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樓地板面積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樓地板面積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樓地板面積計算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7萬的網紅自由時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幾波Delta目前狀況都可控,雖然還不到降級,但可以在二級範圍內放寬! #武漢肺炎 #指揮中心 #降級...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門市場大改造❓打造沒有車位和排水的時尚空間😲 擁有 55 年歷史的北門市場,如今終於有了重建的機會,不論是當地攤商或附近居民都相當期待。我也一直都很關注,希望改建之後真的能活化公有市場空間、帶動地方繁榮。 然而,我跟市府要了市場的設計圖來看(電子檔在文末),發現裡面問題重重。詢問攤商和里長...
樓地板面積計算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07 02:50:04
【 @girlstyle.mag 】超窄納米樓露台超大?地下內嵌升降飯桌 . TVB節目《東張西望》日前就實探了幾間香港的納米樓,只得百多呎的樓盤多為情侶的小「蝸居」,納米樓並無太多間隔,廚房客廳和睡床的位置都很相近,不過就多數有個大露台,相比起室內超窄的環境,真的十分諷刺引起網民熱議~ . 香港住...
-
樓地板面積計算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6-19 11:54:29北門市場大改造❓打造沒有車位和排水的時尚空間😲
擁有 55 年歷史的北門市場,如今終於有了重建的機會,不論是當地攤商或附近居民都相當期待。我也一直都很關注,希望改建之後真的能活化公有市場空間、帶動地方繁榮。
然而,我跟市府要了市場的設計圖來看(電子檔在文末),發現裡面問題重重。詢問攤商和里長後,才發現設計的過程中,完全沒有找他們討論,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市長在臉書上和新聞上一再強調:「傳統市場也可以很時尚」,未來北門市場外觀會是灰白色系的現代風,市場將不再只是採買購物的地方,更是集合傳統與創新的社區優質空間。
#真的有市長說的這麼好嗎❓
上周我拿著設計圖詢問北門市場的攤商,結果他們給我的回饋是不符合需求。
到底怎麼回事呢?
1⃣ #沒有整體排水系統規劃
排水做得好是讓市場環境衛生又不會產生臭味的關鍵,所以攤位周圍通常有排水溝。
結果不只圖上沒看到,翻遍整個設計簡報,也完全沒有任何關於排水系統的說明,連「排水」兩個字都沒出現。
2⃣ #沒有放冰箱和冷凍櫃的空間
不論是賣肉的或是賣熟食的攤販,都很需要有放冰箱和冷凍櫃的地方,因為東西放在外面很容易壞。
但是目前的設計,只是勉強把 64 個攤位擠進一樓的空間,完全沒有額外的地方可以擺放儲存設備。
3⃣ #沒有考量到多元販售的需求
目前的北門市場,除了傳統賣肉、菜、水果和熟食的攤販外,還有服飾店、理髮廳和修改衣服的工作坊。
然而在設計圖上,幾乎所有的攤位都長得一樣,只適合傳統物品的販售。那改建之後,上面原有的這些店,要何去何從呀?
4⃣ #沒有規劃熟食座位區
有攤商提到,希望未來北門市場可以像現在的東門市場一樣活絡,白天賣菜、晚上賣餐飲。
我在之前的市場報廢會勘也有提議,未來改建應該要規劃熟食區,吸引人來用餐,刺激消費,但顯然市府認為沒必要。
5⃣ #汽機車停車位嚴重不足
目前的基本設計只有規劃汽車位 18 個、機車位 40 個,加起來連 64 個攤販停都不夠。
甚至在簡報中,直接秀出機車停在人行道上的設計圖,根本是鼓勵機車騎上人行道,人車爭道。
#沒有停車位誰會願意來消費❓
原本社區居民一直很期待市場改建的同時可以增加停車空間,市府也回應說將會跟中央來爭取。
去年第 3 次臨時會,我在議會上要求產發處和交通處務必要做好橫向溝通,確保市場的設計保留未來能夠有加蓋停車場的可能性。
結果從設計圖來看,根本沒有預留加蓋的可能。昨天在議場上,市長才說確定沒有停車場了,但這樣的決定,攤商和社區居民卻還絲毫不知情。
他們還在期待著。
我進一步問市長,如果市場沒有停車場,這樣來購物消費的民眾車要停在哪?
