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東華電機 Dcard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東華電機 Dcard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東華電機 Dcard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東華電機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762的網紅EE Times Taiwa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結合奈米級鈣鈦礦與單晶光纖的突破性技術,可望滿足下世代全光化IC更小、更節能的需求⋯...

東華電機 在 10N觀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22:29:09

前兩天受前國手、CBA職籃選手陳忠強教練之邀,觀看UBA公開男二級的比賽。 . 跟在國立交通大學籃球隊旁,能感受到他們的團隊氣氛非常好,開玩笑時輕鬆、練球熱身時又不鬆懈,研究所的學長礙於年齡限制無法上場,也都到場給學弟支持。 . 提到交大,人們想到的都是電機、資工等課程,但近年來在陳教練及校方支持的...

東華電機 在 月巴氏~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3 04:14:02

道德概念劇場(道德偉、道德智領銜主演) 真正的道德是甚麼?——這是月巴諗足半世人的問題。 1. 「你大個咗要做好人!」小時候大人對月巴的教誨。 其實月巴不明白,Why一定要大個咗先做好人?正值細路黃金時間的自己,是否容許做壞人? 撇除年歲呢啲數字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是:怎樣才算是好人? 專記無聊嘢的月...

  • 東華電機 在 EE Times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10 19:34:37
    有 6 人按讚

    結合奈米級鈣鈦礦與單晶光纖的突破性技術,可望滿足下世代全光化IC更小、更節能的需求⋯

  • 東華電機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07 14:25:51
    有 28 人按讚

    重磅回應,值得大家參考。.....

    via 戴興盛教授:“很感謝Tony Yen的發文,更深度闡述了我1月4日貼文《臺灣看待太陽光電議題的思考框架亟待提升》試圖向臺灣社會提出的呼籲。Tony Yen文中這句話,是特別值得臺灣社會反思的:「當有人號稱想養綠、減碳,卻將綠能和既有土地利用形式的競合過程、變動型再生能源的電力輸出波動、充放能的損失等等特性,誇大成綠能尚不成熟、綠能為主的能源系統不可行的理由時,他的行為和所宣稱欲達成的目標,便出現了嚴重斷裂。遺憾的是,這樣的斷裂主導著台灣關於氣候與能源政策討論過久,使得社會整體從來不把一個以綠能為能源系統主體的未來當成必須達成的前提來行事。」

    在一個更廣泛的永續議題層面上,「行為和所宣稱欲達成的目標,便出現了嚴重斷裂」,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問自己還有問整個社會的事情,這種現象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例如,很多大企業都會強調自己CSR做得多好,年減碳等同10個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它們卻刻意不提自己原來的碳排放量是千百個的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還有,就在宣揚自己的減量表現之時,它的總排放量還是增加的,只是增加的沒有business as usual時那麼多而已!!

    但這種思考斷裂不僅發生在排碳大戶上,也會發生在各種排碳相對小戶上、還有我們每個人身上。即使是深懷環境關懷的人們,也經常發生這種斷裂。典型的情形是,見到農民、弱勢族群、氣候難民、北極熊艱困處境的報導時,便疾呼要趕快行動控制全球暖化,在另外一天,當看到太陽光電場出現在某處時,又說這是生態浩劫。所以,假如我們真心的關切氣候變遷對生態系統與弱勢人類社群的全面性傷害的話,為什麼當自己、以及我們所處的社會該作些什麼來對抗全球暖化時,又在說這些措施這裡不好那裡不對?人類社會若有什麼神奇的子彈可以零排碳而且沒有任何缺點,為何大家不趕快提出來呢?

    對於再生能源,我們當然應該討論它們的衝擊、以及如何減緩這些衝擊。但臺灣社會對這議題的討論缺乏系統性思考,而這來自於臺灣社會在討論這些議題時嚴重缺乏知識基礎,經常僅是出於價值理念以及感情。例如,在關於平地人造林到底應不應該(部分)轉做太陽光電用途時,很多人提出平地造林也會固碳。這當然沒錯,但臺灣社會有多少人理解,在臺灣的當前脈絡下,到底是是平地造林還是太陽光電減碳的效率高?差距有多大?若不立基於知識證據的基礎,有些人說造林好,有些人說光電好,這要如何進行公共政策討論?

    有些人說,平地造林還有其他生態功能,所以不能僅考量減碳的角度。這當然是,但所有的論點都應該要跟系統裡其他重要的考慮面向互相權衡才可以做決定,否則若以臺灣社會慣常灑狗血、滑波式的討論方式,我們更可以主張,既然平地造林具備這麼多的生態功能,臺灣為何不把每一吋土地都變成平地造林?

