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桃園市政府工務局組織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桃園市政府工務局組織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桃園市政府工務局組織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桃園市政府工務局組織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25的網紅劉茂群.在地守護用心服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 #0508十二區區公所工作報告及說明 一、各區公所預算執行率 各位區長,根據107年區公所預算執行率,前三名執行率最高的為:龍潭、桃園、楊梅,那執行率墊後的三名為:大園91.94%、八德91.59%、大溪87.54%,請問三位區長為何執行率墊後? ...

  • 桃園市政府工務局組織 在 劉茂群.在地守護用心服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08 11:27:59
    有 61 人按讚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
    #0508十二區區公所工作報告及說明

    一、各區公所預算執行率

    各位區長,根據107年區公所預算執行率,前三名執行率最高的為:龍潭、桃園、楊梅,那執行率墊後的三名為:大園91.94%、八德91.59%、大溪87.54%,請問三位區長為何執行率墊後?

    (大園區長:在五權里集會所,卡在軍方土地報廢問題,建築物有11棟,從106年辦理至今,國防軍備局已同意核准報廢接著會執行土地撥用,目前已經設計完畢),茂群希望大園區長要積極。

    (八德區長:主要是資本額有2億多保留,跨年度來執行,主要是開口合約的部分)區長茂群不希望今年還是墊後。(大溪區長:最主要是三層、瑞興、美華社區活動中心,執行耐震補強的計畫,因為是跨年度)

    桃園市升格直轄市之後,包括人事、財政、預算主控權已經由桃園市政府,區公所任務相當的單純,區長成為市長的幕僚,主要負責的業務?(八德區長:督導區政推動,配合市政府及局處),路平燈亮及水溝通,茂群希望區長用點心,不要花費無謂的薪資在人事安排或送往迎來,茂群希望市政業務要順利推展,尤其在預算執行率,希望區長針對落後原因加以檢討並提出具體改善措施。

    二、1萬2千盞黑燈

    透過養工處給的資料,有1萬2千盞的黑燈戶,路燈因廣義納管,目前全市路燈有20萬盞其中4萬盞在2年前落日條款計畫已經汰換,總共有10萬盞路燈要裝LED燈的智能路燈,養工處在今年接手區公所也報了,這些黑燈戶是地方需要,沒有透過區公所會勘,也沒有向台電合法申請,直接把路燈完成裝設,成為台電列冊大宗黑燈戶的路燈。

    這些大部分都在外人不需要進入的封閉或半封閉社區,後巷或非公共空間等,當時地方認為路燈有需要,長期以來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黑燈戶也就越來越多,我們也擔心這些黑燈戶何去何從成為地方矚目的焦點,請問各區有多少黑燈?

    桃園區3,000盞,中壢區600盞,平鎮區1,100盞,八德區310盞,楊梅區1,700盞,蘆竹區1,100盞,龜山區1,900盞,龍潭區1,600盞,大溪區4,000盞,大園區2,500盞,新屋區1,177盞,觀音區2,100盞,可見這些區長都有在狀況內,那這1萬2千盞的路燈,雖然沒有實質登錄以及養護紀錄,但是除了部分沒有任何功能的路燈外,當地人入夜後光線不足過於黑暗視線不清的地方,請問這些裝設是否有必要性?

    在養工處陸續針對黑燈戶辦理會勘釐清確認時,如果周圍民眾認為有必要存在,區公所會同會勘人員為我們市民發聲,同時養工處廣義放寬認定標準,茂群希望這些黑燈戶能不能合法化不但納管,同時從今年7月起一年內換裝全新LED智能路燈,請問各區長希望全部合法化的請舉手(十二區區長皆舉手),那這是我們一致連帶地方的聲音。

    三、區公所人事調動

    不要無謂花心思花費在人事安排,請問八德區長您來後調動了幾個科室人事?八德區長表示主要八德人口數超過20萬,依照組織上面可以調整增設一位副區長因此進行人事調動,請問各區長調動2位以上有幾位?(楊梅、新屋)茂群拜託各位區長,初到任人和非常重要,把地方聲音廣納把地方事情做好,茂群希望除了路平燈亮水溝通,也希望各區區長要用心把地方聲音納入,該做就要做。