沒想到市長居然回答說,機車可以停在 150 公尺外(實際上為 250 公尺)的棒球場停車場。
市民真的會願意在大太陽底下,提著大包小包走 250 公尺?況且市場旁的小巷子寬度才 7 米,也完全沒有人行道。
更令人意外的是,市長鼓勵民眾可以搭乘大眾運輸到市場購物,但最近的公車站點遠在 400 公尺之外,且一個半小時才一班車。這樣完全不切實際。
假如沒有停車場,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北門市場附近,要嘛是汽機車違停亂象不斷,要嘛就是民眾乾脆不來消費,導致市場變成蚊子館。
#沒有集會所如何保障社區權益❓
不論是在 2018 年的新聞,或是在我質詢前一天市府發的新聞稿上,市府都一再強調市場改建之後,將會提供給社區居民集會的空間。
然而,目前市場的設計完全沒有獨立的集會空間。雖然產發處長會後跟我說明,所謂的多功能市集就包含社區居民的集會功能。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市長會認為有獨立集會空間的緣故。
不論叫多功能市集,或是叫集會所,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讓社區居民能夠有固定可使用的集會場所。
感謝市長在議會上答應新竹市民,北門市場將來一定會有讓社區居民集會的空間,這樣就讓人放心了。
#土地利用率低浪費精華地段
北門市場的基地面積約有九百多坪,以市場用地容積率 240 % 來計算,可開發樓地板面積約有 2 千 2 百坪,但目前的規劃設計只用了 450 坪左右,等於容積利用率約是 20 %。
即使扣除 3 百多坪作為道路使用的土地,尚還有 450 坪左右的土地容積沒用到,若以實價登錄上土地一坪 30 萬來計算,等於市府浪費了約 1.3 億元。
可惜市府因為希望將市場盡快重建,所以市長也很明確表示未來不會繼續爭取其他經費,增建停車場或是其他空間。
#北門市場應該重新檢討設計
很感謝市長表示會來修正市場的設計,邀請攤商、里長和里民來參與討論,並將他們的建議和需求盡可能放進設計中。
停車問題,雖然市長表示可以停在棒球場或是搭公車前往,但我想在市長改善公車之前,這樣的解方一點也不實際,市府還是要想辦法來解決。
既然好不容易北門市場要改建了,而且預計要花費四千多萬元,那就更該蓋一個真的符合在地需求、能夠為地方帶來繁榮的市場,不要只是成為拍照打卡的時尚空間而已。
#第三次定期會總質詢
#北門市場 #市政公開透明
#二創向市長粉專設計致敬
新竹市北門公有零售市場拆除重建細部設計及都市設計審議簡報
https://reurl.cc/7XqKxy -
樓地板面積計算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3-05-05 16:13:38130503TVBS美河市翻版 市府出地都更虧18億
影片網址→http://youtu.be/1Ftp8LX_uj4
感謝記者 陳乃瑜 的採訪,說到都更市府虧錢,其實是要看從何角度看,從市議員王鴻薇的角度,原本釋出那麼多土地,後來換回這麼少的土地,當然虧大嚕!
可是從價值來看,假使一棟4層樓公寓,共4戶,每戶土地持分都10坪,最後換回的土地、建物坪數也會不同唷!因為一樓可能有店面效應,價值當然高過二樓以上的住戶,因此一樓分得比較多,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總之,看用什麼角度看嚕!
