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歸因方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歸因方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歸因方式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814的網紅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蘋果新隱私權政策即將來臨,到底該樂觀還是悲觀??】 4月5日蘋果表示,iOS 14.5,iPadOS 14.5和tvOS 14.5發布後,將開始執行IDFA (dentifierForldentifier,廣告標識符)的新政策。也就是說iOS的廣告將開始難以追蹤。 根據Appsflyer的調查...
同時也有100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Janice Yan閻奕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完全不會想要改變它 這就是大家跟我一起長大的過程︱ 疫情期間創作大爆發並發行了新專輯《wfh》的Kimberley來啦 當初是為什麼選擇到台北發展,為了學中文還上過國語日報學注音 如果不做歌手的話想當Sex Therapist?! 想成為女孩們的Save Corner 感情觀就是直接&FOMO...
歸因方式 在 廖郁賢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23:45:18
回應鄉親的提問。 「論大港開唱的教養問題」 如果想聽古典樂那類的可以去國家音樂廳;如果想聽鋼琴彈奏又有唱歌的可以去Piano bar;正常人去喜歡的歌手演唱會也不會哭著回來...... 真的不能理解,為什麼「加分」姐談大港說很多媽媽放聲痛哭?每一種音樂文化原來就有差異,只是選擇適合入耳的而已,大港...
-
歸因方式 在 Janice Yan閻奕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20:00:17︱我完全不會想要改變它 這就是大家跟我一起長大的過程︱
疫情期間創作大爆發並發行了新專輯《wfh》的Kimberley來啦
當初是為什麼選擇到台北發展,為了學中文還上過國語日報學注音
如果不做歌手的話想當Sex Therapist?! 想成為女孩們的Save Corner
感情觀就是直接&FOMO,活在當下不想後悔。
---EP24重點整理
00:00 超~沙~啞
00:40 兩個星光踢館魔王對彼此第一印象居然是?
04:13 Kimberley當初會搬來台北的原因?
05:48 J格喝奕杯-大推Hugdayday的酪梨牛奶,快分享台北好喝的Chai Tea Latte給她們~
07:16 疫情期間的感觸《wfh》-Kim式情歌回歸
10:53 經過了很多事情,這些年的心境變化跟感觸
13:57 出道時竟然還上過課修正講話的方式?
15:52 如果能重回15歲,會想要改變嗎?
17:22 對女團的看法,會想以女團出道嗎?
19:45 身為選秀節目大前輩,有甚麼建議給想參與選秀的朋友們
22:45 想當Sex Therapist的起因超害羞~去做心理諮詢真的沒什麼大不了
27:40 這次要從吃蛋糕的習慣測出你的愛情觀,選三的朋友麻煩請留言讓我們知道~我們在找你!
32:42 如果你可以勇敢的說出來,告訴一個人說我真的很喜歡你我,結果其實說不定
35:55 除了唱遍各大舞台外什麼事是Kimberley覺得這輩子一定要做過的?
38:40 讓Kimberley想成立一個基金會的原因來自於小時候發生的這件事
42:25 自認沒耐心的她,面對毛孩們就變了一個人
46:48 J格唱奕首-信手拈來也超好聽!《沒什麼大不了》唱出面對逝去感情的豁然
來跟我們一起聊聊各式各樣的J格辣個吧
---
Podcast廣告合作聯繫Email|[email protected]
訂閱閻奕格YouTube頻道|https://janiceyan.fanlink.to/sub
J格來尬聊 S2|Podcast 收聽平台
https://janiceyan.podlink.to/J_NoLimits
J格微尬聊 |Podcast 收聽平台
https://janiceyan.podlink.to/J__NoLimits
Special Thanks :
@Kimberley Chen
Kimberle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ekimberleyy/
Kimberley臉書粉絲專頁| https://zh-tw.facebook.com/heyitskimberley
數位收聽《wfh》|https://www.soundscape.net/a/16748
#閻奕格#Kimberley#wfh -
歸因方式 在 分享家-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17:04:20因為我有在用手機拍影片,所以我其實買過很多的手機夾,從幾十塊的到兩三百塊的,但始終沒有買到一個真正讓我滿意的手機夾,一直到我遇見了這款,免轉螺絲三軸手機夾!真的是太好用了,完全解決了我的各種使用痛點,也因此決定把這項產品做為商城的第一個產品!
