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新書《台灣地圖立體書》正式啟動!背景音樂請下🎵
先搶先給大家募資連結:https://lihi1.com/xahEE (請至首頁連結)
#本書簡介
由聯經童書出版,波隆那插畫家得主陳又凌、立體書設計師鄭星慧Star Cheng,以及桌遊設計師Hank 聯手打造。每一個環節,我們都希望能為現代的...
年度新書《台灣地圖立體書》正式啟動!背景音樂請下🎵
先搶先給大家募資連結:https://lihi1.com/xahEE (請至首頁連結)
#本書簡介
由聯經童書出版,波隆那插畫家得主陳又凌、立體書設計師鄭星慧Star Cheng,以及桌遊設計師Hank 聯手打造。每一個環節,我們都希望能為現代的孩子,帶來更多元的閱讀體驗。
不容錯過六大特色:
🌳 "彈" 出來的台灣-立體機關增加閱讀趣味性
🌳 知識豐富的台灣-收錄全台 22 縣市地理人文
🌳 極致工藝的台灣-手工製作全書長 2.5 公尺
🌳 美麗迷人的台灣-波隆那插畫獎得主陳又凌繪製
🌳 好聽好讀的台灣-100 分鐘的有聲故事天天聽
🌳 好玩有趣的台灣-老少咸宜的獨家益智卡牌
---------------------------------------------
很開心有機會參與台灣地圖這本知名繪本的立體化,這是個很大的挑戰,但又覺得一定要試試看,所以出版社來信詢問的時候馬上就答應了!
做原創立體書這麼多年,我一直都是身兼插畫家、立體結構設計師與故事創作,不過這次在本書中,我的角色是純粹設計立體結構,也是第一次只擔任了這個角色,如何在既有的插畫中延伸創作一本全新的立體書,真的是個很大的工程~~
#全新構圖內容
整本書最大特色之一是全新的插畫構圖,也是讓我最煩惱的,一開始拿到內容我還蠻慌張的,因為編輯希望的方向完全打破原本地圖的設定,原本的台灣地圖是以縣市分類,這次則是以主題做分類,譬如「好高好高的台灣」單元,我們可以看到玉山跟101大樓,在「熱鬧的台灣」,我們可以看到幾個縣市的廟宇慶典。
原先我還是先保留了繪本的整個地圖的樣貌,只把其中一個元素做成立體結構,但第一版的狀況會變成整個畫面裡的元素各自為政,視覺上不是那麼的精彩,閱讀上也會有所困難。到了第二版,我決定把每個景點全部獨立出來,再慢慢拼湊成一個新的構圖,這樣在設計結構的時候也比較順利,甚至因為是#經摺裝(註一)的關係,我也把每頁的畫面做了連結。
#立體結構設計
我們這次立體書整個大手筆開了12個跨頁(一般立體書只會有5~6個跨頁),而且還是使用經摺裝的設計,經摺裝的設計會需要更多的手工,也就是說本書的預算控制非常的重要。難得有一本專為台灣景點設計的立體書,相信大家心裡可能已經有些想像,身為設計師也不想讓大家失望,所以心裡是有很多拉扯的,但反覆思考後還是決定回到這本書的主題,回到原始的插畫本身,結構是一種閱讀方式,內容還是最重要的,在預算與創意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我在拼不同構圖的過程,腦海裡就開始在思考變成立體的樣子,12個跨頁中,我使用了大概四種類型左右不同左右的立體結構,譬如大家如果翻到「悠遊自在的台灣」,會看到裡面的魚群像是被海浪向上推動起來,還有我最愛的一頁「有趣的台灣」,可以看到扇形火車展開的樣子,我ㄧ看到這張插圖就馬上決定一定要配合這個結構,最後呈現的效果也是非常好。整本設計下來,也大概有幾百道的工序了,自己覺得真的很物超所值啦~~
另外,由於有的元素變成主要的結構,畫面相對會放大,所以也請插畫家陳又凌又再重新繪製了幾個景點,大家到時候可以看到更多更細緻的插圖喔!
最後感謝聯經出版的編輯們、插畫家陳又凌、桌遊設計師Hank,還有貝殼放大,也期待這本書能帶給讀者新的感動!
