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椎動脈剝離手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椎動脈剝離手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椎動脈剝離手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椎動脈剝離手術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Sharon世界走跳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懷孕這檔事 ep.25 37w5d胎盤早期剝離生產紀錄(中) 離開待產室後醫生推著我直奔開刀房。 沿路上聽著醫生和護理師在討論我的狀況,我問了一句:「我有很嚴重嗎?」 醫生C:「有遇過更嚴重的,你這還好,沒事,不要擔心」 心裡OS:「所以目前我還是不幸中的大幸嗎?是在安撫我嗎?」 ///...

  • 椎動脈剝離手術 在 Sharon世界走跳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7:00:41
    有 617 人按讚

    #懷孕這檔事 ep.25 37w5d胎盤早期剝離生產紀錄(中)

    離開待產室後醫生推著我直奔開刀房。

    沿路上聽著醫生和護理師在討論我的狀況,我問了一句:「我有很嚴重嗎?」

    醫生C:「有遇過更嚴重的,你這還好,沒事,不要擔心」

    心裡OS:「所以目前我還是不幸中的大幸嗎?是在安撫我嗎?」

    ///
    進入開刀房

    麻醉科疑似還沒有準備好,因為我的PCR正式結果還沒出爐,兩科對於動手術好像有不同的SOP,我意識還是很清醒,所以就這樣聽著他們你來我往了一下。

    最後,婦產科人員們要穿著兔寶寶裝來開我這一刀了。

    開刀前要先打麻醉,我以為會是全身麻醉,結果是半身麻醉,說以我目前的狀況這樣比較好。

    打半身麻醉必須身體轉側、膝蓋要努力往胸部靠、蜷曲像隻蝦子,我只覺得身體每動一分、血就多流一點出來。

    耳邊聽到「可能會有點痛哦」,就開始感覺到針慢慢推進去脊椎那邊,好酸好痛,身體不自覺想扭動;同時,因為要做輸血準備,也在我左手腕動脈上插了點滴管,打動脈比平常的靜脈注射位置又痛多了,完全就是一個前面痛後面也很痛的節奏。

    因為只是半身麻醉,所以我並沒有睡過去,只能眼神轉轉轉,主治醫生看到我看著他便走過來:「我是林醫生,我在這邊」

    我:「醫生,這種情況常見嗎?」

    醫生:「欸~今年你是第三個」

    我:「那前面兩個?」

    醫生:「都平安沒有事,不用擔心;旁邊也有小兒科醫生史丹拜好了」

    我轉向另一邊看,的確看到一個是準備迎接寶寶的station,這樣整間開刀房超過10名醫護人員蓄勢待發,有點放心又有點緊張。

    ///
    下刀

    清楚地聽到醫生說要下刀了,原來半身麻醉只是麻掉痛感,並不是真的沒有知覺,所以我可以明確地感覺到身體被劃開了一刀;接著就是寶寶被拉出來的拉扯感,當下我好希望乾脆是全身麻醉讓我暈過去,不要讓我真實體驗到中間過程該有多好,因為實在有點可怕...

    不知道過了幾分鐘,肚子突然一陣空,寶寶被取出來了!我努力集中精神想要聽到寶寶的哭聲,過了一會 「哇~哇~」終於聽到她在這世界上第一次發出的聲音了。

    但也因為肚子一陣空,我突然好餓好餓好餓,滿腦子開始想的是之後出院要去吃滷肉飯、麻辣鍋等等等等。

    想到一半時,護理師過來拿了一張小紙條給我看,是寶寶的確切出生時間,但因為是緊急剖腹/非常時期的關係,無法像一般剖腹把寶寶放在媽媽頭旁邊做10分鐘的親密接觸,所以當護理師抱她過來時,我只能看她10秒左右,護理師抱來的第一句就是:「雙眼皮很深哦」

    我看著她,她看著我,四目相對,我真的有女兒了!雙眼皮果然如護理師說的很深,謝謝她爸爸XD我想,這樣長大之後就不會跟我抱怨沒把她眼睛生好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接著她就被抱走了,小兒科醫生過來跟我說:「寶寶哭得很有力哦,目前看起來都沒事喔,不要擔心。」

    呼,寶寶的部分暫時讓我鬆了一口氣,至少知道她是平安的那就夠了。

    在我覺得可以稍微喘息時,換我的主治醫師頭探過來:「寶寶哭得很大聲,狀況不錯哦」

    我:「那我呢?」

    醫生:「媽媽?媽媽當然不好啊~現在要來處理子宮裡出血的問題了」

    接下來就聽到一陣像吸塵器的聲音,我想那是在清除子宮裡的出血吧,聽著有人在你肚子裡吸血,現在回想都還毛骨悚然。

    旁邊的麻醉科護理師說如果有不舒服想吐直接頭往旁邊轉吐出來就可以了,但我一轉就看到高高掛著輸血的血袋,腦中不禁浮現前陣子在netflix上看的為父進行式,男主角的老婆在產後因為肺栓塞過世,我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雖然想吐但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還是半麻好,不然我好怕我眼睛一閉就可能再也睜不開了....(出院前拿到寶寶的病例說明,裡面寫著我失血了1000~1500ml,恩...真的是大出血了...)

