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有道翻譯筆專業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有道翻譯筆專業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有道翻譯筆專業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有道翻譯筆專業版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請看到最後,有抽獎贈書活動喔! 很少寫西方哲學,雖然我對西方哲學也很有興趣,但畢竟不是本科專業,怕寫錯了會誤導大家,但或許分享一些「摘要」及「閱讀心得」還是可以的。 《瘟疫》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在1947年所撰寫的一部小說,內容描述一個虛構的城市「奧蘭市」突然遭逢了鼠疫,一開始居民生活如常...

  • 有道翻譯筆專業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3 18:30:02
    有 572 人按讚

    👉 請看到最後,有抽獎贈書活動喔!

    很少寫西方哲學,雖然我對西方哲學也很有興趣,但畢竟不是本科專業,怕寫錯了會誤導大家,但或許分享一些「摘要」及「閱讀心得」還是可以的。

    《瘟疫》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在1947年所撰寫的一部小說,內容描述一個虛構的城市「奧蘭市」突然遭逢了鼠疫,一開始居民生活如常,無所警覺,沒想到疫情愈演愈烈,死亡人數節節攀升,政府不得不下令封城,居民陷入集體恐慌之中,過著宛如被囚禁的絕望生活。

    在隔離期間,社會亂象叢生,不僅物資短缺,趁火打劫者所在多有,還有不肖分子藉著瘟疫大發國難財。閱讀卡繆的《瘟疫》,經常會令我們心驚: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但卡繆所描寫的,根本就與我們當下遭逢疫情的狀況如出一轍!這就是我常常說的:雖然「小說」是虛構的,但最優秀的小說都會深刻地反映現實生活,所以小說可以說是一種「可能的現實」;很顯然,《瘟疫》的故事已經從「可能的現實」轉變為「真正的現實」,在我們的周遭上演中。

    👉 有興趣的讀者可購買最新翻譯的《瘟疫》(2021,大塊出版社):[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156?sloc=main]

    從去年疫情爆發以來,網路上就經常盛傳卡繆《瘟疫》中的一句話:「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就是正直。」這次閱讀《瘟疫》的過程中,我也特別注意到這句話,出現在大塊出版社《瘟疫》的第191頁。

    這段故事情節來自主角李厄醫師與記者藍柏的對話。
    這位記者(藍柏)只是剛好經過這座城市的異鄉人,卻突然被疫情困在此地,他想盡辦法卻無處可逃;有一天,藍柏正與李厄醫師討論到是否留在奧蘭市參加「志工服務隊」一事。

    很顯然,藍柏不太願意加入志工隊,他認為像李厄醫師這種奮力對抗疫情的人,不過是心中的「英雄主義」作祟罷了——想當英雄而已嘛!——這種心態實在不可取。他們的對話如下:



    藍柏:「而我呢,我受夠為信念而死的人了。我不相信英雄主義。我知道英雄主義很容易,也得知它是會殺人的。 我關心的是人為自己所愛而生、而死。」

    李厄醫師專注傾聽記者的話,目光始終盯著他,輕聲說:「人並不是一個信念,藍柏。」

    藍柏從床上跳起來,滿臉激動通紅:「從人背棄愛的那一刻起,他就只是一個信念,而且是個淺薄的信念。而我們恰恰再也沒有愛的能力。放棄吧,醫生。讓我們等待有能力去愛的時刻到來,倘若真不可能,就等待未來解救大家,不要充當英雄。這就是我目前的想法。」

    李厄醫師站起來,突然神情疲憊:「您說的有理,藍柏,完全有道理,您要做的事是正確的、是好的,我一丁點都不想讓您改變心意。但是我必須對您說——這一切無關英雄主義,是關係到正直。我的想法或許令您發笑,但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就是正直。」

    「正直是什麼?」藍柏突然神情嚴肅地問。

    「我不知道一般的定義是什麼,但對我來說,它的定義就是做好我的工作本份。」李厄醫師說。



    從上面這段論辯中,可以看到作者卡繆的態度。卡繆之所以在小說中創造出一個奮命抵抗疫情的醫師(李厄醫師),並不是為了鼓吹什麼英雄主義,不是要推崇什麼高尚的節操,也無關乎憐憫或同情心;他想寫的,其實只是小人物的「反抗」,無論是面對兇猛的疫情,還是面對荒謬的命運,我們這些小人物似乎都只能在「反抗」中找到一己存在的意義或價值。