商城網址:https://reurl.cc/AR7o93
🔸CC字幕的開啟方式:https://youtu.be/k65E3bjUPbs?t=35
🔸關於留言你該知道的事:https://youtu.be/TVZWf6Xopuo
🔸歡迎加入羽的Telegram頻道以免漏掉上片通知:https://youtu.be/ocK4if42N8I
🆒加入分享家-羽的頻道會員:https://reurl.cc/dGKy7V
🆒分享家-羽頻道會員福利說明影片:https://youtu.be/A5VIBDbzPm8
👉前往分享家-羽的副頻道【日常廢片】https://tinyurl.com/yulenvlog
👉前往分享家-羽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appySharerYu/
======================================================
其他分享家-羽的影片系列:
💡知識技巧與軟體分享系列
分享3C或生活中實用的知識、技巧與經驗,也會有一些好用的軟體推薦分享等等。
https://tinyurl.com/sg3w25o
🔎開箱評測、使用心得、產品介紹、選購指南系列
分享各種商品的開箱、評測、介紹、使用心得與選購指南等影片。
https://tinyurl.com/tqjpv75
🚗旅遊與食記系列
分享旅遊或食記相關Vlog以及旅遊相關的知識、技巧或資訊等等。
https://tinyurl.com/rtpc4a3
📢就是要分享系列
分享我覺得有價值但又不知道如何歸類的影片。
https://tinyurl.com/rp3h47r
🏨羽的住宿經驗系列
分享各種自己住過的飯店、旅社、民宿等等。
https://tinyurl.com/uto3ngh
📜全部播放清單列表
其他沒有列出來的清單都在這邊!
https://tinyurl.com/s8rmtk8
======================================================
✉合作邀約請洽粉專或來信 singiamagic@gmail.com
時間軸:
00:00 花了很多冤枉錢
00:51 早期用的手機夾跟腳架的優缺點
05:23 中期用的手機夾跟腳架的優缺點
09:35 免轉螺絲三軸手機夾的優點
13:52 免轉螺絲三軸手機夾的缺點
14:37 解決缺點的方案
16:01 未來的想法
16:51 商城簡介
20:05 結尾
#免轉螺絲 #三軸手機夾 #手機夾 -
歸因方式 在 VBS學唱歌 - 聲音平衡歌唱技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25 20:00:19►►►〔北京、廣州〕線下課程「7折」限時優惠中!►►► ►►►〔北京、廣州〕線下課程熱烈招生中!
「視訊一對一學唱歌方便又有效!」免費體驗30分鐘,專業老師告訴你問題在哪
→ 1分鐘預約完成 【Line ID:VBSystem | Wechat:vbsystem|電話 : +886 2 2746-8248】
*台北、台中、北京、廣州都有實體教室,歡迎預約*
——————————————————————
VBS全新官網上線!【豐富免費教學內容|線上購買優惠課|專業師資介紹】
全都在 ►►►https://vocalbalance.info
最新優惠活動|https://vocalbalance.info/news
線上折扣課程| https://vocalbalance.info/purchase
預約免費體驗| https://vocalbalance.info#freeModal
師資介紹| https://vocalbalance.info/coach
——————————————————————
VBS系統創辦人, Leo老師北京【線下一對一課程】,開放報名!
詳細介紹:https://vocalbalance.info/tw/methodol...
諮詢客服LINE:VBSystem
——————————————————————
金樑老師的【低音救星】第二集來啦!
這集要解決許多同學在高音時,
總是無法唱得連貫又細膩的問題為什麼到了高音總是
「越唱越大聲,不然就是轉假音虛掉」?
為什麼專業歌手高音總是能唱出
「細膩動人的線條」感覺很輕鬆?
這一些都跟「音量控制」有關係!10分鐘老師就讓你明白正確的觀念,
以及如何練習!
滿滿的乾貨,一定要看完!
【新老師限時7折優惠】
1120/1堂 只到10/14
快來預約免費體驗!
