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次級錯誤信念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次級錯誤信念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次級錯誤信念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萬的網紅我是崴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梨泰院Class》 (內有部分劇情,慎入!) 最近Netflix有兩部韓劇非常火熱,臉書上的友人們已經分成「迫降派」和「梨泰院派」,坊間還冒出大量的玄彬嫂、朴太太…. 崴爺比較偏梨派,因為《梨泰院Class》的劇情和餐飲創業有關,這類題材,我一向都很感興趣。 但是啊,從第五集開始,我就三...
次級錯誤信念 在 我是崴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梨泰院Class》 (內有部分劇情,慎入!)
最近Netflix有兩部韓劇非常火熱,臉書上的友人們已經分成「迫降派」和「梨泰院派」,坊間還冒出大量的玄彬嫂、朴太太….
崴爺比較偏梨派,因為《梨泰院Class》的劇情和餐飲創業有關,這類題材,我一向都很感興趣。
但是啊,從第五集開始,我就三不五時的出戲….
這應該是職業病犯了,看到「朴世路」開餐廳的方式,我替他很緊張,劇中很多錯誤,我以前開餐廳時都犯過。
世路的餐廳沒倒閉,真的是奇蹟。
■《公司的股份…》
劇中,天才網紅少女「以瑞」到世路經營的「甜栗」餐廳擔任經理的工作,憑著她自媒體的影響力和建議,讓原本頹靡不振的餐廳,業績大幅成長;因為這樣,以瑞拿到了一些股份…..
看到這邊,都沒太大問題,把股份讓給員工的確是留住人才的方法。
但讓人疑慮的是,以瑞「自走砲」的個性,讓店裡人事一再產生摩擦、衝突,顯然情商很有問題。
而她到店裡工作的動機,擺明就是因為迷戀老闆,萬一最後愛不到怎麼辦?她會不會感情用事、翻臉不認人?
有了股份,就能牽制餐廳日後的經營方向和策略;除非是一個性情穩定、行為理性、三觀一致的股東,否則對一個奈米級創業者而言,把股份讓給一個這種性格的員工,就像抱著一顆不定時的炸彈,恐怖ㄟ。
世路啊!你應該先給她業績獎金或分潤就好,不要那麼快就給她股份啦。
.
.
■《買下第二家店…》
世路第一家店,開在梨泰院人流很多的地段,生意不錯;後來被對手「長家集團」找碴,被房東惡意趕走,讓他不得不搬離原店面。
因為不想再遇到被迫搬遷的窘境,世路決定自己買店面,自己當屋主。(帥氣!)
世路買下的店面,位在人流很少的次級商圈,開幕時在地的老婆婆告訴他:「你眼光真差,這裡每年都有店會倒閉,為甚麼會在這開店呢!」
怎麼感覺,世路事前並不知情!
崴爺以前開餐廳就遇過類似的狀況,因為房東惡意漲價,我決定開第二家店;當時,以為自己的第一家店有點名氣,所以把店從一級商圈,搬到隔壁幾條街的次商圈,結果業績大幅下滑,賠了快一年,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樣美好。
同樣的店,差一條街,業績就會差個十萬八千里。
除非是非吃不可的「名店」,例如:鼎泰豐;或是有銀彈、口袋深,能大撒廣告的「人氣店」、「網美店」;冒然買下這麼冷門的店面,真的太危險。
世路,你的身家都押在這,有沒有先做過市調啦?
.
.
■《對手,都在自己家…》
最讓我不解的是,為什麼對手「長家集團」的人馬都能把「甜栗」當自家廚房一樣進出?
長家集團的小兒子根秀在「甜栗」當員工;長家的主管「秀娥」在開店務會議的時候還能旁聽….
世路,在商言商,做生意還是得防一下,最好人人都那樣單純善良、守口如瓶。
.
.
《梨泰院Class》劇情張力真的很棒,就像打怪遊戲,每一集,主角「朴世路」都會有新的問題要面對,也讓人看得很過癮。
「創業」就是這麼回事,不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不被打倒,才活得下去。
我很喜歡世路在劇中說的一段話,這段話,也是崴爺自己一直努力的動機,特別想分享給你們。
當世路被前輩問到奮鬥的目標時,世路說:
“我想要「自由」。”
“我希望能替我的話語、行動賦予力量,
不讓任何人招惹我,和我身邊的人,
我不想被任何不當之事或任何人擺布,
我想過著能夠理所當然地主導自己的人生、
不必為信念而犧牲的生活。”
有創業夢的人,看《梨泰院Class》的當下,一定會覺得熱血沸騰!
但崴爺還是提醒大家:
“部分情節純屬戲劇效果,創業菜鳥勿學!”
畢竟我們都不是偶像劇裡的「朴世路」。
#梨泰院Class
#還有什麼韓劇好看呢
次級錯誤信念 在 許添盛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下摘錄自: 賽斯書 個人實相的本質 第38頁 (九大負面核心信念)
現在:往後我們將討論你們為什麽會有這些信念,現在呢,我只要你們去 「認識」你們自己的信念。
我將要列出一些令人自限的錯誤信念。如果你發現自己同意其中任何一項,那麽你就應當知所警惕,認知這正是你個人必須加緊努力的地方。
1.人生是苦。
2.身體是個次級品。作為一個靈魂的工具,它自然是下賤而污染了的。
你可能覺得肉身先天上就不是好東西,至於肉體的欲望更是糟之又糟。基督徒可能認為肉身是可悲的,以為靈魂是「下降」到肉體裡去–「下降」這個字自然是指由一個較高較好的情況落入到較差較糟的。
東方宗教的信從者也常會以為,他們有責任去否定肉身,去超越它,而進入一種無欲的境界。(例如,道家的「無」。)他們所用的語彙雖不同,但是他們仍相信世間經驗是不可取的。
3.我是無助地面對我無法控制的情況。
4.我之所以無能為力,原因是我的性格、個性早在孩提時就已定型,過去的境遇決定了一切。
5.前生的際遇主宰了一切,我無能為力,因為今生我對前世發生的事情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必須受報應,或自我懲罰以求贖罪,誰叫我前世作孽。自作終歸自受,自己造了「業」 (karma)*,只好逆來順受。
*註在佛教與印度教裡,「業」是一個人在前世所作、所為、所思的總合–因此,在下一生中,一個人前世所造的業就決定了這個人的命運和方向。在賽斯眼中,所有的輪迴轉世全都存在於同一瞬間,所以在施、受、取、捨間並無先後,而是一直在彼此相互取予、相互影響的。那麽「來生」也可以改變「前生」,所以一般定義中所解釋的業便不能適用了。
6.基本上人心險惡,人人都在謀算我。
7.真理只站在我這邊,別人都沒道理,或,真理只能在我這個團體裡才能找到,別處門兒都沒有。
8.我的精力、健康會隨著我的年歲增長而消退,而走下坡。年紀越大越不中用。
9.我的存在乃因我的肉體而有。當我的肉體死亡的時候,就是我意識滅絕的時候。
以上所列的錯誤信念,只是略舉熒熒大者而已。再下來,我列出的是與你們更切身的信念的更明確的清單,你很可能自己就有這種毛病。
1.我身體很弱,一向如此。
2.錢這個東西總是不怎麽好。有錢人不免貪婪,比起窮人來,他們的精神境界總要差一些。有錢人難免勢利,也比較不快樂。
3.我缺乏想像,沒什麽創造力。
其次:我永遠不能做我想做的事。
其次:大家都不喜歡我。
再其次:我很肥。
第七條:我運氣總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