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據說是寶誌禪師等九位高僧,應梁武帝要求為超渡其髮妻郗皇后所作,故俗稱《梁皇寶懺》、《梁皇懺》,有「懺王」的美稱。其中根據《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楞伽經》、《三千佛懺》等佛經中抄錄的1275佛號而編成,共計兩千多次禮佛,能與冤親...
⭕️第412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據說是寶誌禪師等九位高僧,應梁武帝要求為超渡其髮妻郗皇后所作,故俗稱《梁皇寶懺》、《梁皇懺》,有「懺王」的美稱。其中根據《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楞伽經》、《三千佛懺》等佛經中抄錄的1275佛號而編成,共計兩千多次禮佛,能與冤親債主解怨釋結,祈求陽世檀越除病消災,號稱「懺法之王」。懺文說「慈悲道場」四字乃彌勒菩薩夢中顯聖傳授而得。南朝梁朝武帝平素崇佛,晚年更幾度剃髮出家又還俗。史書稱他的德皇后郗氏去世後,轉生爲龍,棲身於後宮的井中,並托夢於梁武帝;而《慈悲道場懺法傳》則直言郗氏因嫉妒心強且害死武帝的妃子,得報應轉生到蟒蛇身,無處安庇只能屈身在井中,鱗甲下蟲子嚙咬,煎熬難忍,便現身求梁武帝超度救苦,梁武帝遂與高僧一道製定了《慈悲道場懺法》。懺法卷第一提到「立此慈悲道場四字,乃因夢感彌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後劫,依事題名,弗敢移易」,說感應到當來下生彌勒佛夢中現身,賜「慈悲道場」四字爲懺法名。南朝天監年間,梁武帝邀高僧將文宣王蕭子良撰的二十卷《淨住子淨行法門》(簡稱《淨住子》)刪繁去蕪,採集諸經妙語,編成十卷悔文,總列四十品章。《慈悲道場懺法傳》道:「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有騷窣之聲。視之乃見一蟒盤躄上殿。睒晴呀口以向於帝。帝大驚駁無所逃遁。不得已蹶然而起謂蛇曰。朕宮殿嚴警非爾蛇類所生之處。必其妭孽欲崇朕耶。蛇為人語啟帝曰。蟒則昔之郗氏也。妾以生存嫉妒六宮。其性慘毒怒一發則火熾矢射損物害人死。以是罪謫為蟒耳。無飲食可實口。無窟穴可庇身。飢窘困迫力不自勝。又一鱗甲則有多蟲唼齧肌肉痛苦其劇若加錐刀為蟒非常蛇亦復變化而至。不以皇居深重為阻耳。感帝平昔眷妾之厚。故托醜形骸陳露於帝。祈一功德以見拯拔也。帝聞之嗚呼感激。既而求蟒遂不復見。帝明日大集沙門於殿庭宣其由。問善之最以贖其苦。」「梁皇懺」,正式名稱為〈慈悲道場懺法〉。因為傳說是梁武帝製作的,所以名為「梁皇懺」。不過學界對這種說法,大多是採取保留的態度。以往對於「梁皇懺」的研究,是側重於文獻方面。在這方面的資料,雖然少卻不足以證明「梁皇懺」並非梁武帝時所作。同時,以往對於「梁皇懺」的懺文內容方面,並未重視。經過分析發現,「梁皇懺」與梁武帝〈斷酒肉文〉中的「懺悔食肉法」有關。此外,在內容與形式上,其與「淨住子」及南朝其他懺法風格相近。同時懺文中所強調「神明不滅」的觀念,與梁武帝奉佛特色一致。這些特色,說明了「梁皇懺」是梁武帝製作的傳說之可能性極高。《梁皇寶懺》原名《慈悲道場懺法》,是懺罪消災,救度亡靈的法會儀軌。傳說是梁武帝為救拔死後轉生做大蟒蛇的夫人郗氏,而製定的。梁武帝請僧禮拜此懺法後,夫人郗氏承此功德而化生為天人。因此,後世遂將此懺法稱作「梁皇寶懺」。這本懺法的內容,不但輯錄了許多佛教大乘經典的章句,還從經論中錄出1,275尊諸佛名號,可說是中國佛教史上部帙最大的一部懺法,因此素有「懺王」的美譽。根據《梁皇寶懺》的記載,這本懺法所以名為「慈悲道場懺法」,是因編輯這本懺法的人,在夢中感應到彌勒世尊那不但慈濟現世,更悲愍來世的慈悲大願。