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桃園台北通勤月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桃園台北通勤月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桃園台北通勤月票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報時光UDNti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北淡線上的關渡火車站】#學生月票二圓二角 日治時期就開始營運的「北淡線」鐵路 是早期來往台北淡水的重要交通工具 全線於1988年正式停駛,改建為現在所見的捷運淡水線 決定修建為捷運後,沿途的火車站也遭到拆除 照片中是當時北淡線上的「關渡火車站」 雖然只是一座簡單小巧的建築 現在看來卻別有復...
桃園台北通勤月票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北淡線上的關渡火車站】#學生月票二圓二角
日治時期就開始營運的「北淡線」鐵路
是早期來往台北淡水的重要交通工具
全線於1988年正式停駛,改建為現在所見的捷運淡水線
決定修建為捷運後,沿途的火車站也遭到拆除
照片中是當時北淡線上的「關渡火車站」
雖然只是一座簡單小巧的建築
現在看來卻別有復古懷舊的感覺
在停駛的那一天也湧入許多人拍照留念
#報時光UDNtime
#北淡線
#關渡火車站
日期:1988/7/15
圖說:省鐵路局加掛特別列車,舉辦「淡水最後一班列車」活動,對北淡線做最後凝視,共同陪伴小火車走完最後一程。圖為關渡火車站。
來源:聯合報
攝影:游輝弘
歷史新聞
【1988-07-02/聯合報/14版/台北市民生活】
淡水線懷念之旅
想當年 坐火車是樁大事
【本報記者劉曉甯 孫蓉華】
票價相當昂貴 沒事不隨便坐
台北到淡水的火車,單程票價十五元,與現在的物價、民眾的收入相比,頗為便宜。但在早年,火車可不是一般人坐得起的,沒什麼大事,還不輕易坐火車呢!
淡水港淤塞情況嚴重後,無法再擔負運輸的重責。以往帆船直駛桃園大溪的情景不再,接著連載客的蒸汽明輪或吃水較淺的「臭油船」,也不能再靠泊萬華。承運客貨輪的船舶停擺,公路交通仍未臻完善,北淡線火車扛起了淡水、台北間運輸的重任。
但是,乘坐火車可是奢侈的享受。民前六年時,北淡線二等車的成人票票價是日圓四角二分,當時六十公斤的白米價格是一圓八角。七十多歲的前淡水鎮長鄭、永富記得,北淡線火車五十年前的票價是三角二分,而工人做工三天大概才有一圓工資。火車班次也不多,一天只有四、五班次,每列掛三、四節客車廂。
李總統登輝先生的父親李金龍老先生回憶說,早年淡水人要到台北,多數乘坐「臭油船」,每趟收費約一分,比較起來,乘坐火車當然算是生活中的大事。九十一歲的李老先生表示,老家在三芝鄉,與淡水鎮還有段距離,童年根本沒有機會坐火車。上了中學後,學校帶著學生遠足,才初次嚐到坐火車的滋味。
民國卅一年,火車票價便宜些了,可是還是挺貴的。學生月票一張二圓二角,那時,小職員每月平均所得也不過卅五圓上下。能夠買火車月票通勤,羨煞同學。當年淡江中學的畢業紀念冊上,留有一隅刊出一位陳姓學生的「定期乘車券」,紀念坐火車上下學的時光。
蒸氣車頭時代 難忘數件寶事
火車票價隨著社會的改變升降,北淡線的列車,也由燒炭的蒸汽火車頭到動力慢慢加大的機車頭,再到現在使用的柴油車頭。越早期的火車,越有些令淡水人難忘的「寶」事。
關渡隧道坡陡 車常會倒退
李總統的弟弟李炳楠說,搭蒸汽機車頭火車,經過關渡隧道前,乘客不約而同地都會關上車窗。否則,車廂內會瀰漫著黑黑的煤煙,衣服上會沾上煤塵,弄成小黑臉。而火車座位卻是硬木板座椅,又無電風扇,燠熱的夏天,關窗過隧道,可難過呢!
從關渡站出來駛經關渡隧道的一段路是陡坡,燒煤炭的蒸汽火車頭,如果不能加足馬力,到了上坡處,根本上不去。還要由關渡站倒退數百公尺,等鍋爐火燒旺了,蒸汽十足後再一鼓作氣爬坡前進。因此,火車倒退的情況,也是老一輩淡水人記憶猶新的鮮事。火車不夠力,趕不上火車的年輕小伙子,乾脆用跑的追火車,還真追得上。
世居淡水的周明德記得,民國卅一年高中畢後,他在氣象局工作,一天早上到車站時,火車已鳴笛開動,一時興起,拔腳就追。由於駛出淡水的火車要駛經一段斜坡,速度減緩,在車上同學、同事的加油聲中,他跑了四、五百公尺追上了那班火車。
載客量逐年減 只甚剩兩千多人
台灣光復後,日據時代一度停駛的北淡線火車,恢復正常營運。因為北淡線沿線地區,由農村發展為新興社區,工廠、學校紛設,經濟的繁榮,帶動人口成長。北淡線載客人數逐年增加。民國四十一年每天平均約有一千八百人在淡水站上車,到民國六十四年每天平均有八千五百五十多人上下車。意氣風發的北淡線度過全盛期後,隨著公路運輸的發達,便捷的客運班車陸續增加,搶走了火車乘客。民國七十二年,北淡線載客人數降為每天四千多人,這兩三年更曾低到二千多人。
桃園台北通勤月票 在 奶爸律師 陳又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的機車密度世界第一,我自己也從大二騎車到現在,如果問我願不願意改搭大眾運輸工具?說真的我也不願意。我們深入研究發現,以交通部《105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的資料,通勤族每天得騎23.8公里通勤、加上機車平均15年的折舊與每年2,258元的保養費用,平均每個月得付出約1,416元。然而政府祭出1,280月票吃到飽,為何機車族還是不願意改搭大眾交通工具?
