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港藍家古厝③】210823
—續上篇—
◆藍雲錦
是藍鼎元六個兒子中的老大,在藍鼎元平定朱一貴後被安排來臺開墾,被視為里港藍家的「來臺定居第一代開基祖」,生平曾任福建水師提標,乾隆年間逝後更名為「國祥」,安葬在旗山鎮新光里中寮山下的「嶗碡坑」(平埔族語,意為野豬出沒處),同治年間後代重修墓園,...
【里港藍家古厝③】210823
—續上篇—
◆藍雲錦
是藍鼎元六個兒子中的老大,在藍鼎元平定朱一貴後被安排來臺開墾,被視為里港藍家的「來臺定居第一代開基祖」,生平曾任福建水師提標,乾隆年間逝後更名為「國祥」,安葬在旗山鎮新光里中寮山下的「嶗碡坑」(平埔族語,意為野豬出沒處),同治年間後代重修墓園,將藍雲錦與其子藍文俊合葬,重修墓地保存完整,至今已有二百十七年,深具歷史價值。
◆藍元枚
字簡侯,生於乾隆元年(1736),為藍廷珍之孫,父親藍日寵是福建銅山水師參將,藍元枚世襲三等輕車都尉一職;乾隆卅一年調派廣東擔任外海水師參將,補任海門營參將;卅八年奉旨接任臺灣鎮總兵,後又調任金門鎮及蘇松鎮總兵;乾隆四十九年擢升江南提督;五十二年正月,臺灣有林爽文倡亂,藍元枚因此調任福建陸路提督,隨後又改任福建水師提督,並出任參贊大臣。出兵攻打林爽文期間,乾隆五十二年(1787)七月病作,八月逆賊又從竹子腳、大肚溪、柴坑仔三道夾攻,藍元枚力疾出戰,結果病情加劇,後在戰役中病逝,死後受贈太子太保,賜白金千兩以治喪,並與其祖父藍廷珍同諡號「襄毅」,並稱之以「小襄毅」區別。
◆藍見元(藍媽田)
為藍鼎元第六世嫡孫,小名媽田。道光年間任阿里港正總理,道光十五年(1835)提議興建阿里港城以為防禦,東西跨距2公里、南北跨距10.5公里,以恆春咾咕石建造,開東西南北四門,門高一丈、寬一丈五,城垣圍以刺竹,城內鑿兩尺深之壕溝,屬三級城池。現存的南門及北門門額碑可以看到「正總理藍見元」的字樣。藍見元於1838年又出資捐建義塚,據《鳳山縣採訪冊》記載「在過港仔埔港西,縣東北四十二里,縱二里許,橫半里許」,即為現在位於過江村的第一公墓。其本身逝後則安葬在今永豐、里港路口,墳塚戰後曾有重修。
◆藍高川
字貴如,生於1872年,為藍鼎元第八世嫡孫,藍見元之孫,生父為第七代藍登座,將之過繼給官拜武都尉的族弟藍登旺。在乙未割臺後曾組織青年防衛隊對抗日軍,後因自認兵力弗如而選擇歸順;於1901年出任阿里港保甲局長,再改任阿緱廳參事,並從事製糖及開墾事業;1910年8月12日與蘇雲英(蘇貞昌祖父)等人於阿緱街(屏東市)共同創辦「臺灣商工銀行」(臺灣第一商業銀行前身)後擔任取締役(董事);1912年任臺灣興業株式會社監查役,1915年獲藍綬褒章,1921年任總督府評議會議員,1923年再獲勳六等瑞寶章,1927年因熱心公共事業受紅十字社總裁贈有功章,1928年受贈大禮紀念章。里港藍家古厝現貌即為藍高川於1923年為歡迎裕仁皇太子行啟而改建。
藍高川晚婚,前曾與臺南的黃鳳戀愛,但因門戶不對而遭父母反對,只能築屋於里港的古厝前安置直至其過世,1897年25歲再娶海豐鄭家的鄭萬為妻但未生子,數年後又娶阿里港街富商之女卜春金,另娶日本福岡的側室三治九江;於1940年3月23日逝世,享壽68歲,其一生共育有六名子女,藍家鼎、藍家精、藍家賢、藍錦綿、藍敏及藍富雪。
◆藍家鼎(1902-1954)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法學科,1939年初露頭角當選里港庄協議會第2至8回協議員,自此踏入政壇,戰後出任里港第一、二任鄉長,並有多項關於水災及架橋的重要政績。
◆藍家精(1904-1980),字國誠,原名家禛,於1918年4月15日改名。1928年與里港名醫劉振昌次女劉美錦結為連理,1931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經濟科後,任職於高雄州廳教育課,1937年任職日本在中國的「華中派遣軍總司令部」,1938-1940年任高雄州協議員,之後擔任汪精衛政府參贊武官公署中將。還曾歷任屏東第一銀行商務董事、屏東農田水利會會長等,戰後在社會運動上頗具聲望。
◆藍家賢是藍高川最小的兒子,因母親非正娶,直到2008年才正式認祖歸宗,雖離開里港藍家很久,但卻熱心參與藍家的各項活動。2008年重修中寮山藍雲錦墳墓時,身為虔誠基督徒的他親自參與修墳的祭祀儀式;期間也請身為縣議員的兒媳婦林亞蒓為屏東藍氏宗親會申請補助;還主持編纂《空靈跫音─里港藍家大厝內滄桑三百年》一書,對藍家掌故軼聞知之甚詳。
◆藍錦綿,1909生,為藍高川長女,畢業於臺北三高女(今中山女高),嫁給基隆顏家顏雲年之子顏德潤。
◆藍敏(1921-2002),日本名藍敏子,為藍高川次女,先後畢業於北一女、東京女子大學外文系、海聖約翰大學政治系,並在金陵大學修習國際法。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為避免臺灣受到美日交戰的波及,歷時一年半自福建省徒步前往江西省向中美合作所主任戴笠提供關於盟軍登陸臺灣作戰的建議,並為其攜帶發報機返回臺灣。後因兄長藍家精被指控為漢奸成為戰犯,藍敏再度前往南京,並與陸軍一級上將徐永昌次子徐元德結婚。戰後曾任中華民國首任臺灣地區空軍司令林文奎的翻譯秘書,還曾投資於貿易公司及金山農場,並一度取得可口可樂的臺灣代理權。
