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歲,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
當年我還在網上論壇寫作,寫的小說甚麼都有,有愛情、有懸疑、有科幻、有犯罪,當然最後寫不完的也有更多。年紀輕輕就能出版自己著作,我以為自己很厲害,因而也有一些自命天才的嬌傲。人生的悲劇往往由此而生。
自信的崩潰,至少在我而言,它源於自信曾經的膨漲。就一次「覺...
-
二十一歲,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
當年我還在網上論壇寫作,寫的小說甚麼都有,有愛情、有懸疑、有科幻、有犯罪,當然最後寫不完的也有更多。年紀輕輕就能出版自己著作,我以為自己很厲害,因而也有一些自命天才的嬌傲。人生的悲劇往往由此而生。
自信的崩潰,至少在我而言,它源於自信曾經的膨漲。就一次「覺得自己很厲害」的讓人沉醉的經歷,直至之後發現自己現實的景況並不如意時,那些失落才會令自信的泡沬消失無蹤。我當年同期有很多很厲害的作者,即使時至今日,他們依然活躍,成就也比我多高出不少。我年青時候自命不凡,以為自己將要超越他們,在他們已經擁有幾萬Like時,我竟覺得自己很快便要追上他們。
從那時候起,我人生所有自信好像樸克的籌碼,一把過,不回頭,全部押在寫作之上。即使是一兩個讀者的回覆都令我欣喜若狂,一兩個故事的門可羅雀都使我悲痛不已!也正因日常自信的高度集中,一旦寫作路上經歷些許風雨,我的自信便會隨之動搖,繼而影響日常的生活。例如因為一部小說寫得很差,我便到感到自己一事無成(好像大學時候的打工、讀書,以至功課、匯報)。可惜當局者迷,要從中察覺到做侍應的能力以及寫小說的能力根本毫無關係時,那已經是幾年之後了。
自信的打擊,一方面來自自我成就的每況愈下。第一本小說的銷量不俗(我覺得),但自那本小說以後,出版社方面一直渺無回音,直至我的第二本小說出版,中間已經相隔足足兩年有多。加上第二本小說的銷情慘淡,所謂「愈來愈進步」的情況並沒在我的身上發生。好像我人生的極限,在我寫作第一本小說的時候已經觸及,隨之這樣的想法,也一直在我心內縈繞:無論怎樣,我都回不去之前那樣。
另一方面,這些自信的崩落,也來自其他競爭者的冒起。在我初出道時,因為還是第一年寫,遇到很多前輩時候我都自命可以追過他們,直至自己第四年寫,便已經有許多比我晚出道的作者以壓倒性的姿態遠超過我。面對前輩,我尚可推搪說自己還有時間,可是面對「後輩」呢,我又可以怎樣推搪?更何況對很多讀者而言,這些「後輩」都已經是我的前輩了。
隨年月過去,我開始保養我的自信,變得只願意做能力範圍以內的事。我無法再挑戰新事物了,但凡未做過的我都將之定義為自己不能做到。最終這些自信的保養,變成了怯懦。我為了不失敗,放棄了自己的能力,甚至甘願躲在一間出版機構裏面,每日做校對文字的重複工作,以此獲得幾近於無的成功感。這樣的日子,足足佔了我兩年有多。
關於怎樣重奪自信,最終變成了我近年的課題。或許是多年的習慣使然,即使時至今日,我也會經歷自信感的突然失重——明明甚麼事情也沒發生,但幾乎沒原因地,我就失去應有的自信,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了。因此要談有何解決的方法,其實我也沒有方法,只能透過察覺自己「啊——我又突然沒自信了」,從而以此避免自信完全的崩潰。
我近年迷上了很多新事物,並沉醉於研究當中。例如後來我對期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關於不同的期權組合,以及甚麼Delta、Gamma之類的。當我發現世上原來有人在用這種毫無生產力的方式賺錢時,我才對世間之迷離感到驚奇。我開始嘗試新事物,並保有部分舊有的習慣,以此分散我過去長年集中的自信來源。一件事情失敗了,我還有其他的事情可做,雖然我經常又會重新掉到「自信失重」的狀態當中,但感覺好像沒有以前可怕了?我猜。
繼續觀看合作系列文章:
#無病呻吟合作社
——————————————————
支持本地創作,記得Follow我哋:
@begoldenyung/做金庸的男人
@gaakyoung /羊格
——————————————————
(Photo by Ruben Mishchuk on Unsplash)
#人生 #愛情 #愛情故事 #文學 #文字 #短文 #小說 #LIHKG #連登 #講故台 #HKIG #HK
期權組合 在 Now Finance - 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ow.com財經】港股牛皮已久,可以想像有「港版恐慌指數」之稱的恒指波幅指數(VHSI)近期亦持續創新低。
這個用來反映恒指引伸波幅的指標越低,代表付出期權金的期權Long倉越吸引,搏爆邊的買入勒束式期權組合(Long Strangle)值博率便越來越高...