身為一個十幾年的老騎士,我會跟大家說其實騎機車真的很方便!雖然要付出較多的金錢代價,但是比起捷運和公車的固定站點、固定時間,機車幾乎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配合自己,又比汽車好找到停車位,自然較受到青睞。
這幾年政府確實用了很多方式想減少機車族的數量,但效果依然有限。既然機車是台灣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得思考如何讓機車在道路上行駛得更為「友善、安全、效率」。
我認為最重要的在於「車向分流」,台灣現在採用「車種分流」使得機車族被迫得走在外車道,當需要轉彎時就會出現車種交軋的狀況,進而增加事故的發生機率。政府推動「兩段式左轉」更讓需要兩段式左轉並直行進機車待轉區的機車和右轉車輛交錯產生更多的事故。以2016年桃園17個路段取消兩段式左轉的資料來看,機車車禍發生率明顯下降,車種分流造成的兩段式左轉確實有檢討的必要。而在港湖地區幾個大路口的經驗來看,康寧路轉進東湖路或北安路轉上大直橋時都不用兩段式左轉,兩個路口的車流量雖大,但2017年的A1、A2事故也只有9件。令人不解的是在台北市幾個車流量大的路口,政府都是開放機車直接左轉,為何車流量相對小的路口卻不能實施?
既然機車在台灣難以取代,我們就必須思考,如何讓多元的用路人能行駛的更好,一昧的禁止不只損害機車族的權益,也危害所有用路人的安全。
我是陳又新,我支持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的主張,友善、安全、效率的機車環境,我們一起來努力!
【立刻支持又新】
🔷線上捐款平台 🔷
https://donate.spgateway.com/Renew/1124
(信用卡/ ATM轉帳/ 超商繳費)
🔶陳又新政治獻金專戶 🔶
銀行:合作金庫 民生分行
戶名:107年臺北市議員擬參選人陳又新政治獻金專戶
帳號:0936-717-176-176
---------------------
#機車路權
#陳又新
#社會民主黨 #市議員候選人
#內湖 #南港 #港湖日新又新
桃園台北通勤月票 在 洪孟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姚提0元通勤票、蘇說千萬人大城市,民進黨雙北選舉是在玩大富翁嗎?
今日蘇貞昌前縣長接受媒體專訪表示,要將新北市變成一千萬人大城市,目前新北市是全台第一大事,但人口也僅即將突破四百萬人,如今蘇貞昌為了選舉開出空頭千萬大支票,對比過去在任台北縣八年,也不過讓北縣增加四十萬人口,請問民進黨的雙北選戰,是在玩大富翁還是模擬城市?是認為選民沒常識還是沒知識?否則怎麼空頭支票可以如此隨便開!
首先,攤開蘇貞昌前縣長從1997年到2004年的執政成績單,台北縣的人口從330萬增加到370萬左右,而這當中是包含出生人口及外移人口,即便全都算蘇貞昌的功勞,也是四十萬人口的增加,如今卻喊出千萬人口,請問蘇前縣長,即便把台北市、桃園市都納入新北市計算也不到千萬人口,這簡單的算術您知道嗎?
再者,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最愛提過去國民黨重北輕南,但卻忽略因為全台灣人口約有三分之一是生活在北部,且因為政經中心也在北部,所以當然會加強北部建設。如今蘇前縣長異想天開要讓新北市增加千萬人,那是不是預算規模也該大幅增加,民進黨過去口中的重北輕南是否又是騙選票的口號呢?
之前有姚文智提出0元捷運月票政策,被譏諷要求把算式列出來;如今又有蘇貞昌開出千萬人口芭樂票,民眾真的很想請問,2016年國會過半、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在今年雙北市長的選戰策略是打算以一張張做不到的芭樂票來跟民眾溝通?還是以為選舉是玩大富翁,什麼都用嘴巴說?這種為了選舉什麼話都說得出來的態度,只會讓人民看破手腳、用選票唾棄!
#新北變千萬
#玩遊戲比較快
https://udn.com/news/story/10958/3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