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樹學院建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樹學院建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樹學院建案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名為變態的神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神父的鹽 . 神父發現PTT柯糞還真的滿噁的,太魯閣號出軌意外發生的現在,居然有人是在趁機幫馬英九和柯文哲的大巨蛋洗白. . 若說吃人血饅頭,恐怕就是這一群人吧,趁著災難,帶著風向狂啃不已,此次災難有50人喪生,甚至有只有6歲的小女孩,然而,他們卻只在乎自己政治偶像的際遇,為其忿忿不平. . 馬政...
樹學院建案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父的鹽
.
神父發現PTT柯糞還真的滿噁的,太魯閣號出軌意外發生的現在,居然有人是在趁機幫馬英九和柯文哲的大巨蛋洗白.
.
若說吃人血饅頭,恐怕就是這一群人吧,趁著災難,帶著風向狂啃不已,此次災難有50人喪生,甚至有只有6歲的小女孩,然而,他們卻只在乎自己政治偶像的際遇,為其忿忿不平.
.
馬政府之所以遭人詬病,除了本身無能,光就政治態度而言,八八風災之時,數百人遭活埋,不但延誤救災,行政院長劉兆玄還跑去剪頭髮,馬英九事後勘災,災民向其哭訴,馬英九說「我這不是來了嗎?」,相比其冷血,林佳龍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探視傷者,進行搜救與搶修的工作,他請台鐵設置關懷服務小組,建立單一窗口,每一戶罹難者或傷者,都有相對應的窗口,兩相對照,可謂是天壤之別.
.
至於柯文哲,我不知道藉由事故,合理化大巨蛋的工安問題,邏輯在哪,錢櫃大火之時,市長竟然跑到高雄去,為他的「國家治理學院」培訓黨內人才,置台北市民的人命於不顧,明明選舉已過,卻還在拚他的選舉行程,柯糞當時怎麼護航的?市長是為了幫助屏東行銷石斑魚,你們怎麼可以罵他?還在臉書洗版稱讚,至少,林佳龍不會說「每片乳酪都有洞,可以穿過去」或者是,「國家法律訂在那裡,老百姓有遵守義務,不是變成說政府沒去抓到,他犯法好像沒責任」把責任推給人民,相反,他第一時間表示,搶救優先,會付政治責任.
.
到底是誰不能被批評,誰在創造不可質疑的對象,不言可喻.
.
若說PTT八卦版,和從前有何差別,那就是平平都是在罵政府,過往,是就事論事,現在,則偏好胡亂罵一通,並習得了柯文哲的習癖,好似患了被害妄想症,一邊罵,一邊還想免於質疑,明明寄生在八卦版上,什麼蟑螂母豬綠共都罵得出來,還在那假掰的哀號,現在都不能罵了,一邊又要扮演被迫害的姿勢,罵完,還得說什麼,1450要來囉,不能罵會被檢討,一出事就只會維穩,只要罵黨就會有群賤畜蟑螂上來維穩,甚至開始說起謊來,說政府只會學中共那套,搞愛國主義炒作民粹,轉移焦點,像對岸一樣維穩洗輿論.
.
一面揍人,還要裝作挨揍的樣子,你們都只會檢討我,檢討阿北,都不檢討蔡英文,哭哭.只能說,有夠忙的.事實上,蔡英文或者林佳龍,幹的事,不過是在哀悼和救助傷者而已.
.
至於八卦版被搞得跟糞坑一樣,臭不可聞,人們被燻得離去,也沒人在意柯糞們在說些什麼,自己罵得狗血淋頭,卻幻想有人來維穩,這般自導自演,過去,還真的沒看過,總不能說,你罵得不過癮,沒人聽,就指桑罵槐,對著空氣吶喊,有人在維穩我.所有人都得乖乖到糞坑裡面,欣賞我排糞的樣子,這樣子,才算「罵政府」.
.
政府不是不能罵,事故發生,也應當究責,釐清災害是如何發生的,但不是見獵心喜,等著一個教訓政敵的機會,用來宣洩自己的情緒,事故如何發生的,出了什麼問題,都不用管,只要等著多死幾個人,好釋放自己內心幻想的不公正,什麼你們都罵馬英九,柯文哲沒有包庇遠雄你們都誣賴他.