    四、長安街拆除補貼

    長安街拆除要做公園補貼,茂群不希望是互相踢皮球,工務局質詢時說由區公所補貼,區公所說沒有編列經費,依照過往民選市長的公文是不同意補貼,但茂群拿到的陳情公文是工務局說要補貼,副市長從茂群這樣一點就知道工務局與區公所在互踢皮球,按照道理也是工務局編列預算或地政局編列預算補貼,現在把房子都拆了還讓人家陳情公文呈來呈去,感覺桃園行政升格直轄市後還在踢皮球,老百姓只希望解決。

    #議會質詢
    #認真問政
    #十二區區公所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
    #0508十二區區公所工作報告及說明

    一、各區公所預算執行率

    各位區長,根據107年區公所預算執行率,前三名執行率最高的為:龍潭、桃園、楊梅,那執行率墊後的三名為:大園91.94%、八德91.59%、大溪87.54%,請問三位區長為何執行率墊後?

    (大園區長:在五權里集會所,卡在軍方土地報廢問題,建築物有11棟,從106年辦理至今,國防軍備局已同意核准報廢接著會執行土地撥用,目前已經設計完畢),茂群希望大園區長要積極。

    (八德區長:主要是資本額有2億多保留,跨年度來執行,主要是開口合約的部分)區長茂群不希望今年還是墊後。(大溪區長:最主要是三層、瑞興、美華社區活動中心,執行耐震補強的計畫,因為是跨年度)

    桃園市升格直轄市之後,包括人事、財政、預算主控權已經由桃園市政府,區公所任務相當的單純,區長成為市長的幕僚,主要負責的業務?(八德區長:督導區政推動,配合市政府及局處),路平燈亮及水溝通,茂群希望區長用點心,不要花費無謂的薪資在人事安排或送往迎來,茂群希望市政業務要順利推展,尤其在預算執行率,希望區長針對落後原因加以檢討並提出具體改善措施。

    二、1萬2千盞黑燈

    透過養工處給的資料,有1萬2千盞的黑燈戶,路燈因廣義納管,目前全市路燈有20萬盞其中4萬盞在2年前落日條款計畫已經汰換,總共有10萬盞路燈要裝LED燈的智能路燈,養工處在今年接手區公所也報了,這些黑燈戶是地方需要,沒有透過區公所會勘,也沒有向台電合法申請,直接把路燈完成裝設,成為台電列冊大宗黑燈戶的路燈。

    這些大部分都在外人不需要進入的封閉或半封閉社區,後巷或非公共空間等,當時地方認為路燈有需要,長期以來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黑燈戶也就越來越多,我們也擔心這些黑燈戶何去何從成為地方矚目的焦點,請問各區有多少黑燈?

    桃園區3,000盞,中壢區600盞,平鎮區1,100盞,八德區310盞,楊梅區1,700盞,蘆竹區1,100盞,龜山區1,900盞,龍潭區1,600盞,大溪區4,000盞,大園區2,500盞,新屋區1,177盞,觀音區2,100盞,可見這些區長都有在狀況內,那這1萬2千盞的路燈,雖然沒有實質登錄以及養護紀錄,但是除了部分沒有任何功能的路燈外,當地人入夜後光線不足過於黑暗視線不清的地方,請問這些裝設是否有必要性?

    在養工處陸續針對黑燈戶辦理會勘釐清確認時,如果周圍民眾認為有必要存在,區公所會同會勘人員為我們市民發聲,同時養工處廣義放寬認定標準,茂群希望這些黑燈戶能不能合法化不但納管,同時從今年7月起一年內換裝全新LED智能路燈,請問各區長希望全部合法化的請舉手(十二區區長皆舉手),那這是我們一致連帶地方的聲音。

    三、區公所人事調動

    不要無謂花心思花費在人事安排,請問八德區長您來後調動了幾個科室人事?八德區長表示主要八德人口數超過20萬,依照組織上面可以調整增設一位副區長因此進行人事調動,請問各區長調動2位以上有幾位?(楊梅、新屋)茂群拜託各位區長,初到任人和非常重要,把地方聲音廣納把地方事情做好,茂群希望除了路平燈亮水溝通,也希望各區區長要用心把地方聲音納入,該做就要做。

