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本土語言教師第二專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本土語言教師第二專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本土語言教師第二專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本土語言教師第二專長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秀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0.12.21 教育及文化、內政聯席委員會質詢】 秀寳今日於教育及文化、內政聯席委員會就台語教育師資缺口問題質詢教育次長蔡清華。秀寳表示, 彰化八卦山的「#台語文創意園區」係以 #推動台語為目標,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和展覽,讓民眾認識台語的園區。而《國家語言發展法》第9條第2項規定:「中央教...

  • 本土語言教師第二專長 在 陳秀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21 11:06:08
    有 195 人按讚

    【2020.12.21 教育及文化、內政聯席委員會質詢】

    秀寳今日於教育及文化、內政聯席委員會就台語教育師資缺口問題質詢教育次長蔡清華。秀寳表示, 彰化八卦山的「#台語文創意園區」係以 #推動台語為目標,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和展覽,讓民眾認識台語的園區。而《國家語言發展法》第9條第2項規定:「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於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對於中小學列入部定課程的期程,《國家語言發展法》第18條明定十二年國教課綱(108課綱)總綱開始實施後3年,也就是 #後年111學年度(民國111年8月)要納入課程,#國家語言均列為必修。

    秀寳指出,相對於客語跟原住民族語,台語雖然比較常聽到使用,但其實現在許多孩子根本不會說,甚至連聽也有困難,因為父母平常溝通跟他們用國語,連阿公阿嬤明明最常使用的是台語,卻也跟孫子說國語。就語言的學習來說,學校比不上家裡原生的環境,但既然政府有計畫在學校教育推動本土語言,#師資 的部分就是重點之一。

    為解決台語教育師資缺口,秀寳建議教育部應就「現職教師」的母語能力,以 #公費鼓勵 他們 #再修習各類國家語言教學課程,取得國家語言學分班「第二專長」的專業能力,以迅速培育所需要的語言師資。

  • 本土語言教師第二專長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28 17:11:10
    有 165 人按讚

    『未來教師新挑戰:因應108新課綱 #雙主修師資生 變多了!』

    108課綱課程種類增加,教育部調降中學國文、英文等傳統學科分數,同時新增科技相關必修課,能教一科以上的「#跨領域教師」👩🏻‍🏫👨‍🏫更符合時代需要🤔,這也讓雙主修的師資生愈來愈多。根據台師大統計,校內雙主修、輔系人數從107學年的1067人,成長到109學年的1486人,預期2025年雙主修、輔系人數將可達五成。👍🏻

    #台師大校長吳正 說,因應新課綱,各科師培生都要修研究方法,培養帶領學生發現問題,透過實驗找答案的能力。📝台師大從101學年起,要求各系調降必選修學分數,以提供學生修外系課程或投入雙主修、輔系的空間;今年則是首度開放學生自由登記雙主修、輔系。

    台大師培中心主任傅昭銘表示,因應新課綱做出改變,無論要當數學、地理或物理教師,都要修習研究方法,有助將來帶領學生發現問題、做實驗驗證,最後發表研究成果的能力。📚

    我認為教師是學生與課程接觸的最初傳達者,如何有效地讓學生對課程產生好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從師資生開始培養相關課程透過雙主修、輔系運作,找到對於自身第二專業科目,未來面對108課綱,也就有了更多的彈性空間。除此之外,配合採總統提到的國家政策「#雙語教育目標」,英語之外,本土語言課程也是重點之一,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科長周佩君說,109學年新增各項本土語言教學專長,開放師培生登記,目前已有八所師培大學開設閩南語培育課、另有兩校開客語、四校開原住民語。

    🔎教育觀念跟內容隨著時代改變一直在進步,老師們的知識內容當然要更新配備。第一線的年輕未來老師們體會到 #教育鬆綁、#課綱為主內容彈性 的教育精神,精進自己更符合未來教學趨勢的需求,是一件值得鼓勵、令人高興的事。😊

    教育改革首要之先,先從教師組成開始,英語師資的充實、雙主修教學能力的培養,本土教育的拓展,需要從中央到地方,體系到個人,資源到人力整合性的努力。在慶祝教師節的同時,教育崗位上的教育工作者們,仍舊不斷的在教育這條路上精進、革新、為下一代尋求更好的教育成果。實在令人感佩!🙏