.
這,就不叫監督了,這叫真正的維穩,不過維的是心目中兩岸一家親與九二共識的政府,所以,在傷者的傷口上撒鹽,在死者的屍體上潑墨,只要你的政府垮了,我的政府就變對了;若我的偶像是錯的,你的執政當局就得爛的可以,這,不是在幫受難者說話,也不是在幫家屬申冤,更不是在檢討政府,而是利用他們,為自己和自己共情的偶像,馬英九和柯文哲的公平對待,出一口氣.
.
這,就是在吃人血饅頭.
.
只能說是為賦新辭強說愁,衝冠一怒為紅顏而已.
.
此次翻車事故,和過往普悠瑪號脫軌的情況不同,並非是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或是列車駕駛的問題,而是天外降下的一台工程車,駕駛根本猝不及防,這也和台鐵內部的列車管理無關.
.
而闖禍的工程車疑似手剎車沒拉,也有可能是手剎車故障,導致工程車滑落列車行經的軌道,列車撞上後脫軌,並直接撞擊隧道牆面.
.
第一節至第三節車廂傷亡最為嚴重,第一節車廂出軌後再衝入隧道之中,導致車廂扭曲變形,而此事件最啟人疑竇的地方,就是駕駛疑似手剎車沒拉好,將工程車停在邊坡上,而且把較重的車頭朝下坡停放,也沒有任何大型車輪擋的措施,車停了便跑去休息,種種行為皆像是外行人的行為.
.
而台鐵明明因應清明連假,暫停施工,該司機又是工地負責人,其他工人都不在場,他一個人跑去現場巡視,明明步行巡視就可,卻要開吊卡車,不知其動機為何.
.
事發停車的路段是便道,並不會有人車行駛,因此有工會要政府改善外車侵入的問題,恐怕不是重點,此工程為台鐵「鐵路行車安全改善6年計畫」,工程的目的及是為了改善鐵路安全,降低邊坡災害風險,原本是針對不穩定的邊坡加以改善,換句話說,原本是為了安全而進行工程,而施工的對象,卻成為了災害的風險.
.
就如同原本是為了修補傷口的血小板,卻成為了擁塞血管的來源,屬於由內而外釀成的災害,並不是純粹的外力入侵.
.
而事發路段的便道,也沒有加圍籬,明明停工還有人跑到現場,台鐵應該負責的,應該是督導和廠商選擇的問題.
.
如果廠商沒照合約走,台鐵是否會知道?就算知道,能不能給予懲處,或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從防護問題來看,這就屬於合約中「對安全防護如何界定」的問題.
.
台鐵是否有監督機制?例如工地施工,派人監護軌道?定時派人巡邏?按照目前的資訊來看,監造單位為「聯合大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施工廠為「東新營造有限公司」,出事的工程車司機為「義祥工業社」,負責該工程,似乎經過層層轉包,而義祥工業社的地址竟然是一處民宅,該負責人又被爆出指示員工用小畫家剪貼貼未實際施工相片請款,可以看出,這明明是高風險的作業場所,卻由不願負擔風險的廠商轉包給不能負擔風險的小廠商.
.
工地安全應由監造負責,但工地安全是可以全都外包出去給廠商,而台鐵本身不用負責嗎?很難想像,攸關國家安全的建設,連「安全」都能發包出去,而本來監督安全與否的機制,看來似乎漏洞百出.
.
而維繫人們生命的運輸線,如果都是些便宜行事營造廠來接,甚至欠缺專業,實在令人捏一把冷汗.
.
台灣對於工地安全意識的缺乏,導致連為了安全而建造的工程,都能成為不安全的來源,這絕對是結構上巨觀的問題.
.
交通部應該通盤檢討工程發包的問題,特別是攸關於台鐵的安全措施施工,應該比照指標性工程辦理,而政府部門對於公共工程的評鑑措施為何?是否流於文書的形式,和現場脫節?
.
所謂「風險」並不是危險,風險指的是潛藏的危機,具備著不確定性,而危險指的是已確定的不安全.
.
也就是說,曝露在風險下面,他可能會發生危險,也可能不會,甚至他可能會獲利.
