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棄養寵物後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棄養寵物後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棄養寵物後果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 PN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家是🐱貓派還是🐶狗派呢? 德國逐漸走出新冠肺炎陰霾後,出現寵物棄養潮,於是慕尼黑一家動物收容中心別出心裁想出妙招,找上Tinder合作,幫芳心寂寞的寵物找真愛。 登上Tinder交友前,寵物們按照慣例得提供幾張美照, 攝影師為一隻取名「柯克船長」的貓咪,拍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VITO維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倉鼠 #合籠 #悲劇 你有朋友還在把老鼠合籠一起養嗎?快告訴他們後果相當可怕!! ►訂閱VITO維特的頻道:https://goo.gl/3j4UgO ►商案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維鼠日記-日常篇LINE貼圖:https://pse.is/JU7JU ►維鼠周邊...
棄養寵物後果 在 伍柒™_隋棠?開運命理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14:44
黑皮是小時候生出來被他主人拋棄 我記得是在我國高中的時候 有一次在家裡空地玩耍、打羽球、騎單車 忽然看見我家坡下有隻可愛的小黑狗 以前還不懂怎麽養狗,也沒經驗的我 就一手拿了餐桌上中午煮的貢丸切小塊給黑皮 完全沒有得到我家人的認可,就撿起來養 當下沒想法還不知道要幫牠取什麼名字 想說給他吃貢丸就取為...
棄養寵物後果 在 撿到一隻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3:16:13
- #當插畫家遇上貓 撿到一隻貓feat.YuYing藝術 調色盤上的油墨竟是貓的影子 用細細的畫筆堆疊出未來家的藍圖 - 《大冰奶的都市傳說》 大冰奶也是孕浪浪十一哥的小朋友 在一窩穩定發展的小朋友裡 偏偏就是會有一個讓媽媽很頭痛的搗蛋精🤣 其他弟弟都還在喝奶奶的時候他就會自己爬上媽媽的食碗...
棄養寵物後果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2 10:56:05
【@businessfocus.io】內地現「活體寵物盲盒」 全程密封運輸 生命難捱過一週 . 內地盲盒文化盛行,主打公仔盲盒的泡泡瑪特早前成功在香港上市,股價銷量皆氣勢如虹。但最近在拼多多、淘寶和其旗下二手商品交易平台「閒魚」上,出現「活體動物盲盒」,動物從烏龜到貓狗皆有。銷售者主打「以20元低...
-
棄養寵物後果 在 VITO維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13 19:00:07#倉鼠 #合籠 #悲劇
你有朋友還在把老鼠合籠一起養嗎?快告訴他們後果相當可怕!!
►訂閱VITO維特的頻道:https://goo.gl/3j4UgO
►商案合作信箱:vito20170413@gmail.com
►維鼠日記-日常篇LINE貼圖:https://pse.is/JU7JU
►維鼠周邊商場:http://sho.pe/HPXQP
===追蹤V頭與病嬌日常===
►追蹤VITO維特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vito0416/
►追蹤病嬌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0406blue/
►按讚VITO維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VITO0413/
►寄信VITO郵局信箱:中和秀山郵局6-036號信箱(郵遞區號23599)
===追蹤V頭與病嬌日常===
※以下是我推薦的影片
►看鼠寶生活請點我:https://pse.is/DYEL3
►看有病開箱請點我:https://pse.is/DSA94
►看更多美食請點我:https://goo.gl/zGviVu
►看更多生活請點我:https://goo.gl/gb7HWD
►看更多開箱請點我:https://goo.gl/Efe6gn
※我的相機:CANON 760D
※我的錄音設備:
1.得勝SGC-556 指向型麥克風/槍型麥克風
2.鐵三角AT9901 領夾式麥克風
3.鐵三角AT9913iS 手機麥克風(也是指向型)
4.SONY ECM-AW4無線藍芽麥克風
5.鐵三角AT2020 USB+ 電容式麥克風
❤歡迎在底下跟我留言討論❤
棄養寵物後果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是🐱貓派還是🐶狗派呢?
