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趣談元旦日起源
知史編輯組
終於迎來新的一年,今天是1月1日。中國歷史上的新年,常用的詞語有,歲首、元首、元辰、元正、元日、元春、朔旦、元朔等,意思都是相通的。至於現代人常用的說法「元旦」,雖然很早已經出現在晉代的詩詞裡,唐代也有關於「元旦」的文獻記載,但此說法到了近代才開始通俗流行...
#長知史 趣談元旦日起源
知史編輯組
終於迎來新的一年,今天是1月1日。中國歷史上的新年,常用的詞語有,歲首、元首、元辰、元正、元日、元春、朔旦、元朔等,意思都是相通的。至於現代人常用的說法「元旦」,雖然很早已經出現在晉代的詩詞裡,唐代也有關於「元旦」的文獻記載,但此說法到了近代才開始通俗流行起來的。「元旦」二字雖淺,但蘊念意義巨大,「元」有開始的意思,《周易》第一卦「乾」卦,就有「元亨利貞」的說法,於是「元」有開始、第一的意思,而「旦」為像形文字,意指一日之晨,太陽從「一」之上升起,意指海面、地面,於是「旦」便有了一日之始的意境。
關於歲首的介定,古代中國普遍認為農曆正月初一。但因為古代曆法不一,歷史上不同時期,對於歲首的計算皆不盡相同。太古時期《黃帝曆》以建子之月為一年的開端,大約時間在夏歷十一月間;到了後來《顓頊曆》,以建亥之月為歲首,大約時間在夏曆十月間;到了夏朝,採用「定朔法」,正月為建寅,即夏曆一月為歲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再次採用施行《顓頊曆》,即夏曆十月為為歲首。到了漢武帝,再次實行夏曆,自此民間普遍以春季一月為歲首,直到中華民國前,一直沿用。
到了民國時,孫中山先生在1912年1月1日宣佈中華民國成立,並在其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就職誓詞中,以「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結尾,自此元旦代表著民國元年第一天。事實上,當時之中國民間對於孫中山先生決定西方的格里高利曆(即公曆),以中華民國紀年此做法,在民間回響頗大,爭議不斷,當時的中國民眾頗有微言,堅持使用中國傳統曆法,始終認定農曆正月初一,才是中國新年的開始,堅持在正月初一這天,大肆慶祝歲首,家家戶戶同興傳統新春佳節。民間對於農曆的認定,更曾經遭受民國政府頒令反對,不準民間慶祝農曆新節,違者將遭到處罰。但都遭到民眾的堅持抵制,民國政府的頒令亦只能沒了下文,最後西曆也好,農曆也好,愛好熱鬧、節慶氣氛的中國人更是元旦、新春兩不誤,繼續並行不息。到了後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也在1949年12月23日通過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把每年1月1日定為中國四大法定節日之一。
至於古人一般在元旦這一天有甚麼節慶活動呢?根據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有關於元旦的描述:「每屆初一,於子初後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連霄達巷,絡繹不休。接神之後,自王公以及百官,均應入朝朝賀。朝賀已畢,走謁親友,謂之道新喜。」原來古人會在元旦日子時即凌晨時分,焚香拜神,燃點爆竹,走訪親朋好友,共同迎接新的一年,以喜慶熱鬧氣氛驅散舊歲,萬物皆可期。
關於新年的節慶活動,古詩詞裡還有這樣的記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指的是一種屠蘇酒,根據唐代藥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裡的描述,屠蘇酒內浸有桂心、防風、虎杖、蜀椒、白術、桔梗等中藥材。家家戶戶都會在歲前釀製屠蘇酒,以備元旦節慶時大宴親朋時飲用。古人相信元旦日飲用此酒,有驅除瘟疫病灶的功能。
