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的讀書會,讀者聊起了紅帽子這篇文章,聊著聊著覺得很是時候來複習一下。今晚的Club house主題也決定就是它了,大家來聊聊自己的紅帽子吧! Club house 有Android版囉,歡迎大家
每週二晚上十一點來雅晴的房間聊天,app內搜尋yachingyang或楊雅晴都可以找到我!
以下...
上週六的讀書會,讀者聊起了紅帽子這篇文章,聊著聊著覺得很是時候來複習一下。今晚的Club house主題也決定就是它了,大家來聊聊自己的紅帽子吧! Club house 有Android版囉,歡迎大家
每週二晚上十一點來雅晴的房間聊天,app內搜尋yachingyang或楊雅晴都可以找到我!
以下文章摘錄自《親愛的女生》一書:
常想起一個紅帽子的故事,來自《自我對話的藝術》(Pamela E. Butler著)一書(已絕版)。作者是一位心理醫生,對不同個案重述過多次這個紅帽子的故事,每次都在細節上略作修改,以配合個案的心理情境,每一次都頗有效果。
故事是這樣的⋯⋯
女人走進服飾店。「先生,我想找一頂紅色的帽子。」「不好意思,我們沒有賣紅帽子。」店員回應她。
「這裡配件這麼多,就算有紅帽子店員大概也忘了,我自己找找。」女人繼續在店裡閒逛。十分鐘過去,一無所獲,她決定改天再來,也許下次就會有紅帽子。
三天後,女人再次踏進店裡。店員跟上次是同一個。她想問紅帽子的事卻不好意思開口,只好又自己逛了起來。「店裡帽子這麼多,連這麼冷門的鮮紫色帽子都有,怎麼可能就沒有紅色,他一定是留給熟客了。」女人不甘心地又找了一會兒,依舊無所獲。她產生了進一步的想法:「可能因為我跟店員不夠熟,所以他不願意幫我進紅帽子,或者,就算有了紅帽子他也會先賣給其他人。我知道了,我要跟店員混熟一點。」
女人的結論讓她決定在店員面前成為一個更有魅力的人,讓店員更願意協助自己。於是她立即著手小規模的自我改造,包括修剪頭髮、購買一支新口紅以及增加運動量。女人期許自己容光煥發、魅力十足,讓人一看到就想親近。「這樣店員一定就會把紅帽子賣給我了。」
經過一週的努力,她感覺身心輕盈美好、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然後自信滿滿地走進店裡。店員確實被她所吸引,而顯得比平常更加殷勤。但關於紅帽子,他的答覆仍然一樣:「不好意思,我們沒有賣紅帽子。」
「起碼他說抱歉的態度比之前看起來更真誠與愧疚,我並非毫無斬獲。店員很快就會為我訂紅帽子了,我感覺得到!」女人自我鼓舞著,對紅帽子的事情採取樂觀與執著的態度,同時盤算著倘若店員沒有為她訂購紅帽子,她該如何提出要求。
第四次踏入店裡,店員一看見女人便熱情地問候,像對待熟客那樣招呼她。他們倆聊了許多,女人小心翼翼地不主動提及紅帽子,她不想讓對方察覺自己刻意建立的熟絡都是假的、都是為了紅帽子,所以她花了滿長的時間跟店員閒扯。直到快失去耐心,才故作輕鬆地問了一句:「你們最近有進新貨嗎?」在女人的想像中,店員應該要從櫃檯底下拿出一個盒子,然後溫柔地說:「這段日子妳都在找紅帽子,妳的期待我全都看在眼裡,所以呢,噹啷!我幫妳訂了一頂紅、帽、子!」接著從盒裡取出紅帽子當作驚喜送給她。
然而這段想像並沒有實現,當女人問完那句:「你們最近有進新貨嗎?」店員的回應是:「喔,這幾天沒有進新貨。」
