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永信建設憲政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永信建設憲政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永信建設憲政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永信建設憲政路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4萬的網紅遠見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遠見時光機】永遠最受敬重的 #總統:#蔣經國 先生 👉這裡看更多:遠見時光機 🥳IG追起來:https://bit.ly/3lf85ii 👋老照片募集中:http://bit.ly/38H5Bog 1988年1月13日,33年前的今天,#故總統 蔣經國過世,他的離去令許多人心碎,更是最讓百姓...

  • 永信建設憲政路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3 21:30:00
    有 2,752 人按讚

    【#遠見時光機】永遠最受敬重的 #總統:#蔣經國 先生

    👉這裡看更多:遠見時光機
    🥳IG追起來:https://bit.ly/3lf85ii
    👋老照片募集中:http://bit.ly/38H5Bog

    1988年1月13日,33年前的今天,#故總統 蔣經國過世,他的離去令許多人心碎,更是最讓百姓哀慟的 #國殤。

    蔣經國最令人景仰的,是他在主政期間,推行 #十大建設 並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發展 #台灣經濟,解除多年來的 #戒嚴,促進政治 #民主化 和 #憲政體制 在台灣得以成功確立。

    1910年4月27日(清宣統二年三月十八日),蔣經國生於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父親是蔣中正,母親是毛福梅夫人,祖母王采玉太夫人,非常高興蔣經國之出生。

    晚年的蔣經國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對台灣各種重要的貢獻。

    十大建設是指 #中華民國 政府於1974年至1979年間,蔣經國內閣改善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的基礎設施及產業升級所提出的一系列國家級基礎建設工程,總共分為十大項目,其中有六項是 #交通運輸建設,三項是 #重工業建設,一項為 #能源項目建設,這些計畫帶領中華民國走出能源危機,加速了當時的經濟及社會的發展,並對台灣經濟起飛有極大幫助。

    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時,權力上層人事結構「年輕化」、「本土化」和「專業化」。重要建設包含:#南北高速公路、#台中港、#北迴鐵路、#蘇澳港,#石化工業、#大製鋼廠、#大造船廠、#鐵路電氣化、#中正國際機場 和 #原子能發電廠 等。

    蔣經國對台灣內部政治立場極其民主和寬容,並很有耐心走向民主道路;解除戒嚴令,是為促進台灣地區民主化。在短時間內出現多數政黨制、發行報紙之自由、准許回中國大陸探親。

    蔣經國晚年多病,1988年1月13日15時55分辭世,終年78歲,他在 #遺囑 中提到:

    「經國受全國國民之付託,相與努力於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業,為共同奮鬥之目標。萬一,余為天年所限,務望我政府與民衆堅守反共復國決策,並望始終一貫積極推行民主憲政建設。全國軍民,在國父三民主義與先總統遺訓指引之下,務須團結一致,奮鬥到底,加速光復大陸,完成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大業,是所切囑。」

    圖片提供/國家文化資料庫

    #讓我們一起看看,當年的報導:

    1988-3-15【在蔣經國之後】

    強人不再,父權式、家長式的領導不再,這在我國政治上雖然還是新鮮的經驗,反傳統、反權威的社會力量,即是早在這以前便已涓滴匯集,而隨著戒嚴令和其他禁制的解除,爆發成為洪流。

    家庭裡,子女與父母辯論;學校裡,學生張貼標語、寫文章、辦刊物,要求自治;公司工廠裡,員工組織工會,罷工、談判,爭取本身權益;街頭上,三天一遊行、五天一示威;議場上,官員戒慎恐懼,長者時遭羞辱。

    權威不復,傳統無存,這是一個誰也不服誰的時代。政治學者蔡政文指出,這其實是執政當局「自己努力創造出來的成果」。

    #來回顧當年的報導:http://bit.ly/36ICv8C

    關於【遠見時光機】

    《遠見》全新企劃,以劃時代的歷史照片,勾勒當年你我已漸漸淡忘的時光——那些年的報導、那些歲月的回憶,相信能在時間的洪流中,抓住一絲絲美好的感動。

  • 永信建設憲政路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20 11:59:07
    有 2,912 人按讚

    【 #蔡英文就職演說 :感謝人民團結防疫;補起社會安全網漏洞;優先推動18歲公民權入憲;兩岸維持「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及遵循憲法】
     