所以創製這本懺法,以幫助眾生藉拜懺因緣,懺悔所有罪業,從此能持戒不犯,更能不起慢心、瞋心、嫉妒慳貪心,並且還能對貧病無依的眾生,生起慈悲救護之心,時時處處都不忘失菩提心,祈願將來和彌勒佛一起下生人間,親聞彌勒佛說法,悟道成佛。因此,《梁皇寶懺》的內容,其實是為我們開示如何從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輪迴的凡夫,透過真誠懇切的懺悔、皈依、發願、迴向,而修行成佛的方法。禮拜《梁皇寶懺》,祝願一切眾生,將來都能夠親聞彌勒佛說法,解脫生死輪迴,究竟成佛,真可說是最慈悲、最徹底的救度。
梁皇寶懺功德力 在 蔡錦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祈福消災 眾生平安】
今日8月16日『淡水竹林慈玄宮』舉辦 #消災普渡法會,由於疫情尚未趨緩,將歷年來五天【梁皇寶懺消災普渡大法會】縮減為一天的 #消災普渡法會,對於法會中各項儀式依舊維持傳統延續,希望藉由諸佛菩薩、法師頌經持咒佛力加持,讓十方法界眾生,聽經聞法在佛力加持下使得超渡,離苦得樂、往生淨土。
『阿賢』身為「竹林慈玄宮」主任委員全程參與,加上台灣疫情依舊嚴峻,造成台灣整體經濟嚴重衝擊,許多民眾苦不堪言,人們常說 #人助自助更要神助,『阿賢』期許以此法會功德回向 #全國民眾,#讓疫情早日平息、#社會更加安定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家迪吉、#所求如意、#闔家消災添福壽。
淡水「竹林慈玄宮」主任委員 #蔡錦賢 暨所有委員在此:
感謝新北市議會 #蔣根煌議長、新北市議員 #林金結議員 #各民間企業 #善男信女 #一同贊普!!
#感謝所有來幫忙的善心大德及所有工作人員致上最深的感恩與謝意。
#淡水竹林慈玄宮
#功德圓滿消災祿位
#消災普渡法會
#新北市議員蔡錦賢
梁皇寶懺功德力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寶雲寺梁皇寶懺法會 為眾生祈求大平安
生起慈悲心,發起大願心!4月4日上午,臺中寶雲寺一年一度的清明報恩祈福「梁皇寶懺法會」正式展開,現場數百位信眾代表,以及上萬人次同步透過網路直播共修的民眾,一同聆聽法鼓山寺院管理副都監果理法師解說《梁皇寶懺》,跟隨主法常獻法師及悅眾法師,為自己、家人和先亡眷屬拜懺誦經,同時代替眾生禮懺修行,將功德迴向一切眾生。
「今年寶雲寺的梁皇寶懺法會,特別迴向花蓮的太魯閣號事故傷難者。」日前至花蓮關懷受難者及家屬的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來到法會現場開示,這次重大傷亡,如同創辦人 聖嚴法師曾於重大災難發生時所說,這也是全民共業所感,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方丈和尚期盼人人都能用慈悲、慚愧、懺悔的心來檢討,希望這樣的事件以後不會再發生。
方丈和尚表示,能隨時隨地清楚自己身心的狀況,就不容易做錯事或發生疏忽;隨時隨地用安心的方法,就能感受平安。「《法華經》有言『三界如火宅』,當我們有智慧心,接受世間無常的真理,明白無常的事隨時可能會發生,就要事先防範。」方丈和尚以建築物及各種設備為喻,說明平時做好維修,使用上便不會有危險,「同樣地,我們的身心也要維修,身體病了要去醫院,心有問題,就要用佛法來維修」。
方丈和尚引用《華嚴經》所說的「一切唯心造」,及《維摩結經》中的「心淨國土淨」,表示外界一切都是自心所現,「當我們能夠正面解讀,從本心出發,疏導觀念、轉變思考,就會產生智慧;隨時隨地見到苦難現象,能生起慈悲心,當人人大悲心起,世界的苦難就會減少。」方丈和尚期勉大眾,7天的法會不僅要為自己、家人和先亡眷屬拜懺,還要學習佛菩薩發起慈悲心,為一切眾生拜懺,同時把修行的好處帶回日常生活中,影響更多身邊的人,帶給社會平安的力量。