佳節當前,雖然全球民眾仍處於共同抗疫當中,很多國家在元旦日前已宣佈增強版的社交距離措施,2021年的元旦,雖然我們不能如以往般隨意走動,宴請親朋,熱絡好友,但只要我們每一個人能恪盡公民責任,每家每戶做好抗疫的準備與措施,新的一年相信萬物皆可期。祝知史的讀者們,新的一年,利樂有情。
#2021年 #元旦快樂
最能代表中國人的傳統節日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鄰宅之火中想我們自己 ◎周倫佑
鄰宅起火。很和平的火焰
刺痛眼睛,驚動寐中的老人與水
距離是不存在的,在牆的兩邊
麵包被等分的切開,成為真實的虛構
火的原因在麵包之上,在住房
與通貨膨脹之上,一個純美學問題
普遍展開,獲得更高的形式
很遠的火在感覺中燒得很近
那是我們的火與他們的城堡
在眾多目光關注中熊熊燃燒
沒有無動於衷的觀眾,每個人
都在火中,每個人有不同的心情
這不再是玩火者以革命的意義
點燃的那種火,自上而下的煎烤
這是人類的火,從手臂到手臂
從口腔到口腔,跨皮膚的傳染
嗜血者禁止的詞彙反複出現
世紀末最大的景觀雷霆萬鈞
那是我們的火在燒他們的城堡
七十年的結構,用有形無形的
石頭,用刺刀、謊言和教條
精心構築的城堡,在火中搖搖欲墜
這是最後一次機會。看別人流血
而自己感動,然後流淚,然後傷感
然後在悲愴交響樂裡默哀三分鐘
這還不夠。容忍暴行是一個民族的恥辱
我們無恥地太久了,幾代人的頭髮
在等待中脫落,不只是缺鐵
需要一次火獄。這裡那裡的建築
都是相同的結構,只能自上而下的摧毀
好大的火喲!舌頭和手一起燃燒
在呼吸中奔跑,遠水近水都不管用了
火燃上屋頂,火燒著了他們的眉毛
最高一座鐘樓在遠處轟然倒塌
那是我們的火燒毀了他們的城堡
永垂不朽的基礎頃刻間蕩然無存
他們的災難是我們的節日。用酒
用眼神表示。蘸死者的血畫一隻鳥
鋪天蓋地的翅膀朝火光飛去
我們高潮或低潮,曾經撲滅的熱情
尚未冷漠成灰。火在遠處燃著
火在我們身上理想著。老人與水
固守在城內。領袖玩具們忙著
一座環形城堡冷冷地圍著我們
知道鋼鐵強暴,並且慎重地
對待自己的生命,這不是懦弱
隨莊子而逍遙,作為所謂的火種
內在的燃著,這便是我們真實的處境
低度著,直到緊要關頭方才說出一切
--
◎ 作者簡介
周倫佑,1952年出生於四川西昌,1970年開始現代漢語詩歌寫作,1986年與藍馬,楊黎等人創辦《非非詩刊》,發起了非非主義詩歌運動,為大陸第三代詩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其作品被翻譯成英、德、日多種語言。作為詩學理論家,亦著述了多本書籍如《變構:當代藝術啟示錄》、《反價值》、《拒絕的姿態》、《紅色寫作》等等。主持編選《打開肉體之門》、《褻瀆中的第三朵語言花》等書。
--
◎小編淵智賞析
周倫佑作為非非主義詩歌運動的發起人之一,其寫作風格帶有強烈「反文化」色彩。而這得從他所提倡的「非非主義」開始介紹起,「非非」二字並非僅僅只是對於「否定」的否定,更意味著從根本上對於一切文化、藝術的否定,透過不斷地變構來進行詩歌的轉型和解構,不難發現其思想與西方的後現代主義有頗多共通之處,主要論述皆是對於對於結構的質疑,因此透過不斷剝解結構所累積俾以達到探索最核心的目的。但周倫佑其實對於後現代主義多有批判,認為解構的目的是在於探尋核心,而非完全破壞,因此就文學的建立,他就曾明確地提出了要「創造中國現代文學」的主張。
而在具體的詩歌語言表現形式上,周倫佑則曾在其創作札記中寫「透明」為其寫作中心理念:「詩歌語言有兩種透明,一種是語義的透明,為語言的意義之明確性,另一種則為語境的透明,與詩人的感覺和自由聯想相關,在語境中獲得的一種無遮蔽性。如埃利蒂斯所描述的:在某個具體事物後面能夠透出其他事物,在這個透出的事物之後又透出其他事物......如此延伸,以至無窮。我所追求的正是這種透明。」對周倫佑而言,詩歌的意義在於重現意識,而意識有兩層,分別為集體意識與個體意識,每次的集體意識變構都是由個體意識的變構所誕生,因此人類的文明、藝術、文化等等集合體,都是由思想上的反動所重新塑造。而個體意識的變構,便成了周倫佑詩歌的核心。因此他透過詩歌作為與現實的疏離,創造出另一個隱喻性的空間,從而導向權力和個人意志的辯證。
