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馬見的總質詢時間為60分鐘,為避免族人們視覺疲勞,從明天起為期一周,將片段切割後分11段分別上傳至臉書及粉絲專頁,影片裡也會加上文字論述。在其他業務質詢時就針對特定議題向各局處首長討論,而總質詢對象是市長,因而以「歷史」為出發點,以「文化」為核心來做討論。其中包含文面、烏來土地及居住議題、修...
5/27馬見的總質詢時間為60分鐘,為避免族人們視覺疲勞,從明天起為期一周,將片段切割後分11段分別上傳至臉書及粉絲專頁,影片裡也會加上文字論述。在其他業務質詢時就針對特定議題向各局處首長討論,而總質詢對象是市長,因而以「歷史」為出發點,以「文化」為核心來做討論。其中包含文面、烏來土地及居住議題、修繕補助、DTRS計劃、部落正名、原民跨局處平台、原民總預算、市長原民政見、各族文化、大豹社歷史。
憑心而論侯市長及其團隊真的不太一樣,非常努力在做實事,只是稍微做一些修正會更好。當然一個政策的推動到成熟的運作,是需要時間的,請族人們在給市府團隊一點時間,馬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改變一定會被看見,而馬見會持續在議會為族人持續奮鬥及監督。
一上任馬上就面臨了三次臨時會,又歷經第一次定期大會。每一次的質詢及關注重點都有定期發在臉書。以下做一個初步的整理,日後會找一個洽當的機會向族人做完整的報告。
馬見本年成功爭取:
1. 原住民小農輔導計畫
2. 原住民特色農園
3. 烏來內罩式標誌及電子告示牌
4. 部落文化體驗
5. 建置防災社區計畫
6. 霹靂小組防彈頭盔
7. 有線共同監測平台
8. 新攬勝大橋工程進度
9. 原住民族福利手冊
10. 烏來區運動體健場所
11. 警犬隊預算
12. 原住民社會戶數配比
13. 原住民族主題車站
14. 提高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預算
15. 增設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
16. 加強文化事務的協同及合作機制
17. 增加原住民族職安訓練班次及預算
18. 部落舉辦三反宣導
19. 增強廉政教育
20. 烏來及忠治部落自來水設施順利開工
21. 烏來峽谷馬拉松加入當地人文特色
22. 教育局網站設立原住民族教育福利專區
23. 社區治安營造每年至少一里在原鄉
24. 圖書館設置原住民圖書專區
25. 原住民聯合文化活動兼顧各族群
26. 烏來西羅岸排水及道路修繕
27. 部落文化學習計畫每年需到新北部落參訪
28. 泰雅族博物館導覽員傳承計畫
29. 設置傳統弓箭練習場及比賽場
30. 烏來區住宅火警警報器年底設置達100%
31. 原住民精實創業培訓經費比例調升
32. 增加原住民運動大會培訓天數
33. 推動族語振興計劃,針對所有族群開班
34. 協助族人無固定雇主勞工轉正
35. 每月測試防災緊急通訊系統
馬見本年持續爭取及督促:
1. 烏來編織商標制度
2. 原民傳統工藝登錄
3. 工藝師制度
4. 無形文化資產保存
5. 烏來生態旅遊升級
6. 原住民保留地議題
7. 原住民族行政局總預算
8. 青年事務委員會
9. 原住民族青年族群事務會議
10. 輔導原住民族廠商
11. 都會區返鄉津貼
12. 修改領導人設置要點
13. 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
14. 族群領導人正名
15. 族群領導人福利比照鄰長
16. 原住民族教育發展
17. 原住民族體育人才培育
18. 籲請市府行動治理傾聽族人心聲
19. 運用新店區五峰國中閒置空間,打造文創聚落平台
20. 成立原住民族天使基金
21. 烏來區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計畫
22. 新北市自辦原住民族租屋補助
23. 佈建整體長照資源網路
24. 福山國小規劃實驗學校
25. 原保地興建自住住宅
26. 體育發展基金增加經濟弱勢原住民學生補助
27. 烏來區轄內污水管線
28. 推動烏來各部落經濟發展
29. 解決疏通烏來區停車位不足及交通阻塞問題
30. 建請相關局處共同擬定新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自治條例
31. 推動新北市原住民創意經濟發展計畫扶植產業聚落三年計劃
32. 爭取經費為瑞芳阿美家園規劃社區總體營造
33. 研議辦理原住民族親子族語及學齡前幼兒族語教學課程
34.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通過中高級以上級數獎勵
35. 原住民族弱勢家庭資訊設備補助
36. 新北市原住民族成年禮儀式活動原住民族經濟弱勢學子就讀大專院校生活津貼
37. 研議修訂青年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
38. 成立原住民青年工作諮詢小組
39. 辦理原住民青年論壇
40. 烏來區轄內各項建設
41. 馬見任一政見
民族實驗國中特色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孩子的教育,是大人應該要有的責任!】
我要打造一座城市,是能夠牽著孩子的手,
給他們好的教育和我們一起往前走,
讓他們的未來,比我現在想像的更好!
