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意產品中有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福音戰士》描繪的那些少年少女和大人們 | 盧斯達 on Patreon】 ∞:續上篇 超渡儀式——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 0 劇透 1 《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超渡了一個受困的少年,結局是「少年」成長為「大人」。這整套中的青老角色群像自然也互相對照而藕斷絲連。劇中角色的人生困境,大部份都...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意 在 放晴 - 願那些漆黑,終能雨過天晴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11:35

成熟的模樣 2021年,改了兩次時間,這天終於見到妳。 謝謝包容進食速度緩慢的我,說沒關係、不用在意,妳也喜歡慢慢吃、坐久一點,於是在火鍋店耗了好幾小時才走。 妳還是一樣漂亮,乾乾淨淨,活潑又有一股帥勁,對陌生人總是心直口快,但對親近的人卻總體貼的多帶一份細膩,一份替人著想。 就算是中途發現...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意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18 18:02:35

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被看見的故事。 . 我因為耳鳴是四處求醫已經一年了,可是還是沒有什麼太多的好轉,各種怪力亂神的方法也都嘗試過了,好像都差不多,沒有太大的轉變,正當我萬念俱灰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醫生。 . 據說是許多人推薦的名醫,我懷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去找他,沒想到他也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來看我!一如...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意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3:40:45

《#緝魔》壓抑的氛圍,悲傷的角色 (6.6/10) ⠀ 全文太長分兩篇,到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最好的選擇 (Part2)———————以下可能有雷—————— ⠀ 接續上篇文章 ⠀ 不可否認,《緝魔》的攝影、光線、場景和美術設計等技術層面近乎完美,無論是醫院、畫廊和隱藏...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30 09:45:22
    有 37 人按讚

    【《福音戰士》描繪的那些少年少女和大人們 | 盧斯達 on Patreon】

    ∞:續上篇 超渡儀式——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

    0 劇透

    1 《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超渡了一個受困的少年,結局是「少年」成長為「大人」。這整套中的青老角色群像自然也互相對照而藕斷絲連。劇中角色的人生困境,大部份都可以追溯到創傷童年。

    2 碇真嗣童年喪母,缺乏母愛,父親也不給父愛,不能成為兒子的 role model;明日香童年喪母,而且經歷比起真嗣驚嚇;美里童年喪父,所以她戀上了爸爸一樣的加持。這些人的童年問題最後用二十多年去治療——悲傷的人要用一生來治療其童年。

    3 美里在劇初的功能是扮演性感大姊姊,是個二十到尾的成年人。她也擺出能幹、獨立、樂觀的模樣,跟軟弱、遲疑、悲觀的真嗣完全相反,儼然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美里應該是愛真嗣的,但那不只是男女之情。美里透過愛護真嗣,去憐憫過去那個無助的自己。在二人做「同事」的過程中,美里那個脆弱的年幼的自己跑了出來。

    4 本來她處理童年創傷的方法,是建立一個很 tough 的新人格來移情,這應該一直管用,直至真嗣闖入她的生活,這個棉羊一般的孩子召喚出她自己的脆弱一面。她發現自己一面堅強是強裝出來的,當她脆弱時,仍想去依靠「父親」。雖然美里作為劇中主角的前輩,本應成為少年少女向上提升的 role model,但她仍然深受童年創傷困擾,她在劇中亦因此可視為另一個孩子。

    5 加持良治比起美里,又是另一個層次。加持是整個系列都穿插其中的角色,以「成人值」而言,加持的程度應該和後來出現的真希波一樣。在福音戰士的漫畫中,有交代加持在真嗣那個年紀因為「第二次衝擊」而失去父母,後來又「為世所迫」而導致弟弟、朋友們被政府軍隊槍殺,加持的長大是背負這些人的犧牲,繼續長大,以強大意志力和手段滲透 Nerv 和 Seele,希望解開「第二次衝擊」的真正真相。

    6 因為有這個強大的心理誓約,加持在劇中基本上不會情緒失控,不會陷入抑鬱,他是純粹功能性的,為達目標,不惜犧牲一切包括自己。但這不代表他沒有感情,他只是跨過了,他早就明白世界不是繞著自己轉。在人類存亡的問題前,他將自己放在次要位置。這就是大人。

    7 加持的挑通眼眉貫穿新舊版。他跟美里在一起時,可能已知道了她問題出在哪裡,因為他早已研究過美里的家世和身花。但他也懂得「時間」,未到那個階段,她不會想得明白,不會走得出來。