    四、長安街拆除補貼

    長安街拆除要做公園補貼,茂群不希望是互相踢皮球,工務局質詢時說由區公所補貼,區公所說沒有編列經費,依照過往民選市長的公文是不同意補貼,但茂群拿到的陳情公文是工務局說要補貼,副市長從茂群這樣一點就知道工務局與區公所在互踢皮球,按照道理也是工務局編列預算或地政局編列預算補貼,現在把房子都拆了還讓人家陳情公文呈來呈去,感覺桃園行政升格直轄市後還在踢皮球,老百姓只希望解決。

    #議會質詢
    #認真問政
    #十二區區公所

  • 桃園市政府工務局組織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30 12:46:12
    有 231 人按讚


    2018臺北國際水環境高峰論壇暨產業展 今日隆重登場

    今(30)日上午陪同柯市長出席由市府舉辦之【臺北國際水環境高峰論壇暨產業展】於松山文創園區隆重登場。荷蘭貿易投資辦事處駐台代表紀維德、波蘭共和國華沙貿易辦事處李波副代表、南非聯絡辦事處Mr.R S Matsebe代表、中央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會張秀甄副執行長、市府工務局彭振聲局長及工作同仁、桃園市政府水務局耿彥偉副局長、嘉義市政府工務處李建賢處長、新竹縣政府環保局郭維珍,還有來自全球14國19城市官方代表團、40個我國專業公協會協辦單位及30家以上NGO夥伴等一同參加。

    本屆臺北國際水環境論壇暨產業展主題為:「永續臺北.海綿城市Resilient, Sustainable, Vibrant」,期盼能有效透過科技及技術,改善水環境,達成水循環,讓臺北市民能與水共生,創造永續未來,期待透過「2018臺北國際水環境高峰論壇暨產業展」,深化國際間城市政策交流,並推廣水環境教育,將我城市水環境建設及管理的成功經驗行銷國際,促進國內相關技術升級、創新與整合,更進一步創造媒合機會帶動產業外銷,以「在地化、國際化、產業化」的策略,共同將我們的水環境能量帶入國際舞台創造多贏。

    柯市長致詞時提到,近年來隨著極端氣候,世界各大都市區都面臨著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水環境風險與挑戰,像是最近南台灣嚴重淹水情形,這些極端氣候不僅對民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威脅,也將影響一個城市的永續發展,因此建構具韌性與調適能力、水資源永續利用、友善共生的都市水環境,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臺北市透過辦理此國際論壇及展覽,將我們長期致力推動都市水環境建設的經驗,與國際各大都會交流分享,促進城市交流發展多贏,提高台灣能見度,拓展國際友好關係。此外,也透過國內外相關廠商上中下游產業鏈結,向世界展現我都市建設成果與產業技術能量,同時促進民間應用外,也要透過國際交流促進與活絡相關產業發展帶動技術升級;我們希望透過定期舉辦臺北國際水環境高峰論壇暨產業展,能逐步實踐我們都市建設與相關技術發展的「在地化、國際化及商業化」。

    在地化就是配合地方條件促進技術在地應用發展,與在地產業文化結合,這次活動我們安排在松菸文創園區,將水環境專業結合古色古香的臺北傳統菸廠歷史,不同領域相互碰撞與連結,激盪出多元的創意與價值,再來國際化就是要達到國際水準及國際接軌,吸引國外廠商或專家來臺交流技術採購設備,而產業化就是要促進產業發展活絡過內外交易,人流就是金流,我們期望用活動促進經濟發展,並帶動周邊產業市場與國際接軌。
    臺北市是一個高度密集發展的城市,面對全面都市化造成的熱島效應及極端氣候事件的挑戰,臺北希望打造成為一個海綿城市,以跨本府28個局處整合168項水環境相關計畫,自2015~2018年間透過各種工程及管理手段,包括以人行環境改善計畫、公園廣場更新等方式,增加本市透水鋪面面積超過17萬平方公尺,另外推動北門廣場、建成圓環等綠地公園,增加本市綠化面積超過38萬平方公尺;辦理田園城市計畫完成161處綠屋頂及571處田園基地;推動內湖金瑞治水園區及文山防洪計畫,增加都市滯洪量7萬9,000立方公尺;推動公私協力於416處私有建物設置流出抑制設施,增加本市保水量達10,000立方公尺;透過雨撲滿及回收水的方式循環利用水資源(於100處公園及學校增設雨撲滿、污水再生運用使用量平均每月超過20萬立方公尺);推廣直飲台(累計建置537處直飲台);污水接管用戶量超過4萬戶等工作,一步步將臺北打造成為宜居永續的生活環境。