#期指偉論 #陳偉明 < 耀才證券 >
===============================
- 下載《Now財經》App,睇盡財經及地產新聞 -
iOS:http://bit.ly/11bgYgy
Android:http://bit.ly/ZLf9WC
*記得將我哋個page設為「搶先看」呀*
===============================
期權組合 在 Raga Finan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RagaFinance 專欄》- 期權基本班(二):價差,時間值與組合
期權是非常靈活的投資工具,可以買入也可沽空;期權亦具備期貨的功能,可以用來避險,鎖定投資的最大損失或利潤。期權的原理簡單、靈活,而且成本低,加上各種千變萬化的投資策略,故深受投資者的歡迎。
買賣期權獲利的關鍵在於:
(1)正確的分析市場走勢;
(2)選定最佳投資策略;
(3)靈活地調整持倉。
就像投資一樣,能正確分析市場行情,是投資獲利的基本原則。如果看大升,可以買入認購期權;看大跌,可以買進認沽期權;看大變在即,可以買入馬鞍式期權組合捕捉爆炸性走勢。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在不同的時機,正確使用不同的策略,是很重要的。市場行情多變,經常有突發事件影響市場情緒產生波動,甚至扭轉整個走勢,因此我們應善用期權分析工具,研究出因應方案,隨時盯緊行情,準備好應變措施。
「時間價差組合策略」可由認購期權或認沽期權來組成,其主要策略是賺取流失的時間價值,較適合在市況呈牛皮市格局時使用。這個策略的做法是「買遠沽近」,即是買入較遠期的期權,沽出較近期的期權。
如果標的商品價格穩定,較近的期權時間價值流失速度便會較快,而遠期的期權時間價值流失速度則會較慢,投資者就可以賺取遠期及近期期權兩者之差的時間價值。時間價差組合策略在牛皮市格局時深受投資者歡迎,最主要原因是這個策略操作的成本低,而且風險小。它的投資成本是「沽出近期期權所收取期權金和買入遠期期權所支付期權金」的差價,這也是它的最大風險。其最大利潤是近期期權到期時並沒有被行使,沽出近期的期權所收取的期權金將全部變成利潤,而買入的遠期期權時間價值流失則有限。
在市埸上買入「馬鞍式期權組合策略」的最適當時機,是在於期權在到期日前,會有重大價格變動時所採用(不論是大幅上升或大幅下跌的市況)。
買入馬鞍式期權,做法是買入1手認購期權,同時買入1手相同到期日且相同行使價的認沽期權。買入馬鞍式期權組合策略,最大好處是在於其獲利沒有上限,但風險有限。即使消息來源有錯誤,操作失敗的損失,最多也只是把買入認購期權Call所支付的期權金和買入認沽期權Put所支付的期權金全數報銷而已。
新冠肺炎疫苗測試效果理想,憧憬經濟復甦,油價不知不覺又升至45美元以上,另一方面美元走弱也推升商品價格,原油市場動盪之際,地緣政治風險再度升溫,伊朗核子物理學家遭暗殺,他是伊朗核項目靈魂人物,有說他可能是伊朗核彈之父。對於有跡象顯示以色列策劃這次行動,伊朗外長扎里夫表示;恐怖分子謀殺了一名傑出的伊朗科學家,是國家級恐怖行為,地緣政府風險再次為原油市場注入無限想像力,能否突破48-50美元阻力拭目以待。
文錦輝
艾德証券期貨有限公司
投資策略總監
期權組合 在 積God投資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淺談期權(Option)基本教學分享(上)
最近筆者較多利用期權(short put)參與美股市場,所以想同大家分享下”美股期權”。
先簡單介紹一下,期權(OPTION)是一份合約,也是一個零和遊戲,這份合約給予你一個「權利」,在某個時間段里用某個價位(行權價)去購買正股(LONG CALL)。
舉個LC例子,比如你看好AAPL在1個月內會升到USD450,而目前USD398,如果你合約的行權價是USD398,不管1個月後正股是USD450還是USD480,你都可以用USD398行權價去買,如果最後USD450,那你就賺了USD52差價 (美式期權,可在到期前任何時間行權)。因一張合約等於100股,假設行權價USD398的期權價為USD4.6,付出期權金則為USD460,最大損失亦都只是USD460。