    8 加持當然是愛著美里,所以即使結束關係,他仍然遠遠關注和暗中幫助她。可能加持看出美里事實上也是一個受困的孩子,所以他囑咐真嗣幫他守護美里。這一方面是指加持為了對抗 Seele 根本不能跟她在一起,也是說作為成年人的加持了解到自己跟對方處於成年人和孩子的隔絕時空。加持可以進入美里的身體,但同樣是孩子的真嗣卻可以進入她的內心。

    9 舊版宇宙,明日香愛上了加持,主動除衫都試過,但加持拒絕了明日香,並不斷暗示真嗣比較好。加持明白自己是成年人,而明日香心理上只是個孩子。孩子都是急於證明自己長大的,明日香想跟「加持先生」在一起,只是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證明自己可以告別這個痛苦的現狀。是不是加持並不是最重要。加持太老辣了,他看到明日香,想到的應該是美里。美里也是這個狀態撞入她懷中,而當時他沒有拒絕,還沉了船,但又無能力拯救。加持拒絕明日香,自然也是撫慰了那個製造了遺憾的年輕版加持。

    10 甚麼是少年少女的心理,甚麼是成年人的心理,在戲中是這樣定義的:少女少女充滿生命衝動(生命),而成年人擁有謀略和經歷 (智慧)。成年人以錢、科技和謀略建立了「社會」,這個「社會」製造了 EVA,但成年人駕駛不了 EVA,就像劇中的主角雖然實際上是庵野秀明,但畫面上故事上要以一個少年來代替。

    11 少年少女可以驅動 EVA,因為少年人比起成年人更接近生命的源頭,更接近那種潛意識的生命衝動,少年人的立場總是更激進、更強烈和更簡單。所以「童兵」一向是游擊隊愛好的兵種,因為成年人可以輕易用謀略擺佈滿懷衝動的年輕人。成年人的自我已經調和了,立場和思想變得複雜,他們沒有強大的生命驅力。在動畫和電影中EVA 變強的時候,都是駕駛員的立場和衝動到達頂點時,也就是每個人「發細路仔脾氣」的時候。

    12 劇情繼續發展,觀眾會發現他們「放飛自我」都沒有好下場,而是成為陰謀組織達成「人類補完」毀滅世界的工具。明日香駕駛的 EVA 被肢解、真嗣的初號機觸發了更多人的滅絕。推動劇情的其中一條脈絡是這些人的 「AT 力場」如何展開,又如何被利用再反噬自身。站在《終》完成的 「反 EVA 」脈絡,越強的 EVA 就越接近世界毀滅:即完全徹底失去現實感,或完全封閉自己——精神疾病。

    13 所以父親和真嗣最後於意識世界作戰時,父親說:「這不是用武力 (might) 可以解決的問題」。這說明了殺掉父親不可能解決兒子的問題,但同時也是反諷的,對父親來說,殺掉兒子也不可能填補內心的空洞。以父親的角度來看,過去二十幾年的征途,是他對抗兒子的征途。

    14 《終》更直白地回到了佛洛伊德的經典診症室:父親對真嗣莫名的厭惡,是源自作為零號宅男的他,老婆的世界不再只有他,還多了兒子,分薄了父親獲得的關注。回到 TV 版第一集,父親在初號機 (盛載了老婆的靈魂) 面前大肆批評兒子,不是因為他真心認為兒子一文不值,而是他在老婆死後,還在競爭老婆的關注,想要當面擠開作為競爭者的兒子。這也是父親不願長大的一面,是他作為「小孩」的一面,他無法接受「現實」——「世界不是繞著我轉」,老婆的世界不可能永遠只有他。

    15 甚麼是長大?劇中「第二次衝擊」的真相是全世界政府一致守護的機密,越接近這個機密的人們便越「成熟」。比起村民和同學,能夠進入 Nerv 的少年們自然也更「長大」,但真嗣其實也是不明真相的群眾,他坐在 EVA 裡面但其實他連第二次衝擊、人類補完這些事情一無所知,因為「無明」,空有「生命衝動」,所以真嗣 / 青年總被擺佈。

