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到網路上有人說我是馬來西亞人,聽到我是僑生就馬上說
’喔 僑生加很多分 考上醫學系不難‘
我其實完全不清楚台灣的考試制度
聯考 指考 什麼的 我到現在還搞不懂
原住民加幾分 國外有什麼醫學系是台灣承認的 我也不知道
我是19歲的時候來林口的僑大唸書
僑大有各國的僑生
最多就是 馬來西亞 港...
前陣子看到網路上有人說我是馬來西亞人,聽到我是僑生就馬上說
’喔 僑生加很多分 考上醫學系不難‘
我其實完全不清楚台灣的考試制度
聯考 指考 什麼的 我到現在還搞不懂
原住民加幾分 國外有什麼醫學系是台灣承認的 我也不知道
我是19歲的時候來林口的僑大唸書
僑大有各國的僑生
最多就是 馬來西亞 港澳 印尼 ,其他就是比較少數的緬甸 新加坡 之類的,還有一些長時間在國外居住所以變成僑生身分的台灣人
在僑大不是考幾分就可以上什麼系
是每年什麼大學給你什麼名額你就有什麼,然後就按照你在僑大的排名填志願。
是一個非常競爭的環境。
剛到僑大的時候就會聽到重考的學長姐說會有什麼勾心鬥角的事,排名很前面的人被下藥腹瀉啦,然後有些人從老師那裡拿到考訊或考古題卻故意私吞不分享給同學們,還有大家都在搶當班上的幹部,為了可以加操行分。
我覺得僑大有點像台灣的高中,主要就是讓我們跟得上台灣的高中課程。畢竟每個國家高中課程深度都不一樣。
我在馬來西亞只學到微分,根本沒碰過積分,也沒聽過三角函數。
那時候在僑大還要背一堆公民與憲政,中國歷史,台灣地理。
在馬來西亞學的生物,物理,化學,數學,都是用英文。來到台灣又要重新學會中文用詞。
僑大真的非常競爭。就算你最後跟排名在你前面那位只差了0.5分,可能影響的結果就是你丟了一個醫學系的名額。
我記得結業考的前一個晚上,我在背國文。
我真的背到快要吐出來了,真的完全沒辦法再吸收任何東西了。
我就想說,好吧,這題我不背了。應該不會那麼巧就是出我沒背的這題。
結果⋯⋯
對,就是出那題。
然後那題我沒得分,我跟我排名前面的女生差了0.5分。然後他就上了北醫,我就上了高醫。
這就是命運啊啊啊啊
如果不是這樣我想我真的不可能有機會去高雄😂😂
僑大真的是很妙的地方
當年在那裡的時候過得很痛苦
可是也是給我最多美好回憶的地方
#medicine #medstudent #doctor #醫學 #醫學系
林口高中排名 在 創業家驚點語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李智凱男子鞍馬決賽就在今天8月1日🔥
台灣時間 17:30-18:05
一起為李智凱集氣加油💪🏻
李智凱挑戰台灣首面奧運體操獎牌 🤸🏻♂️
「我人生最大的遺憾是沒去過奧運會,希望好好訓練這批孩子,明年讓他們參加全國賽,未來有機會帶他們登上奧運舞台。」教練林育信,他因傷從體操國手退役,回到母校公正國小擔任體操教練。
後來因為紀錄片《翻滾吧!男孩》在台灣有了很大的回響,林育信的母校、林口體育大學啟蒙教授對他遞出橄欖枝,邀請他到林口體大當教練。林育信因為放不下一路拉拔到國中的7個體操男孩,於是他開始積極跟男孩們的家長溝通,希望提早讓孩子北上林口體大就近照顧、訓練。最後只有15歲的李智凱一人孤單北上。
林育信在林口體大旁
幫李智凱租了一間小套房
每天早上6點訓練完體能早課後
開車送他去山下的高中上課,
中午過後再接他回林口體大練體操,
除了週日與過年短暫假期外,
全年無休,持續了3年這樣的日子。
當同齡正享受青春的奔放時光,
李智凱只能孤單一人,
守著疼痛與寂寞待在小房間裡。
我問他,那段期間從沒想過放棄嗎?
他笑著說:「怎麼可能沒想過?
但只能回到房間抱著棉被偷哭,
還不能哭太大聲,怕嚇到隔壁室友。」
如今,當年總是排名老二的李智凱
成為台灣「鞍馬王子」
不僅圓了林育信的「奧運夢」,
離台灣首面奧運體操獎牌,只差一步之遙。
#東京奧運 #中華隊
#tokyo2020 #李智凱 #鞍馬王子 #體操 @tokyo2020
#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