    大家不要誤會了,「反抗」的行為本身,並不是為了成為某個被歌頌的革命志士(那只是某種政策宣傳中的樣板人物而已),「反抗」往往只是體現在「做好我的工作本份」——無論疫情多麼兇猛,我們都不會向它屈服,始終默默地盡到自己的本分(例如不群聚,勤洗手,戴口罩,輪到就去打疫苗……等等),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小人物都能做到的「反抗」。

    雖然我是小人物,但是當我在疫情面前進行著「反抗」行為時,就已經與其他反抗者組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這時不管你是不是奧蘭市的居民,你都成了我們這個反抗小隊的一份子,「沒有人是局外人」。

    也就是說,恰恰是「反抗」這個行為,讓「我」成為了「我們」,所以卡繆說:「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

    本篇文章與「大塊出版社」合作,想要邀請各位讀者一起閱讀卡繆的「反抗三部曲」。這是台灣首度完整出版卡繆反抗系列作品,以小說《瘟疫》、論述《反抗者》、戲劇《正義者》,三種不同類型作品展現反抗意志。

    👉 卡繆「反抗三部曲」現已出版,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161]

    👉 出版社提供「三套」正版書籍(價值1040元)要送給我們「厭世哲學家」粉絲專頁的讀者,抽獎方式如下:

    (一)轉貼本文章至個人 FB ,並設定為「公開」。

    (二)在你的轉貼文章中,寫下你對「卡繆的認識」、「對厭世哲學家這篇文章的讀後感」或是「你個人對於疫情的思考」(三個主題擇一即可),文長不限。

    (三)厭世哲學家將在下週二(7/20)選擇其中寫得最好的三篇,送出書籍。(會請出版社編輯以私訊方式通知。)

    ————————————————————————————————

    👏👏👏工商服務時間👏👏👏

    【在防疫時代,重新思考生活】

    厭世哲學家要開課啦!!這一系列課程,我命名為「哲學是一種生活風格」。我要嘗試的是:不想把哲學當成抽象的玄思,而要將哲學放回它所生長的土壤——也就是你我的「生活」中,來探討哲學對人類生活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觀點,又能如何指引我們當下的生活行動,甚至解答生存的困境。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共有四堂講座課程,可只參加其中一堂,亦可四堂全部參加。
    👉 講座費用:單堂250元

    👉 報名全系列講座再享兩項好康:
    ★好康一:預購系列四堂合享八折優惠,點選「我要報名」後,於「報名方案」處,選擇「系列講座」,即可享優惠價800元。
    ★好康二:凡報名系列四堂講座,就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親筆簽名的「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乙本(共5名)

    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29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 有道翻譯筆專業版 在 Mona's Running Lab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05 18:55:55
    有 58 人按讚

    【滾筒... 除了放鬆還有消除痠痛,還可以怎麼用?】

    在上一篇有獎徵答的文章中,大多數人都會說,使用滾筒的原因是放鬆或是消除痠痛。但,這真的是滾筒的唯一價值嗎?另外一個問題是:身體的「緊」,真的是緊嗎?

    【妳/你一定也有這樣的經驗】

      不管你是不是運動愛好者,你一定都有過這種經驗:身上有時會有地方「怪怪的」,卻又說不出哪裡怪,好像是「痠」,好像是「痛」,好像「緊緊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於是你上網搜尋,看見這篇文章說可以伸展某個部位,那個網站說可以訓練某塊肌肉。你滑個臉書,馬上就跳出一則滾筒或是筋膜按摩槍的廣告。你找了醫生,看了物理治療師,甚至嘗試各種千奇百怪的「民俗療法」,目標只有一個:希望身體可以無痛無礙,希望可以開心運動,跑得更快,舉得更重,馳騁運動場!

    【這本書適合哪些人?】

      如果你有以上的狀況,而且你屬於這種人:「對自己的身體有耐心,不吝惜花時間跟自己對話」、「喜歡學習事物運作的原理,因為跟直接取得速成的解法相比,學習背後的知識可以提高你的動機」,那這本書非常適合你!