新竹縣縣民平均年齡僅39.3歲,是一座年輕並充滿未來性的城市,在縣府經費與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縣府團隊不只是持續將新建學校、增班列入重點工作,更鼓勵中、小學提高多元特色,打造能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的課程,培養具有未來性的國家主人翁。
🔹推動科技教育 發展AI特色🔹
今年已申請設立第四所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新竹縣國際AI智慧園區已動土興建,園區內正在興建文中六(勝利國中),未來將產學結合,推動成為AI科技先導學校,提升縣內科技教育的能量。積極推動清華STEAM學校推廣與落實跨領域教學。
🔹建新校設公托 積極照顧下一代🔹
七年中新建五所學校,除年底即將發包的嘉豐國小(文小一)外,兩所縣立高中目前也都有擴校計畫。在學前教育方面,縣內已有5所非營利幼兒園已於109學年度正式上路!縣府更設下今年目標,預計打造10處公共托育家園及1處公設民營托嬰中心,目前已佈建2處公共托育家園及1處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成為嬰幼兒安心成長的堡壘。今年8月已先後於竹東、竹北開辦3間非營利幼兒園,共27班,招收2歲以上到國小學齡前幼童共768人。未來將於112學年度在竹北、湖口、新豐再開設4所非營利幼兒園,共25班,招收2歲以上到國小學齡前幼童共666人。
🔹深化原民文化 英文融入教學🔹
率先北區各縣市,設立原住民族實驗學校。將與清華大學簽訂雙語教育合作備忘錄,增強英語教學資源中心推廣動能,以推動全縣雙語教育。
新竹縣的每位孩子都是我的孩子,0至12歲的孩子讓我們一起培養,完善托嬰育嬰、增設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新設國中小學、重新調整學區,是文科在施政上的重點。讓新竹縣的孩子可以快樂成長,牽起他的手一起在這多元、共融的環境成長。
我常常反思,一座城市的經營,是為了亮點而追逐快速宣傳有成效的政策嗎?給人民政治毒藥的糖衣,是不厚道的!
我告訴的團隊,穩健而堅定的步伐,
才是城市真正需要的。
讓我們孩子的未來,成為快樂、健康、幸福的新竹縣人吧!
欲瞭解更多兒童教育相關政策請看➡️ https://bit.ly/2RDu7yI
民族實驗國中特色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困難的事我的事EP3 #日光實驗小學開學了!
最近有一件很溫馨的事情,想跟大家在周五晚上分享:
那就是,經過一年的協調籌備,由一群對於實驗教育懷抱熱忱的家長,自行籌設的實驗教育機構,終於在8/29開學啦!
這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 … 因為,高雄的實驗學校,目前在市區中屈指可數。
但,只要是掛上實驗小學的招牌,通常都是一位難求。
既然有這樣的需求,為何實驗教育的推動,這麼緩慢?
🧐🧐🧐
因為,要興辦實驗學校,需要有異於常人的毅力。
不只是課程設計與一般學校不同,衍生出的師資培育及行政協調 … 對於一般學校來說,都是額外的困難事!更何況,要克服家長端的阻力,那更是 …
除非,校長很支持,而且,能夠說服老師,來嘗試看看;而且,家長要能夠:不反對。
👣故事正式開始👣
去年九月,我接到一位家長的訊息,表示他們有一群家長,已經克服最困難的課程及師資安排問題,只需要尋覓合適的場地,就能夠開辦實驗教育機構。
我聽到家長很積極的找場地,但都碰壁的沮喪,只好先打腫臉說,「好,我來協調看看」。
當時以為,現在少子化,各個學校減班必然有空教室,應該不是問題。
但實際動手後才發現,#空教室不是你的空教室,都已經各有名目用途 …
⛔❌🚫⁉
好不容易找到一間出借教室給社大的小學,社大也很有意願跟實驗教育機構合作,看了一下,教室也不錯;但是,最終還是破局: #因為教室數量不夠。
於是,我又跟辦公室同仁搜尋,發現有一處遷校的舊國小校舍,前後有四棟,應該很有機會;但一問才發現,全部都被其他公家機關預訂了 …😫
然後,我們又找了第三間可能的學校,不過這一次,校長意願不高。
最後,我們找到第四間,這間位於市區中的郊區,學生流失嚴重,已經有併校危機;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次去的時候,就感受到校長對於學生的用心;
💘💘💘💘
這間學校的位置特殊,有比較多的相對弱勢家庭,父母多是藍領勞工,光是討生活就不容易。
校長說,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成為五星升學班學生,所以,要怎麼替這些學生找到信心、找到未來的出路,是他很上心的一塊。
如果能在國中階段,先強調性向探索,不是輔導室發問卷做的那種,而是實際上,去開設不同的技藝課,讓學生從動手實作中,體驗自己的興趣在哪裡,會不會是個可行方向?