以下為新聞報導......↓
記者:陳乃瑜 攝影:林亞男 台北報導
去年底台北市政府和建商聯合開發的「美河市」建案,才被監察院糾正,權益分配不符比例,讓市府損失超過100億,這可能不是個案,有議員發現市府出了76%的土地,參與都更,結果只分回一半不到,價差超過18億,議員質疑,這麼虧的都更條件,市府怎麼會同意。
TVBS記者陳乃瑜:「市府出地和建商合作的這個建案,就位在捷運站的正旁邊,不過有議員質疑,市府分回的樓地板面積,不符比例,還倒虧18億。」
屋齡才4、5年的物件,近捷運站還有運動中心,房市上相當搶手,房仲開價每坪140萬,不過當初台北市府出了76%的土地,參與都更,最後只分回37.7%,一半都還不到。
北市議員王鴻薇:「公務員的心態就是,反正這不是我家的地,如果你今天去參與都更,是你們家的地,你是地主的話,你會同意這種條件嗎?你會讓建商吃成這個樣子嗎?」
議員質疑,市府放任建商低估市府財產,如果依比例計算,短少的樓地板面積,價值18億,難道是慷市民之慨當冤大頭?
財政局長邱大展:「確實有時候可能是比較吃虧的,鑑價師是由建商去選的。」
市府解釋,都更必須經過審議委員會評估鑑價合理性,再加上分回的比例是以更新後的價值計算,而不是面積比例,市府認為分回的部分店面,價值比較高。
房仲業者陳泰源:「二樓以上你是住家,跟一樓你是店面,理所當然價值應該不同,落差可能是以好幾倍來計算。」
建商廣告:「最美的水岸住宅。」
之前市府和建商聯合開發的建案,被監委糾正,讓北府損失超過百億,官員也被彈劾,當時市府承諾未來會更慎重處理,如今市府參與都更,再度將估價權,全權交給建商,這樣的「慎重」處理,恐怕讓市民難以認同。
新聞網址→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miffy011820130503183634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62541513 -
樓地板面積計算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1-12-17 21:25:59拯救中區沒落的方式?立委候選人林佳龍提出「針灸」良方,保證可以使老市區起死回生。主張政府以獎勵容積辦法收購中區地標的綜合大樓,拆除後闢建為文化商圈廣場。只要此大樓能單點突破,即能為中區注入商機,風華再現。在場的當地地主何澄祥等都表態讚同,並痛斥中區的殘敗,代表政府的無能,期待讓林佳龍進入國會,協調中央、地方及業主解決。林佳龍16日(週五)上午,是在議員黃國書、逢甲大學都市計劃系教授劉曜華、公園里長沈素玉,以及林文傑、何澄祥、吳重正、吳全等十餘位自由商圈業主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表示,只要他當選立委,他一定可以在四年內解決這佔地600坪,業主百餘位,目前形同中區「毒瘤」的綜合大樓問題。
林佳龍主張,政府以容積移轉及獎勵容積兩方式並行,取得綜合大樓面積約600坪的商二用地,公有化及拆除建築後,將其打造為迷人的都市廣場,一方面在此增設地標雷射燈光區、街頭藝人表演空間、戶外商業攤位及大眾運輸場站,另一方面利用人工地盤增設至少200個停車位,活化呆滯多年的重要地標區。林佳龍進一步提到,中區再生與活化需要積極的政府角色,過去十多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面對商業產權複雜的更新問題,只選擇迴避的作法,不但已經嚴重影響台中市中區的再生,對陷在使用權及土地權屬爭議的綜合大樓地主及使用人,也造成莫大的傷害。
林佳龍願意公開承諾,當選立委後將成立專案小組積極爭取內政部修法解套,一方面促成綜合大樓的商業容積可以順利移轉,確保地主及使用人的權益,並且促成中區第一座迷人的都市大廣場,讓街頭藝人、藝文活動愛好者及大眾運輸使用者願意在中正、自由廣場駐足消費,激發綜合大樓周邊的原遠東百貨及誠品龍心整建再出發,並結合高架化後的新台中火車站廣場與成功路的更新再造,找回中區的繁榮與台中人的歷史記憶。