客服Line:VBSystem
★我們在BiliBili也有頻道喔:https://space.bilibili.com/6248424/
——————————————————————
★高難度歌曲帶你一步一步練!【歌神怎麼唱】:
光澤的《空心》歌唱技巧&如何唱好? https://youtu.be/5oWcB_R9BeU
青峰《起風了》如何唱好?完美示範+高音音色技巧! https://youtu.be/WXqbkobMXhw
J.Sheon《別問很可怕》唱好R&B不難! https://youtu.be/Dt3fyez1IMI
神曲《Lemon》米津玄師的唱功到底如何? https://youtu.be/t22CM6Fxj5g
周深《大魚》純淨歌聲是天賦還是技術?https://youtu.be/_siw57vVYOg
林俊傑《倖存者》完美示範+教學!JJ的高難度新歌用了什麼隱藏唱歌技巧? https://youtu.be/n8ackyKDGIw
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細膩演唱讓老師揪心吶喊?https://youtu.be/oNnb7DE-we0
《永不失聯的愛》解開「斷層VS不斷層」唱法迷思!https://youtu.be/vZrMOCsmF0k
林俊傑《暫時的記號》歌唱老師認證「不是人唱的歌!」 https://youtu.be/Z323lgYhubM
★線上真的能學唱歌?!:
線上課程實錄-情緒鋪陳的提升 https://youtu.be/4rhsq2Pw8PI
線上課程實錄-改善氣音問題 https://youtu.be/5ou-7oN7gao
學會閉合的唱歌技巧|改善音準&氣息【老師來挑戰2】 https://youtu.be/WRCC_c1I2BQ
全網最像林俊傑的大神來踢館!竟然也有歌唱技巧要解決?https://youtu.be/pLjiAslAnz8
★歌唱基礎帶你練!【歌唱急診室】:
唱歌氣不足?「腹式呼吸+換氣點」原來這麼簡單能解決! https://youtu.be/B4U4hJBDMRE
唱歌「氣不足」又「沒層次」?神奇「聲門閉合練習」讓你馬上改善!
https://youtu.be/N1uX9kWUH8M
唱歌「音不準」絕對有救!三個唱歌技巧,音癡也能一學就會!
https://youtu.be/jl81U_e4zcU
唱歌「拍子不準」魔咒破解!超有效學習步驟,打穩學唱歌基礎!https://youtu.be/cy6Gb3ObAB4
開嗓方式哪種才正確?好的開嗓可以突破高音極限?
https://youtu.be/JqyBNPhAK-M
★歌手歌唱技巧全解析!要如何唱得像他一样?
周杰倫的高音技術正確嗎?如何唱「真音」又不讓「喉嚨卡住」?https://youtu.be/K0gcr6uZNWc
陳奕迅唱功全分析!歌神把人唱哭的3大唱歌技巧!https://youtu.be/D8f15CgZkOM
王力宏不輸歐美歌手的頂尖技術?他的「強混聲」唱法要如何練習?https://youtu.be/bR6GCcIKgyk
李榮浩分析|低調的實力派唱將!基本功穩定比飆高音更難?
https://youtu.be/TbuhKJiXyy4
徐佳瑩的招牌氣音錯了嗎?氣音就是發聲不健康?
https://youtu.be/nYTVdPsQalM
陶喆的假音為什麼好聽又不虛?那真的是假音嗎?
https://youtu.be/-FPuy5I490M
Hebe田馥甄靠三個唱歌技巧大變身? https://youtu.be/8RZ37gl2P3s
模仿張學友唱歌,唱功竟然突飛猛進? https://youtu.be/ldh3pmGgnoo
五月天阿信的唱腔太經典卻沒效率? https://youtu.be/7gBfwUlxuAg
陶喆的假音為什麼好聽又不虛?那真的是假音嗎? https://youtu.be/-FPuy5I490M
豁出去模仿伍佰老師!伍佰唱高音為什麼輕鬆? https://youtu.be/gbzAxGHw3S8
周杰倫35歲就不唱高音?信為何能唱到50歲? https://youtu.be/Xkbab5TCD40
★超多人問!你一定也有的歌唱難題:
歌手的「真假音轉換」有哪幾種?為什麼你唱的總是像「破音」?