    【這本書好在哪?】

      這本書最強大的地方是:它用白話的語言、清晰的指令、簡單的工具和有效的系統,讓你「自己」就能「保養」自己的身體!而你的最終目標是:身體在反覆、細緻的「校準」之後,減少疼痛,提升運動表現!

    【什麼這本書具有這種潛力呢?】

      當你覺得身體「怪怪的」,不論是藉由專業人士協助,還是努力滾滾筒、伸展,以及訓練單一肌肉,也許可以暫時緩解症狀,但症狀往往很快就再次出現。為什麼呢?首先,身體是一個「整體」,我們身上的肌肉並不是獨立產生動作的,而是「牽一髮動全身」,所以在局部區域處理身體結構時,也要顧及整體架構。另外,我們需要重新「校準」身體的「動作模式」,也要處理讓肌肉得以產生作用的源頭:「神經」。

    【老工具的新用途?】

      作者利用很簡單的工具:滾筒及地板,並經由執行動作前後身體所提供的回饋,不停「微調」體內的「自動導航器」。此外,利用這兩種工具也能讓你的筋膜在延展時有一個參考點,這能提升你的「身體意識」,同時真正處理到你需要處理、想要處理的身體部位!

      這樣為自己身體「校準」的工夫也許需要花上比較多的時間(尤其如果你不習慣使用「身體意識」,也就是你不太知道你身體的某個部位「在哪裡」時),它卻是一種比較可行、具永續性、經濟性,而且有道理的做法。作者相信「自我照護就是最好的照護」,所以她全心全意地讓你藉由這本書就能「自己」執行這些「自我照護」。第一次讀,你可能會覺得講解動作的指令非常詳細,詳細到有點囉嗦,但其實跟著做三次左右,就能慢慢掌握執行細節了。更棒的是,執行動作時,怎樣的感覺是「對」的,怎樣的感覺「不對」,都寫得很清楚!此外,如果你做不到某個動作,表示你的身體還沒準備好,作者也會很仔細地建議你應該先回頭執行哪些動作。

    【12/5熱騰騰新上市】

    <修復筋膜、強化穩定度MELT神經力量訓練全書:6個步驟╳每天15分鐘,美國筋膜專家教你正確啟動神經路徑,讓肌肉協調運作,主動恢復長期疼痛傷害,提升運動表現> (書名好長天啊...)
    博客來購書這裡去👉 https://0rz.tw/BAAcO

    也恭喜蕭朝仁抽到這本書! 請私訊郵寄地址資料到粉絲頁喔!
    (開獎結果在這裡https://www.luckyhelpers.com/show/WtmoHw3)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翻開這本書,會發現跟這篇文章一樣的文字,出現在這本書前面😂😂😂 因為這是我寫的「譯者序」,這是我個人第一次正式翻譯一整本書!這本書其實不太好讀,但還是誠摯推薦給大家!

    延伸閱讀
    EBFA Barefoot Training Specialist 赤足專家培訓課程心得/筆記
    https://0rz.tw/3nmJZ

    MELT Method
    臉譜出版

  • 有道翻譯筆專業版 在 曹長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0-16 13:06:56
    有 136 人按讚

    曹長青:十幾歲的孩子該讀什麼書

    時而有讀者來信讓我推薦一些應該讀的書,還有【長青論壇】的觀眾把我十多年前的視頻背景書架放大,仔細看我書架上的書。很感動,承諾推薦,但卻一直沒做。主要是有些我非常欣賞(看過多遍)的作品裡面會有些完全無法接受的東西,如果不講清楚,擔心會產生誤導。讀錯了書是很嚴重的事情,它很有可能誤導人生。所以一直想等有時間講清楚的時候再推薦。近日有朋友讓給在美國的十幾歲的孩子推薦書籍,希望孩子們不被左派大潮給吞了。這很重要,所以趕緊列了一個最基本的書單,並點出推薦這些書的原因(這是重點),在此發表給其他讀者朋友參考。

    這個書單是我和妻子康尼一起列的,因為她多讀文學書(熱衷19世紀西方文學,尤其偏愛維多利亞時代英語小說),我則偏重經典的政經類作品。我們都會強力向對方推薦自己喜歡的書,這裡推薦的都是我們共識共鳴的作品。