既然說這是個零和遊戲,那就是我們要做「對賭」,分別為發行商及”莊家”。先了解4種最基本形態的期權包括:
LONG CALL(看升)
LONG PUT(看跌)
SHORT CALL(看跌)
SHORT PUT(看升)
「買」就是long,這一方可以簡單理解為「閒」, 「賣」給「買」的那一方呢,可以理解為「莊」,有了莊有了閒,自然合約就形成了,也就是對賭了,也就是我羸了你輸的錢/你羸了我輸的錢了,所以是個0和遊戲。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隻股票,你可以long call (買升)又或者short put(賣給看跌的人) ;看跌一只股票可以long put(買跌),又或者做short call (賣給買升的人)。
long和short最大的分別是long在理論上是可以賺無限,但輸有限(只輸期權金); 而short在理論上可以輸無限,但只賺期權金! 因做short 需配合不同策略及充足按金,所以新手不建議碰short,先搞好long再說! 如大家對期權組合有興趣,可以參考以下網址內不同組合的玩法。
https://www.optionsplaybook.com/option-strategies/
講完4種基礎形態就要講價內和價外了,也就是賺錢的「過程」。
價內: 拿long call做例子就是正股價格比你要買的行使價「高」,相反long put 就是比他「低」。這種是比較安全,低桿杠的做法,期權金也會相對貴,基本上是期權金+行權價=正股現價。
價外: 拿long call做例子就正股價格比你要買的行權價「低」; 相反long put 就是比他「高」,這種是高桿杠,也是大部分玩期權人追求的做法,就是從價外做到價內,這過程期權金的變化是最大的,比如現在0.1塊期權金的合約,因為正股大升了,根據上面期權金+行權價=正股現價的公式,0.1很容易變成幾元,那就有幾十倍的回報了,這也是風險與收益的一個正相關吧,因為到了行權日,你的合約到了不了價內,就會變成大家經常說的「廢紙」,會被回收,一文不值。
之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影響期權價格的各種因素。
下圖為自6月起筆者做過的期權(SP)交易,SP最大風險就是要被行權接貨,雖然劵商會有最低按金要求,但安全起見筆者每次都會預留一筆將會100%接貨的現金留在帳上,避免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例如現持有5張CCL SP 13.5,筆者會預留13.5*500股 = USD6,750於帳上。
(i) 於6月1日沽出1張ZM期權的Short put [email protected]及1張Short call [email protected] ,到期日為6月5日,收取共USD725期權金(430+295),此組合為Short Strangle,即6月5日前ZM股價如在170至240之間,則可以兩邊期權金袋袋平安,而筆者於6月4 日現金平倉Long [email protected] 及Long [email protected],獲利為USD725-USD29 = USD696 (exclude 交易費用),其實可以無需急於平倉,待到期ZM無跌至或升至170或240的話,該兩張合約則會自動作廢,獲利USD725。
(ii) 於6月11日沽出2張JD期權的SP [email protected],到期日為6月19日,收取USD120期權金。因那段時間是JD (9618.HK)招股期,定價約USD60左右,而筆者作出SP 54其實算為低風險的套利交易,假設萬一真的跌至USD54,筆者以@54 接200股接JD,較港股上市價有折讓; 如到期前JD無跌至USD54,該合約則自動作廢,獲利USD120。
(iii) <現持有> 於7月7 日沽出5張CCL 期權的SP [email protected],到期日為7月17日,已收USD250期權金,於截稿時段該期權價為0.1。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