.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還會去做有風險的事,在工地安全方面,因為這可以節省成本,這樣做比較有效率,應該沒有什麼比關上車門去休息,或者是,把應負擔的責任都轉嫁給別人,這樣子沒有風險的事.
.
但是風險並不會消失,而只是把代價交給無辜的人,你不認識的人,以及建設工程的目的,你應該帶給他們幸福的對象,普羅大眾,所承擔而已.
.
所謂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並不是追求「零風險」,而是降低風險,避免表面上解決問題,實則製造更大的問題.
.
沒有什麼比沒有風險,更有風險的事.
.
就算圍籬擋不住卡車,但如果有,是不是就能降低風險?如果台鐵能落實停工,再做一次覆核,該名司機是不是就不會上山去?如果監造單位能落實車輛管理,平地的工程車,不應該在停工時開上去,那個闖禍的人是不是就不會隨便移動車子了呢?
.
這些風險管理一點一滴的累積在一起,就能避免危害的產生.
.
我不贊成林佳龍此時去職,或只是在協助救災,工地安全這一塊的結構問題,我想他再清楚也不過,他應該在監督營造廠是否落實法規以及評鑑機制,下點功夫,再走,也不遲.
.
此時離去,確實是沒有風險的事,但,並不能降低災難再發生的風險.
.
「罵政府」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執著自身偶像的福祉,或者不能像往常一樣隨地謾罵,那也是在追求零風險的自由而已,如果不能以增加公共安全的角度,而只在乎自身的爽度,無的放屎,誰誰誰要罵得比我想像的還多,這樣才公平,而無視情境,執政者的態度,成就一種比爛的哲學,那還不如找棵樹臭罵德不配位,綠共,你們都在妨害我的言論自由,還有用的多,畢竟,樹是綠的嘛.
.
對於蔡政府,必須注意的是,工地缺工的情形,缺乏專業人才,工地待遇難以吸引年輕人,人才凋零,逐漸被外勞取代,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台灣因為武漢肺炎,訂單增加,投資增加,科技場大規模擴廠,需求大於供給,前瞻計畫推動的大量工程,乃至於炒房而生的房地產建案,這些,都會使得人們求取速效,忽略風險,便宜行事.
.
工地安全,便給省下來了.
.
如何落實勞檢,制定工地安全的相關法規,這才是當務之急.
.
一邊追逐經濟發展的果實,一邊也不要忘了採果的,始終是人,寧可先求取穩定與安全,再來想要得到多少.
.
看的見的地方,是人人都能看到的,看不到的地方,果實摘多了會不會砸到人,器具是不是老舊,木梯晃動,爬上去會不會跌下來,這才是執政者必須設想的事.
.
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是很重要的,種種從前,都成今我.
.
莫更思量更莫哀,從今後,要的不是救災的英雄,哀悼的政治家,而是怎麼預防災害,降低損害的公僕,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艾利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破除零風險的夢】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樹學院建案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立交通大學今日於台南分部舉行「致遠樓新建工程動土典禮」。蔡英文總統、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臺南市市長黃偉哲,以及宏碁創辦人、致遠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學長等校友及校長張懋中等產官學界皆出席參與盛會。
據校方表示,致遠樓建築基地1.2公頃,樓地板面積6,980坪,建造經費7.2億元,未動支校務基金及公務預算,開創產學合作的創新模式,也樹立我國大學研究校區的新里程碑。
交大台南分部位於高鐵站區,光電學院於2009年正式招生,成為沙崙科學城的先驅,為響應國家重大建設計畫 ,交大正在籌設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為產業培育人才,累積人力資本,以因應知識及創新經濟時代產業結構的快速變遷及技術的日新月異,提升全球競爭力。
交大台南分部係以產學研合作為核心價值,借鏡德國高等教育的經驗,定位為具有招生及教學功能的研究機構,交大校友施振榮學長等人也師法史丹福研究機構(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SRI),發起成立致遠基金會,以期建構一個專業網絡型的產學研平台,其策略在於產業先發,學研同行,以達到產學研同行致遠的目標。
施振榮學長表示,台灣現在正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產業升級需要借重學術界的能量,在現有基礎上轉型並提升競爭力,惟目前在台灣產學合作的風氣尚不普及、文化及機制也不友善,因此透過新機制建立一個讓產學雙方可以共創價值且利益平衡的新生態是當務之急。
