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榮 祿 PT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榮 祿 PT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bxdfhbh (bxdfhbh)看板gallantry標題Re: [問卦] 古中國是否因太囂張...
榮 祿 PTT 在 汪明荃Liz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1:03:31
29/08/2019排練「德齡與慈禧」, 梁兆明/光緒 陳咏儀/皇后 羅家英/榮祿 Liza/慈禧...
我憑印象說幾點吧。
在清代,山東西部、河北大部、河南東部和北部這一帶的平原地區,人口稠密,人多地
少,大部分農民靠耕地不太養得活家人。當地人普遍從事手工業,然後把手工業品賣給
商人來補貼家用。
清末洋貨大規模進入中國,這些手工業品競爭不過洋貨,賣不掉了,當地農民迅速陷入
赤貧、饑寒交迫的狀態。
這是他們如此仇視洋人、洋貨的重要原因。
因為信了洋教後不祭拜祖先,甚至和父母變成平輩(主內皆兄弟姊妹),這讓中國人非常
反感,所以開始的時候正經人家是不可能去信教的。
只有一些混不下去的社會邊緣人才去信教,以換取教會的庇護(官府不敢管)。還有很多
沒飯吃的人也混入教會來混吃混喝(甚至出現了個詞叫做吃教)。
而教會因為招不到信徒,所以撿到籃子里的都是菜,這些社會邊緣人也都收了。
以社會邊緣人為主的信徒群體,使得教會在老百姓眼中的觀感變得非常惡劣。
而這些社會邊緣人作奸犯科的時候,教會也不得不庇護一下,結果形象就更差了(教會
出面的話,官府就不敢判刑了,有案子都袒護他們)。
在華北農村普遍陷入貧困的背景下,各個村莊之間為了爭奪資源(尤其是水源)而爆發
的沖突更加激烈了。
一些村莊為了獲得官府的庇護,開始加入基督教,這樣官府就會袒護自己。
周邊其他的村莊為了能夠維護自己的利益,遂聯合起來加入義和拳,以更多的人數壓過
對方。
當時往往一個村莊加入一邊,和他對立的村莊馬上就加入另外一邊。
最後很多地方的社會就發生了撕裂:較少的基督教村莊 VS 較多的義和拳村莊。雙方各
站在一邊,互相械斗。
本來這種械斗很常見,但是
1、洋貨帶來的華北的赤貧化使得械斗變得非常激烈。
2、過去械斗都是各個村莊爭奪自己的利益,而基督教的進入使得社會一分為二。
而之所以基督教村莊是弱勢,就是因為他們不敬祖先,不敬父母,使得大部分村莊拜不
下去。
在義和團運動爆發前,華北發生了大旱,赤地千里。
然後饑腸轆轆的農民就糾集起來了。
而清政府之所以支持義和團,和當時的政局有關。
慈禧太后打算廢掉光緒皇帝,立大阿哥為皇帝。
但是西方列強大多是君主制的,他們認為君主的權威必須得到保證,堅決反對篡位之舉。
為了防止慈禧對光緒下毒,列強甚至派醫生來看望光緒,給光緒體檢。
為了敦促慈禧太后廢掉光緒,大阿哥的父親,端郡王開始造謠了,散布謠言說洋人將廢
掉慈禧立光緒。
慈禧覺得洋人不站我這邊,咬定要站光緒這邊,那我就得想辦法啊。
端郡王一黨便把義和團推薦給了慈禧。
榮祿雖然天天跪舔慈禧,但是心里很明白,知道根本打不過洋人。
所以榮祿奉命調軍隊進攻使館區時就放水。
當時炮隊隊長張懷芝問榮祿怎麼打,榮祿回答說:聽到響聲就證明你打了,明白嗎?
張懷芝心領神會,於是圍攻使館區的大炮就只對著空地打了。
至於義和團為什麼攻不下使館區,只能說大家都是聰明人,發現洋槍真的能打死人後就
沒人敢上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1.69.41.1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497944411.A.27E.html
※ 編輯: bxdfhbh (121.69.41.198), 06/20/2017 15: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