至於具體如何解讀呢?從〈鄰宅之火中想我們自己〉這首詩來看,題目塑造出了一個情境,亦即「鄰宅失火」,而與之互動的關係者則為「我們自己」。鄰宅的真實性我們無須考證,而這正是詩歌方便之處,容許在虛構裡透露出真實的影子,正如其中的詩句「麵包被等分的切開,成為真實的虛構」。詩中亦有著許多詞彙暗示著所謂的「真實」,如「城堡」、「七十年的結構」、「世紀末最大的景觀」、「領袖」,我們不難猜出其所謂的「鄰宅」,所指涉之事物與政府和社會生活的型態休戚相關,加上周倫佑出生於1952年,在其二十歲左右,正屬熱心時局之年紀,便遇上了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此一社會浩劫,使得當代的年輕人對於制度本身開始進行了更深的反思,而周倫佑更深有所感,因而在地下秘密寫作,試圖透過思想上的反動進行對於政治式框架的突圍,因此創作了許多詩作如〈被迫的英雄〉〈談談革命〉〈讀書人的手〉等,都在將批判的劍直指中國人的民族性之惡,認為這些屈就妥協、助紂為虐的上層階級,形塑出了一個極惡的共犯結構,與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頗有相通之處。
回到詩本身,一個既定結構的所存,便須以另一個方式去摧毀,而周倫佑在此詩中則是放了一把火,從「那是我們的火與他們的城堡」、「那是我們的火在燒他們的城堡」到「那是我們的火燒毀了他們的城堡」,以此三句作為敘事的節點,並在變動的進程中過渡許多細微的概念。火在此詩中,也並非只是單純的破壞或是娛樂,「這不再是玩火者以革命的意義/點燃的那種火,自上而下的煎烤/這是人類的火......火在遠處燃著/火在我們身上理想著」,周倫佑認為這種火應該是理想性的,導回前面其詩歌的核心所說,可以知道對他而言,這種火應該是來自思想上的焚燒,認為革命不應是推翻資產階級的那種,而是由精神上的革命,透過鍛鍊每個個別人民完整的人格,來重整社會的亂象。
而這種火雖然爆烈,對周倫佑而言,卻又應該是和平的。因為看過太多暴力事件,周倫佑的詩歌中便帶有極其強烈的反暴力色彩,「很和平的火焰/刺痛眼睛」,即使自己是革命的領頭人,他也希望以反暴力的方式進行抗爭。周倫佑曾在另一首詩〈柏林圍牆倒塌後記〉中,寫下了「只要磚在,牆就隨時可能再次豎起/每一塊失意的磚都懷有牆的意圖/只需要一位偉大領袖登高一呼/磚集合起來,又是一支鋼鐵的隊伍/百倍的仇恨,比昨日的傷口更深」。所有的暴力都是相互的,因此對於暴力的報復永無止境,只不過會隨著當權者的更易成了合法的暴力與非法的暴力關係而已,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停止仇恨性的暴力,而將暴力的能量引至思想上的改革。
甚至,他批判的觸角不僅僅只是所謂的「領袖玩具」、甚至伸至了更看似無關的人,「這不是懦弱/隨莊子而逍遙,作為所謂的火種/內在的燃著」譴責了中國的隱士傳統,將自我的意識放於物外,便以為是個人意識的成功;「沒有無動於衷的觀眾,每個人都/在火中」,將革命視為是每個個體的責任,沒有人得以對於該責任有所逃離,誠如其中一句最為直白的詩句:「容忍暴行是一個民族的恥辱/我們無恥地太久了」。
在一個性格、語言、思維、記憶都被極權無所不用其極的扭曲的時代,道德勇氣的存在就便有了其必要,對周倫佑而言,時代的壓迫便導向了他精神上的反作用力,由於社會參與與行動不被當代允許,因此詩歌便成了這種反作用力的具體展現,而正如詩歌如此後設地成為一種革命,周倫佑企圖保存的火種,便是詩中所埋下的思想種子,期待有天後人終於知道極權之惡,從而終將「那是我們的火燒毀了他們的城堡」。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7.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周倫佑 #鄰宅之火中想我們自己 #非非主義 #反文化
最能代表中國人的傳統節日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長知史 趣談元旦日起源
知史編輯組
