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武則天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武則天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武則天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武則天評價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表演系兩年的臺詞課想一個月補上?不可能!】 2018-02-09 08:35:43 來源: 新京報 「不瞪眼、不面癱、有表情、能哭」已經成了評價一個演員是否有演技的基礎要素,而表演的另外一面「臺詞」,正在被從這個標準剝離出去,臺詞正在成為配音演員的工作。以至於最近趙立新、韓雪等演員在綜藝節目中...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DA的遊戲實況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這個頻道:https://reurl.cc/zbD5qN DA以Twitch實況台的現場直播為主,這邊則多是存放精華和影片全集 實況遊戲種類以日文為主,有簡單卻可能不太正確的翻譯,請多多包涵。 遊戲內容涵括各式主機,RPG製作大師以及LiveMaker為底的文字遊戲。 #FGO #陸服 #B...

武則天評價 在 ★美豬☆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08 17:58:02

武則天可以話係古代才貌雙全嘅女人 唔理史學家如何評價佢嘅政積, 都無改佢80歲高齡嘅青春嘅容貌 可以睇得岀 #宮廷美容古方 良好嘅 #養膚 方式 宮廷美容古方其實即係 #中醫 調理,歷史沿遠流長 由《神農草本經》至《本草綱目》都有 #中藥護膚 嘅古方! 而香港品牌❤️ #迎雪 ❄️就係提供宮廷古方...

  • 武則天評價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30 17:42:32
    有 56 人按讚

    【表演系兩年的臺詞課想一個月補上?不可能!】

    2018-02-09 08:35:43 來源: 新京報

    「不瞪眼、不面癱、有表情、能哭」已經成了評價一個演員是否有演技的基礎要素,而表演的另外一面「臺詞」,正在被從這個標準剝離出去,臺詞正在成為配音演員的工作。以至於最近趙立新、韓雪等演員在綜藝節目中秀了一把臺詞功底後,就讓觀眾有了發現新大陸的感覺。但在臺詞老師們的眼中,臺詞和表演素來不可分割。

    新京報記者專訪了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的幾位臺詞老師,解析目前表演和後期配音割裂、科班學生臺詞水準堪憂等現象的原因。

    1 配音濫用 - 演員軋戲頻繁哪有時間背臺詞

    最近幾年大熱的劇集不僅捧紅了許多演員,還帶火了一批幕後配音演員,他們的聲音幾乎全年無休地出現在各種劇集中。觀眾一方面被配音演員的聲音圈粉,另一方面也開始對「不同的劇集,熟悉的聲音」感到疲倦。

    很多劇,尤其是古裝劇,現場收音可能會導致聲音上的穿幫,但無法同期收音跟必須起用配音演員之間卻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就算是後期配音,如果對自己的專業和塑造出的人物有要求,哪個演員願意讓別人來給自己配音?」中央戲劇學院臺詞老師吉璟津說。

    接受採訪的幾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口音問題,上海戲劇學院的臺詞老師孫魚洋表示,臺詞教學第一階段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就是矯正學生的地方口音,不然之後的戲路會受到限制。
      

    一些古裝劇因為棚外拍的戲份多,同時段有若干劇齊拍,而不得不用配音,但在現代劇中,配音現象仍然屢見不鮮。除了口音出戲和臺詞功底不過關,軋戲也會導致演員沒有時間背臺詞。「他橫店有戲,車墩有戲,懷柔還有戲,哪有時間去琢磨人物、背臺詞呢?有些人就只能靠導演現場講戲,直接告訴他這場幹什麼,再不行就念數字臺詞。」吉璟津無奈地說。

    知名配音演員姜廣濤(曾為《琅琊榜》藺晨配音)曾表示,「配音演員最為本職的工作其實是譯製片和動畫片,現在我們配這麼多國產電視劇完全是個美麗的誤會。」

    「表演和臺詞一個是手心一個是手背。用配音演員,其實是把這件事割裂了,變成了兩個巴掌。」這種割裂讓北京電影學院的臺詞老師劉中哲很擔心,他害怕配音過分使用會給觀眾帶來錯誤的引導。