https://youtu.be/t2DD7jPoV0Y
你的假音比別人難聽?改善三大原因,從零學到會!https://youtu.be/mrwKX-1Y0mE
「混聲」「真音」哪個更難練?高音到底怎麼唱比較好?https://youtu.be/7oq1E39tZD0
輕柔高音要翻假音還是順暢連結?https://youtu.be/vZrMOCsmF0k
高音唱不上去?試試神奇「母音替代法」! https://youtu.be/8r62VLm-u6U
你的「鼻音」難聽尖扁又影響高音?https://youtu.be/Z8LJcCXJWDw
「抖音」學不會?三大原因超重要! https://youtu.be/LcuZWH5Zzcw
音域窄沒高音也有救!其實零基礎學唱歌可以快速變好聽! https://youtu.be/DRn6fbHXA4Q
★自學唱歌一定要看!:
【九宮格學習法EP.1】顛覆你的想法! https://youtu.be/U0E-YTBd1yE
【九宮格學習法EP.2】矯正你的發聲! https://youtu.be/YiZrMBXIF1c
初學唱歌必看《破除歌唱十大迷思》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
★幫你撕掉最根深蒂固的歌唱標籤!:
丹田發聲 https://youtu.be/MJ8AEizwcNE
混聲 https://youtu.be/uwQPHlA5Xvo
頭聲 https://youtu.be/N87oUIyHTNA
假聲 https://youtu.be/xakhfPRvTkU
★揭開當紅歌手演唱進化史!:
蕭敬騰十年沒說的秘密? https://youtu.be/yCGMjn4LCvA
鄧紫棋的飆高音血淚史? https://youtu.be/QwcySwSH6i4
Jessie J參加《歌手2018》碾壓全場?! https://youtu.be/pIuaiytRSvU
華晨宇火星來的華麗嗓音無人能及?! https://youtu.be/3HnzIckOLZc
譚維維的聲樂底子造就無敵高音?! https://youtu.be/92uz-Z2Nhsc
★模仿也能學唱歌-《歌神幫幫忙》!:
周杰倫 https://youtu.be/FqzVcnrpxM8
蕭敬騰 https://youtu.be/6GwcwzQSE8U
楊宗緯 https://youtu.be/cxp7mfk23g4
★跟老師一起來聽歌手的Live功力!:
青峰唱《我們》完全唱出自己的味道! https://youtu.be/E-fOT7q0T4E
林憶蓮唱《水星記》 教科書級演出! https://youtu.be/ylbBivqCV4o
林俊傑唱《領悟》超完美技巧撼動人心! https://youtu.be/nf6eYO7ol1Q
鄧紫棋唱《光年之外》親身示範何謂開口跪! https://youtu.be/mscUTFv_HcU
★VBS每個老師都好會唱!:
及琮老師挑戰Sia超高難度歌曲《Chandelier》 https://youtu.be/oMBefO5Z8Kg
府鑫老師-陶喆《搖籃曲》 https://youtu.be/DrcRCrxmW_4
浚瑋老師-王菲《笑忘書》https://youtu.be/xJw-5McL0fk
及琮老師-BIGBANG《IF YOU》https://youtu.be/MliSVHLzNog
府鑫老師《落葉歸根》 https://youtu.be/ENNUAfn54vU
Leo老師《可惜不是你》https://youtu.be/RKIPXdXHZkQ
浚瑋老師-林俊傑《最好是》 https://youtu.be/XZNN1l7GRiQ
及琮老師ft.曹雨航-林俊傑《交換餘生》https://youtu.be/dEMja5I_Yp4
——————————————————————
別忘了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給我們支持!
想更了解VBS課程資訊及內容,歡迎至VBS聲音平衡教學系統官方網站
http://vocalbalance.info/
VBS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vocalbalance
請按讚獲得VBS的第一手資訊
——————————————————————
VBS聲音平衡教學系統
VBS Line ID:VBSystem
VBS Wechat:vbsystem
VBS微信公眾號:VBS_ELITE
VBS 連絡電話 : (02)2746-8248
VBS Skype帳號 : vocalbalance.system
*歡迎有歌唱相關問題的朋友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ocalbalance
或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BSys...
發問,我們會有專業老師進行解答,Youtube影片下留言將不再另外進行回覆,謝謝大家支持!
#學唱歌
#唱歌技巧
#聲音教練
歸因方式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蘋果新隱私權政策即將來臨,到底該樂觀還是悲觀??】
4月5日蘋果表示,iOS 14.5,iPadOS 14.5和tvOS 14.5發布後,將開始執行IDFA (dentifierForldentifier,廣告標識符)的新政策。也就是說iOS的廣告將開始難以追蹤。
根據Appsflyer的調查,行銷人員和消費者對於新政策是否會影響用戶接受隱私追蹤的行為,有差異極大的預期。73%的消費者認為他們不會打開隱私追蹤開關,但只有60%的行銷人員認為消費者可能會拒絕追蹤。
有21%的消費者認為新的隱私權政策將"嚴重"改變他們的消費行為,但只有4%的行銷人員持相同的意見。