    16 父親等人自然又掌握更高的機密,所以他可以擺佈人,而不易被人擺佈,但成年人也可以迷失的,可以被自己的弱點擺佈,而「掌權者」稍一迷失時有能力製造更大規模的苦難。這裡雖然是對 EVA 的蓋棺總結,但也像故事上畫面上向今敏對「迷失幻想」探討努力的致敬。EVA 故事裡的「小孩 / 成年人」不是計算物理年齡,而是浮動流動的比例。小孩也可以表現出超齡的洞察力,也可以展現出成長,成年人也可以感情脆弱、懷著小孩一樣的心智暴走。

    17 影集和電影都提到,EVA 的機甲不是機甲,而是用來束搏 EVA 避免暴走。當遇到重大危機時,只要駕駛員冒著肉身溶解風險去「放飛自我」,EVA 就可以擺脫裝甲展現更強大武力暫時解決危機,但每一次都沒有解決真正問題 (敵人繼續來襲),自己也付出重大代價。長期依賴 ego 硬幹的人,就會長不大,在劇中便化為駕駛員的凍齡設定。駕駛員長期泡在 EVA 裡面,就 14 年來都沒長大過,也就是說長期依賴幻想和腦補面對生活的人精神上長期沒長大。這玩笑和自我批判真惡毒。

    18 EVA 故事的毀滅式大動作戲碼、最熱血沸騰的逆轉勝,都是由於駕駛員全心投入「幻想 LCL 」而爆發強大「同步率」達成,但這後來都被演繹為推遲成長的石頭,一次又一次絆倒我們。你越去對抗外界,外界就會越對抗你。「這不是可以用武力可以解決的問題。」碇真嗣在最後的戰鬥也是「反戰鬥」,沒有依賴暴走或者神化。 「長大」是認知到「世界不是繞著我轉」,自願穿上某種約束自我的裝甲。長大的課題無非是找到合身的裝甲,並且將它噴塗美觀,讓它爬滿蚤子。

    19 《終》開首將真嗣的「退修場地」設定在同學冬二家中,經過 14 年,冬二已經成年,成家立室,這裡其實很巧妙。真嗣內疚和抑鬱是因為自己當初為左救條女,製造了世界末日 (而綾波零而慘被編劇「賜死」),但世界大致上都已 move on,要面對新的挑戰,一般人亦接受巨變並努力存活。真嗣以為差點世界末日好大件事,但每個人還是睇餸食飯繼續生活,繼續 move on,而冬二和老婆結婚,也是因為真嗣帶來的大災難促成。真嗣就算 (再) 為世界帶來災難,但他仍然不是世界的中心,事實上,沒有人是。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意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30 09:44:48
    有 91 人按讚

    【《福音戰士》描繪的那些少年少女和大人們 | 盧斯達 on Patreon】

    ∞:續上篇 超渡儀式——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

    0 劇透

    1 《新.福音戰士劇場版:終》超渡了一個受困的少年,結局是「少年」成長為「大人」。這整套中的青老角色群像自然也互相對照而藕斷絲連。劇中角色的人生困境,大部份都可以追溯到創傷童年。

    2 碇真嗣童年喪母,缺乏母愛,父親也不給父愛,不能成為兒子的 role model;明日香童年喪母,而且經歷比起真嗣驚嚇;美里童年喪父,所以她戀上了爸爸一樣的加持。這些人的童年問題最後用二十多年去治療——悲傷的人要用一生來治療其童年。

    3 美里在劇初的功能是扮演性感大姊姊,是個二十到尾的成年人。她也擺出能幹、獨立、樂觀的模樣,跟軟弱、遲疑、悲觀的真嗣完全相反,儼然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美里應該是愛真嗣的,但那不只是男女之情。美里透過愛護真嗣,去憐憫過去那個無助的自己。在二人做「同事」的過程中,美里那個脆弱的年幼的自己跑了出來。

    4 本來她處理童年創傷的方法,是建立一個很 tough 的新人格來移情,這應該一直管用,直至真嗣闖入她的生活,這個棉羊一般的孩子召喚出她自己的脆弱一面。她發現自己一面堅強是強裝出來的,當她脆弱時,仍想去依靠「父親」。雖然美里作為劇中主角的前輩,本應成為少年少女向上提升的 role model,但她仍然深受童年創傷困擾,她在劇中亦因此可視為另一個孩子。

    5 加持良治比起美里,又是另一個層次。加持是整個系列都穿插其中的角色,以「成人值」而言,加持的程度應該和後來出現的真希波一樣。在福音戰士的漫畫中,有交代加持在真嗣那個年紀因為「第二次衝擊」而失去父母,後來又「為世所迫」而導致弟弟、朋友們被政府軍隊槍殺,加持的長大是背負這些人的犧牲,繼續長大,以強大意志力和手段滲透 Nerv 和 Seele,希望解開「第二次衝擊」的真正真相。