這句話深深刺入她的自尊。「他甚至連紅帽子都沒提到?!他是故意忽略我要紅帽子這件事嗎?」她感覺備受羞辱,匆匆忙忙地假裝有事,就從店裡逃出來。回家之後自己一個人在沙發上捲起來哭。「真可悲,太可悲了,我是個可憐的白癡,沒有人想理我,我要一頂紅帽子,但沒有人在乎,我是個沒人在乎的廢物。」女人陷入自怨自艾的漩渦。哭累了之後,她開始幻想,若自己可憐到某種程度,說不定就會出現某個人,想辦法弄一頂紅帽子來給她。這個念頭雖然讓她感到愚蠢,但若真的發生該有多好!「誰來給我一頂紅帽子啊⋯⋯」她繼續痛哭。
又過了一週,女人沒有勇氣踏進服飾店,但對於紅帽子仍無法死心,便決定到服飾店對面的咖啡廳坐坐。她說服自己今天只是來喝杯咖啡罷了,卻無法克制地不停關注服飾店的動靜。
某次低頭看錶時,眼角餘光瞥見一個女人從服飾店門口經過,頭上戴著紅帽子。那一瞬間她覺得到自己的呼吸連同心跳一起暫停了。一股力量緊緊掐住她的脖子,使她動彈不得。她氣到肩膀發抖。「該死!剛那該死的戴著紅帽子的女人是從店裡走出來的嗎?那紅帽子是在那該死的店裡買到的嗎?還是只是恰好戴著紅帽子經過這裡?該死!真是該死!」女人對自己方才的分神氣惱到極點,但追上去質問紅帽子的來源卻為時太晚又太難堪,痛苦的自責蔓延開來,轉為憤恨,她相信自己遭到嚴重背叛。
盛怒之下,女人決定採取報復。「下次找個機會去酸那個店員,讓他難堪。」「我一定要去別的地方買一頂最漂亮的紅帽子,戴着它來到這間店裡,讓他自慚形穢。」女人咬牙切齒,已完全不在乎紅帽子,而只想跟這間服飾店奮力一博,取回她所失去的時間、期望、付出以及自尊。
邃密的心思、鍥而不捨的意志,為女人鋪出一道死胡同。她深信只要自己「夠好」,就有資格得到一頂紅帽子。而自始至終,都未曾考慮直接採納第一次踏進服飾店就得到的訊息:「不好意思,我們沒有賣紅帽子。」
—— —— —— —— —— —— —— —— —— —— ——
故事中的女人明知店裡沒賣紅帽子,卻費盡心力偏要在這間店買到紅帽子,而不是直接轉往下一間服飾店,且過程中從未直接表明自己的需求,認為只要自己夠好,即使不開口要求,渴望的東西也「應該」要出現。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執著其實無所不在。
紅帽子可以是很小的物品,也可以是至關重大的事件,它是任何我們試圖用受害交換來的東西(全文請見臉書)
殷紫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週六的讀書會,讀者聊起了紅帽子這篇文章,聊著聊著覺得很是時候來複習一下。今晚的Club house主題也決定就是它了,大家來聊聊自己的紅帽子吧! Club house 有Android版囉,歡迎大家 每週二晚上十一點來雅晴的房間聊天,app內搜尋yachingyang或楊雅晴都可以找到我!
以下文章摘錄自《親愛的女生》(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7668)
常想起一個紅帽子的故事,來自《自我對話的藝術》(Pamela E. Butler著)一書(已絕版)。作者是一位心理醫生,對不同個案重述過多次這個紅帽子的故事,每次都在細節上略作修改,以配合個案的心理情境,每一次都頗有效果。
故事是這樣的⋯⋯
女人走進服飾店。「先生,我想找一頂紅色的帽子。」「不好意思,我們沒有賣紅帽子。」店員回應她。
「這裡配件這麼多,就算有紅帽子店員大概也忘了,我自己找找。」女人繼續在店裡閒逛。十分鐘過去,一無所獲,她決定改天再來,也許下次就會有紅帽子。