到底是市場人員過度樂觀,還是安於現狀,再幾個月就知道了。
不過早上跟朋友討論了新的SKAdNetwork,有些心得整理一下:
●這套機制的"轉換值"概念,光了解這件事情,對大部分行銷人員就是很高的門檻。(可看附圖)
●每個安裝都要等24小時之上才能被回傳,轉換值被觸發後,也要等24小時才會被回傳歸因,最多可以重置63次。換句話說(如果我理解的沒錯):一個玩家第一天付費,之後過幾天才付費,統計平台就只能知道第一天的大概付費狀況;如果這個玩家每天都付費,那最久要63天後才能知道這個玩家的付費狀況。
●如果是一波流的遊戲,遊戲上市第一天預算下最大的狀況下,將無法即時知道哪些媒體的細部成效,等於是矇著做廣告; 如果是長線遊戲,就要想辦法在前24小時的用戶行為去推算未來生命週期的LTV,才能知道花多少成本去買玩家不致虧錢,也等於是矇著投廣告。
●根據以上的說明,其實行銷人員都只能用猜的預測廣告回報率。在資訊不對稱的狀況下,什麼東西會最盛行? 答案是:詐騙。廣告詐欺的行為將會完全無法追蹤,完全沒有工具可以驗證所有聯播網的效益。這兩年已經趨於減少的廣告詐欺,預期將會死灰復燃。
●最終大家只能回去找Facebook/Google這類市場領先者,然後用總花費/總收入來算整體ROI。所以科技巨頭的收入我認為不太會因此有太大影響,因為大家會把成效式廣告的概念轉向品牌宣傳概念。
而中小聯播網將會如何?? 我是覺得不太樂觀。 都要把錢丟到水裡的話,我想丟給市場領先者,預算審批也比較容易過吧www
●在隱私權保護的趨勢下,第三方監控平台如AppsFlyer/Adjust等存在的意義將會快速下滑,買一個不準確也不即時的工具實在沒太大價值。這些平台如果不利用些黑科技,設計新的的歸因方式,未來真的沒什麼活路。
小結:當你費盡心力了解蘋果新的追蹤機制後,發現數據追蹤既不即時也不準確,這真是非常違反人性的一件事情。但數據也一直是各家大廠商手中不可逾越的競爭優勢之一,很多遊戲廠商手上的名單就是能讓他們更容易下廣告給鯨魚用戶。
亂世出英雄,以後每一款遊戲的起跑點都相同,大家來比品牌策略、行銷手法、社群經營和遊戲品質吧!
#悲觀的開頭硬要樂觀的結尾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笑著笑著就流淚了
#牙齒一咬好好迎接挑戰吧!
歸因方式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怎麼辦,我覺得我不配 | 我就爛啊 | #其實我們都自卑 | 阿德勒觀點 // 李長潔 😥
.
繼上次的「#厭世作為一種態度」為自我療癒的一集後,今天,應該算是自我揭露與剖析的一集(羞恥 + 邊錄邊發抖),再次送給我們這些每天都有重重的打擊與滿滿的愧疚感的魯蛇。在「厭世」的討論中我們談到,厭世其實是一種「處世」,可以用自嘲來抵抗全世界的不公平。那這次我們就,再次追根究底,除了詩意的反諷主義外,到底我們的心靈怎麼了?為何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做得不對?又該如何修身自持呢?
.
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心理學領域專家,更非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粉絲,但本集透過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從內心真實的人性面,一步步面對自己的「自卑」與「脆弱」,坦承「比較」帶來的「煩惱」。阿德勒的一句話:「#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深深地打擊、打動、打中著我的內心,久久不能自己。而他提出的共融感(Gemeinschaftsgefuhl),與其衍伸出來的社會公平的理想,也讓我深思良久。所以,今天我們透過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剖析自我,並思考在社群媒體的情感轉向下,個人情感如何被媒介化,又該如何貞定自我、安身立命。
.
📌 #本集的內容有
.
▶ 我就爛,我每天都爛到爆
▶ 你是哪一種冒牌者
▶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 幸與不幸:兩種過度的自卑情結
▶ 自卑做為人生的動力
▶ 社群媒體中的自我與扭曲之鏡
▶ 我就魯啊,甚麼是成功
▶ 脆弱就是勇氣
▶ 滿滿的一碗雞湯喝到飽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lqfv8882zv0876q2j30cnh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__8VGQ_ZC7lYCinyDv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zGaAufMlfHyY6sUXXMaZR?si=gH9uDnNxSVukMRWWwQCpgA&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2-%E6%80%8E%E9%BA%BC%E8%BE%A6-%E6%88%91%E8%A6%BA%E5%BE%97%E6%88%91%E4%B8%8D%E9%85%8D-%E6%88%91%E5%B0%B1%E7%88%9B%E5%95%8A-%E5%85%B6%E5%AF%A6%E6%88%91%E5%80%91%E9%83%BD%E8%87%AA%E5%8D%91-%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14055714
.
///// 完整論述 /////
.
.
▓ #我就爛啊
.
