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欠薪民事訴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欠薪民事訴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欠薪民事訴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欠薪民事訴訟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邱顯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要來說一個國家級慣老闆的恐怖故事。 從前從前,有一群國營事業的勞工。因為國營事業有在晚上輪班的需求,晚上上班的勞工,比白天班的多領到一筆名為「夜點費」的錢。 勞工認為,這是他們應得的。畢竟,晚上上班的生活違反人體正常生理時鐘,也可能影響家庭生活和人身安全。多拿一點錢,也是應該的。 但...

  • 欠薪民事訴訟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8 11:36:25
    有 2,408 人按讚

    今天要來說一個國家級慣老闆的恐怖故事。
     
    從前從前,有一群國營事業的勞工。因為國營事業有在晚上輪班的需求,晚上上班的勞工,比白天班的多領到一筆名為「夜點費」的錢。
     
    勞工認為,這是他們應得的。畢竟,晚上上班的生活違反人體正常生理時鐘,也可能影響家庭生活和人身安全。多拿一點錢,也是應該的。
     
    但是,當勞工要退休的時候,才發現公司完全沒有把夜點費當成工資,退休金硬是少了一部份。於是,開始有勞工提起訴訟。
     
    早期的案件中,勞工常常敗訴。因為法官們認為,依據當時的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10條第9款規定,「夜點費」不是工資。也有法官依據國營事業管理法的規定,認為國營事業人員待遇及福利,應該由行政院說了算。
     
    後來,法院逐漸變更見解。因為單純從「名稱」判斷,太過形式化。也有法院認為,國營事業雖然可以另定勞動條件,還是不可以低於勞基法的最低標準。況且,行政院所定的標準或經濟部訂的辦法,只是「命令」,如果和法律位階的勞基法有所牴觸時,還是要以勞基法為準。
     
    因為非常多勞工勝訴的判決影響(特別是從2000年告到2003年,涉及勞工1440人、金額高達1億2544萬元的中鋼退休金案),勞委會在2005年修正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將夜點費的部分刪除。
     
    修正理由也說得很清楚:「鑒於事業單位迭有將『輪班津貼』或『夜勤津貼』等具有工資性質之給付,以『夜點費』或『誤餐費』名義發放,以減輕雇主日後平均工資之給付責任,實有欠妥,爰修正刪除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10條第9款之『夜點費』或『誤餐費』規定,嗣後有關夜點費及誤餐費是否為工資,應依該法第2條第3款規定及上開原則,個案認定。」
     
    然而,直到現在,國營企業台電、中油、台水、台糖,還和勞工爭執夜點費到底是不是工資。
     
    這些國營企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從地方法院一路壓倒性地輸到最高法院。最近10年民事訴訟就敗訴346件,只勝訴6件。
     
    我找了一下,最近國營企業的勝訴判決,還是距今將近七年前、2014年作成的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2年度勞簡上字第26號民事判決。
     
    而因為沒有將夜點費算入工資以計算退休金,最近五年各國營事業已經被勞動主管機關裁罰將近760萬元。
     
    這樣的狀況實在太誇張了,於是立法院在今年一月通過的預算案中,要求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邀集國營事業,並責成國營事業與工會後,提出書面報告。
     
    那經濟部報告的結論是什麼呢?
     
    「經濟部所屬事業發給員工之夜點費自始即為勉勵、恩惠性質,亦非屬行政院核定之薪(工)資項目,爰經濟部歷來未將夜點費列入工資。目前針對夜點費是否為工資之爭議仍將依據行政院歷次會議結論,依個別案例狀況認定,若有提起訴訟者,則依法院判決辦理。」
     
    → 翻譯蒟蒻:
    「你的退休金不是你的退休金。」
    「想要退休金嗎?不給你咧。」
    「想要的話來告我啊!」
     
    同時,各公司還在和工會洽商的過程中,除了一再表示夜點費不是工資之外,更希望工會協助與員工溝通,避免向外投訴或與公司興訟。

    → 翻譯蒟蒻:
    「我不會給大家錢,但是可不可以麻煩大家不要告我。」
    工會:???
     
    原則上不給,例外有去告(而且勞工非常可能會告贏)才給。而如果勞工沒有去告,或者勞工告了但是公司籤運好抽到少數見解,那就繼續不用給——這個態度完全就是一個吃定勞工怕麻煩而且心存僥倖的慣老闆。
     
    故事說完了,但是故事還沒結束。我真的想要奉勸經濟部和行政院,既然行政機關民國八十幾年到現在的認定,都被法院一再打槍,那就該好好檢討反省。況且,夜點費也是個國營企業長期依據相關規定編列下來,至少在各公司內部具有一致性。
     
    如果絕大多數的判決都認為某個國營事業夜點費是工資,那不管是從尊重司法權、勞工權益的保障和勞工之間的平等來看,都應該把夜點費當工資來算。
     
    這個問題,雖然有其歷史背景,但時至今日,也應該積極處理。至於願不願意處理和怎麼處理,就看這個政府,是不是一個勇於承擔、知錯能改,是不是一個尊重司法、重視勞工權益的政府了。

  • 欠薪民事訴訟 在 超認真少年 I’m Serio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23 11:51:12
    有 1,582 人按讚

    【當大家遇到糾紛時如何找律師?】 #找尋超認真律師

    我們有一個想法,明年我們預計會開啟YouTube會員制。
    (大家不用擔心免費的影片更新還是會照常運行。)

    會開放會員制的原因有很多,我們每天都會收到五百則左右的訊息,裡頭有詢問工業的,也有希望我們為他出聲或是建議解決方法和人生諮詢的。詢問工業的部分,我們有開立 超認真工業技術交流平台 。另外一塊,我們想要徵求幾位 #擁有共同價值的律師,來讓會員朋友們,有一個可以諮詢,請求專業協助的地方。

    無論你是小老闆、個體戶還是員工,只要是屬於超認真聯盟會員的都可以免費使用。當然!律師不是要來幫大家吵架,而是協助解決,當你是一個小勞工求助無門,遇到無良業主。或是小老闆遇到邪惡員工,甚至是只有一兩萬的工作受到委屈、對方抓著你不會為了小錢上法院要凹死你的這種人........