當地重要業主何澄祥表示,中區自由商圈的土地市值已減了一個零,即原本一坪500萬元,目前只剩50萬元,這是「政府無能」的代表。他自小在自由商圈長大,中區的沒落是台中人的「最痛」,除籲請讓林佳龍進入國會外,也要成立專屬辦公室,結合所有業主來振興中區。主持記里者會的劉曜華教授,則回述台中的歷史,認為大台中是年輕都會區,整個都會中心的形成始於1908年台灣西部鐵路的通車,台中火車站的出現,加上剛興建完成的台中公園,建構了大台中現代化都市的基本骨幹,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整個都會人口將近三百萬人,世界排名131。以台中火車站出現的分隔年,在此之前的台中市舊市區早期名稱以東大墩為名,屬於地勢較高的耕作區。1887年清國政府在此興建台灣省城,勾勒了城門與城牆,也開展了省政府機構的初期建設,包括考棚與衙門等設施。這些遺址至今大多不可考,只留下些許結構物線索與鄉野故事。
台中市舊市區真正的發展要從日本人殖民統治開始啟動,1900年市區改正計劃創建了棋盤形日本人生活區,殖民統治機構,包括州廳、市役所、金融機構、圖書館、公園、自來水、寬廣道路、娛樂、商業、酒廠與糖廠等設施分別在20世紀初期在舊市區及周邊現身。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台中火車站的出現。台中火車站造就了舊市區超過八十年的繁榮,也見證了舊市區將近二十年的沒落,如今台鐵高架捷運化即將完工,配合社會各界在舊市區興建捷運場站的共識,以台中火車站為核心的舊市區將有機會找到新的春天,如果關鍵性的改變可以被實踐:綜合大樓變成綜合大廣場。
綜合大樓的難題與解套:獎勵商業容積移轉、闢建地下停車場與戶外展演與商業廣場
第一廣場邊的綜合大樓街廓面積約0.83公頃,(2大街廓商業區分別為4140平方公尺、4190平方公尺),加上計畫道路面積495平方公尺,總面積約0.88公頃(與隔壁市25第一廣場面積相當),整個街廓可開發之商業樓地板面積約26467平方公尺。如以商業區每平方公尺10萬元計算,整個商業街廓土地價值約26.5億元。綜合大樓街廓與第一市場曾經是台中人歷史記憶的場所,包括1923年日本昭和太子行啟紀念館(1961年改建為綜合大樓)、戰後的台中戲院與成功戲院等設施,是無數台中人的甜蜜懷念場所。
樓地板面積計算 在 自由時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幾波Delta目前狀況都可控,雖然還不到降級,但可以在二級範圍內放寬!
#武漢肺炎 #指揮中心 #降級
樓地板面積計算 在 徐巧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柯文哲市長對大巨蛋提出新的看法,他說:「容留人數6萬以下可先上線,之後再改。」
很多人不太懂是什麼意思,之前容留人數也是59833啊,有哪裡不一樣嗎?
但其實這個說法是建立在我昨天的質詢之上(細節歡迎看影片),雖然人數一樣但並不把容留人數跟環評人數「同一件事」,否則就沒有「之後再改」的空間了!
未來如果大巨蛋營運人數增加,應可隨時向台北市消防局申請變更,只要是按照樓地板面積計算合乎相關規定,容留人數提升應該不難。
這樣的解套方式算相當高招。合法—容留人數跟環評人數不綁死;合理—討論這麼久的59833當成試行標準。不過,對於大巨蛋一直有意見的一派,大概會覺得這個水可放大了。
我的評估,在下一屆都審委員出爐後再開幾次都審會議,大巨蛋就有起死回生的機會了。
#專注市政
#想了解詳情請看影片
樓地板面積計算 在 黃永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北高工產學大樓暨地下停車場】