    「國外配音演員大多受過表演訓練,但國內不少配音演員學的是播音主持,配音時容易過於『拿捏』,劉中哲認為,缺乏表演訓練會讓配音演員難以應對不同的角色,他提到了這幾年的熱劇,「適合清宮戲小清新范兒的配音演員,不一定能駕馭戰國時期的野性之美,所以《羋月傳》的配音就感覺很空。」

    吉璟津提到《雞毛飛上天》中張譯的表演,東北籍的張譯用自己的聲音詮釋了一個地道的浙江商人,「語言成立,這個人物形象就完成了一半,慢慢地觀眾會相信你就是那個人物。」

    2 悖論 - 學生無心上課忙拍戲,出校門卻急著補課
      

    劉中哲經常會給學生們推薦一些經典的國外電視劇,讓他們去觀摩學習。之前,他推薦了英國的莎士比亞作品改編劇《空王冠》,但過了一段時間再問起時,全班僅有兩個人看了。

    和其他院校的大學生相比,影視院校的學生要面臨另外的誘惑,通告、綜藝、拍戲等工作在讀書階段就紛至遝來,尤其某些讀大學之前就已成名的學生,更是需要持續的曝光保證人氣。

    吉璟津表示,多數表演學院都明令禁止在校生外出接戲。但即便是不外出拍戲、錄綜藝,一些學生也難以保證每天出早功,認真練習課堂學到的方法。「生活中不鞏固,說話含糊不清,或者跟家人和老家的朋友打一個電話就又說回了方言,想要基本功扎實就一定得讓專業融入生活。」

    校園裡有些學生無心上課,急著進圈子拍戲,進了圈子的不少人卻開始急著找老師補課。劉中哲常常接到一些臺詞和表演指導的工作,但授課方式讓他越來越難以忍受,有演員一到了試鏡的時候就拿著劇本來找他,最急的時候晚上給劇本,第二天就要試鏡,「這已經不是表演課了,這是創作課。」

    有些演員甚至會把老師提供的粗略的表演框架,直接定型套用在戲中,劉中哲再也不願意給這樣的演員上課。在他看來,臺詞表演是門慢功夫,需要花時間來打磨和思考,「就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那一小段臺詞,要想講清楚,就得用上十節課。」

    3 高校臺詞教學 - 學生思維僵化,無法理解感於心、發於聲

    高校的臺詞課堂並不神秘,乍看之下,有些基本課程甚至和諸多藝考培訓班的培訓頗為相似。在上述幾大高校的表演系,臺詞必修課通常持續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氣息、聲音、咬字是第一階段的入門訓練,儘管基礎,但也需要在課堂外下足工夫練習。吉璟津介紹,『出早功』是中戲的傳統,要求學生每天早上花45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練習課程內容。

    高校也會引進一些國外的教學方法,上海戲劇學院這幾年引入了林克萊特聲音訓練法,這套理論強調“放飛自然之聲」,有論文表述過林克萊特認為現代人在來自社會的壓力和束縛下,出於禮儀、紀律和偽裝等目的,已經丟失了發出最自然聲音的能力。「演員這個職業就是社會心靈疏導師,用人類的情緒和那些原始的生命訴求去引領別人」,孫魚洋如此說。

    「第二個階段是『人情意』,你要去理解劇本和臺詞。」

    吉璟津指出,一些演員並不理解臺詞,只是一味死記硬背。隨著各種影視劇數量突飛猛漲,對演員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但演員培養的規模卻沒有跟上劇集的生產步伐,「表演指導」、 「臺詞指導」應運而生。

    但有時找上門的培訓卻讓吉璟津感到頭疼,「經紀公司簽了藝人,但戲不行被導演和製片人退回來,就找老師補課問『能不能在1個月之內解決掉?』,怎麼可能?」

    「先塑造人物,再談臺詞。臺詞是人物感於心,發於聲的結果。沒有感於心,哪來發於聲?」,塑造人物是劉中哲反復強調的一點。但在實際教學中,他卻經常感到無力,學生的僵化理解讓他頭疼。

