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的放映室 #文末抽書
‼️本活動ig抽一本、臉書抽一本‼️
#木的手拉手合作
📣《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
出版社:寶瓶出版
作者: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
📍書籍摘要
✨你聽過微笑憂鬱(Smiling Depression)嗎?
微笑憂鬱指的是「有憂鬱問題,但成功將問題隱藏的...
#木的放映室 #文末抽書
‼️本活動ig抽一本、臉書抽一本‼️
#木的手拉手合作
📣《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
出版社:寶瓶出版
作者: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
📍書籍摘要
✨你聽過微笑憂鬱(Smiling Depression)嗎?
微笑憂鬱指的是「有憂鬱問題,但成功將問題隱藏的人」,這樣的族群,看起來表面上正向、快樂,但內心其實藏著憂鬱。
也許你會聯想到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的那一些,光鮮亮麗的藝人,羅賓威廉斯、韓國藝人雪莉、鐘鉉等,為什麼特別提到藝人?因為藝人正是需要在舞台前、螢光幕前散播歡樂和正向能量的人,但他們的內在,也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憂鬱、脆弱,很難向別人訴說...
微笑憂鬱的族群,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多,而正因為「成功將憂鬱隱藏」,也更難以察覺。
✨笑,是為了隱藏悲痛
通常微笑憂鬱的族群,也會發現他們的外在表現十分優異。但外在表現與內在心理的狀態,是不能夠畫上等號的...
每個人內在的主觀、情緒感受,受到內外在許多因素所影響。表面看起來越光鮮亮麗的人,要揭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也更為困難,也害怕被眾人問到「你在憂鬱什麼?」,因為擔心不被理解,所以必須要藏起來。
💧可能一直以來都不被允許悲傷脆弱
💧可能一直被迫需要正向積極
💧可能對於自我揭露不夠有安全感
💧可能一直備受眾人的期待,害怕讓人失望
💧可能....
📍觀後感
「不正常才是正常」,這是本書讓小編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一直以來社會上存在著「不要想太多、正常一點」的文化。也讓脆弱、悲傷、負面情緒很難被接納。
但當你遭遇到人生的挫折、失落,你以為自己能夠被允許悲傷了,卻沒想到眾人亦期待著這個悲傷有時限性,你能夠快點好起來...
想告訴所有遇到難以忍受的事情、受挫了、受苦了的人啊
「你就哭吧、逃避吧、崩潰一下吧」
有這些悲傷、痛苦的情緒才是正常的,只要當你準備好了,準備重新再往前走的時候再走就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論職場、生活、感情、關係、家庭,都會有讓人為難與不舒服的時刻,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你一直是個被期待的孩子,請在長大成人後的現在,給予自己「悲傷的權利」吧!
📍木的推推理由
1️⃣對於微笑憂鬱有興趣、或你正是這個族群的人,你能透過這本書,更了解知識性的訊息,也有深度共鳴。
2️⃣你正在遭受著人生中某一個你認為「必須要隱藏起來的悲傷挫折」,你能夠透過這本書,了解如何扭轉思考,有不一樣的嘗試。
3️⃣防疫期間,待在家就來看看書吧!!!
#木的抽書
(本活動IG抽一本、臉書抽一本)
1️⃣追蹤木的IG/木的臉書粉絲專頁
2️⃣Tag兩位好友,並寫下「對於微笑憂鬱的想法」
3️⃣「分享」此篇文章於限時動態/臉書動態時報,並tag @moodradio_
4️⃣若有中獎,請務必主動聯繫我們,並提供分享頁面之截圖
(上述步驟務必都完成,才算是有抽獎資格唷)
‼️重複留言不予計算‼️
🌟5/30 23:59截止,並於5/31 22:00前於IG限時動態公佈得獎名單。
#微笑憂鬱 #憂鬱症 #depression #smilingdepression #心理學 #悲傷 #正常化悲傷 #憂鬱 #負面情緒 #接納 #寶瓶出版 #心理諮商 #台北諮商 #新北諮商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圖文插畫家麗莎
正常化諮商 在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木的放映室 #文末抽書
‼️本活動ig抽一本、臉書抽一本‼️
#木的手拉手合作
📣《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
出版社:寶瓶文化
作者: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
📍書籍摘要
✨你聽過微笑憂鬱(Smiling Depression)嗎?
