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樂器行換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樂器行換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樂器行換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樂器行換弦產品中有19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22的網紅白懂 Bai Ton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家都有買過吉他弦吧! 買一套往往都是2百到5、6百! 但是我們換下來的弦,一套可以賣多少錢呢? 看看這支影片就知道囉🤣 https://youtu.be/Q9y_pk6h5A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小豬 x 808 Studi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吉他 #換弦 #7000吉他講堂 請到我的好朋友『7000 Miles Guitars』的製琴師🎸曾盛期 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有效更換吉他弦? 交給樂器行換弦當然很ok! 但...在台上斷弦了、你自己搞得定嗎? . 【你們的訂閱與分享是我們最大的支持🤘🏽】 . #7000milesguitars #...

樂器行換弦 在 Wen吉他誌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0:24:23

今天想跟你聊聊一個火紅的話題:「吉他A/B test」 所謂的吉他A/B test,指的就是在同樣的收音設備和環境下,由同一個彈奏者彈奏兩把吉他做比較,很多外國的YouTube頻道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影片 我以前也是很迷這種吉他A/B test,也很希望自己手上的琴可以跟名琴來個A/B test,一...

樂器行換弦 在 · ᴇᴠᴇʟʏɴ ᴡᴀɴɢ 小渝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0:26:24

[日常😛] 不知不覺就八月了,還是記錄一下。 #圖文可能不符 開始更加注意照顧身體之後,儘管大部分是心理上的,依然感覺狀況回來了不少。週四跑步之後,隔天下午開始鐵腿🦵🏼,尤其是近兩個月居家運動幾乎沒練到的大腿內側,但週六下午還是趁著剛開始下雨的時候☔️出門跑了4公里。腳步非常沉重,但至少這次跑的坡...

樂器行換弦 在 Wen吉他誌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15 19:02:12

對於想省錢人的來說,購買二手吉他真的是個不錯的選項,因為價錢會是新琴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很有機會花3萬元就買到原價6萬塊的吉他。​ ​ 但是對一些吉他新手來說,在購買二手吉他時多多少少會有些怕怕的。​ ​ 我自己買過很多次二手吉他,然後也賣過吉他,買的時候都沒遇到什麼問題。​ ​ 反而是賣的時...

  • 樂器行換弦 在 白懂 Bai To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7 13:04:03
    有 49 人按讚

    大家都有買過吉他弦吧!

    買一套往往都是2百到5、6百!

    但是我們換下來的弦,一套可以賣多少錢呢?

    看看這支影片就知道囉🤣

    https://youtu.be/Q9y_pk6h5AY

  • 樂器行換弦 在 Paris Eye 看巴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3:18:12
    有 72 人按讚

    基貝龍島秘密軍事行動
    法國米他們的物理-數學研討會每天的行程得非常滿,甚至有時候晚餐後還繼續,這天晚上來了一位很特別的客人想加入他們的討論

    他自稱是退休的法國軍官,曾經參與印度、巴基斯坦的秘密軍事行動,負責關於核子武器的計畫,對他們的研討會內容非常有興趣,因為他本身也有物理博士學位
    這位神秘的客人,加上機密的軍事背景,為什麼會突然出現在基貝龍的學術研討會上呢?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誰才是他的目標?!

    是血統國籍背景非常複雜的年輕有為的數學助理教授?他來自烏克蘭,卻是俄羅斯猶太人,童年跟父母移民到德國,今年剛完成巴黎的博士後研究,現在回到德國,國籍成謎?

    一個來自海地數學小將?來自平民階層的他,從小數學物理成績優異,獲得國家級的數學競賽,目前是博士二年級生卻表現非常優秀,不過總是在關鍵時候少一根筋

    一個從小就定期到德國交換學生的法國教授,說自己小時候在德國求學時,無法忍受德國樣板式的生活方式,每天吃豬肉香腸很痛苦,卻方方面面表現出德國人嚴謹的態度和一絲不苟的穿著打扮

    一個從事音樂和科學的專業學者,他是研究如何利用方程式讓樂器可以自己彈奏,把弦樂器用科學方式來演奏,還有不同物質發出的聲音,如何降低飛機、火車行進時的噪音(無人靜音殺人武器也是可以?)