    「學生一演杜十娘,基本就是我崩潰的時候。她們永遠把杜十娘弄得風塵味十足,然後就是哭,把她變成哭哭啼啼的怨婦。在某種流行審美的驅動下,覺得‘能讓觀眾哭,我的創作就成功了。 」
      
    4 改進 - 學校授課從舞臺劇為主到兼顧電視劇

    如今臺詞表演存在的種種問題,其實已經埋藏在藝考體系中。一方面,對於藝考生的文化課分數要求過低,被錄取的許多學生在文本的理解能力上並非佼佼者。

    另一方面,為了成功通過考試,大部分學生都會在藝考前參加各種培訓班,而培訓班的課程往往更偏重朗誦,獲得了些皮毛的學生到了大學課堂上反而喪失了學習動力。劉中哲就曾在課堂上遇到過習慣了把朗誦當臺詞的學生質疑「怎麼跟培訓班教的不一樣」的情況,「孫道臨不用朗誦腔,依然可以把《琵琶行》演繹得讓人潸然淚下。」

    雖然學生存在不少問題,但高校老師們仍然在努力革新自己的授課方式。孫魚洋表示,全國幾大影視院校的教學都以舞臺劇為主,但演員接觸更多的還是影視劇。為了跟市場接軌,學校的教學也在做調整,讓學生能儘早適應電視劇的拍攝方式。在他看來,職業教育有三個層面:心態、技能、知識,目前的教學體系在職業心態層面的培養還不夠多。

    而影視劇中臺詞表演太差,過度使用配音的問題,演員固然有責任,但劇集生產鏈條上的其他方面也並非全是受害者。劉中哲指出,一些戲的劇本也有問題,「太爛的劇本沒法演,有些時候其實是演員在替編劇寫劇本。」

    孫魚洋認為,有些時候使用配音,演員本身也很無奈,片方有預算考慮,經紀公司也有其他的工作安排。「現在越來越工業化、標準化,每個人付出的時間都有限,但這其實也是行業進步的表現。」

    劉中哲推薦了一部電影,李麗華主演的《武則天》。對於看著近些年影視劇長大的人來說,這部上世紀60年代的電影的臺詞表演風格顯得過於平實。劉中哲解釋到,現在流行的朗誦腔是形成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特殊語言表達方式,「回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電影,他們也有『腔調』,但都是『人物』在說話。」

  • 武則天評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18 12:00:00
    有 471 人按讚

    #長知史 武則天顛覆古代政治 一

    歷史春秋網
        
    傳奇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是她那個時代的產物,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她一輩子當中嫁了兩個皇帝,那是一對父子,唐太宗和唐高宗;她生了兩個皇帝,那是一對兄弟,唐中宗和唐睿宗;她本人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顛覆了整個中國古代的政治傳統和制度設計。
      
    後世對武則天的評價非常複雜。有人說她篡權、殺人如麻、殘忍成性。但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當中,由李唐改為武周,可能是死的人最少的一次革命。有人說她把社會秩序都搞亂了,實際上,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穩定的時期,武則天的前面是一個「貞觀之治」,武則天剛退位沒幾年,就迎來了一個「開元盛世」。固然,武則天時代有其非常黑暗的一面,比如「任威刑以禁異議」、「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酷吏當道等,但她同時也重用一批正直有才華的人治理天下。
      
    武則天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她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最高統治位置的?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劉後濱應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文化中國》欄目邀請,講述了武則天的傳奇一生。這裡選取的是其中的四個片斷。
      
    唐高宗李治即位一年以後,來到了長安城中的感業寺,將一個非常美豔的已經蓄長了頭髮的尼姑接回到長安的宮中。高宗的王皇后非但沒有吃醋,反而是異常地高興。可是,王皇后萬萬沒有想到,沒幾年,她的身家性命就葬送在了這個女子手裡。可以說,從這個女人踏進宮門的那一刻起,宮廷裡就硝煙四起,暗藏殺機,大唐江山從此不得安寧,但她也同樣用激情和夢想造就了千古流芳的大唐氣象,在中國的歷史上放射著無比輝煌的光芒。
      