    臺北市將打造韌性城市及海綿城市視為最重要的市政建設工作,價值就是堅持將臺北打造成為宜居永續的生活環境理念,透過上述跨局處每項計畫逐步落實願景,讓我們一起努力留給下一代美好的未來都市水環境。

    開幕式會後,我也與柯文哲市長及諸位貴賓至水環境產業展攤位參觀及體驗,主題包括「智慧水管理」、「綠色基礎設施」、「循環經濟」及「水處理」四大主題展區合計有145攤展覽攤位,包含台北館、水利署主題館、國家城市館、台灣下水道協會築綠生態、工研院、國家災害防舊科技中心以及來自國內外許多水環境產業廠商參展,今年台北主題館包含智慧水管理、循環經濟、綠色基礎設施、水處理等展區,展場現場也設有水環境教育環境活動展區,有興趣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

    2018臺北國際水環境高峰論壇暨產業展於今日登場,一連三天(8/30-9/1),歡迎市民朋友一同至松山文創園區來參與此盛會,相關資訊

    http://www.taipeiwater2018.com/

  • 桃園市政府工務局組織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6-20 20:01:42
    有 133 人按讚


    【首都圈論壇 再談北部五大河系-防洪及水資源利用】

    今(2016/06/20)日,台北市政府舉辦第四場首都圈論壇。

    淡水河系包含淡水河本流、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及大漢溪等5條重要河川,流域面積廣達2,726平方公里,遍及首都圈。今日論壇針對「淡水河流域整體定位及管理原則」、「中央成立淡水河流域專責管理機關及六都水利主管機關現況」、「防洪疏浚」、「水資源利用」、「新店溪上游集水區治理及專管計畫」等議題進行討論,與會者關注焦點於首都圈如何有效的進行水資源管理以及建構流域管理的機制。

    柯文哲市長表示5大河系影響北北基桃約900萬居住人口,地球氣候日漸極端,不管是防洪疏浚或水資源利用等議題,是整條流域跨機關的整合工作,需要中央出面統整,並地方政府間共同合作,尤其是翡翠專管計畫,總建設經費高達20億,涉及環評及土地取得,亟需中央與新北市的協助與經費分擔。

    水資源的運用與管理問題很複雜,包含上水(即雨水)、下水(即污水)的運用;上游、中游、下游之水系的治理,更牽涉到水域、土地管理、林木(水土保育)、生態等層面,分屬不同機關權責如水利署、營建署、農委會及環保署等中央主管機關,以及地方政府各機關。與會之荷蘭專家Herman 先生提及Deltares三角洲計畫,荷蘭政府將以2050年為目標,預計花費100到200億歐元進行新的防洪計畫,Deltares是成立中央及地方平台的半官方組織運作模式,此次論壇提議是可借鏡,並為新政府的組織再造提供機會,賦予明確的權責、經費及治理績效,以保障水資源運用及流域的保育及防洪。

    感謝新北市陳伸賢副市長、基隆市林永發副市長、桃園市王明德副市長蒞臨致詞。經濟部水利署王瑞德署長、桃園市水務局劉振宇局長、新北市水利局宋德仁副局長、台北市工務局彭振聲局長、翡翠管理局謝政道局長、自來水事業處陳錦祥處長、基隆市工務處林俊緯科長、前水利署署長黃金山博士、中興大學陳樹群教授、台北科大林鎮洋教授及荷蘭Deltares顧問Herman van der Most等專家學者進行圓桌論壇,今日論壇實錄,近日將公佈於市府網站,歡迎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