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桌機組裝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桌機組裝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kajiyou (Be stronger!)看板PC_Shopping標題[心得] 給新手們的建...
桌機組裝 在 Suki Le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5 20:00:16
. 近期私訊裡詢問度最高的應該就是我們餐桌上的烤盤吧 先說這象印的分離式鐵板燒烤盤是我自己買的啊(挺胸) 想當初無意間看到STAN.系列新上市時就一直心心念念心心念念 那外型就是寫了我名字的內斂霧面黑和仿原木 把它放在餐桌上質感馬上就提升了啊你說是不是(對著先生說) 從年初用到現在也是好多人要問...
剛剛在友版Ladies_Digi發現了一篇疑似是男性版友的PO文,
自述是組電腦的新手,想請教如何組裝新電腦,
有鑑於自己已經是PTT的老屁股了,
(感謝版友pirrysal提醒)
看到這種不先看板規、爬文章的標準伸手牌,
所以也不客氣地也在該版回了一篇落落長的文章,
順便告知有PC_Shopping這個充滿各種資訊好地方。
只是後來回過頭來想想,
如果自己也是一個完全不懂組裝新電腦的新手,
特別是男性電腦新手…
連上BBS看板應該先看板規、先爬文的知識也沒有,
我在這邊的第一篇PO文恐怕也會讓老屁股們看得很無奈吧。
這個版也許還是需要有一些簡單易懂的說明方式讓新手看得懂,
特別是對於那些連BBS的規則(板規、爬文)都不知道的新手…
但也希望版友們下次有任何疑問要發文前,
還是先看板規、再爬文看看過去有沒有類似的文章,
或是善用標題搜尋(在標題列表下按鍵盤上的"/"鍵)找到自己要的內容,
這個版的版主已經替大家整理出很多很實用的資訊了。
這邊就先PO出一些基本知識與名詞解釋,
讓想組裝或購買電腦的新手們先有個入門觀念,
然後再慢慢地去爬文,了解過去版友們PO在板上的一些文章,
同時,如果小弟的說明有任何錯誤的地方,
也歡迎版友們推文或回文指教有錯的地方,我有看到的話一定會修改。
名詞解釋:
菜單
這邊的菜單指的是自組電腦內所包含的各個零組件清單,
如果新手們希望版友們推薦適合的電腦組裝零組件,
請務必先想一下自己所能接受的預算以及用途,
然後再用標題搜尋自己的預算,這樣應該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菜單
各種電腦零組件
包含CPU、MB、Case、RAM、HDD、SSD、VGA、Power、光碟機、其他外接卡,
(這邊先用英文縮寫,下面會介紹各個英文名詞的意義)
但因為這篇文章主要是新手入門用,
僅會挑幾種必備的零組件出來介紹,
對新手而言,一台能正常開機的最基本電腦主機一定要有的零組件包含…
CPU+MB+Case+RAM+HDD+Power
當然,要能正常使用的話還必須具有其他不是安裝在主機內的配件,
包括螢幕、鍵盤、滑鼠以及各種連接線(螢幕接主機、插座接主機)。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縮寫,中文稱為中央處理器或處理器,
若以人來比喻,就像是人類的腦,負責整台電腦的運算。
一般來說,若沒有經過不當使用(超頻或摔壞),
而且也有做好散熱措施(正常使用散熱膏與散熱風扇),
通常是電腦內比較不容易損壞的零組件,
就算是過三年保固,只要可以找得到適合的主機板與記憶體,
理論上使用的壽命可以很長。
(Intel奔騰與AMD散步龍表示欣慰)
給新手的建議:
(1)目前主要分為Intel與AMD兩個品牌,
(感謝taleschia提醒)
購買時必須選用可以搭配的主機板,詳細型號可以參考至底文章
(2)同品牌也有不同腳位的差別,
也必須根據腳位去選擇可以搭配的主機板
(3)同品牌但不同腳位間的CPU散熱器有時可以混用,
但還是要請新手們務必詳細參閱公開使用說明書或網路資料 XD
