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林口台地行政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林口台地行政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林口台地行政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林口台地行政區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牛煦庭:全球視野、在地關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爭取了還是一樣 四個生活圈,兩個接種站。 我們每次在議會質詢,都提過龜山地形破碎,建議以「生活圈」代替「行政區」的邏輯來施政。 市府官員每次都說這個說法有道理,結果行動起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稍早公布的接種點,龜山四個生活圈,只有兩個接種站!#迴龍地區的鄉親要跑到壽山高中;#南崁頂地區的鄉親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62的網紅Hsu-Ting N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談到龜山的發展,不得不提及貫通山上林口台地與山下市區的六十米大道─忠義路。 像是一條蜿蜒向上的「大龍」,忠義路讓整個龜山交通路網得以完整,山上與山下居民交通往來,不用再堵在蜿蜒、狹窄的縣道裡,更是林口新市鎮旁華亞科學園區物流輸出、員工通勤的重要門戶。 忠義路開闢於20年前,本是林口特定區都市計畫...

林口台地行政區 在 逍遙山野-暫離人為造作空間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22 12:16:22

環台北天際線第八+七段完食 選這季節走完真能成就八七這名諱 但踢完丟係歡喜呀~ 好家在行走日的多數稜上皆有風吹拂 只有幾段森林陡上悶熱無風 從凌晨起登有個好處 就是身體能慢慢得去適應越來越高的溫度 此路徑有約半數經過人類已開發區 有許多能做補給的點 可以沿途吃吃喝喝補充體力與提振精神 感謝眾隊友一齊...

  • 林口台地行政區 在 牛煦庭:全球視野、在地關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2 16:22:33
    有 449 人按讚

    爭取了還是一樣
    四個生活圈,兩個接種站。

    我們每次在議會質詢,都提過龜山地形破碎,建議以「生活圈」代替「行政區」的邏輯來施政。

    市府官員每次都說這個說法有道理,結果行動起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稍早公布的接種點,龜山四個生活圈,只有兩個接種站!#迴龍地區的鄉親要跑到壽山高中;#南崁頂地區的鄉親要上林口台地:一如既往,受限於行政區的僵化規定,長途跋涉。

    本於對市府行政權的尊重,我很早就提問,但也耐心等待消息,甚至幫忙安撫鄉親,但結果是什麼呢?

    確實,有時候真的做不到,但請把理由講清楚,看看有沒有其他配套?

    南崁頂地區不能就近請蘆竹支援?迴龍地區,樂生的院長都和里長說願意幫忙了,真的沒人力?迴龍國中小難道不是預定的社區接種站嗎?

    唉。隔壁新北板橋,同樣因為要從江子翠跑到浮洲接種,議員直接砲轟市長作秀。我繼續據理力爭吧!

  • 林口台地行政區 在 Jason PH 贾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27 23:36:49
    有 39 人按讚


    看著昔日求學的地方,心中突然湧現了許多回憶。我在那裡度過了我的19歲,呵呵,聽起來好久遠呀。

    在僑大,有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離家那麼遠、第一次離家那麼久、第一次住宿舍、第一次在學校打工、第一次和一大群男生洗澡⋯⋯

    1998/99年,是美好的⋯⋯我還記得那也是我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那一年的寒假,我在林口的工廠打工,由於是冬天,每晚7點就已經烏漆媽黑了,我一個人獨自走回校舍,路旁的茅草比我還要高,我總是深怕自己遭遇不測,而兩步拼三步或是小跑步的回到宿舍,倒頭大睡第二天又開始工作。

    假日的時候總是孖著來自香港的頌文到台北市玩耍,要嘛門禁前趕回學校,要嘛在台北市過夜。

    對了,開學第一天的情景我還記得呢!當時大伙兒在禮堂集合,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同學是誰,我乖乖的坐在位子上,結果看見有個凶神惡煞的男生朝我這裡走來,當時的os:「哇,別、別、別坐我隔壁,他看起來很兇!」他酷酷的就坐下來,不久後,我才鼓起勇氣和他說話,我這才發現⋯⋯他是⋯⋯咳,傻大哥,結果他還成了我的「형」。

    青蔥歲月啊,這照片我要好好收起來,是回憶。

    朋友們,你還記得嗎?