    以我們自身的經驗和讀到的一些人物傳記資料,十幾歲的孩子完全可以跟成人看同樣的文學、政治、經濟方面的書籍,跟成年人一樣思考和探討問題。把他們當大人,他們就成長得更快。

    讀書的目的,首先應該是促成一個心地善良、誠實正直、人格統一的人,其次才是為事業有成。但讀書多絕不等於就可以成為一個良善的人。人有良性、惡性;有先天因素,更有後天形成。而且,人要是不善,缺乏良性(benevolence),讀書越多會越反動。

    在華人中,讀書數量超過李敖的可能不多,但他卻走向了人格分裂、行為無操守的匪夷所思的歧途。可見讀書多少,跟一個人是否能正向、良性發展,並不是劃等號的。當今讀書人,越來越左傾,越來越偽善,更證明這點。所以,讀什麼書,吸收什麼價值遠比讀書數量更重要。

    對於文學書,我們認為19世紀的西方作品遠比當代的更有利於陶冶人的情操(尤其是對青少年)。不少人覺得19世紀的文學已是恐龍,沒耐心去看。那真是天上掉下的珠寶不撿。整個20世紀(尤其二戰後)到迄今為止的文學作品,統統不看,不會有多大損失,而19世紀的主要西方文學作品如果不看,對身心健康所造成的缺憾、缺陷是不可估量的。可惜很多人沒有意識到。

    經濟方面的書選對了非常、非常重要,是奠定常識、信奉市場經濟價值的基礎。有了讀精華的文學和經濟作品的基礎之後,政治方面的書籍自己就很會選擇了。多數讀文科的不懂經濟、不屑經濟,這也是文人多左傾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學方面

    19世紀文學名著汗牛充棟,我們的選擇和為什麼做這種選擇:

    1.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
    《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
    《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荒涼山莊》(Bleak House)
    《小杜麗》(Little Dorrit)

    這四部小說的主角都是青少年。故事內容其實並不重要,看完情節都忘光了也沒關係;最應該關注的是作品裡主人翁那種思維方式和講話口氣:清純善良、清澈透明。換句話說,是跟老練世故、精明狡猾、世俗功利等完全相反的東西。20世紀後,即使在西方,那種清純、單純的東西都少到快絕種了。但朝這個方向努力,無論在哪個年齡段,都百利而無一害。

    狄更斯的所有作品都極好!雖然他的小說多數都很長,人物眾多、故事情節錯綜複雜、且跟現在有很大時空距離,也有相當多反資本主義的東西。但我們看重的是:狄更斯的作品,不僅是主人翁,裡面還有各種各樣很美麗、純良的人物形象,非常能幫助陶冶人的情懷,增強人性程度,有助於孩子成長為心地善良的人、認真的人,絕不玩世不恭的人(玩世不恭是非常可怕的東西,它幾乎可以確保一個不幸的人生,哪怕他不去毀害他人);更不是左派那種裝模作樣、只想讓別人認為他們是好人的偽善者。真正的保守派才是更有人道情懷、真正要解決問題的人。

    以狄更斯為代表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家,多數都反對工業革命、抨擊新興的資本主義。這主要出於他們對底層勞苦大眾的同情,但並不等於他們認同今天的左派。狄更斯在《荒涼山莊》中,對只「關注」非洲或他人的貧困、卻完全漠視自己家孩子和丈夫的偽善者充滿厭惡,幾乎到了認為那是惡之最的地步。狄更斯冷嘲熱諷上流社會誇誇其談「公共事務」的矯情,全然蔑視不勞而獲的寄生蟲。這些都說明,在弘揚人性、人道情懷的同時,狄更斯並不像今天的左派那樣丟掉常識。

    狄更斯用他那些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告訴你一個簡單的常理:不是爆發了多少金錢、爬上了多高的社會地位,你就自然成了君子/紳士或淑女,而是努力追求純真、善良、正直這些價值,你才能成為君子。

    狄更斯作品的另一重大特色是高度體現了中國人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警示世人:要做誠實、良善的人;害人者必遭滅頂之災。狄更斯也給人以希望:世界雖然到處充斥邪惡,但真善美終將勝利。