由於疫情關係,今年法會以在家網路共修為主。家住太平、往年皆到法會現場共修的林淑純表示,今年壇位縮減,於是想將機會留給其他人體驗參與,自己則安住家中拜懺。「在自心打造的清淨空間裡,如同在壇場一樣,身心一樣安定攝受。」她在家為親友及法界眾生祈福,專注聆聽果理法師的說法開示,對懺文更能深入,內心也更加安定。
在現場共修的賴榮典、許貴敏夫妻,10多年來,每年都從南投來法會當義工或全程拜懺。許貴敏表示,自己的父親剛於1月往生,這次能回到寶雲寺拜懺,讓她更加感恩能為父親、為眾生虔誠禮懺。每年共修加上透過法師每天開示說法,讓原本煩惱心很重的她,學會檢討自己,體會到「煩惱的是自己的心」。
法鼓山寶雲寺「梁皇寶懺法會」自4月4日至4月9日一連舉行6天,10日上午進行供佛齋天法會,下午3時起為瑜伽焰口法會,邀請全球各地信眾一起線上共修,而因應不同地區時差,當天法會錄影也將於網路上保留24小時,歡迎大眾為自己及家人、為先亡眷屬、為世界眾生祈求平安自在。寶雲寺「梁皇寶懺法會」連結網址( https://taichung.ddm.org.tw )。
#寶雲寺
#梁皇寶懺
梁皇寶懺功德力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培福奉獻接續善緣 農禪寺舉辦清明報恩佛七
知恩報恩迎清明,法鼓山北投農禪寺先於3/27進行灑淨、起七安位等儀式後,3/28起至4/3舉辦為期一週的「清明報恩佛七」,在清淨莊嚴的佛號聲中,由僧團法師帶領4百多位民眾念佛,用三寶的加持與共修的力量,為祖輩先亡超度迴向、為親友祈求健康;壇場內外均有上百位義工協助護持,以奉獻利他實踐報恩心願。
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表示,清明時節替父母祈福、向祖先表達感恩是華人的傳統,因此漢傳佛教往往透過念佛來報恩、淨化身口意,祈願先亡眷屬得到善法、往生淨土。想運用佛教的觀念跟方法,來改變身口意三業行為,同時廣結善緣、修福修慧,做義工即是最好的方法,既可以調伏自己的心性,也能積聚成佛的資糧。
「從來沒有忘記爸爸奉獻的身影。」協助齋堂任務的義工于孟平說,父親生前就在法鼓山當義工近20年,自己也跟著他親近道場,所以在父親往生後,她就接續做義工,視為報答親恩最好的方式,至今已經奉獻11年。今年佛七期間,她也擔任撿、洗菜組長,繼續發心服務。
「我現在比較能放下自我中心,懂得為他人著想。」接引全家皈依三寶的沈彩鳳,學佛將近30年,今天先生也陪她一起來當義工;她說,剛開始自己的孩子不懂義工的意義,他們也是親身當了義工,才理解奉獻的歡喜。她祈願將善事功德,迴向給法界,祝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
農禪寺表示,即日起至4/3,每日均可開放250位民眾全日隨喜念佛,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參加。在此期間,為維護精進修行氛圍,全寺不對外開放並暫停參訪。而無法親自前來的民眾,亦可透過網路填寫「雲端牌位」,為先人報恩超薦,為社會、親友及自身祈福消災。
在清明期間,法鼓山臺中寶雲寺、臺東信行寺、羅東蘭陽分院、臺北安和分院與中山精舍、三峽天南寺、桃園齋明寺與齋明別苑、臺南分院與雲集寺、高雄紫雲寺等等,也都將舉行「梁皇寶懺法會」、「地藏法會」或「慈悲三昧水懺法會」,歡迎民眾就近參與共修。清明報恩法會相關新訊( https://chingming.ddm.org.tw/ )。
#清明報恩法會
#佛七
#梁皇寶懺法會
#地藏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