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水池防水工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水池防水工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水池防水工法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張哲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北市康定路與廣州街口 1989 vs 2019 上圖由《聯合報》記者吳景騰攝於1989年11月19日(農曆10月22日),當天是俗稱「艋舺大拜拜」的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聖誕慶典活動第三日(正日遶境),迎青山王的遶境隊伍行經,吸引大批民眾圍觀,熱鬧非凡。(照片來源:報時光UDNtime) 下...
水池防水工法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北市康定路與廣州街口 1989 vs 2019
上圖由《聯合報》記者吳景騰攝於1989年11月19日(農曆10月22日),當天是俗稱「艋舺大拜拜」的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聖誕慶典活動第三日(正日遶境),迎青山王的遶境隊伍行經,吸引大批民眾圍觀,熱鬧非凡。(照片來源:報時光UDNtime)
下圖由張哲生於2019年11月11日在同地拍攝。(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百俐健康會館」讓我借道入內透過窗戶拍攝街景,方能夠以和30年前老照片相同的視角取景。)
畫面左上角的街廓是艋舺著名的「剝皮寮歷史街區」,接著讓我們來深入了解該地的歷史與發展。
剝皮寮聚落成形於清初,橫跨清代、日治、民國三個時代,混合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與人文風貌,成為一條足以代表艋舺特色的市街。
清乾隆28年(1763年),「北皮藔街」的名稱即已出現於艋舺地契中,推估剝皮寮聚落成形於清代初期,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清治時期的剝皮寮,名稱不管是「北皮藔街」、「福皮藔街」或「福地藔街」,都已有店屋的型態,且皆以街名稱之,表示是已有相當發展的聚落。至於此地今名「剝皮寮」的由來,有三種說法:剝樹皮、剝獸皮,和北皮藔的閩南語諧音,其中以第三種(北皮藔諧音)的可信度最高。
1895年,臺灣進入日治時期,剝皮寮的地名由「福地藔街」改為「北皮藔一丁目、二丁目、三丁目」。
1922年,臺北市進行町名改正,廢街庄為町,於是北皮藔街被改為「八甲町」和「新富町」。因進行市區改正而開闢的廣州街、昆明街與康定路,則將舊有的剝皮寮街(今康定路173巷)從清治時期的重要街道,變成了隱身聚落中的巷弄。
舊剝皮寮街(今康定路173巷)與廣州街間有一塊空地,乃二戰期間日本政府徵收作消防水池的遺址。而鄰近的康定路和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集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的洋房,今日該地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
1941年(日治時期),政府依都市計畫將當時臺北市老松國民學校旁的老街保留為學校預定地,實施禁建,因此得以保存清領時期的街型與日治時代的牌樓厝。
1988年,臺北市政府開始進行老松國小學校預定地的徵收,作為老松國小擴建之用,於是原本居住於剝皮寮街區內的居民陸續搬離,在1989年完成徵收程序。
但隨著臺北都市發展中心移轉與生育率下降,老松國小的學生數驟降,校地擴建之需求不復存在。
1997年12月9日,臺北市政府發函通知剝皮寮原住戶,訂於1998年5月1日辦理強制拆除地上物。
1998年2月,「反對老松國小徵收私有地自救會」成立,同年4月更名為「剝皮寮歷史風貌特定區促進會」,向臺北市政府陳情,表達保留剝皮寮為「歷史風貌特定區」的計畫。當時的台北市長陳水扁裁決待1999年1月再行決定,並同時委託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進行「艋舺剝皮寮古街歷史價值調查研究」專案;調查結果顯示艋舺剝皮寮古街乃臺北市裡少數仍能凸顯清治時期漢人生活原貌的街廓,具重要歷史意義,令臺北市政府做成暫緩1999年3月5日的拆遷作業之決策。同時期,老松國小的家長也發起一人一電要求盡速拆遷歸還學校預定地,發起「我要禮堂」、「我要活動中心」的連署活動。
1999年4月23日,當時的臺北市長馬英九下令通知剝皮寮住戶,訂於1999年6月16日執行地上物強制拆除,剝皮寮居民在拆除前夕,以手拿祖先牌位巡街遶境、點燈、守夜等儀式來告別歷史老街。
1999年6月16日,執行拆除廣州街127巷以東第一進建物時,遭文化界人士質疑超越原先協議範圍,嚴重破壞文化資產,引起輿論要求保存歷史風貌價值之聲浪,使得當時的台北市副市長歐晉德於6月20日出面組織「臺北市政府推動剝皮寮古街歷史風貌維護與建築物再利用專案小組」。
2003年8月5日,臺北市政府召集「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設置會議」,決議設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以執行推動剝皮寮的活化再利用。
剝皮寮歷史街區東側(現為鄉土教育中心)於2006年修復完工,西側修復工程於2009年修復完成,係以原貌保存為原則,並為結構安全考量加設鋼骨結構等現代科技與工法,以增加其抗震、防災、防潮、防蛀等機能及存續年限。
剝皮寮歷史街區以臺北市廣州街127巷為界,分為東西側;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為東側的專責單位,內部多為固定的常設展,而西側的修復再利用工程直到2009年6月19日才竣工,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行政委託文化局經營,規劃為藝文特區;由於東西兩側分隸屬於不同單位,發展策略亦有所差異,東側主要以鄉土教育與戶外教學,西側則多為文藝展覽與協助影視拍攝為主。
2010年3月29日,剝皮寮歷史街區經臺北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剝皮寮歷史街區自2009年開放以來,受到各界關注,透過藝文展覽、教育活動及影視協拍等方式,持續推廣藝術文化教育及文化資產。
如今,為有效活化歷史建物群的使用、優化剝皮寮空間服務, 增加訪客駐足停留時間,留下並帶走在地特色深刻印象,各空間用以進行相關藝文特展、電影推廣及文化歷史的宣導教育,希冀剝皮寮歷史街區以不同的能量帶給遊客更新更深更廣的體驗視野,展現街區的獨特魅力,成為舊味新潮相互交織揉合的場域。
剝皮寮歷史街區的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的上午9點至晚間9點、室內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6點。(週一不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