    重返皇宮
      
    武則天碰到太子李治,是她政治生涯的真正開始。可是這一碰,它不是一般的男女接觸。這一亮相本身在歷史上就是一記轟雷。
      
    那個時候,武則天的身份是皇帝唐太宗的才人,就是說她是唐太宗的女人,對於李治來說,她是庶母。當時唐太宗正病得厲害,就讓太子李治到床前來陪他,就在這個時候,李治與武才人一見傾心。這個出場,在歷史上是很震動的一個場面。
      
    有一種觀點認為,武則天是有心機的人,因為她一直在尋找機會,這個今後的皇帝太子李治是一個機會,所以她會主動暗送秋波,以一種長姐似的關懷,把年輕的太子給俘虜了。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李治因為從小就死了媽,太宗這些年來治理國家也很忙,這個年輕的庶母居然那麼地溫柔,使李治又有一種主動的行動。還有一點咱們也不能忽略,武則天長得還是很漂亮,是那個時代標準的美人。歷史記載,她的相貌是叫「寬額廣頤」。額頭比較寬,下巴也稍微比較長,人比較豐滿。對於性格懦弱的李治來說,吸引力還是很強的。從郭沫若到胡戟這一些人都認為,洛陽龍門石窟的盧捨那佛像就是武則天的一個寫真,就是按照她的那個模樣做出來的。

    武則天做過唐太宗的才人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後來在唐高宗立武則天做皇后的詔書中,就直面地回答這個問題:我承認這個武皇后是先帝的才人,但是,是先帝賜給我的,並不是有什麼「穢亂春宮」的問題。不管怎麼說吧,這兩個人在唐太宗晚年的時候,就埋下了感情的種子。
      
    唐太宗去世之後,按照唐朝的規定,武則天被派到了感業寺做尼姑。對於一般的宮廷女性來說,如果到了尼姑庵裡面做尼姑,有可能就是青燈梵鐘,一輩子了此餘生。武則天能這麼甘心嗎?她肯定不。那一年在佛寺當中的生活武則天是怎麼度過的,我想那個煎熬是雙重的:一方面自己那種政治野心,希望得到重用、希望出頭露面的這個野心受挫了,同時在情感上也是被澆滅了。她知道,高宗在太宗去世滿週年的時候,一定會來行香。這給了她很大的信心,才能夠堅持下來。她在尼姑庵裡寫詩,其中有一首收錄在《全唐詩》當中,名字叫做《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就是說,這一年,我天天在哭,我在想高宗,你不相信我怎麼想你嗎?我整個裙子是濕了又濕,濕了又濕,我都捨不得洗掉;為你流的眼淚,至今還鎖在我的箱子裡啊。
      
    永徽元年5月26號這一天,是唐太宗的週年忌日,按照唐朝的禮儀制度的規定,當老皇帝去世一週年的時候,新皇帝要帶領群臣和後宮的嬪妃,一起去皇家的寺廟裡面,給皇帝來行香祭祀。
      
    有人認為,性格決定命運,一點不假,要換其他的皇帝,一年多了,估計早就把這事兒忘到九霄雲外去了,可是李治這個人就是那麼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多情之人,所以才導致了這次見面。
      
    在貞觀末年,武則天對李治的這種吸引,不是一般的吸引,否則身為帝王,後宮佳麗三千,他怎麼可能想起一個關係不大的人,一年以後還想起她來呢?我想是武則天已經對他吸引得太深了。
      
    所以才會有《唐會要》上面的一段記載,說「上因忌日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潸然」。兩個人是面對面潸然淚下,那叫一個情意綿綿。對於武則天來說,這是唯一的一次機會了。武則天採取的措施是哭,一見面不說別的,我上來先把你的心給你哭碎了。
      
    武則天太瞭解李治了,李治是歷史上著名的會哭的皇帝。所以這一哭,就會勾起他這一年多來,壓在心裡的很多的情感,所以他再也逃不脫武則天布下的這種感情之網。武則天已經是二十五六的年齡,已經很成熟了,她對李治的把握是非常有信心的。經過這麼一番激情的表演之後,李治沒有把武則天從感業寺裡給帶走。
      