我的line大頭貼,是用「我就爛」的梗圖,自介是廢。一方面是厭世的自嘲,但也是一種真實心境脈絡的反映。前幾週發生一些事情,讓我又更深深地感受到,身為「兼任下流」(美其名是斜槓人生)的自卑感。說真的,那是濃濃的自卑,我每天都在經驗著,隨時有可能被社會體制忽視、排除、淘汰的焦慮與威脅。研究不足、SSCI不夠、沒上過班、沒出國過水一下、不會程式設計、不能蓋3D、教學經驗不夠好、不能用英文上課,以上的弱點可以逐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簡言之,我就爛。但我到底爛不爛?我真的努力不夠嗎?是我每天都在捫心自問的問題。
.
▓ #5種冒牌者,你是哪一種?
.
1978年,Pauline Clance提出「#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用以指稱,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騙子這件事。他們堅信自己的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憑藉著運氣、良好的時機,或別人誤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很聰明,才導致他們的成功。他們時常通過「#更加勤奮」、「#害怕造假」、「#運用魅力」、「#謙虛」來迴避假冒的懼怕。
.
Valerie Young(2008; 2011)分析了冒牌者症候群的5種常見的類型:完美主義者、專家、天資聰穎之人、強烈個人主義者、工作狂,他們有各自在害怕被認為不夠努力的原因。但事實上,70%的人都曾有冒牌者症候群的發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存在的惱人情緒(Sakulku, 2011)。
.
▓ #佛洛伊德與阿德勒的決裂
.
這種對自卑情感的描繪,可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詮釋。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現代自我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並列為二十世紀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山頭。有趣的是,阿德勒與榮格都是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對精神分析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後來他們都因為在理論上與弗洛伊德意見不同,而先後與弗洛伊德決裂了。
.
榮格與佛洛伊德的決裂,大家在電影《危險療程》(A Most Dangerous Method, 2011)中可見其風雲。基本上就是,榮格不認為「性」就是人的全部,而有一種更普遍的生命經驗—集體無意識。而後發展出「榮格精神分析學派」。阿德勒則是因為否定了佛洛伊德的創傷假設,人格的決定並非在「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而是在「#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強調自我生命的作用,並且認為「自卑」(inferiority)遠比「性」來的更具分析性。撰寫《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後來發展成「個體心理學派」。
.
▓ #朝向共同體關係
.
相較於佛洛伊德的生理取向、元素論的、客觀的驅力心理學,阿德勒發展出一種社會取向、主觀知覺、整體觀的個體心理學。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認為,我必須要將人放在一個實際的生活型態中,才可以獲得對人的理解與解釋。因此,所有的人生問題,包含驅力滿足,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所有的價值問題,都是社會問題。然而,人要社會化的健全完滿,並非以壓抑作為代價(佛洛伊德的概念),而是慢慢透過「#社會感」(social feeling)、「#社會情懷」(social interest)的持修而建構起來。不過,阿德勒這裡用的原文是「Gemeinschaftsgefuhl」,在Ferdinand Tönnies對社會與共同體的區分當中,阿德勒說的應該是對共同體(community)的情感、聯繫以及歸屬。而這個對共同體所懷抱的目標,是一種虛構的、未來式的無限關懷,唯有這個目的性的關懷,才能讓個體獲得更美好、統合的人生。
.
這個目標地朝向,依靠「#創造力」來達成。創造力就如同「心靈」(soul),提供了行動的獨特性與自我的一致性,最終形成一種生命風格,這個生命風格可以用來解釋往後種種的生命行動與詮釋,也可以被補強、修正、改善。而創造力朝向目標,目標則又指引創造力,交互展開影響,配合得好,就會透過創造力不斷克服,邁向完滿發展,配合得不好,則削弱創造世界的力量,停留在原地。
.
▓ #被討厭的勇氣
.
如上述,阿德勒認為如果我們創造力受阻,主要會表現在自卑感與社會情懷缺乏。自卑是一種人類的普遍情感,可能是焦慮、適應不良、無法達成等負面脆弱,而唯有透過自卑,人才有追求超越的可能。這聽起來就有一種存在主義的感覺。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期待從一個相對不利的狀態,進而去追求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
在我們無法接納與超越自卑的同時候,會衍伸出兩種過度狀態,一種是過度炫耀優越,透過「我就爛」到「我就讚」的想法轉變,來迴避自卑的狀態。另一種則是過度自卑,停留在更強烈的自我否定中,也可以作為迴避自卑的方式。當然,這兩種狀態都很常見,或許,那是人性的一部分。在更多時後,我們會漸漸地期待與執行,逐步克服自卑的條件或想法,以達到更美好的自己,回歸到人生的主要議題上,例如愛情、友誼、工作等。
.