    山上修道院
    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現為臺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
    陳其寬晚期合院 / 園林建築代表作
    1983

    #這一次東海校園解說員社,#為大家分享這個校園的空間之美

    我們先簡單的訴說這校園的歷史,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以下簡稱僑大先修班),大家可能聽到僑生就大概可以聯想到華僑,沒錯當初就是華僑學生的校園,前身原為國立道南中學後改設僑大先修班,這段前身歷史應該較少人知道,不過這樣說應該很多人就可以知道它了,僑大先修班的前身所在地是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社會大學 #國立空中大學,也就是在蘆洲,但當時那裏容易淹水,於1985年遷校到今日的林口台地上。

    現在的空中大學裏頭的建築將來有機會可以再分享給大家,因為裏頭也有陳其寬的建築作品。

    #接著我們以遊走校園的方式,#依序簡單介紹這裏的建築空間之美

    整個校園配置,#以九宮格的【井】字形配置並分成兩區,一區是行政區、一區是生活區,在這兩區的範圍外是汽車行走存在的地方,這個是陳其寬的慣用設計手法,在東海大學、中央大學、警察大學都是這樣設計,人與車不會爭鋒,很貼心的設計。

    以下我們以陳其寬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的【陳其寬-構築意繪】這一本口述書來說明他長期對於中國傳統建築的研究與僑大先修班空間上的關聯:

    「中國建築裡有很多空間也是虛的。’’虛’’很重要,中式建築的格局非常簡單,三開間或是五開間,即使北平太和殿的十一開間格局也非常簡單,有的稍為複雜一點而已,三個簡單的房子或是四個簡單的房子拼起來,中間就圍出了一個院子,這個院子是虛的部分,但卻可以發揮很多功能」。

    #虛空間 (房子與房子的之間就是虛空間),我們常看見的中國傳統建築如三合院、四合院是建立在 #虛與實的空間構成,尤其是虛空間,很多生活故事都在那裏發生,家人團聚閒聊、辦婚宴、農作物的日曬的場域、工作的場域等等….都以圍繞在這個虛體的空間為生活重心,也是對於自然的嚮往精神性:

    在僑大先修班的設計上就是以虛空間的 #內庭放置,讓每棟建築與建築之間多了許多與自然呼吸親近的空間,空間不會緊,讓人很放鬆自在,也產生合院建築一進又一進的那神秘感非常趣味。
    #行走過程一壓(暗),#一放(亮),#由小而大,#一進又一進,#形成一種韻律,在「井」字的九宮格的設計下更加趣味,建築配置上有一個隱性的界定邊界,但不干擾,可以使人自由創造你自己要行走的路線非常自由。

    #在建築細部設計上也把虛實的概念融入在每個建築身上,下次去參觀可以注意一下,每個建築的牆壁與結構都是分開的,柱子是柱子、牆壁是牆壁、結構是結構,整個校園有一股鬆的感覺,但不會太鬆、也不緊,拿捏的非常恰當好處。
    #視覺上,整個校園的空間聯繫上,#以迴廊連接所有建築,#這迴廊是僑大最重要的空間,林口風很大讓學生遮風避雨是主要思考,迴廊的細部不多而簡約,尺度是特別思考過,在裏頭穿梭非常自在、好玩,也讓僑大在視覺上產生很多變化:

    #在校內內庭遊走的時候可以看到到斜屋頂
    #在迴廊行走看到的屋頂是隱約的出現
    #遠方看到的屋頂是連綿不斷的景象
    大概是這三種層次!

