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FIBA撰文報導林志傑
中國CBA職業籃球聯賽,浙江廣廈隊「台灣野獸」林志傑,日前結束了他在廣廈隊的十年生涯,FIBA世界籃球協會,也特別發文描述林志傑這位昔日亞洲第一得分後衛,在國際賽發跡的過程。
-
以下為FIBA撰文:
中華隊球星林志傑,在CBA浙江廣廈隊的生涯,隨著季後賽被淘汰後...
#台灣之光#FIBA撰文報導林志傑
中國CBA職業籃球聯賽,浙江廣廈隊「台灣野獸」林志傑,日前結束了他在廣廈隊的十年生涯,FIBA世界籃球協會,也特別發文描述林志傑這位昔日亞洲第一得分後衛,在國際賽發跡的過程。
-
以下為FIBA撰文:
中華隊球星林志傑,在CBA浙江廣廈隊的生涯,隨著季後賽被淘汰後似乎已經結束了。而廣廈球團賽後對他的致敬,可能也象徵著這位台灣挑戰CBA最成功球星,在CBA輝煌十年的結束。
-
而在FIBA亞洲賽場上,林志傑在中華隊有一段漫長而輝煌的旅程。在2003年亞錦賽首次亮相後,林志傑成為了賽會中最好的球員之一。讓我們回顧一下他在國家隊的一些成就。
-
#野獸出籠
一個球員不可能平白無故得到"野獸"這樣炫泡的稱號,林志傑一直是亞洲最好的得分手之一,在FIBA共六項賽事的46場比賽中,志傑場均能得到10分。
-
192公分(6'4“)的身高和優秀的運動能力,使得志傑成為國家隊的兇猛進攻終結者。即使在他職業生涯的後期,隨著彈跳能力稍微消退,他仍然有著狡猾的腳步可以攻擊籃框。無論是轉身還是歐洲步,他都能找到辦法把球放入籃框。他熱愛切入對抗,並能在罰球線上獲得分數。
-
2013年亞錦賽,可以說是林志傑在FIBA中的高峰。在面對主場球隊菲律賓的比賽,志傑傳出了生涯最高的12次助攻,同時得到20分9板,接近大三元的成績。最重要的是,他優異的表現最終幫助中華隊84-79獲勝。
-
志傑是整場比賽中最俱威脅的人,特別是在轉換進攻的時候。他能夠自己抓籃板推快攻,而他一旦啟動,他總能找到辦法進球,或是找到空檔的隊友。菲律賓在2011年和2009年的亞錦賽中擊敗了中華隊,而2013年志傑的爆發,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
林志傑對菲律賓的20-9-12令人難忘,但其實他在2013年亞錦賽的在整個賽事中,表現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
-
在第一場比賽中,中華隊以91-87的比分擊敗約旦,志傑得到生涯最高的27分。然而在中華隊在輸給卡達終止5連勝後,迫使中華隊在八強賽時面對中國隊。儘管遇到了由易建聯和王治郅領軍的衛冕冠軍,但中華隊仍以96-78獲勝,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林志傑在這歷史性的勝利中得到17分和7個籃板。
-
中華隊最終在準決賽中輸給了伊朗,並在最後輸給韓國的錯失了2014年的FIBA世界杯,但這第四名,仍然是中華隊自1999年以來的最佳名次。而林志傑在賽會中,以每場10.7分,3.8個籃板和4.9次助攻的成績,獲選最佳五人,足以讓他獲得最佳小前鋒的榮譽。
-
#路的盡頭
2017年,志傑沒有參加FIBA亞洲賽事,這是他自2005年以來第一次缺席。他已經36歲了,這位台籃傳奇已經退出國家隊。雖然他仍在國家隊世預賽的大名單中,但他從未在賽事中上場。截至目前,"野獸"在FIBA中得到462分、162個籃板和100次助攻。(2007年開始正式統計籃板助攻)
-
與此同時,志傑在CBA的表現說明,他仍然可以為國家隊做出貢獻。在CBA四分之一決賽中,林志傑幾乎單槍匹馬地將廣廈帶到了下一輪,在過去三場比賽中平均每場得到18.3分,三分球12-21。
-
你覺得林志傑他油箱裡還有油,還能再續國家隊生涯嗎?