三天後,女人再次踏進店裡。店員跟上次是同一個。她想問紅帽子的事卻不好意思開口,只好又自己逛了起來。「店裡帽子這麼多,連這麼冷門的鮮紫色帽子都有,怎麼可能就沒有紅色,他一定是留給熟客了。」女人不甘心地又找了一會兒,依舊無所獲。她產生了進一步的想法:「可能因為我跟店員不夠熟,所以他不願意幫我進紅帽子,或者,就算有了紅帽子他也會先賣給其他人。我知道了,我要跟店員混熟一點。」
女人的結論讓她決定在店員面前成為一個更有魅力的人,讓店員更願意協助自己。於是她立即著手小規模的自我改造,包括修剪頭髮、購買一支新口紅以及增加運動量。女人期許自己容光煥發、魅力十足,讓人一看到就想親近。「這樣店員一定就會把紅帽子賣給我了。」
經過一週的努力,她感覺身心輕盈美好、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然後自信滿滿地走進店裡。店員確實被她所吸引,而顯得比平常更加殷勤。但關於紅帽子,他的答覆仍然一樣:「不好意思,我們沒有賣紅帽子。」
「起碼他說抱歉的態度比之前看起來更真誠與愧疚,我並非毫無斬獲。店員很快就會為我訂紅帽子了,我感覺得到!」女人自我鼓舞著,對紅帽子的事情採取樂觀與執著的態度,同時盤算著倘若店員沒有為她訂購紅帽子,她該如何提出要求。
第四次踏入店裡,店員一看見女人便熱情地問候,像對待熟客那樣招呼她。他們倆聊了許多,女人小心翼翼地不主動提及紅帽子,她不想讓對方察覺自己刻意建立的熟絡都是假的、都是為了紅帽子,所以她花了滿長的時間跟店員閒扯。直到快失去耐心,才故作輕鬆地問了一句:「你們最近有進新貨嗎?」在女人的想像中,店員應該要從櫃檯底下拿出一個盒子,然後溫柔地說:「這段日子妳都在找紅帽子,妳的期待我全都看在眼裡,所以呢,噹啷!我幫妳訂了一頂紅、帽、子!」接著從盒裡取出紅帽子當作驚喜送給她。 然而這段想像並沒有實現,當女人問完那句:「你們最近有進新貨嗎?」店員的回應是:「喔,這幾天沒有進新貨。」
這句話深深刺入她的自尊。「他甚至連紅帽子都沒提到?!他是故意忽略我要紅帽子這件事嗎?」她感覺備受羞辱,匆匆忙忙地假裝有事,就從店裡逃出來。
回家之後自己一個人在沙發上捲起來哭。「真可悲,太可悲了,我是個可憐的白癡,沒有人想理我,我要一頂紅帽子,但沒有人在乎,我是個沒人在乎的廢物。」女人陷入自怨自艾的漩渦。哭累了之後,她開始幻想,若自己可憐到某種程度,說不定就會出現某個人,想辦法弄一頂紅帽子來給她。這個念頭雖然讓她感到愚蠢,但若真的發生該有多好!「誰來給我一頂紅帽子啊⋯⋯」她繼續痛哭。
又過了一週,女人沒有勇氣踏進服飾店,但對於紅帽子仍無法死心,便決定到服飾店對面的咖啡廳坐坐。她說服自己今天只是來喝杯咖啡罷了,卻無法克制地不停關注服飾店的動靜。
某次低頭看錶時,眼角餘光瞥見一個女人從服飾店門口經過,頭上戴著紅帽子。那一瞬間她覺得到自己的呼吸連同心跳一起暫停了。一股力量緊緊掐住她的脖子,使她動彈不得。她氣到肩膀發抖。「該死!剛那該死的戴著紅帽子的女人是從店裡走出來的嗎?那紅帽子是在那該死的店裡買到的嗎?還是只是恰好戴著紅帽子經過這裡?該死!真是該死!」女人對自己方才的分神氣惱到極點,但追上去質問紅帽子的來源卻為時太晚又太難堪,痛苦的自責蔓延開來,轉為憤恨,她相信自己遭到嚴重背叛。
盛怒之下,女人決定採取報復。「下次找個機會去酸那個店員,讓他難堪。」「我一定要去別的地方買一頂最漂亮的紅帽子,戴着它來到這間店裡,讓他自慚形穢。」女人咬牙切齒,已完全不在乎紅帽子,而只想跟這間服飾店奮力一博,取回她所失去的時間、期望、付出以及自尊。
邃密的心思、鍥而不捨的意志,為女人鋪出一道死胡同。她深信只要自己「夠好」,就有資格得到一頂紅帽子。而自始至終,都未曾考慮直接採納第一次踏進服飾店就得到的訊息:「不好意思,我們沒有賣紅帽子。」