    我們從遠方看到的,到我進去體驗的空間配置近看,簡單的配置、形體卻產生複雜的視覺變化與空間變化,也像是一個傳統園林,一種玩味的建築,正乎應陳其寬所說的:「道家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一種思想、原則、統馭一切、以應萬變,以簡馭繁」中國傳統建築皆是建立在以簡馭繁的原則上,僑大也不例外。

    #覺得這篇文不易懂嗎 #沒關係親自行走一遍去感受

    下次去逛林口三井outlet覺得人擠人、覺得不知道下一站要去哪裡時,不彷來這走一趟體驗吧~~

    #陳其寬建築師的空間美學欣賞
    #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師範大學林口校區

    臺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原僑大先修班) / 陳其寬,1983年完成:

    1.迴廊
    2.校門
    3.懇親宿舍
    4.校內樹林
    5.禮堂
    6.華僑為革命之母紀念碑:
    曲線有路思義教堂的弧度,但不確定是否為陳其寬所做
    7.體育館
    8.教師研究中心
    9.行政大樓
    10.教學區
    11.集合廣場中庭
    12.科學館
    13.國際與僑教學院
    14.圖書館
    15.學生餐廳
    16.學生宿舍
    17.中庭花園
    18.司令台

  • 林口台地行政區 在 Hsu-Ting Ni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1-15 16:22:17

    談到龜山的發展,不得不提及貫通山上林口台地與山下市區的六十米大道─忠義路。

    像是一條蜿蜒向上的「大龍」,忠義路讓整個龜山交通路網得以完整,山上與山下居民交通往來,不用再堵在蜿蜒、狹窄的縣道裡,更是林口新市鎮旁華亞科學園區物流輸出、員工通勤的重要門戶。

    忠義路開闢於20年前,本是林口特定區都市計畫中40米寬的聯外道路。那時,龜山鄉人口不到十萬,全年總預算不到八億元,為了開馬路就要配合四千至五千萬元公共建設,對於沒有財源的偏鄉,是無法負擔的大筆支出。

    當時台灣社會,經濟活絡,省政府為了紓解公共設施保留地缺錢徵收窘境,以省府補助七成、縣府與鄉鎮市只需負擔三成的優惠方案,大力補助地方公共建設。

    善於理財、力推建設,被譽為「開路鄉長」的曾忠義,把握住這個好機會,他一方面運用鄉公所每年獲分配的遺產稅支付馬路工程款;另一方面,則運用自己的政治人脈以及和省長宋楚瑜的好交情,讓全線近八公里長的忠義路,不但從40米寬擴增成60米,還拿下九成上級補助款。

    曾忠義生前受訪時表示,徵地開路對用路人來說,雖是德政,實際作業則艱辛萬分:家裡有地要被政府強制徵收,少有人是笑臉迎人的。忠義路光是徵收土地就花了兩年多時間,公所人員挨家挨戶拜訪地主,蓋出八千多個印章,經常公所人員才踏進門,地主就放狗咬人,或破口大罵把公務員掃地出門。

    這條60米大道,對照當年全縣馬路頂多40米寬,確實是屬一屬二大工程,興建之初,引來不少質疑,最常被問的「需要開這麼寬嗎?」「真有必要嗎?」。如今,龜山山上地區,工業區、科學園區、大學院校之外,更有機場捷運進駐,如果聯外道路還是羊腸小徑,如何因應快速膨脹的交通需求?

    為政者的努力並沒有被遺忘,民國90年,曾忠義已卸任鄉長,但龜山鄉民代表會為感謝他「開路鄉長」的政績,決定把這條馬路正式命名為忠義路。

    老龜山人都知道,雖屬同個行政區,但是山上與山下,是少有交集的兩個生活圈。忠義路的開拓突破了地理上的限制;而山上、山下的心理距離該怎麼消融呢?就請您繼續聽聽龜山故事吧!

    ~拍片愛龜山:牛煦庭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18NIUstar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