    總是一直笑瞇瞇的研討會主辦人,讓人猜不透他在想什麼的神秘教授?

    更像健身教練,可以徒手攀岩的物理教授?

    誰才是這位軍官的終極目標,他想要做什麼?😳😳
    每週只有一班火車開往法國本土,在這一星期內誰都無法離開小島,誰會是軍官第一個下手的目標😲

    嘿嘿嘿,上面的故事是我杜撰的,但是人物背景卻都是真的,這位退休軍官,就這麼剛好有物理背景,在晚餐時聽到他們研討會的討論內容,還剛好認識法國米的爺爺😄

    然後每位受邀的教授、學者、參與的學生來自四面八方,每個人都超有特色,研究的領域也各不相同相差懸殊,還有女物理教授在海軍軍事學校授課(每天都被身材一級棒的小鮮肉包圍❤️),我實在很好奇他們的研討會是怎麼進行的。

    基貝隆島的旅行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們轉回看巴黎的本業

    PS照片法國米的背包是我在維也納買的心頭好👍,可以後背、側背的購物袋,我當時看到驚為天人,心想也太實用了,我再也不用去超市買牛奶時背到肩膀痛,覺得自己發現到什麼大寶貝,沒想到台灣早就有了。
    我們真是寶島耶,什麼都有🥰。比起這些摸不著的機械物理,我覺得發明這個背包購物袋的設計師更得我心😆😆

    Pss有版友留言,基貝龍島其實應該要叫「半島」,不能叫做小島,因為它其實和法國本土是連在一起的,只是連接的地方很狹窄,謝謝他特別留言補充說明❤️

  • 樂器行換弦 在 WenStudio吉他教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19:44:54
    有 25 人按讚

    今天想跟你聊聊一個火紅的話題:「吉他A/B test」

    所謂的吉他A/B test,指的就是在同樣的收音設備和環境下,由同一個彈奏者彈奏兩把吉他做比較,很多外國的YouTube頻道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影片

    我以前也是很迷這種吉他A/B test,也很希望自己手上的琴可以跟名琴來個A/B test,一較高下,有個四六開我也開心。

    但是當我開始拍影片,錄製吉他開箱、cover,還有跟製琴師交流,了解一些吉他發聲的原理以後,就發現A/B test並沒有想像中來的那麼科學和客觀

    其中有兩大因素,一個是吉他本身,一個是彈奏者本身

    /
    A.吉他本身

    首先我們來討論吉他本身,木吉他是一種原聲(acoustic)樂器,你耳朵所聽到的木吉他聲音其實很複雜,但還是可以簡單的分成三個部分:

    1.吉他弦本身振動所產生的聲音

    2.吉他木頭部分振動所產生的聲音

    3.以上聲音傳遞到空間後所產生的reverb

    第1點和第3點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第2點卻有很大的不同

    你應該彈過一些吉他,你自己彈的時候覺得很好聽,但是別人聽覺得還好,錄音的表現也不怎麼樣

    你應該也碰過一些吉他,自己彈的時候覺得普普,可是聽的人覺得很棒

    你可能會以為,吉他的聲音是從響孔那個位置發出來,但其實不是,響孔只是空氣進出的位置,聲音主要是從面板發出來的

    而吉他不只面板會振動,背板也會振動,所以背板那邊也會有聲音

    一把木吉他,你站在它的前後左右上下,其實都可以聽到聲音,聲音是向四面八方傳遞的,不會只有往正前方

    有的吉他,聲學設計主要是讓聲音往正前方投射,這樣會讓聽眾覺得非常好聽,我們姑且先稱之為「表演琴」

    而有的吉他,往正前方的聲音投射可能不多,但是往四面八方的投射很多,這會讓聽眾覺得普普,但是彈的人會覺得非常愉悅好聽,我們就先稱之為「自爽琴」

    你應該有發現到,網路上做A/B test的時候,幾乎都是把麥克風架在吉他前面,很少有架在彈奏者位置的,這樣等於是用「表演琴」的角度去評斷一把琴,而沒有考慮到「自爽」的成分

    你會說,自爽重要嗎?