    建議所有懂英語的人都去讀英文原版,中文翻譯差太多,最好的也是跑了味的啤酒。狄更斯的所有小說都有(英語)錄音版,多數朗讀都棒極了,推薦Simon Vance和B. J. Harrison,兩人都朗讀得非常好,好在讀出了書中主人公那種清純、那種良善。看(聽)完上述四部作品後,如果喜歡,就會去找狄更斯的其它作品了,下一步首選:《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該作品裡有純美的小女孩,有法國大革命中兇狠的惡婦(這是文學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負面角色之一),有為心愛的女人而替情敵赴刑場的救贖形象,更有狄更斯本人對殘忍的法國大革命的準確、正確的解讀。《我們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是狄更斯最後一部完成的作品,也是他最好、情節最複雜的小說,推薦給喜歡文學的朋友。

    狄更斯的書,多數都有讓人回頭重讀幾遍的魅力。如果有時間精力,讀完全部狄更斯,絕不會後悔。而且幾乎可以肯定,能讓孩子打一個很好的做善良、正直的人的地基。

    對女性青少年來說,康尼認為,除了讀狄更斯之外,必讀勃朗特姐妹(The Brontë Sisters)和簡‧奧斯丁(Jane Austen)的小說,否則如同沒完成女性基礎情感教育。

    2.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的《堂吉訶德》(Don Quixote)

    千萬別因為小說裡堂吉訶德幹的那些荒唐事、故事的亂七八糟而阻止你讀完這本名聲震天響的書。評論家們議論的堂吉訶德有多勇敢或多可笑,統統都不重要!這部書最令人震撼的,並不是堂吉訶德的騎士勇氣和最終失敗了的理想精神,而是(這是重點的重點):堂吉訶德是一個文學作品中(現實中就更別提了)幾乎無人可匹敵的、真正的gentleman(「紳士」或「君子」的翻譯都不能完整地表達英文gentleman所包含的內容。中文裡居然找不到準確翻譯這個簡單英文字的詞彙,背後的原因非常值得探討)。狄更斯的很多人物可謂堂吉訶德這種gentleman的翻版。

    堂吉訶德那一堆表面上的荒唐之舉,每一件都展示一顆極為良善、純美的心。那是一個被打到遍體鱗傷、慘不忍睹也永遠不會變成壞人的人,一個現實中不可企及的極品好人。堂吉訶德的侍從、沒文化的桑丘同樣是一個了不起的gentleman,其善良、同情之心、對主人的忠誠、對人和事的常識判斷、評論等等,都絕對讓當今文化人歎為觀止。

    這部作品的最精彩之處,主要表現在堂吉訶德和桑丘的對話上。那是一個理想主義的gentleman和一個現實主義/常識主義的gentleman的對話。要麼富有哲理、要麼俏皮智慧。總而言之,這部作品裡的「理想」和「現實」都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這倆是沒有摻半點水分的gentlemen!這兩個形象告訴人們,什麼是gentlemen,上帝造的理想的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書裡就幾乎沒壞人,或者說,壞人都是抽象的,好人則是具象的。所以看這部作品,想學壞沒門。壞人看完也得認同,堂吉訶德和桑丘是兩個大好人。

    我家有六個不同年代的英語譯本(原著西班牙文),每本都能清楚地看出堂吉訶德和桑丘的經典之處,唯一的楊絳中譯本,頭都看大了,仍是一團漿糊,看不出名堂。楊絳的前言表明她(和錢锺書)並沒有真正讀懂這本書的精華,她只是轉述了西方的某些評論而已。當然,楊絳的翻譯已頗具匠心,而且可以看出,可能有她先生錢锺書在幽默方面的幫忙(唐吉珂德和桑丘都非常幽默),有些句子也譯得相當俏和妙。公平地說,此書中文譯本的沒法讀,不是楊絳的問題,而是中文本身的問題(歡迎有專家探討)。

    英譯錄音版Robert Whitfield的朗誦把兩個近乎完美的人近乎完美地展示出來。哪怕一個惡棍聽完,都起碼會變成一半好人,下輩子絕不想當壞人了。

    3.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的《白癡》(The Idiot)