    祝各位辛苦的教育工作者,教師節快樂!❤️

    相關新聞:對準新課綱 雙主修師資生變多了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886872

    ————
    🐣Line@(妍慧選民通報站):https://line.me/R/ti/p/%40leehui
    🐣IG(日常妍慧都在這):https://instagram.com/hsin.chu.lee

  • 本土語言教師第二專長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6-09 21:00:01
    有 209 人按讚

    戰火人生 ◎陳潤明著,蔣為文、蔡氏清水譯
      
    白天裡有黑夜的影子
      黑夜裡有日光的身影
    欣然的氣象經過花草在運行
    經過多少尋找之後
      我宣布
    我不是我自己。我什麼也不是……
     
    現在的雲朵,千年前已經飛走
    所有的爭奪最後成為虛無
    那閃亮的月光
      已遮蓋過所有的星星
    這青翠地球的存在
      完全是偶然而已……
     
      如偶然有我這人生
    連我的詩歌也是偶然
     
      像蛇鱗一樣的閃爍
    金字塔站著不動仍聲名遠播
    善於砍樹的人總不需要斧頭……
     
    全部變化得很快
      儘管時間依舊從白天到晚上
    我不改變
      愈新穎愈老舊
    走過戰火人生
      滿臉傷痕
    我僅夾帶著一個金庫
      裡面全是月亮的光輝……
     
    --
     
    ◎作者簡介
     
    陳潤明(Trần Nhuận Minh)
     
    公元1944年出生於越南北部海陽省,現定居於廣寧省下龍灣市。越南國家文藝獎第二屆得獎者(2007年)。曾任廣寧省文藝協會會長、《下龍灣報》主編等文藝要職。長期從事文學工作,擅長用詩描繪社會運作和轉型的脈絡。
      
    本段簡介來自《戰火人生:越南詩人陳潤明詩選》一書。 
     
    --

    ◎作者簡介
     
    陳潤明(Trần Nhuận Minh)
     
    公元1944年出生於越南北部海陽省,現定居於廣寧省下龍灣市。越南國家文藝獎第二屆得獎者(2007年)。曾任廣寧省文藝協會會長、《下龍灣報》主編等文藝要職。長期從事文學工作,擅長用詩描繪社會運作和轉型的脈絡。
      
    本段簡介來自《戰火人生:越南詩人陳潤明詩選》一書。 
     
    --
     
    ◎譯者簡介
     
    蔣為文(1971年9月15日-),臺灣語言學家、作家、台語文運動的推行者及越南研究專家。英文名「Taiffalo」,為「Taiwan Buffalo」(臺灣水牛)的簡稱。出生於高雄市岡山區,現居住於台南市。目前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也是國立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主任、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主任、台灣羅馬字協會理事長、台灣南社副社長、台灣教授協會南區召集人、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董事、台文筆會秘書長、台越文化協會常務理事,曾任台南市本土教育委員會委員、高雄市本土教育委員會委員、台越文化協會第一、二及第五屆理事長、台灣東南亞學會第一屆副祕書長及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
     
    蔡氏清水,文藻外語學院應用華語文系兼任教師,專長越南語教學、越南文化介紹、新移民、台語羅馬字研究
     
    --
     
    ◎小編山羌賞析
     
    詩人陳潤明於1944年——二戰結束前夕誕生。10年後,越南戰爭開打,1955至1975。1976,北越統一全國。他的青少年與黃金歲月,便是在動盪蜩螗的內亂中顛簸走過。
     
    對戰後出生的臺灣人而言,戰爭總在遠方。即使在東南亞。這塊土地不再大規模燒傷,雖然威脅一直存在,內外俱存,但多半沒有流血,沒有真正的戰火,可以把生活燒焦,焚燒生命的樂譜,製造失序走調的逃亡,以及無法建立的認同;即使踩在土地上持續成長,卻無法真正擁抱「國家」。
     
    戰爭不問晝夜,故詩人開篇才在白天與黑夜中找到彼此的殘影,像鬼的殘餘。帶著威脅逃亡,經過生命力強韌的花草,即使它們無法逃跑,承受戰爭的蹂躪,卻兀自帶來新生的氣象。經歷漫長的逃生,主角向存在的不穩固投降,失去家園、信仰,無法紮根。逃生時一次次抽乾自我,存活是唯一且必要的,就像身旁其他雙奔走的腳,所有逃亡者都是平等而無面貌的。戰爭,將人的自我集體毀容,於是他不可能再擁有逃亡之外的生活與身分。
     