歐洲籃球聯賽季後賽 在 阿猴體育台 HOHO SPORT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BL #超級籃球聯賽 #九太科技 明天農曆年後開工,為下半季做準備,球團已確定簽下現年31歲、身高約205公分的美國白人大洋將Nick Evans,將和上半季表現優異的小洋將 #賽森(Franklin Session)搭檔 #雙洋將 出擊,全力拼搶季後賽資格。
Evans過去曾就讀美國南伊諾大學,後來轉戰職籃大多在加拿大NBL討生活,2015-16年球季效力London Lightning,當年的總教練即是現在執教 #ABL #東南亞職籃聯賽 #寶島夢想家 的 #朱利亞斯(Kyle Julius),並在該季打進總冠軍賽。
Evans本季原先效力NBL的Moncton Magic,後來轉戰BIBL歐洲巴爾幹國際聯賽,效力阿爾巴尼亞Vllaznia,出賽5場平均10分與6.6籃板,擁有不錯的運動力,但球風仍偏守優於攻。賽森過去也打過NBL,認識Evans,將有助於2人磨合默契。
九太上半季原本採雙洋將,但大洋將布魯克斯表現欠佳,僅出賽2場即被釋出,後來即靠賽森單洋將撐完剩餘球季,改讓本土球員有更多磨練機會,上半季以3勝13負、排名墊底作收,球團誓言將在下半季奮起,Evans近日即將抵台,將以完整的雙洋將衝刺下半季。
歐洲籃球聯賽季後賽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oop Taiwan 美國職籃戰國策之古神開講:
如果哪天ABL變成台灣最高等級的職業舞台,那台灣籃球會變得怎樣?當然誰都不樂見,但下結論之前,其實世界上是有相關案例可循。
2008年,莫斯科開打了一個短期盃賽-VTB United League Promo-Cup ,由俄羅斯VTB銀行主辦,總共八支球隊參加,其中三支是俄羅斯聯賽(PBL)莫斯科的在地強權,CSKA、Dynamo、Khimki,加上來自烏克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波蘭的球隊,打了一個單淘汰錦標賽,CSKA奪冠,VTB United League Promo-Cup效果非常好,隔年開始成為八支球隊的循環賽,被視作是VTB聯賽第一個正式球季。
當時FIBA還沒有很強制實施一國一聯賽制,VTB也逐漸擴大規模,第三季開始擴大為12國,到了2012年,已經成為18隊,來自十個國家,包含俄羅斯、白俄羅斯、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喬治亞、波蘭、捷克、烏克蘭,甚至還有亞洲的哈薩克,第一個橫跨兩大洲的巨型跨國聯賽。
更嚴重的是,總計俄羅斯八支球隊參賽VTB,當時PBL不過只有十支球隊,PBL的主辦單位俄羅斯籃協眼看不對,開始商討要解決這個怪異狀況,VTB主席和雙方坐下來整合。俄羅斯籃協表示,PBL是歐冠聯賽公司授權比賽,加上VTB還沒受到FIBA正式承認,應該由俄羅斯籃協來主導才對,但俄羅斯體育從蘇聯解體後,一直沒有真正商業化,各隊整體預算和實際執行不透明,觀眾參與程度低落,每場不到兩千人,整季只有18場例行賽,而且政治內鬥不斷,導致當時也有球隊只想打VTB。
最後俄羅斯籃協同意雙方對話會是比較好的選擇,承認VTB為俄羅斯最高級別聯賽,2013年,原屬PBL球隊全部加入VTB,總數規模達到二十支球隊,隨後,PBL改制為俄超聯賽(Russian SuperLeague),作為純本國的二級聯賽,層級低於VTB,2015年來打瓊斯盃,來自庫頁島的PSK薩哈林就是當時剛升上這個層級。
VTB經過數度改革和波折起落,包含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2015年起烏克蘭球隊撤出,立陶宛也因為國內聯賽改制,同一年也退出VTB,目前VTB為14隊規模,仍有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白俄羅斯、波蘭、哈薩克等五支非俄羅斯球隊;這個聯盟觀眾數慢慢成長,目前過去幾年都在2300~2500人左右。
VTB當然也有很多問題,前幾年前VTB副主席Yulia Anikeyeva才在俄羅斯籃協的鬥爭中,被過去籃協派扶持的Andrei Kirilenko鬥倒,以貪汙罪入獄,Andrei Kirilenko全票通過成為俄羅斯籃協主席,而現在VTB榮譽主席不是別人,就是前俄羅斯第一副總統Sergei Ivanov。