—— —— —— —— —— —— —— —— —— —— ——
故事中的女人明知店裡沒賣紅帽子,卻費盡心力偏要在這間店買到紅帽子,而不是直接轉往下一間服飾店,且過程中從未直接表明自己的需求,認為只要自己夠好,即使不開口要求,渴望的東西也「應該」要出現。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執著其實無所不在。
紅帽子可以是很小的物品,也可以是至關重大的事件,它是任何我們試圖用受害交換來的東西,它也是我們渴望從一個「沒有」的人身上索取的東西。我們其實常常陷入跟故事中的女人同樣的網羅,且一旦陷進去,就直直走向死胡同。
比如妄想著匱乏又吝嗇的老闆,會因為我表現得夠好而突然變慷慨,送我一筆漂亮的獎金。我們忽視老闆本來就是個好剝削的小氣鬼,而將焦點錯放在是自己犧牲不夠。一年一年過去,我們把停滯的事業與收入怪罪在老闆身上,規避自己懦弱、不敢離職的事實。我們編織戲碼障礙自己,卻怨恨老闆不賣紅帽子。
或者我們遇上一個擺明了不想建立穩定關係的戀人,卻依然想跟他建立穩定關係,一心癡望只要自己夠好、付出夠多,對方就會為了自己轉性,期間不惜用婚約、 懷孕來對他施行罪惡感與責任的壓迫,最後一切方法皆失效時,指控對方浪費我的青春、糟蹋我的感情。
又或者,花上一輩子的時間渴望爸爸媽媽滿足我們。當我們指控爸媽給予我們的待遇不夠好時,不會想到那是因為他們也沒被他們的爸媽好好對待,他們沒被好好尊重過、疼惜過,甚至沒真的被愛過,他們也是無助的,他們給不出他們沒有的東西。我們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指控爸媽不合格的行為導致我們受創很深,若不能從爸媽身上取回我們認為自己應得的待遇,心理便無法平衡。如此,一執著便是一輩子。
我們用一頂不存在的帽子阻擋自己前進,或者不只一頂,而是很多頂,不只紅色,是五顏六色。老闆不給我紅帽子、伴侶不給我紫帽子、爸媽不給我黃帽子,兒女不給我藍帽子⋯⋯一頂又一頂。我們卡在這裡等待,沒有力量、動彈不得,直到死前最後一刻都還在怪罪別人不給我們帽子。
______
4/17最後一場讀書會,還剩兩個名額,歡迎來參加
https://forms.gle/WMwY37enWwnc2Rof9
殷紫意思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知道這個女星的,我恭喜你們經歷過台灣戲劇的黃金年代。
那個不輸給香港、美國的年代
她叫做葉童,是活躍相當久也相當有實力的演技派女星。
她在1982年出道,當年就以第一部電影作品《烈火青春》得到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提名;當年的她不過20歲。
而在啟蒙導演梁普智的教導下,響雷劈開天靈蓋、打通任督二脈的葉童,更是在隔年就直接拿下金像獎的女主角(作品 : 《表錯七日情》),這不過是21歲的她所拍攝的第五部電影作品而已。
是湊巧嗎?
她在隔年,再度入圍最佳女主角,而且六年後入圍最佳女配角;八年後更直接同時入圍最佳女配角,再次奪下最佳女主角。
-------------------
她在兩岸三地最有名的作品莫過於是《新白娘子傳奇》,這套至今連主題曲都不時有人翻唱的火紅連續劇中,有我認為古裝妖精女鬼第一神的女星趙雅姿(後來劉亦菲的小龍女扮相,頂多能跟上她而已);還有後人只能模仿,但難以超越的法海(乾德門飾演)。
而葉童呢?
在裡面扮演白素貞的丈夫--許仙。
有觀念的人可能會想 : 那是個男生耶?