    6 因為有這個強大的心理誓約,加持在劇中基本上不會情緒失控,不會陷入抑鬱,他是純粹功能性的,為達目標,不惜犧牲一切包括自己。但這不代表他沒有感情,他只是跨過了,他早就明白世界不是繞著自己轉。在人類存亡的問題前,他將自己放在次要位置。這就是大人。

    7 加持的挑通眼眉貫穿新舊版。他跟美里在一起時,可能已知道了她問題出在哪裡,因為他早已研究過美里的家世和身花。但他也懂得「時間」,未到那個階段,她不會想得明白,不會走得出來。

    8 加持當然是愛著美里,所以即使結束關係,他仍然遠遠關注和暗中幫助她。可能加持看出美里事實上也是一個受困的孩子,所以他囑咐真嗣幫他守護美里。這一方面是指加持為了對抗 Seele 根本不能跟她在一起,也是說作為成年人的加持了解到自己跟對方處於成年人和孩子的隔絕時空。加持可以進入美里的身體,但同樣是孩子的真嗣卻可以進入她的內心。

    9 舊版宇宙,明日香愛上了加持,主動除衫都試過,但加持拒絕了明日香,並不斷暗示真嗣比較好。加持明白自己是成年人,而明日香心理上只是個孩子。孩子都是急於證明自己長大的,明日香想跟「加持先生」在一起,只是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證明自己可以告別這個痛苦的現狀。是不是加持並不是最重要。加持太老辣了,他看到明日香,想到的應該是美里。美里也是這個狀態撞入她懷中,而當時他沒有拒絕,還沉了船,但又無能力拯救。加持拒絕明日香,自然也是撫慰了那個製造了遺憾的年輕版加持。

    10 甚麼是少年少女的心理,甚麼是成年人的心理,在戲中是這樣定義的:少女少女充滿生命衝動(生命),而成年人擁有謀略和經歷 (智慧)。成年人以錢、科技和謀略建立了「社會」,這個「社會」製造了 EVA,但成年人駕駛不了 EVA,就像劇中的主角雖然實際上是庵野秀明,但畫面上故事上要以一個少年來代替。

    11 少年少女可以驅動 EVA,因為少年人比起成年人更接近生命的源頭,更接近那種潛意識的生命衝動,少年人的立場總是更激進、更強烈和更簡單。所以「童兵」一向是游擊隊愛好的兵種,因為成年人可以輕易用謀略擺佈滿懷衝動的年輕人。成年人的自我已經調和了,立場和思想變得複雜,他們沒有強大的生命驅力。在動畫和電影中EVA 變強的時候,都是駕駛員的立場和衝動到達頂點時,也就是每個人「發細路仔脾氣」的時候。

    12 劇情繼續發展,觀眾會發現他們「放飛自我」都沒有好下場,而是成為陰謀組織達成「人類補完」毀滅世界的工具。明日香駕駛的 EVA 被肢解、真嗣的初號機觸發了更多人的滅絕。推動劇情的其中一條脈絡是這些人的 「AT 力場」如何展開,又如何被利用再反噬自身。站在《終》完成的 「反 EVA 」脈絡,越強的 EVA 就越接近世界毀滅:即完全徹底失去現實感,或完全封閉自己——精神疾病。

    13 所以父親和真嗣最後於意識世界作戰時,父親說:「這不是用武力 (might) 可以解決的問題」。這說明了殺掉父親不可能解決兒子的問題,但同時也是反諷的,對父親來說,殺掉兒子也不可能填補內心的空洞。以父親的角度來看,過去二十幾年的征途,是他對抗兒子的征途。

    14 《終》更直白地回到了佛洛伊德的經典診症室:父親對真嗣莫名的厭惡,是源自作為零號宅男的他,老婆的世界不再只有他,還多了兒子,分薄了父親獲得的關注。回到 TV 版第一集,父親在初號機 (盛載了老婆的靈魂) 面前大肆批評兒子,不是因為他真心認為兒子一文不值,而是他在老婆死後,還在競爭老婆的關注,想要當面擠開作為競爭者的兒子。這也是父親不願長大的一面,是他作為「小孩」的一面,他無法接受「現實」——「世界不是繞著我轉」,老婆的世界不可能永遠只有他。