MB
Mother Board或是Main Board的縮寫,中文稱為主機板,
(感謝版友tint補充)
簡單來說就是安裝CPU、CPU散熱器、記憶體與其他線材的地方
有些MB甚至會有其他附加功能,例如內建無線網卡、藍芽接受器等。
新的盒裝主機板裡面一定會附上後擋板(安裝在機殼後方)
與其他線材(IDE或SATA線)等配件。
給新手的提醒:
(1)新的主機板剛開箱時最好先看一下說明書,確認配件有無齊全
(2)安裝主機板前務必要先將後擋板裝在機殼上,免得哭哭
(3)主機板的尺寸有大有小,尺寸會與Case的選擇有關,
分為ATX、E-ATX(Extended ATX)、M-ATX(MicroATX)、ITX(Mini-ITX),
由大而小排列為E-ATX > ATX > M-ATX > ITX。
(感謝版友tint補充ITX還分為Mini-ITX、Nano-ITX與Pico-ITX)
Case
中文稱為機殼,簡單來說就是你看到電腦的外觀,
若以人來比喻,就像是身上穿的衣服一樣,
價格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就看消費者自己的選擇。
另外機殼內部可以安裝散熱風扇,可以協助機殼內的廢熱排除
給新手的建議:
(1)有分為上置電源或是下置電源,
一般來說下置電源的機殼散熱會比較好、但價格也比較高
(2)購買機殼時必須根據上述主機板大小下去搭配選擇適合的機殼,
一般來說ATX的機殼可以安裝ATX或向下相容M-ATX主機板,
但容量小的ITX機殼通常無法安裝更大的(M-ATX以上)的機殼
(3)一般機殼風扇的進風與出風方向容易搞混,但有一個很簡單的分辨方法…
仔細觀看機殼風扇,
有塑膠擋住(風扇轉軸)的那一面是出風口,另一面就是進風口
Cooler
中文稱為冷卻器或散熱器,一般是用在CPU或是VGA的散熱,
組成包含一塊導熱速度快的金屬外加不同的散熱裝置,
例如風扇(Fan)散熱、水冷散熱甚至是液態氮散熱,
甚至也有應用在小機殼內部的無風扇被動散熱(僅有金屬而無其他散熱裝置)。
給新手的提醒:
一般新手比較常用到的Cooler是CPU散熱器,或簡稱CPU風扇,
全新盒裝CPU一定會包含CPU本體以及原廠風扇,
不過也有例外,例如Intel的高階CPU(1366、2011腳位)包裝內就不含散熱器,
這樣就必須另外購買CPU散熱風扇或水冷裝置。
HTPC
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的縮寫,中文稱為家庭劇院個人電腦,
會提到這個詞是因為跟Case有關,通常HTPC都會選用ITX的機殼減少佔據空間,
但小機殼的散熱問題也必須很謹慎,除非是特規打造,
要不然通常會因為ITX機殼散熱不好,而必須避用發熱功率較大的零組件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中文稱為記憶體,
簡單來說就是電腦內資料的暫存區,
與硬碟資料的永久儲存不太一樣,
理論上記憶體越大電腦比較不會Lag,
但在過去作業系統還受限於32位元的時代,電腦只能辨識約3.25G的記憶體,
如果安裝大於3.25G的記憶體,除非用來當作RAM disk,要不然對效能的幫助不大。
又因為隨著科技演進,電腦使用時要暫存的資料越來越大,
單條記憶體的容量也越來越大,會建議新手安裝64位元的作業系統。
給新手的建議
可以挑選永久保固的記憶體,未來若主機板仍有支援的話還可以繼續沿用
OS
Operation System的縮寫,中文稱為作業系統,不懂的人可能會簡稱Windows,
(感謝版友kira3628800、Xbin提醒)
簡單來說就是要啟動所有電腦零組件(硬體)的最重要軟體,
可以想像是一個人的靈魂,沒有靈魂的人不會動,
同樣地,沒有作業系統的電腦就不能用。
除了獨大微軟的Windows系統外,還有其他作業系統,
例如蘋果的OS X、免費的Linux…等。
(感謝版友extraymond、r1239386提醒)
給新手的建議:
(1)Windows作業系統絕對不是免費的!
自組電腦時一定要另外加上購買Windows的價格!
