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榮總李政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榮總李政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榮總李政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榮總李政家產品中有17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

榮總李政家 在 黃靖芸律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11 13:03:42

#今天風狂雨驟還是依然得去桃園開庭💪💪💪  最近發生的一件國家大事,無非就是前總統 #李登輝 逝世於榮總,不少人士及政治人物紛紛到台北賓館向其致意,感念其對於台灣民主的貢獻,據傳李登輝將以 #國葬規格 下葬。  不過大家知道,其實我國還有《#國葬法》這條法律嗎?  根據《國葬法》第一條的...

榮總李政家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7:46:09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7/25-7/31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告別民主先生 前總統李登輝辭世  我國首位民選總統,人稱民主先生的前總統李登輝於昨晚病逝台北榮總,享耆壽 98 歲,其任內終止動員戡亂並啟動憲改工程,對於台灣民主轉型功不可沒。  李前總統年初進食時不慎嗆...

  • 榮總李政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2 10:58:26
    有 78 人按讚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作者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榮總李政家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6 21:02:19
    有 892 人按讚

    【贈書】【人生規劃/勵志《沒有自律,還談什麼夢想》】

    「只有詩人與聖賢才會堅信,在瀝青路面上澆水,百合花會生長出來回報他的辛勤付出」(摘自: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沒有自律,還談什麼夢想》原本是最不適合由本人介紹的書,因為我的字典裡沒有「自律」兩個字(該換字典惹),這輩子唯一不敢講的話正是「自律甚嚴」,連久未連絡的朋友談起初次見面印象,也是:「螺螄你從以前就給人很懶...咳咳咳(清喉嚨)很『慵懶』的感覺。」

    事實如此沒錯啦~這是由於以往沒有事需要我特別努力啊,用點小聰明便能混水摸魚過著還OK的生活(阿姨有練過,小朋友請勿學習),即便對現狀稍稍不滿,也覺得勉勉強強、差強人意,應該不少人都抱持這般心態吧?

    把特,人算不如天算,去年平地一聲雷!家中發生的巨變打亂所有人生計畫,我至少向四位朋友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哭訴:「我活不下去了!我不知道生而為人到底有什麼意義!?」他們聽到耳朵都快長繭了。

    不過本人生來就有點戲劇化,想來19歲左手骨折,榮總醫生研判無法復元如初時,我也曾大哭:「我再也不能彈鋼琴了!彈琴的美好時光要永遠離我而去~」明明平常沒花多少時間彈琴,都在打遊戲,還悲傷到不能自已,以為自己是李雲迪。(那王力宏去哪了?)

    所以這次約莫哭了七七四十九天我就站起來了,因為投胎的時間到惹...不對啦!是該力圖振作好好生活了。

    《沒有自律,還談什麼夢想》助我良多,人在失意難過之際,看不下老套陳腐說教,那就像某個公園阿北拿著大聲公在你耳邊喊:「俺早就說過啦!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你敢情是胡適的曾孫胡說柳!?

    而本書作者是位閱歷豐富的實業家,年紀輕輕即為國際商學榮譽學會(BGS)終身榮譽會員,她行走各地,累積了充足的經驗、實力與人脈,與讀者分享真實人生體驗,手把手告訴大家如何將積極的行為轉變為習慣,有紀錄的學習和訓練自我,藉以實現追求的目標與夢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書中以故事串聯故事,循序漸進切入學習、職場、創業、友情以及人際關係各面向,於趣味處幽默消遣、重要處警醒提點,終章收束,羅列落實自律需養成哪些好習慣,戒除習以為常,卻會成為人生絆腳石的壞習慣。

    我被開篇所言「人的一生很長,不要讓境遇決定了我們,而是要面對它們,我們所做的每個選擇,都決定了我們是誰,將去向何方。」所打動。也許在部分讀者看來,僅僅是平淡的一句話,之於我,卻勃然醒悟─這一切不是終點,我仍有抉擇人生的可能性!

    以前所有的「做不到」,其實只是自己不夠想做,現在迫於現實壓力必須去做,與其被動的被命遇選擇,我想主動選擇、重新定義人生,而這一切必須從自律開始。

    開始實踐自律後,會發現並沒有想像中可怕,更可怕的是書中所說「當懶散成了習慣,放棄成了常態,你只會越來越痛苦,越來越討厭自己,任由無力感吞噬內心。」

    作者主張以開放、多元之視角定義「成功」,成功不應限於一種角度,它可能是財富自由、升職加薪,或是順利煎出一只完美的荷包蛋、種出庭院一角的滿眼綠意。

    重點不在別人怎麼看你,在於你怎麼看待自己?你滿足於現在的生活嗎?你自認已經盡力了嗎?注視著鏡子時,你喜歡映出來的模樣嗎?(老天鵝哪我好美~)假如以上答案皆為「否」,那何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看看,不再向軟弱及怠惰妥協,試著自律,試著進行一個人的戰鬥。

    是的,自律是你與你自己之間的戰爭,無關他人。人類的痛苦大多源自對無能為力的憤怒,自律恰恰是解決這種痛苦之根本途徑,當我們真正去做了,去突破現狀帶來的限制,才能達到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自我實現的快樂」。