    15 甚麼是長大?劇中「第二次衝擊」的真相是全世界政府一致守護的機密,越接近這個機密的人們便越「成熟」。比起村民和同學,能夠進入 Nerv 的少年們自然也更「長大」,但真嗣其實也是不明真相的群眾,他坐在 EVA 裡面但其實他連第二次衝擊、人類補完這些事情一無所知,因為「無明」,空有「生命衝動」,所以真嗣 / 青年總被擺佈。

    16 父親等人自然又掌握更高的機密,所以他可以擺佈人,而不易被人擺佈,但成年人也可以迷失的,可以被自己的弱點擺佈,而「掌權者」稍一迷失時有能力製造更大規模的苦難。這裡雖然是對 EVA 的蓋棺總結,但也像故事上畫面上向今敏對「迷失幻想」探討努力的致敬。EVA 故事裡的「小孩 / 成年人」不是計算物理年齡,而是浮動流動的比例。小孩也可以表現出超齡的洞察力,也可以展現出成長,成年人也可以感情脆弱、懷著小孩一樣的心智暴走。

    17 影集和電影都提到,EVA 的機甲不是機甲,而是用來束搏 EVA 避免暴走。當遇到重大危機時,只要駕駛員冒著肉身溶解風險去「放飛自我」,EVA 就可以擺脫裝甲展現更強大武力暫時解決危機,但每一次都沒有解決真正問題 (敵人繼續來襲),自己也付出重大代價。長期依賴 ego 硬幹的人,就會長不大,在劇中便化為駕駛員的凍齡設定。駕駛員長期泡在 EVA 裡面,就 14 年來都沒長大過,也就是說長期依賴幻想和腦補面對生活的人精神上長期沒長大。這玩笑和自我批判真惡毒。

    18 EVA 故事的毀滅式大動作戲碼、最熱血沸騰的逆轉勝,都是由於駕駛員全心投入「幻想 LCL 」而爆發強大「同步率」達成,但這後來都被演繹為推遲成長的石頭,一次又一次絆倒我們。你越去對抗外界,外界就會越對抗你。「這不是可以用武力可以解決的問題。」碇真嗣在最後的戰鬥也是「反戰鬥」,沒有依賴暴走或者神化。 「長大」是認知到「世界不是繞著我轉」,自願穿上某種約束自我的裝甲。長大的課題無非是找到合身的裝甲,並且將它噴塗美觀,讓它爬滿蚤子。

    19 《終》開首將真嗣的「退修場地」設定在同學冬二家中,經過 14 年,冬二已經成年,成家立室,這裡其實很巧妙。真嗣內疚和抑鬱是因為自己當初為左救條女,製造了世界末日 (而綾波零而慘被編劇「賜死」),但世界大致上都已 move on,要面對新的挑戰,一般人亦接受巨變並努力存活。真嗣以為差點世界末日好大件事,但每個人還是睇餸食飯繼續生活,繼續 move on,而冬二和老婆結婚,也是因為真嗣帶來的大災難促成。真嗣就算 (再) 為世界帶來災難,但他仍然不是世界的中心,事實上,沒有人是。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大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6 02:15:30
    有 298 人按讚

    我很喜歡蜜雪兒.威廉絲(Michelle Williams),只要是有威廉斯演出的電影,她在故事裡的角色,我都喜歡,即使是在 Bob Dylon 的傳記電影《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2007),僅僅只有出現短短幾個鏡頭,她所飾演的 Dylon 謬斯,對我來說,也是晶亮耀眼到迷人難忘。

    不過,奇妙的是,威廉斯有種苦旦的特質,只要是她所飾演的苦情媽媽,無論是受愛情折磨、受育兒煎熬、或是失去子女的悲慟,總是演得特好,也都能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或是女配角提名。

    今天就來介紹由威廉斯主演的三個苦情媽媽電影——《斷背山》(Brokenback Mountain, 2005)、《藍色情人節》(Blue Valentine, 2010)、《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2016)。
    .
    #斷背山與被背叛的妻子
    在看完李安導演的《斷背山》,我們都會為希斯萊傑(Heath Ledger,飾演Ennis)與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飾演傑克)無法圓滿的愛情,感到遺憾感傷,覺得他們兩人真愛受到時代的壓抑,受到地域的隔閡,也受到婚姻的阻礙。