#屏東 #pingtung #里港 #阿里港 #屏東里港 #屏東景點 #古蹟 #史跡 #historicalsite #建築 #architecture #屏東老屋 #老屋 #古厝 #oldhouse #oldbuilding #藍家古厝 #洋樓 #洋式建築 #歷史式樣建築 #historicism #勳章飾 #cartouche #山牆 #ionicorder #閩洋混搭 #三合院 #攝影 #撮影 #photography
林爽文後代 在 鍾佳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佳濱來到屏東市 #大洲社區 參加一年一度的 #鹹粿節 ,今年除了有社區節目演出、寫生比賽、紅龜粿DIY,煎赤赤的鹹粿更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盛產稻米的大洲社區,用鹹粿敬饗義民爺起源於清朝時期,當時林爽文、莊大田事件爆發,台南府城陷危機,大洲居民跟隨著萬丹鄉許舉人組成義軍前往府城救援,方便補給攜帶與食用的鹹粿成為義軍的主要糧食;義軍完成府城救援後,誤中叛軍莊大田放出的假消息,誆稱義軍家鄉遭攻擊,義民大軍在急調回鄉途中遭到伏擊,死傷慘重,當地居民為了紀念這些壯烈犧牲的義民,遂以鹹粿為祀,每年祭拜義民爺,紀念他們保家衛民的精神,而這也是當地俗諺「三日打到府,一暝拚到厝」的由來。
一塊一塊的鹹粿承載著大洲與廣安的歷史,向後代子孫訴說先民的故事,更透過每年舉辦的鹹粿節,推廣當地文化,弘揚大洲義民爺的忠義,讓在地精神生生不息!
#大洲社區產業文化活動
—
#和佳濱line在一起 http://bit.ly/2O2dxG8
#鯊濱IG http://bit.ly/2UwfX1V
林爽文後代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去過赤崁樓的,一定對樓前這九座的贔(ㄅㄧˋ)屭(ㄒㄧˋ)碑不陌生,這是 1788 年大將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後,由乾隆皇帝賞賜到臺灣的。
不過,你知道嗎?當初贔屭帶碑總共十組,預計九組要放在府城的城門外,一組要送去嘉義。
結果沒想到,快到臺南外海時,竟然有隻贔屭不小心落水,撲通一聲沉入海底,用花崗石做的贔屭超級重,根本打撈不起來,也不敢回去請皇上再送一隻……
★本文與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合作刊登 #臺南古JOB
林爽文後代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節慶台三線】「義魄千秋-義民祭」‼
客庄十二大節慶-「義魄千秋-義民祭」‼
是北部客家人最重要的宗教文化活動!
到底義民節的由來是什麼呢??🤔
故事要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事件,當時六張犁庄(現在竹北六家地區)的客家人為了保家衛民,偕同閩南人及平埔原住民組成義民軍,除暴安良與叛軍對抗,百餘人犧牲了寶貴生命守護家園,乾隆為彰顯「嘉獎忠良」賜頒御題「褒忠」二字匾額,更為了紀念這些陣亡的義民,建廟供後代祭拜,當地人習慣尊稱「義民爺」,成為臺灣客家人獨特信仰。
義民廟成立後開始形成祭典,每年農曆七月,全台各地的義民廟都會舉辦祭典活動。而新竹縣新埔枋寮褒忠義民廟是台灣義民廟的本廟,並由新竹、桃園地區的15大客庄輪值舉辦義民祭,其內容最為盛大且具代表性。
小編來告訴你今年義民祭的三大看點‼‼
1⃣新竹義民祭今年適逢230週年,首度結合地方文化「客家獅」及彩繪神豬,推出「豬獅大吉」的文創意象主題,展現客家文化風采。
2⃣「打幫你樂團」精心設計「義民爺爺帶𠊎轉屋下」校園巡迴推廣活動,將義民故事結合五感體驗,讓祭典區學生認識義民精神與文化。從感官經驗串聯起小朋友對客家文化的印象記憶。
3⃣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辦理「來趣義民祭,跟著節慶去旅行」,特別規劃慶典路線串聯在地特色景點與特展,深度體驗客家文化與欣賞古蹟之美。❤
還想知道更多,那你絕對不能錯過活動網址啦~
🔺「來趣義民祭,跟著節慶去旅行」活動資訊 https://www.hsinchu.gov.tw/zh-tw/Event/NewsDetail/64802
🔺「義魄千秋-2018全國義民祭」活動資訊
https://festival.hakka.gov.tw/Festival-Content.aspx…
🔺更多資訊請參考新竹縣文化局官網
https://www.hsinchu.gov.tw/zh-tw
影片來源:客家電視台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m5uXf4ZYMcM
#節慶台三線 #台三線浪漫大道 #義魄千秋2018全國義民祭 #義民節
#本貼文轉載自台三線浪漫大道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