    隔了一會兒,醫生完成了出血/縫合,但我開始感覺到一陣寒意,冷到我一直發抖,抖到護理師要拿一個熱風管塞到手術布裡面保暖我的身體,而我眼看又掛上了另一血袋,我默默地害怕起來,不知道是因為失血還是什麼原因而抖成這樣,所以我努力保持清醒,告訴自己不能睡、絕對不能睡著。

    麻醉科護理師:「覺得冷是正常的,因為你剛剛做了半身麻醉」,她邊看著我邊開始擦我眼角的淚:「媽媽,你怎麼現在才開始哭啊?」

    其實那眼淚是不自覺的,不知道是感動還是害怕的眼淚,但確定寶寶平安出生的那一刻後,除了在想著出院後要吃什麼以外,腦中也快速回顧從家裡事發一路到躺上手術台,畢竟事情發展得有點不如預期、也有點太快,但真的至少我們都是平安的。

    我忘記我確切和留守的護理師說什麼了,但我只記得她回我:

    「媽媽你現在還能跟我在練肖話,那應該是沒大礙了XD」

    ~未完待續~

    ///
    出開刀房時我聽到護理師做了一個小廣播:

    「OOO的家屬請到恢復室門口等候」

    門一開被推出去就看到老公站在那,他什麼話都沒說,就站在我床尾看著我尾隨醫護人員走。

    我也看著他卻發不出任何一個聲音,只能直勾勾盯著,但眼淚完全忍不住“唰”的流下來,謝天謝地,我沒讓他失去我們任何一個。

    #懷孕這檔事
    #胎盤早期剝離
    #生產紀錄實記

  • 椎動脈剝離手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17 13:52:15
    有 1,201 人按讚

    《來自天堂的鋼琴家:今晚台北國家音樂廳劉孟捷上半場親自指揮並鋼琴演奏,下半場鋼琴演奏,全場共三首協奏曲》

    他是美國最著名的天才音樂學院Curtis史上最年輕的教授,也是第一位亞裔教授。在Curtis劉孟捷的名字,代表傅奇。二十一歲已經與費城交響樂團合作,並且得到美國各界樂評大力好評。

    再一個天才音樂家誕生了!

    當時Steinway 的傳人John Steinway 去世,追悼儀式於紐約St. Patrick 教堂舉行。全球著名音樂家皆出席,包括八十歲的Horowitz . Curtis 的校長接到通知,希望派出全校最優秀的年輕室內樂團出席,劉孟捷即代表Curtis 參加這場追悼音樂會。

    之後,只要是特別傑出的鋼琴或是室內樂學生,Curtis 校長即將他們交給劉孟捷,所以劉孟捷既是朗朗、王羽佳的鋼琴老師,也是曾宇謙、林品任室內樂指導的老師。

    舞台上的劉孟捷彈琴琴音如穿透幻影於雲層、靈魂之中,音色優雅,聽者沈醉其中,他忘我,我們忘了世俗。音符帶著每位聽眾游離出了凡塵:這正是古典音樂永遠不會消失的原因。

    古典音樂沒有流行音樂的簡易、澎湃、纏綿,卻更深沉,更能帶著我們遠離所有悱側不能移的俗世。如果流行音樂給你沉浸式的痛楚共鳴及狂歡,古典音樂帶給你的美好是真正的解脫、遠離,沉思。

    報導劉孟捷後來常常被強調的是他不幸的免疫系統疾病。攻擊脊椎,全身癱瘓:好不容易康復,化療,又攻擊心臟主動脈剝離。

    他和死亡只有一線之隔。

    但人們忽略的是這些過程中,古典音樂帶給他的力量與超越:以及因為太靠近死亡,恐懼與體悟無常的修為,他的鋼琴演奏,包括指揮因此烱異於凡人。

    舞台上的他,尤其指揮領奏時,自信、投入、魅力無窮。那不是勇氣,劉孟捷不是天生的勇者,只是一旦古典音樂在他的腦海裏,凡塵世包括生命的恐懼,即離開了他。他是音樂的使者,音符的肉體。此刻他已不是一個普通的「人類」,那些幾世紀累積的古典音樂,突然附著於他的身上,它們產生的重大能量,遠遠超過一個凡人肉體存在與不存在的意義。

    這一次,劉孟捷回台是準備再上手術檯的。但他在乎的,念茲在茲的還是音樂。由於心臟主動脈剝離手術絕對不是沒有風險,醫生希望他調好血壓,先演奏,錄音,在最好的狀態,面對生命的考驗。