但無論如何,光是能夠商業運作和預算透明化,這一點就已經遠超過去蘇聯時期同樣以舉國體制運作的各種官僚模式,根據去年報導,目前CSKA一年預算3600萬歐元仍是歐洲籃球之最,Khimki和Lokomotiv-Kuban都超過1500萬歐元,最窮的俄羅斯球隊Avtodor和PARMA則是不到三百萬歐元,聯盟營運的總預算則在六百萬歐元左右。
最重要的是,根據VTB執行長和總經理Sergey Kushchenko及Ilona Korstin表示,過去承襲蘇聯體制的CSKA,一直強調「冠軍不用宣傳」,但進入VTB之後才發現球隊戰力和商業化是兩回事,他們現在一年宣傳經費就花40萬歐元,想要扳倒CKSA的Khimki更是花了這一倍以上,同時VTB致力打擊公關票,希望能打造真正商業模式的聯賽。
有沒有聽起來和台灣哪裡很像?同樣有著一定的基礎,但怎麼都催不出來的運動消費者,原因在於商業化模式不成熟,贏球永遠在營利前面,如果有其他國家可以刺激的商業模式導入,是不是可以讓職業聯賽有更多可能性?不要說撇除政治因素,去加入CBA這種鬼話,體育就是政治的延伸,如果撇除政治,CSKA這種不怕浪費機票錢的球團也想加入NBA去,但問題是一支球隊加入能不能保證俄羅斯聯賽的制度出現改變?顯然很難,看看Tel Aviv被以色列聯賽怎麼搞到想出走就知道了。
同時Sergey Kushchenko及Ilona Korstin也強調,VTB營運一定必須包含其他國家參與,這些非俄羅斯球團的球隊預算不會比底層的俄羅斯球隊多到哪去,但包含哈薩克的Astana、愛沙尼亞的BC Kalev,拉脫維亞的VEF Rīga都在這兩年打進季後賽,預算很重要,但永遠不是唯一選項。
拉脫維亞這幾年籃球天分不錯,包含青年隊和職業生涯早期曾經參與VTB的Dairis Bertāns、Jannis Timma、Rodions Kurucs和Anžejs Pasečņiks都被國外更大球團看見,最終透過選秀和自由球員簽約,被NBA球隊看上,進而在2015年時隔半個世紀,終於殺進歐錦賽八強。
一個聯賽能不能達到職業聯賽最低門檻,從來就不是國家隊排名,從來就不是有沒有少數頂級球團能不能養活幾個高薪球員,這是職業聯賽標準值;要的是更多參與人口和更完整制度,要的是比死水一攤的舊品牌更適合職業發展的思維,這是職業聯賽中的比較級。
VTB相比ABL當然有很多問題,包含菲律賓人主導,規定和參與國家一日三變也是常態,但當去中國燒錢是停在1124的選舉芭樂票,多點球隊去ABL比起SBL體制萬年如一日和連個鬼影都沒有的CBL,是不是更適合台灣的模式?適切性商業模式的選擇,WHY NOT?
如果原本怎麼走都是死水,無關乎籃協或是誰能僭越台灣籃球代表的本位主義,單純是等著死水自己活過來是沒希望的;如果自詡媒體人,提出問題找出方法,比繼續罵人順便擺架子重要多了。
歐洲籃球聯賽季後賽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oop Taiwan 美國職籃戰國策之古神開講:
如果哪天ABL變成台灣最高等級的職業舞台,那台灣籃球會變得怎樣?當然誰都不樂見,但下結論之前,其實世界上是有相關案例可循。
2008年,莫斯科開打了一個短期盃賽-VTB United League Promo-Cup ,由俄羅斯VTB銀行主辦,總共八支球隊參加,其中三支是俄羅斯聯賽(PBL)莫斯科的在地強權,CSKA、Dynamo、Khimki,加上來自烏克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波蘭的球隊,打了一個單淘汰錦標賽,CSKA奪冠,VTB United League Promo-Cup效果非常好,隔年開始成為八支球隊的循環賽,被視作是VTB聯賽第一個正式球季。
當時FIBA還沒有很強制實施一國一聯賽制,VTB也逐漸擴大規模,第三季開始擴大為12國,到了2012年,已經成為18隊,來自十個國家,包含俄羅斯、白俄羅斯、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喬治亞、波蘭、捷克、烏克蘭,甚至還有亞洲的哈薩克,第一個橫跨兩大洲的巨型跨國聯賽。