▓ #社群媒體中的比較競爭
.
社群媒體將眾人快速脫離時空,集結一起,我們的人生上線(on-line),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新形態的人群聚集樣貌成形。我們一天可能有超過4小時都在社群媒體上,我自己幾乎8個小時。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一個具有社群媒體特質生活中。
.
互動、互文、視覺化、即時、無所不在的新媒體特質,一方面讓人際關係更自由,自我表達更暢達,另一方面卻也形成一種無止境的市場競爭。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Instagram這個以「視覺」為導向的社交媒體,而相片堆砌出的社交世界,極其重視相貌、裝扮、行頭、奢侈品,等生活表層的東西;這種直接、淺薄、表象的社交,更容易引發年輕人的自卑與焦慮。
.
▓ #扭曲的鏡子
.
社群媒體的媒介邏輯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自我認同與社交習慣,社群媒體讓人在虛實交錯、真假難分的平行時空中,營造出一個看似積極的世界;我們可以塑造自己想呈現的形象,得到讚美與回饋,產生愉悅的感覺。但正如《反正我很閒》辯證著,你沒上線,究代表你不存在(?)而這個自我建構的自由,到底自不自由。
.
康庭瑜(2019)討論了這個問題,她對女性IG使用者進行訪談,試圖了解IG上的我們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們,或是,我們是否可以真的獲得「我是我」的認同感。年輕女性在IG上用更加性感的姿態,表達自己的身體自由,模糊了「超性感(hypersexualized)的名流身體」和「日常生活中的大眾女體」之間的界線;此外,女孩們透過自拍獲得自信、愉悅與同儕認同,很常是無償自願的。
.
康庭瑜問到,這算是一種「賦權」嗎?其中提到兩種後女性主義的自我形象再現觀點,一種是自主的身體性感化,以反擊男性凝視;另一種則是透過形象塑造專家的介入,重新打造自己的身體。這都強調著「#女人可以」(the can-do woman)的態度。在社群媒體的自拍上,不同的平台表現出不同的人際關係,也有不一樣的自我展現。
.
康庭瑜找到一種辯證式的觀點,存在於我們的社群媒體自拍中,「大眾的性感/我的性感」、「男性的性感/女性的性感」、「身體的物質性/身體化的氣質」、「霸權的性感/反抗的性感」。其中的反抗,雖說是一種在台灣男性凝視下的賦權,卻投入了另一個西方凝視的殖民觀點之中。所以,我們看起來過得好嗎?
.
▓ #華人的成功意識形態
.
從康庭瑜的辯證中可以理解一件事,先不管賦權與否,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協商。與他人的眼光協商。可能她的關心是「審美」,我的關心是「成功」。社群媒體上的顯現,也很常被拿來當作是自我實現(成就)的評斷與自我評斷。同樣的,我們一方面在台灣人的成就價值中,可能同時也欽羨西方的成就判斷。
.
高旭繁(2013)整理了建構華人幸福的來源,包含「自尊的滿足」、「家庭、朋友等人際關係的和諧」、「對金錢的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對生活的樂天知命」、「過得比他人好」、「對自我的控制與實現」、「短暫的快樂」、「對健康的需求」,與西方對個人情感表達、人際關係的展現的強調相異,台灣人較強調「內在」與「合群」,隱含「內聖外王」的意義。
.
簡單來看,幸福、成就的判斷上,台灣人對被群體認同「#努力工作」為重要的依據;然後,我們的成就歸因,除了對家人外,大都會表示謙虛,將最後的成就歸功給「運氣」、「貴人」,一方面不帶給他人壓力,另方面則產生報恩的連結想像,以獲得更多的機會(韓貴香,2010)。不知道滑坡到哪裡了,總之,就覺得在社群媒體裡的自我與他人協商,又想要個人表態,又要顧慮他人觀感,真的是蠻累人的。
.
▓ #回到自我的認同與肯定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該片用一種警告的意味,說明著我們人際關係的媒介化。人們的日常生活深深受到社群媒體邏輯的影響,資訊傳遞與接收的慾望,形成了一種被視覺化、感官化、表面化的比較、競爭,進而感到狂喜、興奮、失落、焦慮,範疇當然包含了前述的「外表」、「成就」等。在數位時代,有許多自我認同、人際關係上的焦慮,都來自社群媒體,當然,社群媒體上互動的重要性,已然不須多言,只是那種情感、情緒的自持就更加重要了。
.