沒錯。葉童在裡面是扮演男生。
葉童扮演男生,在台灣不是新聞。
她在台灣的第一部連續劇是《碧海情天》,也就是我這篇貼文上的這張照片。
這裡面,她像早乙女亂馬一樣變男變女的穿插劇情中,不管是男是女扮相都好得驚人。
這是她在台灣第一部連續劇,卻不是她第一次女扮男裝;因為早在《碧海情天》前的電影《笑傲江湖》中她便飾演令狐沖(許冠傑)師妹岳靈珊,在片中葉童就以男生扮相都出場了。
(《笑傲江湖》是1988年拍,89年底完成,1990年上映;《碧海情天》則是1990年拍,1991年開始播)
而《笑傲江湖》中的男生扮相讓製作人楊佩佩相當滿意,所以(大學在香港念過的)楊佩佩便從香港找來了葉童擔任女主角,而且以男裝亮相。
當年,也是港台合作相當緊密的黃金年代;兩邊的藝人都常往對面去,也才有了我們輸出的歌手、演員,以及香港來的四大天王、潘迎紫、劉雪華、葉童、劉松仁、苗僑偉等。
而《碧海情天》在台灣開出紅盤(李宗盛的《凡人歌》至今傳唱),讓葉童直接在已經火熱的台灣影劇圈中殺出一條血路。
緊接後面的《新白娘子傳奇》更是讓她在兩岸三地炸了鍋,之後在兩年內更同時間拍了4個連續劇與16部電影--(1991年《跛豪》入圍最佳女配角,《婚姻勿語》直接拿下最佳女主角)--不管是產量或實力都強的沒話說。
而《新白娘子傳奇》之後便是另一個炸鍋神作《倚天屠龍記》,這是金庸宣稱改編的最好的連續劇;葉童延續著白蛇傳裡的許仙,繼續在裡面也有男裝女裝的扮相。
而且,因為一人分飾兩角(殷素素、趙敏)的她演技真的精湛,竟也被金鐘獎提名為最佳女主角。
我覺得其中有趣的是,她在連續三部連續劇中都有男生扮相,這是很有意思的。
因為女扮男裝一般來說很有難度。
找個太漂亮的來扮演,一般沒有說服力。
例如《碧海情天》裡面的張玉嬿也扮過男裝,真的普普通通;這說明男裝也不是人人都能駕馭,更不是漂亮就好。
那要找個本來就像男生的女生來扮男生,那根本也就不用扮了啊......
------------------------
《碧海情天》這套連續劇,其實在優吐上面已經有了一陣子。
保證正版,因為是由中視自己上傳的。(這其實很聰明,因為反正中國那邊也有很多盜版了,台灣也有管道能看;與其抓或人家不想買光碟版,不如自己開一個優吐頻道,自己還能多少賺一點點閱率收入)
而我也就是昨天把整套看完的。
看完之後,我只能說當年的劇本跟演技,都不是現在戲劇可以比擬的。
現在的戲劇,男女主角英俊漂亮就好,而演起戲來呢...........只要英俊漂亮就好。
反正他們就是臉癱的講完台詞,外型完整姣好就行;大家一樣看的不要不要的。
而當年的演員們,無一不是表情、台詞、對話清晰度、肢體語言全部都到位的。看著他們嘻笑怒罵、蹦蹦跳跳、哭泣大喊,都會覺得毫不違和。
同樣是嘻笑怒罵、嬌羞怯懦,現在演員看起來都很假。
同樣蹦蹦跳跳,現在的看起來很傻(所以一般不會看到演員蹦跳)。
同樣哭泣大喊,現在演員就是臉癱瘓的流眼淚就搞定。
而現在的演員甚至連放狠話,都是臉癱瘓或是故作高傲的皺眉的唸完台詞就了事(從台灣霹靂火大量生產壞人之後,就大抵如此)
說到頭,其癥結在於以前有演員訓練班,訓練出來的都是有品質的;就算為了票房找偶像,又或是當紅的沒空,找人來頂,也都是有品質的人選。(例如,像電影的《笑傲江湖》本來是張曼玉,後來讓葉童頂上;本來的任盈盈是葉蒨文,後來是張敏頂上.....)