(2)Windows作業系統分好幾代,過去風靡最久的沒意外應該是XP,
大致上的演進過程(家用):
3.1 -> 95 -> 98 -> Me -> XP -> Vista -> 7 -> 8 -> 10
目前微軟公司還有支援的主流是7至8,10還未正式上市。
(3)Windows作業系統除了分代,每一代還有各自的版本,
版本的不同會跟售價有關,例如Windows 7有下列版本,
按照售價排列的話依序是旗艦版 > 專業版 > 家用進階版 > 家用入門版,
售價越高的版本功能越多,一般來說,
家用進階版應該是價格比較親民又可以滿足一般需求的版本。
另外每種版本還根據能不能快速移轉到下一台新電腦而分彩盒版與隨機版,
彩盒版的價格較高,選用彩盒版的優點是…
在Windows認證MB且順利啟用後,若不幸MB壞掉更換新的MB,
可以直接撥打24小時啟動客服專線,
使用同一組認證金鑰(序號)還是可以重新認證新的MB而順利啟用。
但若是隨機版,除非你向微軟提出原MB故障更換新MB的申請,
否則無法以隨機版所附的同一組認證金鑰(序號)啟動,手續會比彩盒版麻煩。
至於品牌套裝電腦所附贈的Windows版本統稱OEM版,
OEM版絕對無法轉移至下一台電腦。
(感謝版友yuanintw提醒)
HDD
Hard Disk Drive的縮寫,中文稱為硬碟或是硬碟機,
根據尺寸大小可以分為3.5吋與2.5吋,
一般來說3.5吋通常用於桌機、2.5吋通常用於筆記型電腦,
根據安插的線材介面不同又可以分為SATA硬碟或IDE硬碟。
IDE硬碟是早期的產品,目前新的主機板也已經幾乎沒有IDE介面的插槽,
取而代之的是SATA硬碟,接孔比較小,SATA線材也比較不會占空間。
根據轉速可以分為萬轉、7200轉(大部分)、5400轉,
讀取速度跟轉速有關,萬轉的讀取速度會比5400轉來得快。
另外在上面記憶體那一段有提到硬碟是儲存永久資料的地方,
理論上硬碟容量越大,就可以存放越多檔案或資料,
無論是A片B片C片到Z片,還是動作電影、愛情電影都可以放
給新手的建議:(老梗問題)
硬碟的容量粗估是1TB = 10^3GB = 10^6MB = 10^9KB = 10^12 Bytes = (10^12)x8 bits,
但因為電腦內部容量的計算是採用二進位而不是十進位,
實際上是1TB = 2^10GB = 2^20MB = 2^30KB = 2^40 Bytes = (2^40)x8 bits,
所以盒裝上顯示容量1TB的硬碟,容量換算為10^12 Bytes,
再除以2^40,你會發現電腦內部顯示一定不到1TB,因為10^12小於2^40。
◎補充:X^Y = X的Y次方
SSD
Solid State Disk或是Solid State Drive的縮寫,中文稱為固態硬碟,
廣義上來說算是HDD的一部分,但實際運作方式與HDD不同,
HDD是利用讀取頭讀取或寫入內部高速轉動的碟片,
SSD則類似USB隨身碟一樣,利用內部的記憶體顆粒儲存永久資料,
所以理論上SSD有覆寫次數的限制,壽命會比一般HDD來得短,
不過SSD的讀取速度理論上也會比一般HDD來得快,讀取時較HDD安靜,
而不同廠牌、型號之間的SSD比較讀取速度也有不同的表現。
給新手的建議:
SSD不一定是必需品,但用過以後通常會回不去一般HDD,
有額外預算的話可以試試,讀取速度快的話,在幾個地方會比較明顯,
例如從開機進入Windows桌面的速度、進入遊戲內的速度都會比較快。
Power
中文稱為電源供應器,英文可以縮寫成PWR,
簡單來說就是提供電腦內所有零組件電力(能源)的地方,
只要是電腦內的零組件,都一定需要足夠的電力供應才能順利運作,
所以電源供應器很重要,而計算電腦內所有零組件的耗電量更重要,
一般而言耗電量最大的零組件是效能強的高階獨立顯示卡,其次是CPU,
而其他的零組件耗電量就比較小,
所以常常會聽到一句話…