106/05/05,由黃永昌議員於新北高工會議室召開新北高工產學大樓暨地下停車場說明會,新北高工校長林恭煌於105年7月21日函報教育局興建新北高工產學大樓暨地下停車場案,林校長希望未來產學大樓能帶動學術界與產業界合作,黃永昌指出產學教育大樓興建將可促進新北高工與鄰近工業區廠商雙方面合作,更可提升新北高工教學品質提升新北高工師生成果在國內外企業界的能見度,創造新北高工師生參與國內外科研計劃的機會,使得學生、校方以及產業界三方皆能最大化受益。
除此之外,黃永昌議員更提出新北高工產學教育大樓將同時配合興建附屬地下停車場以提供校方及鄰近學校居民市民使用,黃議員於105年11月10日第二屆第四次定期會上完成附屬停車場提案並協助爭取經費,市長朱立倫向交通局指示三個月時間提出可行性報告並於四月完成可行性研究,黃議員說明新北高工校區緊鄰土城海山捷運站,隨著捷運通車後捷運站一帶通常皆面臨汽機車停車格不足的問題,而海山站每日運量高達兩萬多人次,海山站運量相當於土城延線(土城站、永寧站、頂埔站及海山站)總運量佔比達46%,有接近一半運量在海山站,顯示海山站為土城最需改善地面交通之捷運站。
目前,黃議員已完成海山捷運站新設立海山路門牌號碼及增設海山路機車彎減輕不少停車需求壓力,更於104年8月1日爭取到微笑單車設點於海山捷運站三號出口及105年11月26日於海山站一號出口設點完成,不過海山站所帶動人潮依然龐大,周邊公有與私人停車用地缺乏更加凸顯出停車問題日益增大的困境,藉由此次新北高工興建產學教育大樓的同時配合設立地下停車場將可大幅減輕新北高工及海山捷運站周邊停車壓力。
本次會議除了討論新北高工產學教育大樓及興建附屬停車場之外,黃議員特別邀請北市府捷運局共同參與會議瞭解興建連通道或出口連結至海山捷運站可行性,未來以便海山高工師生及市民使用並增加產學教育大樓便捷性,使得新北高工產學教育大樓結合教學、科研、交通及產業發展等多功能用途,將取之不易的市區校園土地最大化利用以達到新北高工產學教育大樓最大成效,本次會議邀集市府相關局處、地方民代及新北高工等共同參與說明會更是促進地方和諧發展。
本次說明會成果有以下:
1. 交通局已完成地下停車場可行性研究,總工程經費以興建樓地板面積計算約新臺幣四億五仟萬餘元,車格規劃有A與B兩方案,因樓地板面積相同工程經費相當,停車場總共興建有地下三層,施工期為三年,目前已有共識朝B方案以「捷運站機車轉乘」以及師生機車停放為主體興建。
A方案小型汽車約300位,機車位約500位;
B方案小型汽車約230位,機車位約900位。
★地下停車場工程經費新臺幣四億五仟萬餘元,已於會議中市府交通局代表與黃議員達成一致意見由交通局全額編列預算。
2. 新北高工產學大樓由教育局指示計劃書需定位出新北高工特色科目(學校強項)做計劃修正,並將產學合作有關營利事項內容部份細節做修改,因原先新北高工提出產業大樓暨地下停車場案興建面積比之交通局規劃地下停車場地基為小,將可配合修正後計劃書內容新增加樓地板面積之使用目的。
★原案產學大樓經費原為約三億五仟萬元,配合修正後計劃書經費重新計算地下停車場可先施工。
3. 經現地會勘後本案基地有老樹於產學大樓預訂地(籃球場與鍊球場)基地週邊。
★老樹將全數保留並將部份未達老樹之植木保護移植臨近公園或校內。
感謝與會單位及長官蒞臨指導:
市府交通局簡任技正金肇安、市府教育局技正李淑娟、市府捷運局科長陳加乘、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副工程司黃振賢;副工程司高玉瓏、臺北大眾捷運公司代表、土城區公所工務課長李玉馨、土城區里長聯誼會會長廖特青、埤林里里長蔡志紅、樂利里里長黃銀片、學成里里長戴有利、學府里里長宮敬家、貨饒里里長許春騰、廣福里里長丁科秀、廣興里里長張淑玲。
**特別感謝大豐電視、數位天空、自由時報、中國時報等媒體到場採訪**
【影片訊息】:
看見土城新希望 讓市民真實看見這片土地向上提升的動力
http://youtu.be/LhCaaPrLpeI
更多影片請搜尋「看見土城新希望」,即可在Youtube觀賞。
關鍵字: 新北高工、產學合作、地下停車場、海山捷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