但,不要小看這樣的教學改變;這花了學校行政人員非常多的心力,跟不同的大學 / 科大合作,引進合作教師、設計課程、最困難的是,還要面對傳統的教學評量。
幸好,家長們並沒有反對,學校把升學國英數理化的時間,拿來上技藝課程,這是最慶幸的。
也是因為校長這樣的教學理念,所以我們跟實驗機構的家長去談的時候,馬上一拍即合!
心裡的大石卸下,總算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
但是,以為就這樣一帆風順了嗎?錯!
就在談妥後,在今年五月,家長已經完成大部分的教室清理及裝潢,卻傳來一個驚嘆號!有市府其他機關,欲透過高層協調,去取得這間學校的空教室。
如果這個事情一旦發生,過去8個月的努力,將化為泡影。
我趕緊透過管道,詢問到底關鍵人物是誰?後來,我找到這位關鍵長官,溝通這間實驗教育機構,對於高雄教育多元化的重要性!並且已經付出的協調努力。重點是:家長這麼努力,為何不給機會?
這位長官也很阿沙力,馬上回覆我,「沒問題,我來處理!」
🍂🍁🍄🌼🌻🌞
上個月8/29,日光實驗教育小學,總算順利開學。雖然每個班的學生人數都不多(因為還在試驗階段),但是,走進每間教師,都可以感受到老師對於班級經營,有各自的用心特色在裡頭!
教室的黑板,是家長們自己動手做木工,就像一本還沒翻開的大書,每天下課之後,老師會在黑板畫上明天要上課的粉筆畫,然後第二天上課,一翻開黑板,就是要上課的故事書!(實驗教育的老師,難道一定都要會畫畫,人生真難XD)
我們那天參與的,是低年級的課程;老師翻開黑板後,用沒有課本的方式,幫小朋友講了一整堂,原住民族,在台灣遷移歷史的故事。
而另外一堂,則是佈置成海洋風格的教室,旁邊就是小朋友用蜜蠟捏成的鯨魚、鯊魚,所做成的裝飾。
高年級學生,正在品嘗食物,進行食材認識的食農教育。
🙆♀️🙆🙆♂️
如果,我們小時候,有些人能選擇這樣的教育,會不會,台灣會多出好多「專業職人」,在各個領域,嶄露專注的眼神;而不是等到30歲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還是不知道,天份 / 興趣 / 能力,到底是什麼?自己定位在哪裡?
我們的教育,需要很大的解放多元,才能找到各種人才的可能性。
我很佩服這些願意投入實驗教育創辦的家長,畢竟,後面還有很多的嘗試及困難,得克服。
而,打破家長對於教育的既定框架,才是台灣教育翻轉的根本。
民族實驗國中特色 在 醒之暖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育處業務報告
你對教育議題有感嗎?
上星期面對教育處的業務報告,我提出了十個問題。
隨後的總質詢又再重點式地進行了三個。算一算「#教育類」該是這個會期裡著力最重的類別。
再回想一下,上個會期也是如此🔥🔥🔥
如果百年才能樹人,那一個選舉的任期能「樹🌳」什麼?
一般選民對於地方政治大多停留在水溝、路燈、馬路之類的「建設類」想像,就算是文化教育也都不脫建築更新、設備爭取之類的。
#抽象的制度面設計,從選舉的角度來說就會相對無感。
偏偏,我就是這種冷硬派❄
制度面的體質改善,才有可能帶動整個城市持續進步。
請告訴我!
這十三題裡面你最有興趣的是哪些呢❓(歡迎複選,更邀請你留言跟我們說,這些都會是緩慢踏實前進的議題。)
對教育處的業務詢問、建議:
(01)守護孩子的教育基金!教育基金該怎麼用⁉
(02)為你找出好校長‼校長遴選制度改良的可能?
(03)讓教育更鮮活:實驗教育也需要師資培育💪
(04)強化原住民族語發展✨
(05)校園遊戲👶空間再進化!
(06)來暖暖露營吧!童軍活動中心管理與配套💬
(07)特教老師不要走!特教環境再優化😖
(08)學生打工仔自救💥:勞動人權教育向下紮根
(09)你家旁邊就有圖書館:公立圖書資源整合⛪
(10)暖暖有夠「菜」!
暖暖運動公園稀有植物「澤珍珠菜🥦」的復育規劃
對市長的總質詢:
(11)教育基金不是小金庫!基隆市該有更長遠、更有特色的規劃🔥
(12)酷暑中的苦讀:國中小全面安裝冷氣,很難嗎⁉
(13)兒童遊戲場參與式設計,可以從暖暖運動公園開始嗎?
上面加加減減 #13個議題書面的回覆都放在貼文中,業務報告的詢問也在 #留言的影片中,真的誠摯地邀請你,一同聽聽林處長的回覆!
教育處的總質詢提問&市長、處長回覆影片還沒放上來唷!還是有人已經敲碗想知道了呢?
王醒之
#終於把業務報告連載寫完了
#接下來是更重要的總質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