    如果你彈過自爽琴,就會覺得真的要來一把,那種被琴音包圍的感覺,你可以宅在家彈一整天吉他都不會累

    吉他自己彈跟聽別人彈,真的是不太一樣的

    /
    再來,每把吉他用麥克風收音的最佳位置都不太一樣,絕對不是照標準對準琴格12格收音就好了,那只是一個參考點、一個起點

    很多時候,你把麥克風對準12格,監聽耳機一聽就知道那個聲音跟真實差很多

    前面說過了,因為吉他很多部位都會發出聲音,如果你把麥克風對準12格,等於只收到部分的聲音,很多部位的聲音都沒有收進去(或是很小聲),當然跟實際耳朵聽到的會有落差

    我自己在拍開箱影片時,我會把麥克風盡量調整到收出來的聲音和實際彈奏時聽起來是最接近的,而不是堅持使用相同的麥克風擺放方式來收音,因為我想要傳遞的,是我當下彈奏的感受

    當然,在一些同廠牌但木材不同的吉他比較,換弦前後差異、弦釘比較等等A/B test時,還是會使用固定的收音方式

    但在不同廠牌吉他的A/B test時,就算使用同樣的收音方式,其實也只是測到部分的聲音資訊而已,不能代表整把吉他完整的聲音表現

    /

    B.彈奏者本身

    再來我們討論彈奏者本身

    你應該聽過一種暗黑說法,黑心樂器行的店員會故意改變觸弦把你的琴彈得難聽,然後把店裡的琴彈得很好聽

    我想講的不是這個,而是反過來⋯

    一個有一定水平的彈奏者,可能會在彈奏時,下意識地把兩把琴的聲音彈得很接近

    這也就是所謂的手tone,彈奏者會讓吉他的聲音趨近他腦中熟悉的音色

    手Tone可以調整的東西真的很多,

    例如bass不夠,你彈根音時就會撥大力一點,撥到你覺得ok的程度,如果根音不夠,你會有一種不安全感

    聲音太薄,就多用一點指肉

    聲音太霧,觸弦就往下弦枕靠一點,增加一點punch和顆粒感

    六條弦的聲音不平均,靠彈奏直接解決

    光是撥空弦音,當你撥下第六弦的E,手tone就開始運作了,因為你給了吉他一個力道,吉他也給了你聲音的反饋,你會憑過去的經驗、肌肉的記憶,去決定下一弦A要彈多大的力道,而且你會下意識地想把兩條弦的音量都彈一樣大聲

    只要彈奏者聽得到他在彈什麼,手tone就會造成些許偏誤,除非把彈奏者的耳朵摀住,或是用機器彈奏,才能移除這種手tone造成的偏誤

    但這又有點矯枉過正了,畢竟每個彈吉他的人,都會想要聽到自己當下彈奏的聲音對吧?

    /
    所以要怎麼解釋特定彈奏者的吉他A/B test影片呢?

    你只能說,這兩把琴在他手上,表現會是那個樣子,但這不能直接推論說,在你手上也會有相同的表現

    /
    總結

    講到這邊,希望你對吉他A/B test有更深的了解,當你了解這項測試的限制和極限,才能正確的解讀這些測試的結果。

    有時候A/B test在比的其實不是吉他本身,反而是讓聽眾更清楚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樣的音色,這樣就能更輕鬆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吉他囉!

    (這篇文沒有提到半個人名和吉他廠牌,應該很政治正確吧🤣)

    #吉他 #木吉他 #共鳴 #音色 #吉他音色 #吉他PK #吉他AB #AB #ABtest #abtesting #彈吉他 #聽吉他 #表演琴 #自爽琴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