    身為台灣在國際音樂界地位最高的鋼琴家,劉孟捷4/17日今晚第一場,一出手,即非比尋常。

    一場即三首難度很高的協奏曲,上半場還自己領奏指揮。

    鋼琴家可以在兩個小時內彈三首協奏曲,而且準確、音色優美,詮釋及技巧驚人,台灣出生的鋼琴大師目前只有劉孟捷和陳毓襄辦的到。

    而今晚另一位從不吝惜稱讚劉孟捷的陳毓襄,也將坐在台下聆聽。

    幾位藝文界大老,都將出席。

    出席不只是鼓勵,更是為一個可以超越生命,超越演奏的鋼琴家鼓掌。

    曲目:

    莫札特: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
    孟德爾頌:G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蕭斯塔科維契:C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簡介:上半場由國際知名鋼琴家劉孟捷擔任鋼琴演出暨領奏,與NSO獨奏家群攜手呈現莫札特浪漫如詩的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以及孟德爾頌情感豐沛的G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莫札特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旋律柔情如縷,著名的第二樂章更因被電影引用而廣受喜愛。孟德爾頌G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十四歲孟德爾頌在三天內完成之作,全曲盡顯天才少年的自信與不羈。劉孟捷曾說:「蕭斯塔科維契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一首精采有趣的曲子,每彈一次,就好像坐一次雲霄飛車,興奮又刺激!」此曲長度雖短,但不論是鋼琴獨奏段落、或是與小號、樂團的競合,其難度與技巧皆在有限篇幅內展露無遺。

    https://youtu.be/TJLvh5Pe9tc

  • 椎動脈剝離手術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2 16:34:03
    有 55 人按讚

    脊椎側彎
    (復健科醫師X光及繪畫教室)

    近期越來越被大家注意到的馬煩氏症候群,是第15對染色體基因突變的遺傳性疾病,會造成全身軟組織脆弱,最可能會致死原因是主動脈剝離,而因韌帶不穩定,關節過鬆或是脊椎側彎也是在青春期常見的症狀。

    脊椎側彎大多為無聲的疾病,會造成脊椎旋轉、高低肩、長短腳,小於15度多沒有症狀,而25度之側彎建議穿背架矯正,而40度以上會壓迫到心臟肺臟,則建議手術治療。

    分享上個月門診矯正成功案例:

    一位11歲女性因為長期下背痛,無法久坐,被外籍母親帶來門診求診,當時X光照出來脊椎側彎角度為12度,因病人左右兩邊肌肉力量不平均,建議4個月後追蹤。

    當時她母親問: 是否很嚴重需要開刀? 醫師回答她: 不嚴重,不用開刀,但需要密切追蹤。

    而母親聽到不嚴重不用開刀,就忘記要回診了。

    一年後病人因明顯高低肩,腰痛時間更長,再度求診,且常常體育課完屁股跟小腿明顯痠痛,坐姿歪斜不正,而且身高不僅沒長高,還矮兩公分。

    再照一次X光,脊椎變成S型側彎,側彎角度為31度,且有骨盆旋轉及長短腳,故會有以上症狀。

    當下向病人解釋這需要穿背架矯正及密切追蹤時,病人媽媽崩潰蹲下哭出來,媽媽說: 之前不是說不嚴重,現在我女兒怎麼會這樣? 需要多少錢? 可以讓她正常? 雖然我們沒甚麼錢,但我會請我娘家湊錢.....

    我也蹲下來拍拍她們母女的肩膀,回答: 不用擔心,女兒因為還在骨頭發育長高,這時候好好穿矯正背架,骨頭會被矯正回來,她現在一年就增加近20度,如果不穿背架,真的有可能到時候影響到心肺,就需要開刀。現在矯正加上運動都還來的及。

    我請病人回去做脊椎伸展和強化運動,量身訂做矯正脊椎背架。

    一個月後追蹤,病人再回門診追蹤,脊椎側彎角度進步至17度,背痛及外觀等症狀消失,才一個月駝背及高低肩改善,這位小女孩變得有自信,變成亭亭玉立小公主。 我們建議病人再穿一段時間,在青春期結束以前固定追蹤,或許未來很快她脊椎角度可以回到正常。

    在台灣,脊椎側彎發生率是1%,通常開始於10到13歲兒童,好發於身體快速發育成長的青少年時期。而女生是男生之4-6倍。因為女生骨頭較軟,相對愛吃甜食或因肌肉力量先天因素較不足,在生長發育時,肌肉和骨頭長的速度不協調所致。

    故提醒大家,在國小至國中發生的脊椎側彎不要輕忽,因為此時間骨頭生長快速,可能短間角度嚴重惡化,要定期追蹤遵照醫囑,25-40度可矯正,25度以下可靠運動治療。脊椎側彎不可怕,醫師提醒早期發現即可早期治療。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