    甚至會認為,倘若希斯萊傑還在斷背山時,就接受傑克的邀請,一起到鄉下去經營牧場,不要回去跟家鄉的女孩艾爾瑪(威廉斯主演)結婚的話,他們就不需要一輩子偷偷摸摸躲到荒野漠地,謊言釣魚來回憶愛情。

    只是,假若我們反過來,由鄉下女孩艾爾瑪的角度來看待他們的戀情時,可就不是這麼浪漫的故事,而是毀了她一生的錯誤決定。

    艾爾瑪是個單純的女孩,與 Ennis 早早定情,內心單純地只想好好經營他們的四口之家。兩人婚後依舊窮困,於是當 Ennis 忙著外務掙錢時,艾爾瑪擔起所有家事,照顧兩個女兒,有空還到附近的雜貨店兼職店員。艾爾瑪從沒有其他二想,就是在踏實的生活中實踐愛著 Ennis。

    只是,悲傷的是 Ennis 只把軀體留在婚姻,心卻懸在斷背山。我無法想像假如我是艾爾瑪會有多崩潰——眼睜睜看著與我一起生活、心愛的、信任的枕邊人,竟然不曾真心愛過我,而且還在我眼前與他的最愛擁吻。

    雖然我們遺憾 Ennis 和傑克的愛情無法完滿,但是艾爾瑪的愛情也是場悲劇。
    .
    #藍色情人節與最悲傷的分手
    《藍色情人節》是由威廉斯與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主演,這是一對因為階級差異而導致悲劇的愛情故事。

    威廉斯飾演的 Cindy,成績好又嚮往醫學院,原本還有個醫學院的男朋友。不過,這個男朋友很霸道,一次他們在一起時,硬是中出,讓 Cindy 想跟他分手。

    與此同時,家具搬運工人 Dean(葛斯林飾演)有天巧遇 Cindy,自此瘋狂浪漫地追求她,為她彈琴唱歌又跳舞,這是 Cindy 與男友從未感受過的甜蜜。有天,Cindy 發現自己懷孕了,而且知道這應該是前男友的孩子。結果浪漫的 Dean 告訴 Cindy,我陪你一起養育這個孩子吧。然後,他們就結婚了。

    只是,兩人敵不過在婚姻生活中的許多現實,例如 Dean 有酗酒的問題,Dean 的藍領工作讓他們的生活水平一直無法提升,而 Cindy 也因為結婚生女,而斷送了醫學院的理想,只能在診所當個小護士。兩人爭執於是從未間斷,即使 Dean 想邀請 Cindy 到浪漫的 Motel 共度一晚,也無濟於事,關係甚至一落千丈。

    威廉斯在《藍色情人節》裡與葛斯林的夫妻爭吵與出手打架,充滿著濃濃的悲傷、憤怒、失望、與絕望,這場婚姻的悲劇,絕不亞於史嘉蕾·喬韓森與亞當催佛合演的《婚姻的故事》(Marriage Story, 2019)。
    .
    #海邊的曼徹斯特與絕望的母親
    威廉斯在《海邊的曼徹斯特》再次飾演悲傷的母親,而且,這次是比之前兩次更悲傷的母親,不只是失去婚姻,還在大火中失去三個稚子。

    威廉斯在《海邊的曼徹斯特》飾演 Randi,是藍領工人 Lee Chandler(凱西·艾佛列克 飾演)的前妻。原本兩人有個一家五口的幸福家庭,但是因為 Lee 對酒的依賴,也一派無所謂又過分大意,竟然釀成火災意外,使得原本全心照顧子女的 Randi,慟心不已,只能與 Lee 分手。
    .
    #現實中的悲傷威廉斯
    現實中的威廉斯,也是個育有一女的母親。

    威廉斯是在演出《斷背山》時,認識希斯萊傑,兩人在《斷背山》中的那場婚禮看來是場預演,因為在演完《斷背山》之後,兩人已經墜入愛河,隔年女兒出生。

    不過,或許婚姻生活不易,兩人在三年後分手(2007),威廉斯帶著女兒離開萊傑。只是,更悲傷的是,萊傑在 2008 年因為藥物過量而去世。在威廉斯的心中,抱著女兒時,心中想必有比影迷更多難以明說的心碎與心傷。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10
    #2021年5月25日
    #苦情媽媽組曲
    #蜜雪兒威廉絲
    #MichelleWilliams
    #斷背山
    #藍色情人節
    #海邊的曼徹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