    他仍清澈地識見萬物數是年如一日。白雲不分晝夜與古今,也像瘂弦〈深淵〉說「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甚至是不精確地抄襲,使日子看似相同。白雲走過千年,一切爭奪看進眼底,結論都是虛無。月光耀眼地帶來邊塞詩式的憂愁,和白雲同樣在天上,成為疏闊之人共同的依憑,就連生死兩隔,屍首與生還者,同伴與敵人,抬頭都是同個月亮。月光卻將星星都屏蔽,失去方位,失去願望,連殞落都一併遮掩,皎潔變得蒼白,神聖變得軟弱。但或許這也是偶然,就像這顆青翠地球的存在,就像中南半島上不同陣營的人們,只是偶然,卻堅持要拼死拼活。
     
    跨過「偶然」的背脊,爭奪都是虛無的自嘲。
     
    詩人在此偶然性中自述與慨嘆,後設般說這些詩歌僅是偶然。這是否是杜甫式的兩難?身為詩史一面記載戰爭的歷史,卻無力減少損傷。兵燹四起,陳潤明與杜甫,將戰爭浸泡在詩歌裡做成標本,可能摻入幾滴無能為力的悲憤。
     
    詩人的視野跳接至埃及金字塔,古代文明的偉大遺跡,帝王的陵寢。他描述建築在烈日下耀射金光,如蛇鱗閃爍,但它其實一動不動,便蜚聲國際。人類文明的弔詭性,埋在建築金字塔耗損的生命與資源裡,從帝王尊貴的死裡慢慢長出一座金字塔。他讓活人肩負艱難的任務,讓世界記得這座建築,住著像他這樣一個帝王,不曾提及揮灑血汗、付出性命與時間的名姓。文明濫觴的源頭,一如戰爭抹除人的面孔,於是他說:這善於砍樹的人,不需要斧頭。
     
    開槍的都不是主謀,卻讓人一群一群為他開槍。
     
    末段,詩人將自己抽離戰火瀰漫的過往,放到一條履帶上,直到他書寫的當下,回望,一雙炯炯的眼看得太過清楚,風景密集地聚集又駛離。他感到時間如白天黑夜,儘管自然的規則依舊,身體與心智的時間感,卻在「愈新穎愈老舊」的斷語間撕扯開來:在自我與現實之間。「我不改變」究竟要屬上讀,共用那個「儘管」,還是能堅決地獨立成一句抵禦老舊的話?沒有答案,矢志不移遇上身不由己,真能說不變就不變嗎?
     
    半生之後的時間都是殘剩,走過如此人生,滿臉傷痕,是時間所鑿刻的皺紋?是亂離中意外留下的印痕?是由心底的蒼老湧上面龐的一切難言創痛?還是戰火人生之後,使勁也無法刮除的焦痕,吹不散的餘燼?
     
    他沒有說明滿臉傷痕,他的臉與詩歌就是一座戰爭博物館,而漫長的記憶如金庫,裡面是月亮的光輝,遍照世間一切指涉,關乎鄉愁或被消滅的星光,它也高掛在這躺坎途的上空,和詩人的光輝歲月,一起塵封在槍炮、哀嚎與死亡失控的跫音中。
     
    全詩彷彿亦遭戰爭洗禮。戰爭遠離的年代,傷痕仍緊緊攀附國家身上,身為國民必須看見,而詩人又更能留下創傷的原樣。詩人由回憶之井費力汲取一桶桶水,試圖在詩歌裡滋養不再年輕的生命,也澆灌那些來不及老去的逃亡。在愈新穎便愈老舊的倖存者身上,人們能看見文明中的野蠻,及進步的代價,也揭露世界的本質其實毫無變動,生滅循環,一則則相似的悲劇,像詩中四度使用刪節號,那些完成都未完成,因為人們總是健忘,歷史擅於自我重複……
     
    --
      
    美術設計:泱泱
    圖片來源:https://burst.shopify.com/photos/person-with-long-shadow-in-parking-spot
     
    #陳潤明 #越南 #山羌 #戰火人生 #戰爭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5/2019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