    我們相信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上法院才能處理,但當你求助無門或是無人諮詢時,律師是可以成為你法律上的後盾。協助如何先從情、理出發,到最後法的運用,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所以、如果大家身邊有認識符合以下條件的律師朋友歡迎推薦。
    也 #歡迎分享,讓我們找到適合的人選

    【 #超認真律師需求】
    1. 有律師執照
    2. 心中優先順序是情理法,法是最後的武器
    3. 擅長勞資議題
    4. 合作以法律顧問為主,若有其他需求,例如法律文件撰寫、民事訴訟之代理、刑事審判程序開始前之告訴代理,會依個案另外再談。
    5. 對於台灣工業有所關注或想要支持 aka是我們的少年之一啦(加分題)

    【未來會員使用法律顧問之適用類型】
    (參照勞資爭議法律及生活費用扶助辦法第3條至第5條)
    1. 與雇主發生勞動基準法終止勞動契約、積欠資遣費或退休金之爭議。
    2. 遭遇職業災害,雇主未給與補償或賠償。
    3. 雇主未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就業保險法辦理加保或投保薪資以多報少,致勞工受有損失。
    4. 不當勞動行為裁決事件。

    #所以你和你老婆吵架爭奪遺產請不要來諮詢
    #希望這件事明年能成真善良的人不再被欺負

  • 欠薪民事訴訟 在 林佳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13 11:43:33
    有 173 人按讚

    勞動小教室:公司突然倒閉,勞工如何維護權益?

    昨日遠東航空無預警宣布停飛停業,完全重演 #復興航空 突襲性倒閉的戲碼,毫無社會責任,也讓受雇的勞工成為最大受害者,董事長卻神隱,實在是非常惡質!今天要帶大家認識,如果公司突然倒閉,小蝦米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1️⃣提早警覺,成立工會

    從復航、華映等近來的關廠案就可以看出,#提早知道公司的危機狀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身為勞工,資訊非常不對等,但還是可以透過組織工會或是參加勞資會議,要求公司定期提供相關的經營資訊,還有退休金提撥狀況等。

    記住,#組織工會對於捍衛關廠權益是最有保障的,因為成立工會後,才會享有很多依法協商的權利、政府協助的保障、還有集體逼公司上談判桌的能量。平常就應該盡量組織工會、參與工會,即使公司已經確定即將倒閉,但只要事業活動還沒結束,都應該盡快組織工會。

    2️⃣確認權益是否受損

    關廠涉及的最大權益就是:#工作權。事實上有很多惡質企業是惡性關廠,可能還是用其他名目在經營事業,那麼依照勞基法11條,和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第9條,勞工還是要優先被安置到其他單位。因此勞工第一時間要主張的是工作權的協商。

    如果繼續維持工作權是很困難的,那麼就必須計算清楚自身的法定權益,公司能否依法支付,包括:#資遣費、#預告工資、#新制和舊制退休金、#五年內是否有積欠薪資及加班費 等。

    如果公司對前面這些金額無法確實的說明並盡速給予員工,那麼就要小心了。

    3️⃣如何爭取損失的權益

    如果發現公司沒有積極的給予員工應有權益,協商都在拖延,那就必須盡速行動。可能的行動依序包括:
    👉組織工會或自救會
    👉申請勞資爭議調解
    👉集體公開要求政府積極介入、老闆出面
    👉提起民事訴訟。

    過去不管藍綠執政,遇到關廠案,老闆又不發給員工應有權益,往往都只能開罰了事。問題是即使幾十萬的 #罰款,大公司往往不痛不癢。如果打官司,也必須拖上兩三年以上,老闆可能也早就脫產。因此組織工會或自救會,公開要求老闆出面解決,以及政府介入,就是不得已但必要的手段。

    目前依照 #勞基法28條,對於老闆積欠前述薪資,勞動部可以補助每位勞工,最多相當於六個月每月平均薪資的金額(工資墊償)。

    但如果超過的薪資部分,還是必須讓老闆有實質的壓力,才能夠要得回來。這也是我認為目前《#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保障十分不足的地方。目前限制出境的方式顯然不足夠,我認為必須修法,對惡性關廠的業者課以刑責,才能夠有實質的壓力,讓老闆出來面對。

    這麼多無預警的關廠案,證明台灣仍然有許多惡質的老闆,利用資訊的不對等,迴避法定責任,犧牲勞工和消費者的權益,甚至謀取自己的利益。

    大家要平時就要多了解自身的權益,也要支持進步的修法和立委人選,才能避免惡質財團繼續橫行囂張!

    #大量解僱權益如何顧
    #勞工作伙改變國會
    #中壢佳一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