    中華民國第15任正副總統蔡英文、賴清德今天上午在總統府宣誓就職,蔡英文並首度在台北賓館發表就職演說。
     
    演說前播放各國政要祝賀影片,其中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chael R. Pompeo)首度以書面方式祝賀,並由外交部人員代表念出聲明。龐培歐恭喜蔡總統展開第二個任期,並肯定蔡總統帶領活力民主台灣的勇氣和願景,堪稱印太地區及全世界的表率。
     
    ●感謝國人共同成功防疫
     
    蔡英文在演說中,首先感謝防疫期間每一位在藥房門口排隊的台灣人民,能保持公民的美德,並感謝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人,忍受生活的不便,保護他人的健康,這良善的一面成就台灣防疫的成功,這種生死與共的記憶就是團結的感覺。
     
    蔡英文並花了很長的時間闡述台灣防疫的成功,她強調,誰能從疫情帶來改變中擬定國家生存策略,誰就能讓國家脫穎而出,因此未來4年將會超前部署,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與民主深化中,讓台灣脫胎換骨。
     
    在脫胎換骨的規畫中,蔡英文指出,將秉持「穩定中追求成長、變局中把握先機」的政策理念,在過去4年的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包括資訊數位產業、國安與資安產業、生醫產業、國防及戰略展業、綠電與再生能源產業、民生及戰備產業等。
     
    ●點名補漏社會安全網
     
    蔡英文在演說中特別提到「社會安全網補漏網」。她指出,這幾年來,有幾起跟「思覺失調症」患者相關的治安事件,引起很多討論,不只是「思覺失調症」,其他精神疾病、毒癮、家庭暴力等問題也一樣,將會強化社會照護體系,提升第一線社工能量與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讓社工深入基層,將社會安全網沒接到的人找出來,另外對於制度面,不能把責任推給醫療部門、或個別法官,制度的檢討與優化,要著手進行。
     
    ●兩岸關係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
     
    在兩岸關係方面,蔡英文重申4年前就職說的基調「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8個字,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這是堅定不移的原則。並強調,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最後蔡英文點名防疫國家隊成員起立,接受觀禮貴賓的掌聲,並對他們致敬,蔡英文強調,台灣未來的路不會一片順遂,我們是個在驚濤駭浪中走過來的國家。我們2300萬人,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將繼續與台灣人民一起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
     
    在就職典禮政治人物觀禮方面,受邀參加的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皆未出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代力量黨主席徐永明等人出席;六都市長中僅高雄市長韓國瑜未出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鄭文燦、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南市長黃偉哲皆出席。
     
    以下是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重點:
     
    (一)作為共同體的台灣
     
    我要特別謝謝一些人,他們在過去這4個月的防疫期間,很少被人提及。我要謝謝每一位在防疫初期,在藥房門口排隊的台灣人民。謝謝你們的耐心,以及謝謝你們對政府的信任。是你們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即使在最不安的時刻,也能保持公民的美德。
     
    我也要謝謝那些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人。你們忍受生活的不便,為的是保護他人的健康。謝謝你們,展現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成就台灣防疫的成功。
     
    國家的光榮感,生死與共的共同體,這一段記憶,將會存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團結的感覺,就是這個樣子。
     
    (二)空前的挑戰和絕佳的機會
     
    從1月到現在,台灣連續兩次讓國際社會驚豔。第一次是我們的民主選舉,第二次則是我們的防疫成績。
    未來4年,誰能從疫情中脫困;誰能針對疫情所帶來的改變,研擬國家的生存發展策略。誰能在疫情過後,複雜詭譎的國際情勢間,掌握機會,誰就能讓國家在世界中脫穎而出。
     
    我說過,我會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各位。所以,下一個4年,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這四大面向上,我也會超前部署,讓台灣脫胎換骨,我會帶領台灣迎向未來。
     
    (三)國家建設工程
     
    1.產業與經濟發展
     
    ●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第一,台灣要持續強化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發展。
    第二,台灣要發展可以結合5G時代、數位轉型、以及國家安全的資安產業。
    第三,我們要打造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
    第四,我們要發展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
    第五,我們要加速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
    第六,我們還要建構足以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
     
    ● 產業發展策略
    首先,我們要將國內需求,作為基礎能量,來帶動產業發展。尤其是公共部門的需求,以及維持國家安全的基本需求。
     
    不只有口罩國家隊,未來,我們也會視各產業的規模及條件,組成國家隊。藉由政府對內部需求的保證,建立「台灣品牌」的全球戰略物資製造業,並且拓展到其他市場。
     
    再來,我們知道,金融支援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環節。未來,我們會採取更靈活的金融政策,持續改革金融體制,運用更多元的金融手段,來協助產業的資金需求。
     