    與狄更斯的小說同樣,陀氏的書也都很厚重,故事內容跟今天有十萬八千里,很難讓浮躁的當代人讀下去。但對陶冶人性、塑造人生、探討重大議題有永恆的價值。推薦《白癡》的目的,仍和推薦前面幾本書的目的同樣:看看單純、善良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英譯也都有很好的錄音版,仍推薦Robert Whitfield讀的。讀完這本,你很可能會想去找陀氏的其他作品。

    《罪與罰》對十幾歲的孩子最容易讀下去,因為情節是偵探小說,讓人不得不一口氣讀完。但探討的議題卻非常重大:可否以正義的名義、正當的理由、好的目的而殺人。靈魂的懲罰和救贖。《卡拉馬佐夫兄弟》對是否有上帝、沒有上帝人類可不可以有道德地活下去有深入探討。但這裡推薦的目的,仍是因為裡面那個像《白癡》一樣單純、美好的角色:最小的兄弟阿廖沙。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其它作品太沉重,等孩子們成年之後再讀吧。

    4.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的《約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

    這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交響樂,曾經深刻地影響了中國40、50、60年代出生的人。它雖是20世紀初的作品,卻完全是19世紀的精神,是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精神傳記。主角又是一個純情、善良、激情澎湃、絕對的gentleman,一個理想主義的英雄。

    5.安.蘭德(Ayn Rand)的《源泉》(The Fountainhead)

    如果僅僅讀上述推薦的狄更斯等作家,增強了人道情懷,卻也可能增加孩子的左傾傾向。所以,在奠定了人道主義情懷的基礎上,應該讀推崇個人主義價值、資本主義價值的作品。兩者的平衡非常重要,缺了哪一塊,都可能使一個人的人生、觀點走向偏頗,甚至走向極端。

    《源泉》是20世紀的作品(1943年)。跟上述作品相比,離現在最近,最容易讀。這是一本最清晰展現美國左右派爭鬥的小說,值得讀無數遍。但其中情愛部分很荒唐。蘭德所有小說的最大敗筆都是愛情故事這一塊,所以可以忽略不理。只看她的個人英雄和她強烈推崇的人格統一的價值。

    如果說狄更斯的小說主要是陶冶情操、提升人道情懷,安.蘭德的作品則主要是提高思想能力、增強對當今世界左右思潮激烈搏鬥的理解和把握。

    看完《源泉》,可以繼續再去看安‧蘭德的其它小說和非小說類著作。她的作品應該是推崇個體主義和資本主義價值的必讀物,也是將來跟左派辯論的強有力武器。

    6.雨果(Victor Hugo)的《九三年》(Ninety-Three)

    這是雨果的最後一本小說,醞釀十年,可謂其一生思考的總結。這本書的思想性遠超過《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安‧蘭德七歲時就被《九三年》的情節震撼(她聽到母親朗讀):為救三個孩子不惜被俘的老伯爵從懸梯走下來昂首就擒的場面,把蘭德聽得熱血沸騰,那一瞬間,她明白了什麼是英雄!13歲時,蘭德讀了《九三年》。後來她評價到這種高度:雨果的思想與今天有光年般的距離!

    中譯本(鄭永慧譯)把全書最關鍵的點睛之句翻譯錯了。全書最精華的是結尾幾章:老伯爵被關押時與革命軍青年將領辯論,關於革命和人道主義等。最後青年將領選擇自己被處死而把老伯爵放了。獲得自由的老伯爵面對黑夜感歎道:「My faith!」中文譯成了「真有的事」。錯得離譜!直譯也應是「我的信仰」。意譯應為:「上帝顯靈了!」或者:「我信對了!」即他的信仰戰勝了革命意識形態。

    這是一部把人格統一性(integrity)提到至高無上地位的經典作品!就我們看過的所有書,對人格統一性的強調,沒有一部超過它!書中的三個主人公三種意識形態,都堅守住了自己的人格統一性,其形象令人震撼,刻骨銘心。安蘭德的作品,由於深受雨果的影響,也是極為強調人格統一性。在人格分裂到處可見的華人世界,尤其應該強調閱讀雨果和安蘭德的作品。

    對文學作品,請務必先別去看評論,不要讓偏頗的評論(無論中文還是外文)先入之見地影響你。一定首先親自去看原著,要首先相信自己最直覺、最本能的感受。從眾多諾貝爾文學獎的荒唐可以看出,文學評論幾乎一面倒被左派意識形態橫掃,而且攪渾一潭清水讓你看不見底、看不清他們有多淺薄的故作高深的評論者居多。