#我終於做一本給小朋友的立體書啦😌
【台灣地圖立體書】募資連結:https://lihi1.com/xahEE (請至首頁連結)
—————————
#經摺裝Accordion Binding(註一)
書本內頁以Z字型的摺頁延伸,可以像手風琴式展開,流行於中古時期東亞地區,最常使用此書籍裝訂為佛經。
我的前作《相愛是一種循環》、《火車上的捉迷藏》都是以此結構為基礎作新的設計。
——————————
#立體書 #popupbook #popupbooks #paperengineering #paperengineer #插畫 #illustration #paperart #StarCheng #鄭星慧 #台灣地圖 #聯經童書 #親子共讀 #童書 #map #聯經童書 #childrenillustration #childrensbooks #publishing #publisher #illustrator #paperartist #papercrafts
東亞循環扇 在 蔡菜館 ChoyChoy Kit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夏天養生秘法-多吃薑
中醫謂「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這中醫名言意謂夏天多吃生薑最能養生,但很多人不知自己是否適合吃生薑,及吃生薑是否要去皮,本文詳述。年前筆者應韓國全南大學之邀,隨香港大學黎活仁教授大隊前往南韓麗水,在其東亞研究所發表中國廣西巴馬「世界長壽之鄉」之瑤族草藥、瑤浴、生薑等為「養生之寶」多年研究。巴馬為世界公認「長壽之鄉」,其長壽之因值得探討,本欄今後會間斷地續講。
生薑,據《神農本草經》載:「(生薑)溫中止血,出汗,逐風」。中醫認為,生薑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祛痰、祛寒、 補氣、平喘等作用。
中國自古就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養生習俗, 其主要原因有四:
一、排汗降溫:生薑中的薑辣素(Gingerol)對人體心臟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速, 加快血液循環,汗毛孔張開,排汗量增加,隨着汗液可帶走體內的餘熱,有一定的防暑作用。二、防治腸胃炎:夏季,細菌生長繁殖異常活躍,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腸胃炎,適當吃些生薑或用乾薑加沸水沖泡後飲之,能起到防治作用。三、祛除風寒:夏季常用電扇空調,易受風寒,引起傷風感冒,喝點薑糖水(生薑30克切片,加適量紅糖煎水),有助驅逐體內風寒,暑熱和風熱感冒則不宜飲用。四、健脾胃:夏季常食寒涼食物,致使脾胃寒涼之氣過盛,出現頭昏、心悸及胸悶噁心等症狀,食用生薑有助溫煦脾胃,以防止增加病症。
是否要「去皮」
很多人在食用生薑時,不知道是否需要去皮,筆者現將重點歸納如下。中醫認為,生薑味辛、性溫,有發表健胃、止嘔解毒等功效,而生薑皮味辛、性涼、具有行水、消腫的作用,故「留薑皮則涼,去薑皮則熱」。通常情況下,生薑皮最好不要去掉,可以保持生薑藥性的平衡,充分發揮生薑的整體功效。
以下情況需要讀者注意:
一、脾胃虛寒者,或在食用苦瓜、冬瓜、芹菜、薏米、蜆、綠豆芽、大閘蟹、螃蟹等寒涼性菜肴時,應去掉薑皮。二、患風寒感冒,喝生薑紅糖水可緩解,此時生薑就最好去皮,生薑皮有礙生薑充分發揮其辛溫解表的作用,且有止汗的作用,違背風寒感冒發汗的治療法則。三、用生薑來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等不適時,薑皮也應去掉。四、治療水腫的食療方用生薑時,不去皮,因薑皮有「利水」的功效。五、有便秘、口臭、口腔潰瘍等體內有「熱」的症狀時,只用生薑皮,既可充分發揮薑皮的利水功效,又可避免熱性的生薑加重病情。
夏季「吃薑禁忌」
有意食薑養生者,可在做菜時,適量加入薑絲,也可在早晨起床後,先飲一杯水,再將生薑切成薄片,取四至五片用開水燙過之後,放入口中,含十至三十分鐘後咀嚼咽下。但使用生薑有以下四大問題需要注意:
一、因中醫謂「晚吃薑,如砒霜」,但筆者卻特別指出,人的體質有寒熱之別,熱盛的人,無論白天、晚上都不宜吃薑,寒盛的人,常有怕冷的表現,飲薑湯有助驅寒。當然,也不建議常「晚吃薑」。二、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等疾病的人,不宜長期食用。三、腐爛的生薑會產生黃樟素(Safrole),可以導致肝細胞的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四、生薑味辛性溫,屬熱性食物,有口乾、煩渴、汗多等症狀者,不宜多食。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助理:文芊
逢周二刊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 Ltd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