德國逐漸走出新冠肺炎陰霾後,出現寵物棄養潮,於是慕尼黑一家動物收容中心別出心裁想出妙招,找上Tinder合作,幫芳心寂寞的寵物找真愛。
登上Tinder交友前,寵物們按照慣例得提供幾張美照, 攝影師為一隻取名「柯克船長」的貓咪,拍了完美的正臉照,也捕捉了牠優雅的姿態,這些照片po上平台後,果然獲得不少迴響。
棄養寵物後果 在 完美狗狗訓練師-Ethan(台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身為一位訓練師,我想我應該是列為比較多事且囉嗦的那位。
曾經因為在身邊看了或是聽了許多棄養的理由及原因,我總覺得是不是我當時多堅持一下,可能就可以改變狗狗的結局。
是不是當時我估息了他的僥倖心理,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時,我都會發現自已的渺小,無論是在影響力甚至是能力。
我個人認為,訓練師對主人最大的尊重,就是不遣餘力地改變主人與狗狗之間的錯誤互動,尤其明明就知道那樣的壓力下,長期一定會造成不樂見的後果 。
當然我害怕過,我怕我堅持會引起主人的誤會,會給我自已添麻煩,會給店裡造成不必要的影響,也會讓主人以為我只是想要賺他們的錢。
問題是,我是訓練師,我才是真正了解狗狗行為的那個人,不是主人更不是素眛平生的網友。
我始終覺得『惟願病者得其醫』,雖然我並不是醫生,但這句話,卻也是我面對每個來上課、咨詢的主人,支持我很重要的動力來源。
如果你來上課,有覺得我管的很寬、很廣甚至還常常延長上課的時間,造成你時間安排的困擾,再次跟大伙道歉。
最後真的真的希望,大家一定要想清楚了再養寵物,無論是狗、貓、鼠、兔甚至是『綠鬣蜥』。
(拜託想清楚再養,養之前想清楚)
#綠鬣蜥到底做錯了什麼需要被這樣的對待然後所有人打著打綠鬣蜥的名義大大滿足了自已的暴戾之氣及那原始殺戮獸性
#重點是所謂的動保團體沒看到半個人出來
棄養寵物後果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泳渡過洋?綠鬣蜥在小琉球現蹤!
#綠鬣蜥 #外來種 #寵物 #棄養 #熱血不能解決問題 #移除不是污名化
【2021.02.02資訊更新】
1月23日,我是屏東迷社團一位網友發文,在小琉球一處目擊無人飼養的綠鬣蜥,悠哉地曬著太陽,各家媒體陸續報導,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指出綠鬣蜥會游泳,但游入海中或搭船進入小琉球的機率並不高,推測為當地寵物,若於家中跑出後在野外繁殖後果不堪設想,近日會著手調查。
然而,小琉球在地發現綠鬣蜥情況其實並非第一次。2020年7月便有網友於蜥世界{Lizards World}社團發文表示自己於馬路邊看到一隻綠鬣蜥,友人則在不同地點的樹上巧遇另一隻;今年1月28日亦有網友於外來種資訊分享平台表示於小琉球美人洞旁廢棄露營區目擊一隻約近100公分的綠鬣蜥,移動速度快,推測是少數逃脫個體。
顯而易見,吃素的哥吉拉不僅入侵臺灣中南部,也有零星個體在離島四處奔走,至於如何入侵、是否已在小琉球野外建立族群,仍有待主管單位公佈調查結果。
【1萬4千隻!吃素的哥吉拉,大舉入侵臺灣中南部!移除建議交給專家】