但從2000年前後,很多當紅偶像被找到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們聲量高,反正沒演技;沒表情、臉癱、台詞講不清楚也無所謂,只要大家看到偶像上鏡頭就高潮了。
這也是為何現在很多大約三十歲的朋友,回去看舊的偶像劇(例如那個跳舞打架的....),會覺得很尷尬的原因;因為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
真的不是我以古非今,而是我說出了為何現在的人都覺得老片好看(2000年之前的電視劇與電影)的癥結;所以為何電視台老播老片、大家記得最牢的也是老片。
不信的人,真的耐下心來看看老連續劇,看個完整三集就能知道。
而在看完《碧海情天》之後,讓我開始對老連續劇有了信心,這讓我會想繼續往下追看看《京城四少》或是《賽金花》、《包青天》之類的電視台上傳戲劇。
-----------------------
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因為主角跟老演員(張冰玉的滅絕師太之類的)飾演的配角太強大,所以臨時演員就真的台詞生硬到讓人很出戲;但這是相對應的。
太強的主角就會讓臨演顯得格格不入,因為技術有落差;而現在的連續劇,反正連男女主角都臉癱了,臨演只要能好好念完,大家也就不覺得突兀了。
-------------------
最後談一下《碧海情天》。
雖然好看,但有點虎頭蛇尾;中間的編排也不夠緊密;基本上就是幾個元素來回的套用。
男主角失蹤、女主角失蹤、男主角疑似死亡、女主角疑似死亡、配角疑似死亡..........
女主角闖禍、女主角老爸大怒、男主角被抓、女主角任性要爸爸去救、爸爸不聽就找奶奶求救、爸爸被罵之後去救..........
每到緊要關頭,男主角對女主角大吼(或倒過來)然後雙方就誤會了......男二(沈孟生)就出來跟女主角變得親密一點;然後男女主角講開後,繼續親密............之後又因為某事件大吼鬧翻.......的周而復始。
#就這樣弄了53集
反而是最後一集,趕急著把劇情終結,很多地方都沒有交代,讓人覺得虎頭蛇尾了點。
但我想畢竟後面的《新白娘子傳奇》、《倚天屠龍記》又或是《帝女花》之類的作品本來就有一定程度的原著可以參考改寫,所以劇情上豐富一點是正常的。
但《碧海情天》是編劇無中生有的,要湊足53集劇情本來就很難扎實的不重複;但光是以一班子的硬底子演員來詮釋,其實也具有相當水準了。
總之,我是推薦的。
若是有點年紀,可以看來回味;若是當時還沒出生,沒有躬逢其盛的讀者,真的也很推薦去看看。
反正不花錢,也可以看看現在很多檯面上的大師級演員,當年有多年輕,多鎮得住場面。
.
.
.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比較起來都是重傷害
#當年台港影劇真的輝煌無比
#但是已成追憶
#不說香港已經不再
#兩岸三地的演藝生態也逝者如斯了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殷紫意思 在 黃智賢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我的故宮
1
竟然是我第一次來故宮。
極度心靈震撼。
這是我們的故宮。
不知道是因為冷冽還是太激動。
淚,終究落了下來。
2
昨天,剛巧是故宮落成600年,也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建院95年。
這600年的紫禁城,就在日昇日落之間,承載著我們國運的興與衰,人民的喜與哀。
皇帝和他的妃嬪,就住在這裏。
當我中華命運緊迫,慈禧就在宮殿裡,一次次面對列強侵略,無數次的割地賠款。
皇帝從這裏倉皇西逃,在這裡宣佈退位。
啊!
這是我的故宮。
3
冷。
瞧,紫禁城裡的小河都結了冰。
可是,我實在捨不得離開故宮。
只有體會了這600年的帝都紫禁城,台北外雙溪的故宮寶貝,才會真正看得懂。
4
可是,台灣卻正在研究,要把台北故宮,降級為三級單位,順便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不再是故宮,意思是,中國皇帝的宮殿,不是我的故宮。
降級,是不是為了方便,上下其手?
5
之前為了安倍晉三的母親想看,把1000多年前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原件,千里迢迢送到日本。
為了林佳龍選舉,可以把翠玉白菜送到台中馬場展出。
為了去中國化,還打算未來把台北故宮的文物,化整爲零,分散到各縣市鄉鎮。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對我國國寶的褻瀆。
都是既要搞台獨去中國化,又貪戀我中國國寶的利用價值。
6
為了躲避日軍,故宮文物是怎樣逃離當時的北平,一路南遷的?
之後,又因為國共內戰,到了台灣,在台中霧峰,直到外雙溪故宮落成。
多少老故宮人用一生守護的中國國寶,是誰准許你民進黨,這樣恣意糟蹋、侮辱、上下其手的?
7
我故宮國寶有知,請殷殷守護,讓台北故宮國寶平安,讓兩岸國寶早日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