    小說應該是只要識字就能看懂的東西,任何把小說解說到把你弄暈乎的「高深哲學」地步的,基本上都是偽的。再重複和強調,看小說,是好、是壞,一定要相信你自己的感受。誰寫出你看不懂的小說,或者誰說你認字居然看不懂小說,你首先應該懷疑的不是自己,而是對方很可能是偽的(二十世紀的偽高深,多到能把多數狄更斯的讀者砸死的地步)。

    經濟方面

    1.羅斯‧懷爾德‧萊茵(Rose Wilder Lane)的《發現自由》(The Discovery of Freedom,沒有中譯本)

    這不是一本經濟理論書,而是概述人類走向自由的艱難歷史和美國這個偉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是怎麼來的。書裡沒有談具體的經濟議題,而是講人類在什麼環境下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創造能力,為什麼資本主義制度是最適合經濟發展的制度。這是很容易讀的一本書,也可看作是歷史書。

    2.伊莎貝爾‧派特森(Isabel Paterson)《機器之神》(The God of The Machine,沒有中譯本)

    安‧蘭德對這部書的評價是:《機器之神》對資本主義的意義不亞於《資本論》對共產主義的意義和《聖經》對基督教的意義。也許有點過高,但絕對是一部從政治、哲學,到經濟、社會等全方面清楚地論述為什麼資本主義才能運轉的經典著作。

    3.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的《一課經濟學》(Economics in One Lesson)

    這是一本簡單清晰講解什麼是市場經濟的必讀書。可以瞭解為什麼政府主導經濟、政府參與的項目必定失敗,為什麼最低工資設限反而造成更多失業等等。基本概念清晰了,就有了一個自由經濟的框架概念,再遇到經濟議題就會懂得如何去思考。

    4.傅瑞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資本主義和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和《自由選擇》(Free to Choose)

    從這兩本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們主要強調經濟繁榮與自由的關係、政府干預經濟在各個領域的種種錯誤等。

    5.海耶克(Friedrich Hayek)的《通向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和《自由憲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又譯《自由秩序原理》)

    對《通向奴役之路》,中文有很多介紹,但最好是看原著!與其它經濟類書籍比較,這本比較通俗易懂。看完這本經典,就可以非常清晰,為什麼絕不能走社會主義道路。

    如果再看《自由憲章》更好:海耶克把市場經濟的內在自發秩序的理論拓展到社會和政治領域,提出不可以像法國大革命那樣開天闢地、屠宰舊世界,更不可像列寧、毛澤東們翻天覆地,而應該像英國革命、美國革命那樣「一點一點的漸進性改進」,即波普爾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強調的「零星的社會工程」,才有助於社會穩定和進步。看懂了這本書,就基本懂得了西方的左派和右派這兩大思潮的衝突所在。

    如果對經濟真感興趣了,就把海耶克和傅瑞德曼的主要著作讀完。他倆都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作品也都通俗易懂,普通文化人都可以讀懂,絕不是只有經濟學專業領域的人才可讀。下一步就是學習市場經濟的鼻祖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了。那等孩子們再長大一點的時候吧。

    僅僅是讀完上述這幾本經濟著作,真吃透了,孩子絕不可能走向左傾道路。另外,對懂英文的朋友,YouTube上有很多傅瑞德曼的視頻,聽他的演講絕對是享受。老頭風趣幽默地講述自由經濟、談笑風生地隨口就把小左派們打到瞠目結舌,相當過癮。

    至於政治方面,讀偉大政治人物的傳記遠比讀探討任何政治問題的書籍更重要。推薦讀:華盛頓、林肯、邱吉爾、佘契爾夫人和雷根的傳記。而且傳記很容易讀,也很容易吸收。

    書不一定要讀很多,但好書一定要反復讀。反復讀好書的重要性遠超過讀很多雜書,因為每次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上述推薦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讀無數遍,而且反復讀這些書,就奠定一個很好的、今後應該選擇讀什麼書的基礎。

    ——原載台灣《看》雜誌2019年10月號,這篇網路版稍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