    在李治的心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名不正則言不順。武則天也有擔心。可是這一天很快就到來了,因為很快就有人從宮中給她送來一個消息,說皇后王氏讓你偷偷地把頭髮先蓄起來。這就奇怪了,為什麼不是李治下聖旨讓武則天開始蓄髮,而是王皇后找人送信讓她蓄髮呢?高宗從感業寺回來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面,表現得悶悶不樂,整天若有所思,失魂落魄的樣子,高宗在皇后的追問下就說,還記得我們去感業寺,我們在那裡碰到了武才人,我心裡現在惦記著她,可是很難想辦法,要她回來,應該怎麼辦呢?可是他沒有想到皇后那麼痛快,皇后說這個事兒你不要擔心了,我來給你辦理,我肯定把她給你接回來。
      
    王皇后腦子是不是進水了,把皇帝身邊這樣一個來路不明的所謂情人,接到自己身邊來,成為將來和自己爭寵的一個人?
      
    王皇后有她現實的目的,當時在宮中有一個蕭淑妃,明顯地比皇后更得高宗的寵,更根本的一個原因,王皇后這些年以來沒有為李治生下個一男半女,而蕭淑妃為高宗生下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李素節。這就不一樣了。素節生下來不久,高宗就立他為雍王。按照慣例雍王這個封號,一般是不封給嬪妃所生的兒子的,除了太子之外,雍王是諸王當中地位最高的。所以那個時候皇后感到自己的地位有些威脅了,正好又碰上高宗這一段時間悶悶不樂,所以皇后就想到了一招她自認為的妙棋,就是想辦法讓高宗把武則天接進宮來,這樣就能夠讓高宗的心思轉移到這個成天日思夜想的女人身上來,把蕭淑妃忘到一邊去。對李治來說當然是喜出望外,正中下懷。在王皇后的安排下,大概在永徽元年的年底,或者永徽二年年初的時候,武則天就秘密回到了宮中,而且就在前後,武則天已經為李治懷上了身孕。這一年武則天剛好28歲,她的人生被分成兩個十四年,第一個十四年她終於是進到了唐太宗的後宮,後又用了十四年的時間,等待著再次回到皇宮啊。王皇后和武則天真的叫各懷心事,結果是陰差陽錯,一拍即合。這樣說來,王皇后也算得上武則天的恩人。
      
    武則天剛進宮的這段時間,看史書上記載,經常說她「卑辭屈體」,見到皇后一定會打招呼,一定是特別地客氣,非常地恭敬。所以正是因為這樣,她很快就贏得了皇后,也贏得了皇帝對她的歡心,很快武則天就有了自己的合法的身份了,被唐高宗封為昭儀。而且武則天為高宗懷了身孕,這個事情對武則天的命運來說,是更加地關鍵。

    對於高宗李治來說,那一段在太宗病榻前面的私情非常深,跟太宗給他賜的婚,娶的蕭淑妃是不太一樣的,更重要的,武則天的經歷那是歷盡滄桑,而且在尼姑庵裡面呆了一年多,那也不是白呆,修煉氣質,那種豐富的情感閱歷會很快地戰勝蕭淑妃,捕捉住高宗的。這也再次證明高宗有戀母情結,武則天看來是後宮當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嬪妃,可是恰恰因為武則天成熟,蕭淑妃青澀,所以蕭淑妃敗下陣來。蕭淑妃還敗在一個問題上,皇后是支持武則天的。這個時候的武則天,基本上已經傲視群芳了,在後宮當中,她是王皇后之下,所有人之上。但是對於武則天來說,我想她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做高宗一般的嬪妃。而王皇后僅僅是把武則天當成她和蕭淑妃之間爭寵的一個棋子,可見王皇后不僅是社會閱歷不夠,連宮廷鬥爭的經驗也嚴重不足。
      