    有臉友善意的提醒,在倡議再生能源時,更要先節能。我很同意這建議的一半(我不同意的另外一半是,沒有誰先做後做的問題了,兩者都要趕快做,否則完全來不及)。臺灣社會的確應節約能源,關於這一點,理論與實務上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是透過碳稅提高能源價格,要讓排碳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事實上臺灣早有眾多個人與團體在倡議這件事多年,但之所以遲遲未有進展,原因也很清楚,在臺灣艱困的公共政策與決策環境中,那個政府要是勇敢提出實際的方案,它注定就要陷入政治風暴中。舉例而言,只要電視記者訪問幾位路人,路人說「中華民國就是萬萬稅啦」或「小老百姓日子都那麼難過了政府還要來搶錢」,再加上反對者動員推波助瀾,有那個有意義的政策不會胎死腹中?不管那個政策的確是有理論根據、實務上多國實施有效、只是很可惜的不是完美無缺的。

    這個手法之有效與普遍,大家都學會用了。在今天的環境下,只要一張農地(或一個地景)中出現光電場的照片,加上毀農毀生態的標題,太陽光電的社會形象就毀了。有人會論證,太陽光電本來就不應出現在農地上,同理可證,那更萬惡的燃煤、燃汽、以及一切燃燒化石燃料或耗能的物品、會造成負面衝擊的人類活動(如汽車、工廠、交通、電腦、住家、公共設施、從雲林運到台北的蔬菜與豬肉、醫院的備用柴油發電機…),為何該出現在臺灣這片土地上?我們這些很明顯沒有零碳排的廠商與國民,還明顯侵佔了原有自然生態的用地,為何不馬上跳海?

    我理解很多人使用上述手法,僅是希望用吸引社會的作法來彰顯議題,並非不理解系統思考。但我還是要提醒,在論述內涵上若不能同時把系統裡該關照的重要因子同時探討,那麼灑狗血的方式會誤導民眾過度聚焦於某一點上,讓整個社會更無法以系統的方式思考。

    臺灣缺乏系統思考,缺乏以知識為基礎的思考,習慣用理念交鋒而不願瞭解這世界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在面對抉擇時總是希望能追求完美而不願意做決定(因為做決定的人一定要背負決定有缺失的罵名),這樣的思考與論事習慣,使得臺灣在很多重大永續議題上身陷泥淖,動彈不得。是該改變了,再不改變這種僵固的思考模式,我們捍衛不了心愛的地球與臺灣,我們甚至保護不了我們心愛的親人的生命。請容我提醒一個很直接的情境,那天臺灣若很不幸的因為全球暖化、天災、戰爭、疫情或其他重大環境變動,而三個月無法進口糧食與能源時,臺灣兩千三百萬人會不會馬上決定把平地造林、次生林或自然森林變成農田或太陽光電場?我保證會的。”

    東華大學戴興盛教授臉書回應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hsingsheng.tai/posts/2851916931792731

  • 東華電機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21 16:28:30
    有 252 人按讚

    善用水圳 小水力發電創造綠能社區
     
    水力發電,民眾較為熟知的是大型、中型的發電廠,如花蓮木瓜溪流域總共就有八座水力電廠,但水資源發電也有裝置容量20000瓩以下的小水力發電、以及裝置容量小於100瓩的微水力發電,兩者都是利用既有水利設施直接加設發電機、水輪機及馬達等設備發電。
     
    「微水力系統」成本低、建置快,相較傳統大型水力需要上山下地、披荊斬棘、耗時費力收集地形、地質、水文資料及研究評估,微水力能節省大量土木工程費用。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連續四年都有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登場,這是由在地的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花蓮環保聯盟等團體以社區為出發點,運用在地水圳資源,透過競賽,引入高中職大專學生創意,為微小型發電技術找尋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共有76隊報名參加,經書面審查後22隊進入初賽,分別在北台灣台大水工實驗所、南台灣高雄美濃龍山國小附近水圳,舉行初賽選拔,共選出大專4隊、高中職6隊,在南華村決賽。在地的花蓮東華大學水箭龜隊奪得大專組季軍、花蓮高工花蓮發電廠隊拿到佳作。
     
    計劃推動人鍾寶珠表示,微水力發電或小水力發電,對環境與生態的衝擊最小,建置成本也相對低,因東台灣水資源豐沛,如果能夠善加整合利用,並精進技術,也是相對容易進入農村發展低碳生活的選項。這幾年初英山協會推動發出的電力大約兩天左右可以充飽1200W的蓄電池,供應辦公室各種用電需求,成為名符其實的綠能辦公室。
     
    推動區域特色能源發展也是落實能源轉型的一環,微水力或小水力發電,除了教育功能之外,也期待進入經濟效益模式,除了台電自行研發、社區與民間企業結合發展技術也是可行管道,希望能夠在更多社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