施振榮學長說,在交大張校長積極以新思維尋求突破下,讓致遠樓的產學合建案突破當前的機制,做為日後的產學研究園區。在過程中,由校友及在地企業家共同捐贈成立的致遠基金會也朝此方向努力,積極促成交大台南校區成為未來新型態的產學研究園區,也期盼各行各業都可在此推動台灣朝產業4.0方向轉型升級,大家一起「同行致遠」,也讓沙崙科學城的聚落活絡起來。
交大校長張懋中表示,今日動土之致遠樓即係配合籌設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成立產學聯合研究中心、建立教育訓練、智慧移動、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鄉、智慧農業、智慧綠能等產學平台,其宗旨在於透過產學研緊密的合作,促進產業的升級與轉型,裨益經濟的成長。
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預訂在108學年度正式招生。新的學院與國際接軌,規劃62名師資員額,包括企業講座及合聘師資,以因應產業4.0的新挑戰,深化及優化產學合作績效,讓沙崙科學城成為專案研發基地以及新創事業的搖籃。
新學院合聘師資(講座、教師及研究員),善用學界及研究生人力,共同指導研究生從事論文研究,從可行性探索到具有市場實用價值的研究,達到企業校園研發人力十倍增的目標,累積提升科技競爭力所需的人力資本。
#同行致遠
樹學院建案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立交通大學今日於台南分部舉行「致遠樓新建工程動土典禮」。蔡英文總統、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臺南市市長黃偉哲,以及宏碁創辦人、致遠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學長等校友及校長張懋中等產官學界皆出席參與盛會。
據校方表示,致遠樓建築基地1.2公頃,樓地板面積6,980坪,建造經費7.2億元,未動支校務基金及公務預算,開創產學合作的創新模式,也樹立我國大學研究校區的新里程碑。
交大台南分部位於高鐵站區,光電學院於2009年正式招生,成為沙崙科學城的先驅,為響應國家重大建設計畫 ,交大正在籌設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為產業培育人才,累積人力資本,以因應知識及創新經濟時代產業結構的快速變遷及技術的日新月異,提升全球競爭力。
交大台南分部係以產學研合作為核心價值,借鏡德國高等教育的經驗,定位為具有招生及教學功能的研究機構,交大校友施振榮學長等人也師法史丹福研究機構(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SRI),發起成立致遠基金會,以期建構一個專業網絡型的產學研平台,其策略在於產業先發,學研同行,以達到產學研同行致遠的目標。
施振榮學長表示,台灣現在正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產業升級需要借重學術界的能量,在現有基礎上轉型並提升競爭力,惟目前在台灣產學合作的風氣尚不普及、文化及機制也不友善,因此透過新機制建立一個讓產學雙方可以共創價值且利益平衡的新生態是當務之急。
施振榮學長說,在交大張校長積極以新思維尋求突破下,讓致遠樓的產學合建案突破當前的機制,做為日後的產學研究園區。在過程中,由校友及在地企業家共同捐贈成立的致遠基金會也朝此方向努力,積極促成交大台南校區成為未來新型態的產學研究園區,也期盼各行各業都可在此推動台灣朝產業4.0方向轉型升級,大家一起「同行致遠」,也讓沙崙科學城的聚落活絡起來。
交大校長張懋中表示,今日動土之致遠樓即係配合籌設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成立產學聯合研究中心、建立教育訓練、智慧移動、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鄉、智慧農業、智慧綠能等產學平台,其宗旨在於透過產學研緊密的合作,促進產業的升級與轉型,裨益經濟的成長。
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預訂在108學年度正式招生。新的學院與國際接軌,規劃62名師資員額,包括企業講座及合聘師資,以因應產業4.0的新挑戰,深化及優化產學合作績效,讓沙崙科學城成為專案研發基地以及新創事業的搖籃。
新學院合聘師資(講座、教師及研究員),善用學界及研究生人力,共同指導研究生從事論文研究,從可行性探索到具有市場實用價值的研究,達到企業校園研發人力十倍增的目標,累積提升科技競爭力所需的人力資本。
#同行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