微笑憂鬱指的是「有憂鬱問題,但成功將問題隱藏的人」,這樣的族群,看起來表面上正向、快樂,但內心其實藏著憂鬱。
也許你會聯想到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的那一些,光鮮亮麗的藝人,羅賓威廉斯、韓國藝人雪莉、鐘鉉等,為什麼特別提到藝人?因為藝人正是需要在舞台前、螢光幕前散播歡樂和正向能量的人,但他們的內在,也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憂鬱、脆弱,很難向別人訴說...
微笑憂鬱的族群,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多,而正因為「成功將憂鬱隱藏」,也更難以察覺。
✨笑,是為了隱藏悲痛
通常微笑憂鬱的族群,也會發現他們的外在表現十分優異。但外在表現與內在心理的狀態,是不能夠畫上等號的...
每個人內在的主觀、情緒感受,受到內外在許多因素所影響。表面看起來越光鮮亮麗的人,要揭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也更為困難,也害怕被眾人問到「你在憂鬱什麼?」,因為擔心不被理解,所以必須要藏起來。
💧可能一直以來都不被允許悲傷脆弱
💧可能一直被迫需要正向積極
💧可能對於自我揭露不夠有安全感
💧可能一直備受眾人的期待,害怕讓人失望
💧可能....
📍觀後感
「不正常才是正常」,這是本書讓小編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一直以來社會上存在著「不要想太多、正常一點」的文化。也讓脆弱、悲傷、負面情緒很難被接納。
但當你遭遇到人生的挫折、失落,你以為自己能夠被允許悲傷了,卻沒想到眾人亦期待著這個悲傷有時限性,你能夠快點好起來...
想告訴所有遇到難以忍受的事情、受挫了、受苦了的人啊
「你就哭吧、逃避吧、崩潰一下吧」
有這些悲傷、痛苦的情緒才是正常的,只要當你準備好了,準備重新再往前走的時候再走就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論職場、生活、感情、關係、家庭,都會有讓人為難與不舒服的時刻,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你一直是個被期待的孩子,請在長大成人後的現在,給予自己「悲傷的權利」吧!
📍木的推推理由
1️⃣對於微笑憂鬱有興趣、或你正是這個族群的人,你能透過這本書,更了解知識性的訊息,也有深度共鳴。
2️⃣你正在遭受著人生中某一個你認為「必須要隱藏起來的悲傷挫折」,你能夠透過這本書,了解如何扭轉思考,有不一樣的嘗試。
3️⃣防疫期間,待在家就來看看書吧!!!