    接下來,我們也要持續引導產業布局全球。和美、日、歐洽簽貿易或投資保障協定,這個目標我們會繼續努力。
     
    最後,則是人才的問題。蔡英文的政府,會全力爭取國際上最頂尖的技術、研發和管理人才,讓台灣產業的團隊能夠更加國際化,擁有全球競爭的視野和能力。
     
    未來,台灣更要和國際進一步接軌,我們將在雙語國家及數位領域上,培養更多的本土人才和菁英,讓產業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2.社會安定:醫療健康網、社會安全網,接住每個需要幫助的人
     
    ● 健康防疫安全網
    首先,我們要更強化健康和防疫安全網。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疫病的流行,對人民的健康是嚴厲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強化疫病防治和醫療能量,結合產業,在疫苗和藥物的開發、以及傳染病防治的領域,有更多突破,讓人民可以更健康、受到更好的照顧。
     
    ● 社會安全網補漏網
    接著,我們要把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這幾年來,有幾起跟「思覺失調症」患者相關的治安事件,引起很多討論。不只是「思覺失調症」,其他精神疾病、毒癮、家庭暴力等問題也一樣。
     
    我會強化社會照顧體系,提升第一線的社工能量,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讓社工能夠深入最基層,把過去社會安全網沒有接住的人找出來。
     
    另外,對於個案所引發的爭議,我們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醫療部門、或個別法官。司法和行政部門,應該要檢討制度、優化制度,該修法的地方,就應該要著手修正。
     
    3. 國家安全: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兩岸和平穩定
     
    ● 國防事務改革
    在國防事務改革方面,有三個重要的方向。
     
    第一是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的同時,未來戰力的發展,將著重機動、反制、非傳統的不對稱戰力;並且能夠有效防衛「網路戰」、「認知戰」、以及「超限戰」的威脅,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
     
    第二是後備動員制度的實質改革。我們要提高後備部隊的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後備戰力提高,才能有效地跟常備軍隊協同作戰。此外,平常就要建立跨部會的常設後備動員體制,協調人力物力,平戰轉換時,動員才會順利。
     
    第三是改善部隊管理制度。現在的年輕士官兵,都是在民主自由的社會長大,如何讓他們在軍中,發揮更好的戰力和專長,這是必須正視的課題。
     
    因此,我們要在制度上,強化軍中申訴關懷機制、建立公允的事件調查機制、以及滾動檢討人事配置。在教育訓練上,則要提升各級幹部領導統御能力,達成管理的現代化、專業化。
     
    ● 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在國際層面,過去4年,我們積極參與各項國際重大議題,包括反恐合作、人道援助、宗教自由、以及非傳統安全等重要全球議題。
     
    未來4年,我們會持續爭取參與國際組織,強化和友邦的共榮合作,和美、日、歐等共享價值的國家,深化夥伴關係。
     
    ● 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
    面對複雜多變的兩岸情勢,過去4年,我們盡力為兩岸和平穩定,做出最大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我們會持續努力,也願意跟對岸展開對話,為區域安全,做出更具體的貢獻。
     
    我要再次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我們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原則。
     
    我們也會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這是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一貫立場。
     
    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在變局之中,我會堅守原則,並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負起責任,也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四)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深化
     
    未來4年,除了國家建設的工程,政府體制的優化,也非常重要。立法院即將成立修憲委員會,提供一個平台,讓攸關政府制度、以及人民權利的各項憲政體制改革議題,能夠被充分對話、形成共識。
     
    藉由這個民主過程,憲政體制將更能夠與時俱進,契合台灣社會的價值。而朝野都有共識的18歲公民權,更應該優先來推動。
     
    在未來4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國民法官,成為改革的催化劑,讓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更加符合期待,贏得信賴。
     
    另外,所有憲政機關,都要持續改革的腳步。行政院組織改造工程,將在重新盤點後再次啟動,包括成立一個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還有與時俱進地調整各部會,讓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貼近國家發展的需要。
     
    監察院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今年八月掛牌成立,它將是台灣落實「人權立國」理念的里程碑,也是監察院轉型的起點。
     
    (五)結論
    我由衷期許所有的國人同胞,要記得過去這幾個月,上下一心、緊緊相依、克服難關的感動。中華民國可以很團結,台灣可以很安全,當一個台灣人可以很光榮,可以抬頭挺胸、昂首闊步。
    (文/嚴文廷;圖/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謝佳璋;攝影/余志偉、吳逸驊)
     