    王皇后這個人恐怕不太聰明。但是也不能說王皇后一點沒有考慮,她應該說分析過武則天的背景和可能帶來的危險。但是她認為武則天不太可能。在當時那個政治環境下,能夠取代皇后的這些人,都是出自貴族家庭,武則天的門第不夠。再說,武則天有一個嚴重的問題,你曾經是先皇的才人,你有一個歷史的包袱在那裡,高宗能夠把這個改變嗎?所以王皇后不太擔心武則天會繼續往前走,威脅到自己。
      
    但是王皇后也不想想,武則天是在李治做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在勾引李治了,這麼樣一個人,她怎麼就不警惕一點呢,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幹得出來的,你如果是按照常理來替武則天安排她今後的道路,那一定是大錯特錯了。
      
    王皇后沒有警惕,其他人也同樣沒有警惕嗎?不,當時的輔佐班子,包括長孫無忌、褚遂良,包括皇后的舅舅柳氏,還有宰相韓瑗、來際這一批人都是站在皇后這一邊的,是維護皇后所代表的關隴貴族集團利益的這麼一個政權班底,這個班底當得知武則天懷有身孕的時候,這些人開始警惕起來了。永徽三年的七月份,也就是武則天肚子裡的孩子還有不到半年時間就要出生的時候,他們就把高宗的長子陳王李忠匆匆忙忙地立為太子,防止將來武則天或者蕭淑妃爭奪皇后的位置。
      
    因為外朝大臣的攔截,不可能深入到皇帝的內宮去,所以武則天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在感情上,把高宗拉得越來越近。那段時間連連地為高宗在生孩子,永徽三年的十月,武則天為高宗生下了長子李弘。實際上自從武則天入宮以後,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她為唐高宗生下四男二女,佔唐高宗所有十二個子女當中的一半,而且自從武則天入宮以後,唐高宗沒有再和任何嬪妃有過生育的記錄,可見武則天在後宮的專寵到了壟斷的地步。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武则天 #唐高宗

  • 武則天評價 在 吳淡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30 20:53:38
    有 2,719 人按讚

    危害當代,造福後世,這樣的人其實很難評價。(完結篇,隋煬帝)
    一直都被寫成昏君,其實隋煬帝,不單純是。被寫成暴君⋯⋯其實也還好。
    國力富強,增築長城、開運河通南北,遠巡西域辦"萬國博覽會"⋯這些對於後來的人都是便民措施,問題是他幾乎同時做,而且一個不認輸的人是可怕的,他三次攻打高句麗,不管怎麼說他都不認輸,誰勸他也不聽!人民為了造船和挖運河,民工腰部泡在水裡都生蛆他也不管,幾十萬人攻打高句麗(說實在韓國人真的很頑強啊💪💪跟他們硬碰硬很難順利)沒回來幾個他也不吝惜。
    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把科舉制度變成國家制度的人,不過這個舉措也間接戳了自己的死穴,他同時企圖削弱関隴貴族的利益(這裡面就包括了唐高祖李淵)⋯人民起義,貴族造反,他還在江南快活,看著自己溫柔的皇后說:你看,我這顆頭長得不錯,不知道誰會來砍?"
    這實在是太…太隨意了吧⋯⋯
    然後,原來看似忠誠的宇文化及就幹掉了他。
    其實他不是昏君,他能幹有為聰明果敢,就是時間管理出了問題⋯⋯還有做事從來不顧後果⋯⋯😭
    他是隋煬帝:煬字諡號,意思是火太大,把一切都烤焦。
    過在當代,功在?
    我的答案是唐朝。倉庫裡的米,在隋滅亡好多年後都還用不完,唐朝的時候外國的使節一來,覺得他們比隋朝寒傖多了。大概到武則天的晚期唐朝的國力與財富才能跟他在位的時候相比。
    不努力會亡國,太努力也會,你一定要相信這是真的。
    PS:結論,
    一,凡事要有S O P,別太急!
    二,讓人民沒飯吃和過度勞動人民得到的結果是一樣慘。
    三,有時候早點認輸,也算是一種不執迷不悟的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