業人才一個絕佳的世界舞台。

    投入離岸風電產業的三個關鍵實力

    不過,要享受優渥薪資和職涯前景,也具備相應的條件,離岸風電供應鏈主管分析,首要條件就是語言能力,因為離岸風電產業常常需要跨國訓練、或與國外同仁或廠商溝通,良好的語言能力是基本。

    溝通力也十分重要,離岸風電廠商多來自歐洲,如達德來自德國、沃旭為丹麥公司,溝通方式對事不對人且較為直接,與本土企業的溝通方式落差較大,良好的溝通能力、保持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意見是在國際工作場域必備的軟實力。

    跨文化的團隊合作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離岸風場開發建造到營運,專案團隊的組成可能包含了數十個不同領域、國籍的人員,每個人除了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要在團隊中適時表達意見、協同合作、分享創意快速整合意見激發團隊能量。

    另外,許多投入離岸風電的人才都有一項共通特質,就是認同離岸風電、乾淨新能源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而這份使命感也吸引了更多優秀的人才持續投入這個產業,也讓離岸風電更能長久永續發展。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65468

  • 永旭保經職級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24 08:41:02
    有 300 人按讚


    //支持本page請Click入內文比Clap,謝謝…//

    前言:好多人執沈大師口水尾,話呢個世代嘅年輕人唔再追求物質消費,而嚮往更高層次嘅民主人權理念,所以可以稱之為「後物質主義少年」云云。呢種講法唔係錯哂,但仍然搞錯兩樣嘢:1. 而家年青人當然仍然追求物質生活,只係唔再完全係班老屎忽年代果種生活模式而已;2. 你話而家每個年輕人比番層600呎公屋、開創十萬個起薪3皮嘅年輕公務員職位,你估呢場運動會唔會立刻平息?

    政治個根源從來就係在於制訂資源分配嘅遊戲規則,當然係同物質消費息息相關。我唔明一大堆政治學者同經濟學KOL竟然連呢個咁基本嘅概念都可以唔記得咗、仲要洋洋得意話自己早過沈大師響雨傘時期經已發現。而家個問題其實係,當你滿足唔倒呢個年輕人世代對於物質嘅追求之餘,仲要連佢地透過政治制度爭奪分配權力嘅希望都截斷埋,錢你又唔比,權你又唔放,咁剩番落黎嘅選擇當然就係用抗爭革命方式將你班老屎忽拉落台啦!

    攬炒,從來唔係情緒宣洩,反而係呢個荒謬時代之下年輕人最理性嘅選擇,所以點解你見無論黃藍,成班收成期廢老日日夜夜叫抗爭者散水,個原因就係咁。

    ===============

    自6月以來的一連串抗爭運動,除了為社會帶來動盪,年輕人作為抗爭者的骨幹,其躁動根源亦成為了各界的探討對象。學者沈旭暉率先嘗試以「後物質少年時代」作為年輕人無懼抗爭導致經濟下行、生活水平變差的解釋;最後就連施永青亦就此加入論戰,批評年輕人「攬炒」最終反令後物質主義的基本條件崩壞。然而後物質主義,又是否足以解釋整場反送中運動的走向呢?

    所謂後物質主義的一般解釋為:隨著社會進步,生活條件上升,於是開始有人會放棄繼續追逐更奢華的生活和消費,轉移追求一些非物質的精神價值;當中我們最熟悉的包括民主、自由、人權,但其實受其他階層的認同和尊重,以至在社會資源分配上擁有更大的話語權等。

    一些左翼學者與施永青亦因此各自對「後物質少年」作出了評論。前者認為「後物質主義」正好代表了整場抗爭運動並非源自經濟問題,所以若政府只打算以諸如《收回土地條例》增加公屋供應,就想瓦解整場運動,未免緣木求魚。至於施永青則認為能讓青少年追求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是有賴上一代努力不懈、得來不易的繁榮穩定,假若年輕人堅持「攬炒」,則在經濟崩潰後他們連保住物質生活基礎也相當困難,遑論甚麼非物質生活了。

