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毒性表皮溶解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毒性表皮溶解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毒性表皮溶解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毒性表皮溶解症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藉此病例說明某些藥物副作用的可怕 這樣的嚴重病例,兒童也有喔! 大家很難料想到服用家庭一些常備用藥後,變得全身皮膚潰爛甚至性命垂危;不過,很不幸地,這樣不幸的案例還是發生了。 #某些特殊體質兒童服用特定藥物後的數日或數週,會引發皮膚過敏反應﹐嚴重的話全身皮膚﹑黏膜會起水泡﹑壞死﹐有如全...

  • 毒性表皮溶解症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03 20:39:29
    有 182 人按讚


    藉此病例說明某些藥物副作用的可怕

    這樣的嚴重病例,兒童也有喔!

    大家很難料想到服用家庭一些常備用藥後,變得全身皮膚潰爛甚至性命垂危;不過,很不幸地,這樣不幸的案例還是發生了。

    #某些特殊體質兒童服用特定藥物後的數日或數週,會引發皮膚過敏反應﹐嚴重的話全身皮膚﹑黏膜會起水泡﹑壞死﹐有如全身像燙傷。

    此種嚴重型皮膚藥物過敏反應是一種由藥物所引起的、致命性的且罕見的疾病,常包括(1)毒性表皮溶解症(TEN); (2)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3)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DRESS)。

    引起「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的葯物以
    1.抗癲癇藥物(anti-convulsants)
    2.降尿酸藥(allopurinol)
    3.抗生素(antibiotics)
    4.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NSAID)等藥物最多。

    #毒性表皮溶解症跟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的最大分別就是在皮膚脫落的程度,
    低於體表百分之十時稱為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
    超過百分之三十,就叫做毒性表皮溶解症。

  • 毒性表皮溶解症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10-01 17:51:04
    有 196 人按讚


    << 重點:可以口服的藥,卻要求打針。出現併發症時候,申請藥害救濟是不會被接受。 >>

    Diclofenac 為臨床上使用相當普遍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NSAID〉 之一,分口服、注射、外用等各種劑型,也就是電視貼布廣告上俗稱的「大粒粉圓」,可用於緩解發炎現象及因發炎反應引起之疼痛。

    使用 diclofenac 的病人較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的影響,包括腹痛、便秘、噁心、潰瘍及出血等。在歷年藥害救濟給付案中,疑似與 diclofenac 有關的案件有50餘件,暫居消炎止痛類藥物首位;而也有部分藥害案件雖然與 diclofenac 有關,卻因為「常見可預期的不良反應」及「適應症外使用」等原因未能獲得救濟。

    以王先生的案例而言,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認為病人因急性咽炎及急性扁桃腺炎使用 diclofenac 治療具正當性,依據病歷資料記載,個案發生之毒性表皮溶解症應與使用 diclofenac 有關,且經鑑定為中度視障,符合障礙給付要件。

    不過林媽媽的情況不同,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認為:雖然 diclofenac 針劑應該與林媽媽發生過敏性休克有關,不過 diclofenac 的注射劑型適應症為「無法口服之情況下,短期使用於緩解發炎及因發炎引起之疼痛」,林媽媽明明可以口服藥物,卻堅持使用風險較高的針劑,並不符合合理使用的原則,因此依據藥害救濟法第13條第8款「未依藥物許可證所載之適應症或效能而為藥物之使用」,裁定不予救濟。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有部分民眾誤以為打針比吃藥有效,常要求醫師打針;事實上,打針必須承擔較高的風險,台灣歷年來曾發生多起注射 NSAID 類藥品後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通報案例,為避免嚴重藥害發生,在患者可以口服情況下,醫師應儘量避免使用注射劑型,且不宜作為「退燒」用途。此外,注射後應留置病患觀察至少30分鐘,醫療院所也應備妥相關急救藥品及設備,以備不時之需。 https://www.tdrf.org.tw/ch/05knows/kno_06_main.asp…

  • 毒性表皮溶解症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4-08-31 20:33:39
    有 12 人按讚


    長期接觸三氯乙烯中毒 中國女工體無完膚險喪命

    (劉秀秀整理報導)20世紀90年代台灣「RCA事件」的賠償問題尚未解決,本月深圳又發生一例三氯乙烯中毒事件。

    接觸三氯乙烯 女工皮膚糜爛

    該事件最早由南方日報於8月22日披露,由於在工廠長時間接觸三氯乙烯此一化學毒物,中國大陸34歲的蘇女士患上了「毒性表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短時間內全身皮膚糜爛,肝功能嚴重受損,險些喪命。經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皮膚科團隊全力救治,近日終於康復出院。

    蘇女士在深圳原特區外一個家庭作坊式的無名手機廠打工,需要用到含有三氯乙烯的電路板清洗劑來清洗手機螢幕。據家屬介紹,工作時,工廠讓蘇女士戴了雙層口罩,同時也戴了橡膠手套。不過由於廠房內開了空調,空氣不易流通。

    接觸這種化學品近1個月之後,蘇女士的身上和四肢出現紅斑,並感到瘙癢。工廠附近的醫院按「過敏性皮炎」給予抗過敏治療,不料蘇女士病情迅速惡化,被緊急轉入港大深圳醫院皮膚科救治。

    電路板清洗劑是電子加工廠常常用到的1種化學試劑,用於清除產品表面的油污、膠水、灰塵等髒物。電路板清洗劑中所含的三氯乙烯可通過吸入和經皮膚吸收,麻醉中樞神經系統,也可引起肝、腎、心臟、三叉神經損害。短時內接觸(吸入、經皮或口服)大量該品可引起急性中毒。

    「藥疹」死亡率高達25%至50%

    接診醫生王彬指出,蘇女士持續高熱;口腔內壁的黏膜糜爛,張口都困難;四肢腫脹,伴有大量水皰;眼結膜充血,產生大量分泌物;查丙胺酸轉胺酶高於正常值20倍,表明肝功能嚴重受損;白血球比正常值高2倍,說明體內感染嚴重。他據此判斷,蘇女士面臨生命危險。

    中國大陸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港大深圳醫院皮膚科顧問醫生劉曉明教授與香港專家及團隊會診後,確認蘇女士患上毒性表皮溶解症。皮膚科團隊迅速制定了治療方案。經過1個月時間,蘇女士闖過了表皮剝脫期、感染期等難關,創面全部癒合,血液常規檢查及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於近日痊癒出院。

    據劉曉明教授介紹,毒性表皮溶解症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皮膚病,屬於「藥疹」中最嚴重的一種。病人全身皮膚壞死脫落,口腔、外陰、食道、呼吸道的粘膜以及眼結膜也一併受牽連,並可能伴有高熱、肝腎功能異常、電解質異常等症狀,死亡率可達25%~50%。

    處方藥需遵醫囑使用

    為了降低市民患上重症藥疹的風險,劉曉明呼籲,需要用到類似三氯乙烯等有毒化學品的單位,必須對從業者做好有效的防護。有毒性的和容易引起過敏的藥物,患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而政府部門也要嚴格監管,絕不能讓患者在藥店中隨意買到處方藥,買處方藥一定要憑醫生處方。

    勞工職業安全需受重視

    近年來,隨著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往往會選擇忽視勞工的職業安全與保障,類似蘇女士的職業傷害事件已數見不鮮,這些事件無不表明勞工的職業安全應受到政府、企業與社會的廣泛重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