    #報導者520系列評論
    【李根政/環境劣化的大開發時代,或邁向綠色成長的經濟轉型?】https://bit.ly/369YEdE
    【施逸翔/落實完整人權是優先價值,不是隨意選擇的自助餐】https://bit.ly/2zRMZnG
    【周奕成/美中關係改變下,蔡總統的3個歷史使命】https://bit.ly/2XfrJQS
     
    #520就職 #總統就職演說 #蔡英文 #報導者

  • 永信建設憲政路 在 李卓人 Lee Cheuk Y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07 10:17:57
    有 71 人按讚


    釋放陳秋實!釋放郭泉!釋放方斌!釋放許志永!釋放李翹楚!釋放李澤華!
    釋放所有良心犯!
    還許章潤、張毅、方方等言論自由!
    ———————————————————
    【資訊公開,疫情才可控制。把政治面子看得比人民利益還要重,是千古罪人!】

    3月6日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又稱武漢肺炎)吹哨者李文亮醫生離世一個月。

    截至3月5日,中國累計確診病例80,430宗,累計死亡3,013宗。數據不包括未能進醫院治療和確診,以及在家死亡。很多人估計真實數字比官方宣布的多十倍或以上。

    肺炎疫情繼續肆虐全球。截至3月5日,全球已有82個國家出現確診病例,累計98,088人感染,死亡個案3,356。中國以外逾1.5萬人確診,死亡個案343宗。

    截至2月21日,因疫情「傳謠」被處罰的案例逾416宗,大多是行政拘留,少數教育訓誡和罰款,也有刑事拘留。如中國不開放言論自由,除了百姓遭殃,也禍及全球,是人類災難。

    中國內地多名人士因傳播、報導或批評武漢肺炎疫情失去自由,包括──

    ◾8 名吹哨人:疫情初期,8名武漢人在群組發放疫情相關資訊,被官方指在未經核實情況下,在網絡上發布、轉發不實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警方經調查證實,傳喚這8名違法人員,並依法處理。

    吹哨人之一李文亮醫生在疫情未爆發時,呼籲外界關注武漢市疫情,最終被拘捕、恐嚇、訓誡,被要求閉嘴;在他染病離世後,中國人要求言論自由的聲音越長越壯,中國當局近日拘捕許志永的舉動,反映中國言論自由處境愈趨嚴峻。

    ◾陳秋實:陳秋實1月24日晚抵武漢,以公民記者身份採訪疫情。曾到訪多間醫院,將拍攝的所見所聞上傳網絡。2月7日,民權律師陳秋實被公安抓去「強制醫學隔離」。

    ◾郭泉:1月31日,江蘇南京師範大學前副教授郭泉被控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被羈押在南京第二看守所。

    郭泉這次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可能與他在網上發表500篇文章有關。當局認為他這些文章半數內容與疫情有關,目的是「煽動民眾」。

    至於郭泉會否聘請律師辯護,郭母顧瀟表示目前不打算為兒子請律師,因為以目前的社會制度,「再好的律師也沒用」,她認為郭泉的口才好可以自我辯護。
    郭泉好友、中國民主黨美西聯絡人鄭存柱表示,郭泉被捕前每周都會寫篇文章,其中有篇質疑武漢肺炎病毒怎樣產生,而郭泉曾表示會寫一本寫實小說,描述「病毒可能是從某個研究所洩露出來」。

    1968年5月出生的郭泉,南京人。2007年他公開要求中國憲政改革,主張多黨制、軍隊國家化、創建「中國新民黨」並任代主席,同年底被南京師範大學撤銷副教授職務。2008年他因撰文批評當局處理四川地震方式被拘押。2009年10月,被江蘇省宿遷中院以「顛覆罪」判刑10年,2018年底刑滿釋放,事隔兩年再次被拘捕。

    ◾方斌:方斌是直播武漢疫情、號召中國「全民自救、反抗暴政」的武漢公民記者。他在武漢第五醫院拍到運屍車上8具屍體,立即引發輿論關注。2月1日,方斌被警方強行入戶,扣押他家中電腦和手機。2月10日,被當地警方破門逮捕。

    ◾許志永:2月15日傍晚6時許,廣州公安從楊斌寓所把許志永帶走,並扣押他的手機和電腦。一同被帶走的還有楊斌與她的丈夫和兒子。楊律師和丈夫及兒子被關24小時後獲釋。