    其實不止香港,近年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都開始有一種減少固有消費的傾向,例如美國和日本皆有研究指出,年輕人買車、以至視駕車為樂趣的百分比皆明顯下跌;根據密歇根大學調查所知,美國19歲青少年擁有駕駛執照由1983年的87.3%降至不足70%,超過一半青少年表示沒有興趣買車。而日本甚至創出了「嫌消費世代」這個新詞,形容新世代年輕人對於上一代趨之若鶩的奢侈品,例如名牌西裝、紅酒以及房車等皆出現興趣缺缺的情況。

    然而年青人放棄追求更高水平的物質生活,未必因為他們已滿足於現狀,更多時卻是因為他們已對上流的可能性感到絕望。在過往終身僱傭制的日本,一個上班族大致上都能預測自己踏進不同年紀時所能領到的薪水,因此在甚麼職級購買甚麼品牌的汽車、訂造甚麼價位的西裝、以前喝甚麼水平的紅酒,不單是生活享受,同時也是一種透過消費達致的自我身份認同。

    但在上流階梯斷裂的現在,很多人已不能再肯定自己十年後的經濟狀況如何,那自然亦對失去了追逐這些「虛名」的必要性。類似的情況在歐美年輕世代也一樣,放棄置業或駕車並不代表他們放棄了這求物質的生活,只是由於在計算過後發現收入根本不能買車買樓,又或維持相關的開支,不得已只能將對生活的追求轉往金錢不能衡量的部分上面。

    生活受挫更追求參政權

    所以說「後物質主義世代」與經濟因素完全無關,這當然是不正確的。甚至是相反過來,年輕人在追求有車有樓有妻有兒的「四仔主義」的過程上遇到挫折,和上一世代的生活水平相比起來時,又感到有明顯的落差,這都促使了他們希望追求更大的參政權、更自由的生活空間和更公平的資源再分配。

    而當政府連這些非物質的精神價值都要扼殺之時,那他們以激進的方式進行拼死一博,也是可以預期的結果。政治的其中一個基本,就是資源分配的爭奪,所以若問給予每位年輕人有間600呎的公屋能否立刻平息抗爭運動?就算不能令人人滿意,至少就能瓦解大半士氣!問題只是以現有的房屋供應量和政府的施政魄力,有可能滿足到這班「後物質少年」嗎?當現有的資源和時間解決不了物質上的需要,那問題仍還得要由政治解決。

    至於批評年輕抗爭者以破壞公物和暴力抗爭「攬炒」,是連自己基本的生活條件也破壞的不智行為,則似乎有點低估了「後物質少年」的決心。當他們決定完全放棄追求買車買車等奢侈目標後,對於物質方面的需求可以出乎意料的低──現在我們常聽到年輕人為了買裝備可以三餐不繼,當有年輕人連遺書也準備好、連坐監都不怕的時候,「抗爭最終會令他們物質生活更差」根本不能成為一種阻嚇。

    相反,仍在追求物質生活的上一代,正正是最恐懼失去物質享受、不能維持平穩生活的一群。「後物質少年」之所以同時為「攬炒世代」,是因為他們充分了解自己對經濟下行的忍受能力,遠比上一代高。美國特朗普當選、英國脫歐公投通過、阿拉伯之春冒起這些出乎意料的結果,都是由於既得利益者自以為在理性博弈情況下,絕大多數人理應作出他們心目中的最佳選擇;只是沒想到對於長期在遊戲規則中吃虧、只能分到餅碎的輸家而言,以「攬炒」來反將一軍。

    不少評論都批評抗爭者大肆吹捧烏克蘭紀錄片《Winter on Fire》,認為他們只看到革命的成功,卻無視過後烏克蘭的瘡痍滿目。可是更加需要留意的卻是,當日那些鎮壓抗爭者的當權者們,如今大多不是流亡國外,就是被憤怒的群眾處死。面對不可理喻的「攬炒世代」,退讓有時才是真正保住最大利益的理性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