如果要買高階獨立顯示卡必須要考慮PWR推不推得動。
目前用來計算零組件耗電量(功耗)的單位是用瓦(W),
一般而言電源供應器的瓦數越大,
越能減少零組件因為電力不足而無法正常運作的機會,
但除了瓦數大小之外,還必須考慮能源轉換的效率,
轉換效率越好,代表插座所提供的交流電透過PWR
能更加完整地轉為電腦零組件所能使用的電源,
減少轉換過程中間所散失的熱能,也比較省電,
依照轉換效率好壞排序,PWR分為下列幾個認證等級…
白金牌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白牌
給新手的建議:
好的PWR會乖乖地讓你的零組件正常運作,
但不好的PWR可能會一口氣帶走你電腦內的所有零組件
所以除了考慮瓦數與能源轉換效率外,建議確認該PWR有無特殊安規(保護機制)
VGA
Video Graphics Array的縮寫,中文俗稱顯示卡,
但實際上VGA是一種電腦顯示標準,
顯示卡的英文應該稱為Graphic card、Video card或是Display card。
一般電腦主機的顯示輸出分成兩種,
一種是由主機板或CPU內建的顯示晶片輸出,中文簡稱內顯,
另外一種則是在主機板上外接獨立顯示卡,中文簡稱獨顯,
一般來說,獨立顯示卡的效能會比內顯來得比較好,
但也有一些例外的狀況,
例如AMD的GPU可能會比市面上一堆號稱獨顯的基本顯示卡來得強。
內顯的顯示晶片主要分為三個廠牌,包括Nvidia、ATI(AMD)與Intel,
而獨顯的顯示晶片則分為兩個廠牌,包括Nvidia與ATI(AMD),
要挑選哪個廠牌哪個型號就必須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選擇。
給新手的建議:
(1)如果不知道該怎麼比較顯示卡的效能強弱,
一般而言可以參考原價屋的顯示卡跑分比較。
(2)高階顯示卡的功耗驚人,請務必搭配足夠瓦數的PWR一起使用
(3)除了顯示卡的晶片廠牌與型號,另外一個跟效能有關的數字是bit(位元)數,
一般而言同一個晶片組型號的顯示卡,bit數字越大效能越強
(4)除了顯示卡的晶片廠與型號,另外一個要考慮的是獨顯記憶體的大小,
理論上若電腦主機同時提供多台螢幕的顯示訊號,
顯示卡或顯示晶片的記憶體容量要夠大,才能減少無法正常顯示的機會
(5)MB上提供給顯示卡安裝的插槽也有差異,
過去有PCI與APG介面的MB,目前大部分的獨立顯示卡都是PCI-E介面,
而PCI-E介面又可分為3.0與2.0,數字越大代表顯示卡的頻寬越大,效能會比較好。
最後是PO在友版給新手的品牌套裝電腦與自組電腦優缺點比較…
品牌套裝電腦
優點:
1. 有時會內建正版作業系統可開機即用,不必另外花錢買作業系統
2. 全機(不包含鍵盤滑鼠)三年保固且可到府回收故障的電腦
(根據廠商不同提供不同年限的免費收送)
3. 有些特規機殼外觀做得很精緻、不占空間
缺點
1. 無法自行挑選電腦內部各個零組件,
只能被動從廠商所提供的整套電腦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
2. 效能較好的套裝電腦(例如某A廠牌的ROG系列)
比起同效能的自組電腦來得貴一些(C/P值較低)
3. 三年廠商保固一過,殘值瞬間降低,包括內建記憶體也會過保固
(自組電腦的記憶體可以挑選有終生保固的,其他零組件過保後還有不錯的殘值)
自組電腦
優點:
1. 如果具備相關知識,可以挑選出最適合自己需求的零組件
2. 可以享受組裝的樂趣,就跟玩積木或組裝模型一樣
3. 可以深度土炮,做出一台獨一無二的怪電腦(咦?!)
4. 選擇具有終生保固的記憶體,殘值可能會比較高,
甚至會跟房地產投資一樣,說漲就漲、要跌也很快~~XD
缺點:
1. 一定不會有內建正版作業作業系統這種怪事,作業系統要一定另外買
無論是隨機版還是彩盒板都一樣,
說什麼免費幫你安裝作業系統的店家一定有問題!