    我沒加入邪教,也沒被盜帳號(咦咦),生活中依然有無能為奈的辛酸與眼淚,然而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完美,皆有許多問題得面對、得解決。

    是故,我們不妨一點點從手邊能做的「小」自律做起:減糖、不定時運動、早起、每周讀一本書、每天寫一千字。這是我個人的自律練習,強度不高,但具有「累積的價值」。無論你處於何種年齡層,都可以從現在開始累積和培養,啊九十九歲的人瑞就不必了,我們還得向你看齊勒!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沒有自律,還談什麼夢想:不要讓任何人阻止你追逐夢想,包含你自己》,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想或正在培養的好習慣?例如:
    「《沒有自律,還談什麼夢想》:運動時多看帥哥順便養眼睛(被巴)!!」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8/30(一)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8/31(二)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沒有自律還談什麼夢想 #童小言 #沐光 #政大企管碩士 #美國商業最高榮譽協會BGS終身榮譽會員 #暢銷書作家 #創業家 #商業理財 #自我成長 #心理勵志 #人生規劃 #自我改變 #職場 #學習 #自律

    📖誠品蝦皮:https://bit.ly/3jgPIeM

  • 榮總李政家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4 12:12:09
    有 332 人按讚

    昨天在電視上看到蘇貞昌院長飆罵財政部關務署長謝鈴媛,場面很肅殺,謝署長的臉色很難看。

    我想蘇貞昌應該是落實性平的第一人,罵人時在性別上無歧視,過去罵過高雄榮總院長、最近也把交通部道安會報的執行秘書罵到換人。

    女性在職場上有著比男性更多的障礙: 玻璃天花板、玻璃隔間、還有業務魔鬼沾,性別分工無處不在。

    我不認識謝鈴媛署長,沒有私交,但是曾經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因為調查局航基組的毒品弊案開過專案會議,謝鈴媛雖然不是主角,但是她在報告時的認真,以及答詢時的專業,令我刮目相看。我知道她會被任命為關務署長絕對是以實力與努力換來的。

    但是昨天在蘇貞昌飆罵關務署長的SPECIAL SHOW上,蘇貞昌所講的內容倒是讓我覺得還蠻有道理。

    「我上任第一天就裁示要求旅客行李從百分之卅抽檢提高到百分之百,現在抽查比率只提高了百分之二、三,海關拿不出辦法,業者就欺負你們,不該被業者利用你們忙、快速通關…」蘇貞昌說,#行政院長只講態度,#國家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X光機給X光機,「#你們沒有想出方法還跟我來討論,#方法你們要給我拿出來」。

    關務署應該要提出有效的方法來,即使查驗抽檢的比例受限於人力與資源,只能夠維持2%的低標,但是對於曾經有過違規前科的報關行,他們的抽查就應該提升為普查。這是美國TSA在911之後在機場進行的安檢原則,如果旅客曾經帶過違禁品、有過違規,每次進關時,幾乎行李都要被翻檢,幾乎都會被請到小房間去面談。

    蘇院長說的沒錯,這個違規41次的報關行理應要百分之百檢查,如果屢犯不悛,也應該要裁予停照、吊照或撤照的處分。

    但是,就像今天聯合報的民意論壇上有我警大前輩鄭善印的一篇評論【執法正義 首要在依法行政】,蘇貞昌院長是法律人,#應該指揮所屬完備所有執法工具,#依法行政,#而不是靠您的震怒飆罵。

    謝鈴媛署長加油。院長已經公開說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妳只要提出方法,建立SOP,依法行政,一定會做好國境檢疫!

    #行政院長是要看態度?
    #大家加油

  • 榮總李政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12 11:23:02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榮總李政家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02 20:42:10

    高雄新增五起確診案例,是鳳山區早餐店一家四口,屬於家庭群聚感染,感染源初判是早餐店老闆娘的母親,雖沒症狀但驗出抗體,也有過北部旅遊史,市府呼籲,5月18日至5月31日曾到晨間廚房新中崙店消費的顧客,可就近到社區篩檢站進行快篩。另一起是高雄榮總的外包廠商確診,院內已採檢75人都是陰性。至於,鳳山賭場群聚感染源也有重大突破,原來是之前仁惠醫院確診的行政人員隱匿曾去賭場,市府開罰30萬元。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901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榮總李政家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2-04 18:01:38

    前往視察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會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肯定的 #國道1號鼎金系統交流道改善-#國10東向銜接國1北上匝道工程。

    當初李昆澤委員和我,在立法院爭取到這項工程經費。
    原本從高鐵路、華夏路、文川路、博愛路、文自路、自由路、文慈路、民族路、榮總路、鼎中路,行駛平面道路的話,行程約2.1公里、需要行經9個號誌路口;完工後,行駛直接式匝道,將可以縮減50%的行車時間!
    我要求工務局加速趕工,明年1月底要完成工程,不要影響到辦年貨和返鄉人潮,也要做好路線標示。
    路開通後,將能解決鼎金交流道塞車狀況、也可以串連國1和高鐵兩大運輸系統,並且改善大中路壅塞。
    施工時對民眾用路所造成的不便,跟大家說聲抱歉,也感謝工程人員不眠不休的努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