臺灣南起屏東,北至台中,都有綠鬣蜥的蹤跡。CTWANT11月24日報導,嘉義縣八掌溪是嘉義綠鬣蜥大本營。執行嘉義綠鬣蜥移除計畫的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宣汶指出,八掌溪沿岸一晚可以抓到1、20隻綠鬣蜥,今年已抓到超過1200多隻。
而全台情況最嚴重的屏東縣,捕捉綠鬣蜥數量逐年增加,2018年1,082隻,到2019年急增為4,182隻,2020年數量又創新高,捕捉超過8570隻!林務局表示,2020年全台移除數量首度破萬,數量多達1萬4536隻。
【離鄉背井 人人疼愛的寵物卻成外來種】
綠鬣蜥原產於中南美洲,曾是臺灣紅極一時的特色寵物。綠鬣蜥在寵物市場大受歡迎,也導致原產地盜獵、棲地破壞等問題嚴重,國際上名列CITES附錄二保育類。
而多數人帶綠鬣蜥回家前,並沒有確實做好功課。未料綠鬣蜥長大後體型龐大,飼主沒有能力照顧,便選擇「放生」,棄養至野外。
綠鬣蜥繁殖力強,在臺灣氣候合適又無天敵,族群迅速擴張。成年綠鬣蜥體長可達2公尺,恐龍般的外貌模樣驚人,近年來頻繁出沒在中南部農地、菜園。
草食性的綠鬣蜥有大食量,剛種下的菜苗、菜葉、瓜豆作物的花苞通通清空,農民們簡直欲哭無淚。挖土的習性也可能損害墳墓、河堤,造成電線短路停電、道路坍陷等危害;加上數量龐大排擠原生物種生存空間,2020年已經被林務局公告為有害外來種。
【消滅外來種 通通吃掉可以嗎?】
綠鬣蜥強大的繁殖力、龐大體型和大食量,在美國佛羅里達、波多黎各、英屬開曼群島、斐濟等許多國家造成嚴重的農業損失和危害,成為令人頭痛的外來入侵種,各國政府都想方設法要移除綠鬣蜥。
林務局不鼓勵民眾吃綠鬣蜥,但因為吃綠鬣蜥不違法,而且聽說不難吃,網路上便有民眾發起吃蜥活動「為民除害」,分享吃綠鬣蜥心得。
然而,吃野味的風險並不小。
根據媒體報導,屏東科技大學副教授陳添喜表示綠鬣蜥原生棲地在中南美洲,水質較為乾淨,是當地人的食物之一,曾有人嘗試外銷但食品檢驗都沒過。嘉義大學助理教授陳宣汶、前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也不鼓勵民眾食用,原因是臺灣綠鬣蜥通常棲息在臭水溝邊,可能受到工廠、畜牧、民生廢水污染,也有寄生蟲疑慮。
【不能吃牠,那就超(移)渡(除)牠?】
林務局表示,為了降低外來種對生態與經濟的衝擊,移除是必要工作。各地縣市政府的綠鬣蜥移除計畫已經執行多年,目前移除多採圍堵和套鎖方式,抓到之後再安樂死。有些熱心民眾更自組「屠龍隊」,參與移除綠鬣蜥的工作。
但外來種移除工作,其實比想像中複雜與專業,民眾自行移除有時可能白忙一場,有時反而使情況惡化。一般民眾可能因物種辨識能力不足,誤除本土物種;移除時精準度不夠而誤擊其他物種或民眾;移除過程中可能遭動物攻擊受傷,也可能捕捉不成反而驚擾動物,加速擴散情形。更重要的是,移除手段也須符合動物福利,部分民眾移除時也會出現虐待、虐殺情形,綠鬣蜥便是常見的受害者。
執行移除工作需要考慮各種連帶影響,以及各方人力資源的配合協調,一時的熱血可能引發更多後續問題。若發現綠鬣蜥,可直接通報各縣市政府1999服務專線,請有移除經驗之工作團隊到現場執行。
————————————————
|訂閱窩窩|支持動物獨立媒體:https://wuo-wuo.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