2. 如果基本知識或經驗不夠多,拆裝過程中容易有悲劇發生
3. 如果基本知識或經驗不夠多,故障後只能抱回原來店家幫你檢測是哪個零組件壞掉
◎補充: (感謝版友cmid05與WeAntiTVBS提醒)
還有一種是店家自己將零組件組合起來販賣的套裝電腦,
稱為店家自組套裝電腦,
店家自組套裝電腦與品牌套裝電腦最大的差別在於維修保固,
品牌套裝電腦是由原廠提供三年全機保固以及到府回收,
全機保固期間最好不要自行更換零組件,免得因人損而喪失保固。
至於要怎麼分辨兩者呢?
對於新手而言,如果是在實體店面購買可能比較難分辨,
可以直接講明要有三年全機保固且可以由原廠全省到府回收的品牌套裝電腦,
或是要有內建正版Windows系統的品牌套裝電腦,
自組電腦要有正版Windows系統的話一定要另外花錢購買,
有內建正版Windows系統(非30天試用版)的套裝電腦一定是品牌套裝電腦。
常見的套裝電腦品牌有ASUS(華碩)、Acer(宏碁)、Lenovo(聯想,前身為IBM)、
MSI(微星)、Dell(戴爾)、Gigabyte(技嘉)、Genuine(捷元)、Lemel(聯強)…等。
至於網購,可以舉幾個例子讓新手們看看…
品牌套裝電腦
Acer:http://24h.pchome.com.tw/prod/DSAA2P-A9005S7UM?q=/S/DSAA2P
Asus:http://24h.pchome.com.tw/prod/DSAA31-A9005T7N4?q=/S/DSAA31
注意上面兩個網頁針對作業系統與保固的說明,
很清楚可以知道是品牌套裝電腦。
店家自組套裝電腦
http://24h.pchome.com.tw/prod/DSAU51-A9005T4BB
http://24h.pchome.com.tw/prod/DSAU3Y-A9005U3AC
這兩台套裝電腦都隸屬在DIY電腦的分類下,
正是店家自組的套裝電腦。
以上,希望對新手們有一點幫助,
也希望高手們可以補充不足或錯誤的東西,謝謝大家~~
--
For Game and Medical Statistics
CPU: Intel Core I7 3970X 4.5G RAM: Kingston KHX1866C9D3K2/8GX x4
Cooler: Noctua NH-D14 + NM-I2011 MB: Asus Sabertooth X79
VGA: EVGA GTX 780Ti 3G SC ACX PSU: Seasonic X-1250W 80+ Gold
Case: Coolermaster Cosmos SE DVD: Pioneer BDR-S08XLT 15x
SSD: Plextor M5 Pro 256G HDD: Seagate 2TB x1 + WD 1TB Black x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92.2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25802492.A.D94.html
原本有考慮要把所有零組件的廠牌都列上,
但每個人對品牌的感覺是主觀的,為了避免新手陷入品牌迷思,
在考慮過後並未把每個零組件的推薦廠牌給打上。
1A1D1H:指的是MB後方有三種顯示輸出介面,包含1A(D-sub)、1D(DVI)、1H(HDMI)
U3/S6:指的是MB提供USB 3.0與SATA 6GB(也稱為SATA III)
然後啊…恩…我試著說明看看…
隨著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的普及,
無法隨時帶在身邊跑的組裝電腦市場逐漸萎縮,
組裝電腦也逐漸走向精緻化、小型化(HTPC概念)這條路,
ITX大小的MB與Case也越來越多,
也因為這樣,有內顯的CPU+MB也越來越多,
某屋所販賣的MB若後方有標示?A?D?H就表示該MB支援內顯的功能,
只要搭配正確的CPU(CPU必須具備顯示功能),
該MB就可以透過後方的顯示輸出插孔與適當的連接線提供訊號給螢幕。
至於MB的內顯功能過去其實是由MB上的顯示晶片提供而不是CPU,
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有興趣的板友可以自行在本版或是Google查資料。
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畢竟我不是店家…
如果是我,我會直接在購買時詢問店家可否免費幫忙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