#木的抽書
(本活動IG抽一本、臉書抽一本)
1️⃣追蹤木的IG/木的臉書粉絲專頁
2️⃣Tag兩位好友,並寫下「對於微笑憂鬱的想法」
3️⃣「分享」此篇文章於限時動態/臉書動態時報,並tag @moodradio_
4️⃣若有中獎,請務必主動聯繫我們,並提供分享頁面之截圖
(上述步驟務必都完成,才算是有抽獎資格唷)
‼️重複留言不予計算‼️
🌟5/30 23:59截止,並於5/31 22:00前於IG限時動態公佈得獎名單。
#微笑憂鬱 #憂鬱症 #depression #smilingdepression #心理學 #悲傷 #正常化悲傷 #憂鬱 #負面情緒 #接納 #寶瓶出版 #心理諮商 #台北諮商 #新北諮商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圖文插畫家麗莎
正常化諮商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正視憂鬱的靈魂:林奕含逝世四週年』
2017年4月27日,甫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作家 #林奕含,被發現於台北寓所內上吊身亡,得年26歲。她突然地離去除了留下心碎的父母與分居的丈夫之外,還有讀者無限的惋惜。
・憂鬱無助在家庭與社會壓力下噤聲
林奕含的父母在其身亡後召開記者會,說明林就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的主人翁房思琪,活在性侵害的陰影中。林奕含在書裡說「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這也許透露出憂鬱患者在面對災厄的無助感,尤其是性侵害議題中,家長可能礙於情面、缺乏經驗之下,無法有效給予孩子支持,兒女的心理焦慮更加惡化。林奕含的字裡行間透露著困惑、對社會的不信任,對自己未來的懷疑,他更直接的指出,「要求容忍」這件事情好像被社會給正常化了,面對暴力要容忍、面對痛苦要容忍,如此這般,好多個體性問題都被集體社會略過了,只剩下一個個在憂鬱中痛苦的靈魂。林奕含,是少數選擇用筆記下這些心理歷程的人,很可惜的是,我們只能在她身後四年重新反省字裡行間中的一切,「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剝奪。」
・正視性暴力/珍惜身邊的人
根據2016年統計,#台灣約有200萬人有憂鬱症症狀,而其中真正被治療、諮商或是被社會機制重視的,顯低於這數字。我希望在林奕含逝世四週年的今天,各位可以多關心身邊的朋友,陪他聊天、分擔憂慮,讓人覺得有依靠,或許能夠阻止一些不幸。而更重要的是,性暴力無所不在,我們雖然無法斷定作家生前的遭遇是否屬實,但若防治狼師與不當行為的意識能夠更普及,也許,悲劇可以不會這麼頻繁的發生。
僅以此文,悼念一個充滿才華而短暫的靈魂。
正常化諮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100412桂綿質詢衛生局
#桂綿の質詢
【防疫工作尚未結束】
守住國都之門,即守住台灣🇹🇼
今日衛生局局長備詢時表示:
國人施打疫苗後在出、入境或生活上,可以得到比較正常化的待遇。
由此,桂綿建議外國朋友入境之前也可以先行施打疫苗後再進來,讓大家安心同時也保障大家安全。
【菸害少一點.健康多一點】
🚬桂綿多次催促局長能趕快通過 #電子菸害地方自治條例,目前已於今年2月份上路了,主要針對未成年吸電子菸、販售給未成年電子菸及在禁菸處吸電子菸已經開罰,希望衛生局能多多宣傳,讓菸害少一點。
【台灣即將面臨超高齡社會】
🏥2025年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長者,長者的照護需求較多,目前佈建完善的 #社區長期服務網,但老人專科醫院更為重要,桂綿建議局長要超前部署,桃園市應新建 #老人智慧科技專科醫院 來因應未來的超高齡社會,提供長者更專業、更有溫度的醫療品質,長者的健康是我們未來的大重點。
【現代人困擾】
😢情緒困擾、家庭生活因素、感情問題讓您喘不過氣嗎?目前桃園市13區衛生所都有提供 #免費心理諮詢服務,心理諮詢服務有別於電話上諮詢,可與心理師面對面溝通,讓諮詢更有溫度,提供給需要民眾參考。
心理諮商面談申請方式:
1.電話預約:電洽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03)332-5880。
2.線上申請: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
https://dph.tycg.gov.tw/mental/
於首頁上方點選『諮詢面談預約』,即可進入心理諮詢預約頁面,申請欄位有目前桃園市各區諮詢地點及時段,填寫資料送出後,再等待承辦人員聯繫,如有疑問請致電:(03)332-5880洽詢。
#市議員張桂綿關心您💗
#電子菸 #超高齡化社會 #心理諮詢服務
#1925安心專線 #1980張老師專線
#1995協談專線
YouTube 看這邊😊
https://youtu.be/j9krCkkyh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