回到阿德勒。阿德勒認為人在出生之後,就會從各個環境中找到自己適切的位置,並從個人的內在中,找到對某一團體的歸屬感,最後自願地對「#群體做出無私奉獻」,而這正是社群情懷的核心精神。但,其實我們不應該太在意尋求他人的認同,而是在一個社群價值下,追尋對自我的肯定與認同。這個非常個人化的修練軌跡,並不是很容易,但可以試著每天朝向目標逐步做一點點改變。
.
▓ #我們該怎麼做
.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把《自卑與超越》、《被討厭的勇氣》當作心靈雞湯文,這次為了解釋、解決自己的心情,細心地進入到個體心理學的境地裡,才慢慢懂得阿德勒的真正想法,充滿了人性關懷。或許我沒有真的如此贊成阿德勒的論墊,也不一定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希望可以提供你我一些對自己更好的想法。
.
我認為,阿德勒的社會情懷、社群感、共融感,可以當作一是一個中心價值,也就是無比較的社會公平。但若說真的可以做的是,承認自己有這些想法,並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它們。我們可以單純觀察這些想法,不去處理它們。然後慢慢去面對,甚至與這些令人感到脆弱的想法共處。
.
然後重建思考路徑,相信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卑的細微之處,並且試著懷抱勇氣(courage)。勇氣並非勇敢,社會學家Brené Brown(2012)在《脆弱的力量》中區分,勇敢是應付困境的能力,勇氣則是全心全意面對自己的恐懼,接納自卑脆弱的心境。她的脆弱研究裡發現,勇氣與脆弱總是共存的,那些自卑感反而就是讓我們可以成為我們的道路。
.
我們可以偶爾會覺得自己就是很爛,充滿挫折,但脆弱不等於懦弱,勇氣允許自己脆弱,也讓我們看到真正的自己。
|
📂 #參考文獻:
.
1. Clance, P. R., & Imes, S.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5(3), 241.
2. Young, V. (2008). The Impostor Syndrome. Finding a Name for the Feelings. Overcoming the Impostor Syndrome.
3. Young, V. (2011). The secret thoughts of successful women: Why capable people suffer from the impostor syndrome and how to thrive in spite of it. Currency.
4. Sakulku,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6(1), 75-97.
5. Brown, B. (2012).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Teachings on Authenticity, Connection and.
6. Stein, H. T. (2013). 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Theory & Practice: A Socratic approach to democratic living, 1-297.
7. 陳美姿, & 周麗端. (2020). 望子成龍女成鳳? 教養信念在社經地位與家庭學習環境間的中介效果. 教育心理學報, 52(2), 365-388.
8. 韓貴香. (2010). 華人對成就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2(1), 41-76.
9. 康庭瑜. (2019). 賦權及其極限? 後女性主義, 社群媒體與自拍. 新聞學研究, (141), 1-38.
10. 張瑋庭. (2018). 用阿德勒心理學觀點談人際關係-以網路社群軟體 [Instagram] 為例. 諮商與輔導, (391), 49-52.
|
#結果新麥超容易噴 😅
歸因方式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喜中國,以 47 名記者入獄,奪下世界第一。
報告中,把世界記者入獄創下新高,怪給川普,認為是全球失去了民主帶頭領袖,所以記者紛紛被抓。
我認為這個說法,很難說是正確。
首先是,獨裁國家要不要關記者,跟美國總統是誰關係不大,主要的原因還是,獨裁國家想要掩蓋自家負面消息,殺雞儆猴式的處理。
其次,川普帶頭批評媒體為假新聞,會不會造成獨裁政權用這個當藉口。這部分其實是會的,只是那畢竟只是藉口。
就像是美國開始反恐之後,中國就用反恐當理由,壓制新疆維吾爾人,忍無可忍出現暴力反擊時,就冠上恐怖分子的名義。因為缺乏新聞透明,其他國家也只能假裝沒看到。
但如果美國不反恐,中國就不會壓制維吾爾人嗎?那是沒有可能的幻想。地緣政治、漢族利益、華夷式的中華秩序,完全一樣的狀況下,頂多是找別的藉口,也會幹出一樣糟糕的事情。
但在這個報告的歸因方式,我們也可以看出,新聞界對川普的敵意,以及那種「怪給川普就可以搞定了」的習慣態度。
「報告指出,入獄記者人數創下新高,主要是因為全球沒有領袖帶頭維護民主價值,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攻擊媒體,讓獨裁者能合理化打壓國內記者報導的行徑。
保護記者委員會表示,2020年全球有34名記者因為報導「假新聞」而入獄,去年則有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