    2019年12月7-8日,許志永參加公民和人權律師在廈門聚會。聚會者討論時政和中國未來,分享推動公民社會建設的經驗。年底,公安部指派山東警方成立「12.13」專案組,展開對維權人士抓捕。許志永預感自己亦會被捕,從北京逃亡至廣州,期間仍筆耕不輟,透過Twitter賬號就「12.26案」和武漢疫情等持續發聲,又在網上批評習近平在武漢肺炎等重大事件進退失據,參與聯署要求習近平下台。

    2020年1月,許志永在網上發表2,500多字2020新年賀詞,力數習近平上台7年來所作所為,大開歷史倒車,改革後退,開放受阻,文革陰霾瀰漫,時光恍惚倒流;以反腐為名,清除異己;習還公然修憲謀求無限期連任;而大批異見及維權人士被刑拘、打壓;哀嘆「僅僅七年,生機勃勃滿懷希望之中國墮落至今日鬱鬱沉沉,毫無生氣」;「每個中國人認真想一想,我們能做甚麼?」

    許文指:「同胞們,如果你像我們一樣愛中國,請肩負起作為公民對這個國家的責任」;「行動起來,改變自己的國家,改變歷史逆流,改變不公不義,改變頹廢墮落,改變壓抑窒息,改變長夜漫漫,改變屈膝沉淪,改變強權為所欲為,改變人民麻木無聲!」

    2020年2月4日,許志永在網路發表《致習近平勸退書》,力數習上位後棄民主、搞獨裁,打壓言論思想,打造虛假太平盛世,令中國社會危機重重,要求習近平讓位。當局除了抄許志永家,在搜捕過程中,多次騷擾和跟蹤他的親友。

    ◾李翹楚:2月16日凌晨零時26分,許志永女友李翹楚發消息說「有人敲門了」,隨後失蹤,疑是當局在抓捕許志永後立即將她控制。李翹楚是關注女權、勞工議題的社會活動家,疫症期間一直做民間防疫志願工作。

    ◾李澤華:2月26日,曾探訪武漢火葬場天價搬屍工招聘的武漢公民記者李澤華,開車直播指自己剛到武漢P4實驗室,回程時遭國安開車追捕。當晚,他發了一則求救影片,指自己躲到住宿的地方,直播僵持4小時,最後被捉走。

    25歲李澤華是在陳秋實失蹤之後,模仿陳秋實公民記者方式報道武漢現況。他曾經親自暗訪青山殯儀館天價搬屍招工內幕,也曾採訪舉辦「萬人宴」的百步亭屋苑。又探訪很多外省工人滯留的武昌火車站地庫停車場,但被告知已被轉移。
    李澤華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曾擔任央視主持。武漢疫情爆發後,他開始模仿陳秋實在YouTube報道。

    ◾張毅:發起「記錄疫情」活動的武漢維權人士張毅亦成警方監控重點。張毅因在微信呼籲建李文亮紀念銅像,並擬成立互助群,教網民紀錄疫情下的武漢,被警方警告。

    ◾許章潤:許章潤是內地法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因撰文批評習近平自稱「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武漢防疫工作,是「心口不一,無恥之尤」,更稱「憤怒的人民已不再恐懼」。許章潤於春節結束後返回北京,警方以從外地返京「需要隔離」為由軟禁許。隔離期間,許的住所外有不明身份人士不分晝夜看守,這些人甚至進入許家警告他。2月15日,當局取消看守,但許家網絡仍被切斷,微信微博被封,手機打不通,幾乎無法對外聯繫。

    ◾方方:湖北女作家方方於武漢封城後,仍在微博撰寫「封城日記」,記錄當地民眾在疫情下的真實生活。但在2月中旬,她的微博也被封了。她曾經寫過,「武漢加油」這口號無助於緩解武漢人的痛感。

    我們對因武漢肺炎離世的人士表達哀悼,更不要讓活著的吹哨人成為「李文亮第二」,要求釋放陳秋實、郭泉、方斌、許志永、李翹楚、李澤華等以言被捕人士,捍衛言論自由,停止打壓說出真相的良心公民,將言論自由還給中國人民。

    釋放陳秋實!釋放郭泉!釋放方斌!釋放許志永!釋放李翹楚!釋放李澤華!
    釋放所有良心犯!
    還許章潤、張毅、方方等言論自由!

    #李文亮 #陳秋實 #郭泉 #方斌 #許志永 #李翹楚 #李澤華 #良心犯 #許章潤 #張毅 #方方 #言論自由 #武漢肺炎

    Aisopdmoc Hon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