更嚴重的是,總計俄羅斯八支球隊參賽VTB,當時PBL不過只有十支球隊,PBL的主辦單位俄羅斯籃協眼看不對,開始商討要解決這個怪異狀況,VTB主席和雙方坐下來整合。俄羅斯籃協表示,PBL是歐冠聯賽公司授權比賽,加上VTB還沒受到FIBA正式承認,應該由俄羅斯籃協來主導才對,但俄羅斯體育從蘇聯解體後,一直沒有真正商業化,各隊整體預算和實際執行不透明,觀眾參與程度低落,每場不到兩千人,整季只有18場例行賽,而且政治內鬥不斷,導致當時也有球隊只想打VTB。
最後俄羅斯籃協同意雙方對話會是比較好的選擇,承認VTB為俄羅斯最高級別聯賽,2013年,原屬PBL球隊全部加入VTB,總數規模達到二十支球隊,隨後,PBL改制為俄超聯賽(Russian SuperLeague),作為純本國的二級聯賽,層級低於VTB,2015年來打瓊斯盃,來自庫頁島的PSK薩哈林就是當時剛升上這個層級。
VTB經過數度改革和波折起落,包含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2015年起烏克蘭球隊撤出,立陶宛也因為國內聯賽改制,同一年也退出VTB,目前VTB為14隊規模,仍有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白俄羅斯、波蘭、哈薩克等五支非俄羅斯球隊;這個聯盟觀眾數慢慢成長,目前過去幾年都在2300~2500人左右。
VTB當然也有很多問題,前幾年前VTB副主席Yulia Anikeyeva才在俄羅斯籃協的鬥爭中,被過去籃協派扶持的Andrei Kirilenko鬥倒,以貪汙罪入獄,Andrei Kirilenko全票通過成為俄羅斯籃協主席,而現在VTB榮譽主席不是別人,就是前俄羅斯第一副總統Sergei Ivanov。
但無論如何,光是能夠商業運作和預算透明化,這一點就已經遠超過去蘇聯時期同樣以舉國體制運作的各種官僚模式,根據去年報導,目前CSKA一年預算3600萬歐元仍是歐洲籃球之最,Khimki和Lokomotiv-Kuban都超過1500萬歐元,最窮的俄羅斯球隊Avtodor和PARMA則是不到三百萬歐元,聯盟營運的總預算則在六百萬歐元左右。
最重要的是,根據VTB執行長和總經理Sergey Kushchenko及Ilona Korstin表示,過去承襲蘇聯體制的CSKA,一直強調「冠軍不用宣傳」,但進入VTB之後才發現球隊戰力和商業化是兩回事,他們現在一年宣傳經費就花40萬歐元,想要扳倒CKSA的Khimki更是花了這一倍以上,同時VTB致力打擊公關票,希望能打造真正商業模式的聯賽。
有沒有聽起來和台灣哪裡很像?同樣有著一定的基礎,但怎麼都催不出來的運動消費者,原因在於商業化模式不成熟,贏球永遠在營利前面,如果有其他國家可以刺激的商業模式導入,是不是可以讓職業聯賽有更多可能性?不要說撇除政治因素,去加入CBA這種鬼話,體育就是政治的延伸,如果撇除政治,CSKA這種不怕浪費機票錢的球團也想加入NBA去,但問題是一支球隊加入能不能保證俄羅斯聯賽的制度出現改變?顯然很難,看看Tel Aviv被以色列聯賽怎麼搞到想出走就知道了。
同時Sergey Kushchenko及Ilona Korstin也強調,VTB營運一定必須包含其他國家參與,這些非俄羅斯球團的球隊預算不會比底層的俄羅斯球隊多到哪去,但包含哈薩克的Astana、愛沙尼亞的BC Kalev,拉脫維亞的VEF Rīga都在這兩年打進季後賽,預算很重要,但永遠不是唯一選項。
拉脫維亞這幾年籃球天分不錯,包含青年隊和職業生涯早期曾經參與VTB的Dairis Bertāns、Jannis Timma、Rodions Kurucs和Anžejs Pasečņiks都被國外更大球團看見,最終透過選秀和自由球員簽約,被NBA球隊看上,進而在2015年時隔半個世紀,終於殺進歐錦賽八強。
一個聯賽能不能達到職業聯賽最低門檻,從來就不是國家隊排名,從來就不是有沒有少數頂級球團能不能養活幾個高薪球員,這是職業聯賽標準值;要的是更多參與人口和更完整制度,要的是比死水一攤的舊品牌更適合職業發展的思維,這是職業聯賽中的比較級。
VTB相比ABL當然有很多問題,包含菲律賓人主導,規定和參與國家一日三變也是常態,但當去中國燒錢是停在1124的選舉芭樂票,多點球隊去ABL比起SBL體制萬年如一日和連個鬼影都沒有的CBL,是不是更適合台灣的模式?適切性商業模式的選擇,WHY NOT?
如果原本怎麼走都是死水,無關乎籃協或是誰能僭越台灣籃球代表的本位主義,單純是等著死水自己活過來是沒希望的;如果自詡媒體人,提出問題找出方法,比繼續罵人順便擺架子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