終於迎來新的一年,今天是1月1日。中國歷史上的新年,常用的詞語有,歲首、元首、元辰、元正、元日、元春、朔旦、元朔等,意思都是相通的。至於現代人常用的說法「元旦」,雖然很早已經出現在晉代的詩詞裡,唐代也有關於「元旦」的文獻記載,但此說法到了近代才開始通俗流行起來的。「元旦」二字雖淺,但蘊念意義巨大,「元」有開始的意思,《周易》第一卦「乾」卦,就有「元亨利貞」的說法,於是「元」有開始、第一的意思,而「旦」為像形文字,意指一日之晨,太陽從「一」之上升起,意指海面、地面,於是「旦」便有了一日之始的意境。
關於歲首的介定,古代中國普遍認為農曆正月初一。但因為古代曆法不一,歷史上不同時期,對於歲首的計算皆不盡相同。太古時期《黃帝曆》以建子之月為一年的開端,大約時間在夏歷十一月間;到了後來《顓頊曆》,以建亥之月為歲首,大約時間在夏曆十月間;到了夏朝,採用「定朔法」,正月為建寅,即夏曆一月為歲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再次採用施行《顓頊曆》,即夏曆十月為為歲首。到了漢武帝,再次實行夏曆,自此民間普遍以春季一月為歲首,直到中華民國前,一直沿用。
到了民國時,孫中山先生在1912年1月1日宣佈中華民國成立,並在其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就職誓詞中,以「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結尾,自此元旦代表著民國元年第一天。事實上,當時之中國民間對於孫中山先生決定西方的格里高利曆(即公曆),以中華民國紀年此做法,在民間回響頗大,爭議不斷,當時的中國民眾頗有微言,堅持使用中國傳統曆法,始終認定農曆正月初一,才是中國新年的開始,堅持在正月初一這天,大肆慶祝歲首,家家戶戶同興傳統新春佳節。民間對於農曆的認定,更曾經遭受民國政府頒令反對,不準民間慶祝農曆新節,違者將遭到處罰。但都遭到民眾的堅持抵制,民國政府的頒令亦只能沒了下文,最後西曆也好,農曆也好,愛好熱鬧、節慶氣氛的中國人更是元旦、新春兩不誤,繼續並行不息。到了後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也在1949年12月23日通過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把每年1月1日定為中國四大法定節日之一。
至於古人一般在元旦這一天有甚麼節慶活動呢?根據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有關於元旦的描述:「每屆初一,於子初後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連霄達巷,絡繹不休。接神之後,自王公以及百官,均應入朝朝賀。朝賀已畢,走謁親友,謂之道新喜。」原來古人會在元旦日子時即凌晨時分,焚香拜神,燃點爆竹,走訪親朋好友,共同迎接新的一年,以喜慶熱鬧氣氛驅散舊歲,萬物皆可期。
關於新年的節慶活動,古詩詞裡還有這樣的記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指的是一種屠蘇酒,根據唐代藥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裡的描述,屠蘇酒內浸有桂心、防風、虎杖、蜀椒、白術、桔梗等中藥材。家家戶戶都會在歲前釀製屠蘇酒,以備元旦節慶時大宴親朋時飲用。古人相信元旦日飲用此酒,有驅除瘟疫病灶的功能。
佳節當前,雖然全球民眾仍處於共同抗疫當中,很多國家在元旦日前已宣佈增強版的社交距離措施,2021年的元旦,雖然我們不能如以往般隨意走動,宴請親朋,熱絡好友,但只要我們每一個人能恪盡公民責任,每家每戶做好抗疫的準備與措施,新的一年相信萬物皆可期。祝知史的讀者們,新的一年,利樂有情。
#2021年 #元旦快樂
最能代表中國人的傳統節日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北書院見聞,「大人物」的「小故事」(下)〉
#時尚達人老師
老師在課上分享道,Vogue雜誌曾問老師如何看待服裝時尚。我們在台下哈哈大笑,因為老師幾十年前起就每天穿同一套--一身寬松純白素衫!
原來啊,
真正駕馭時尚就是超越時尚。
「說實在的,這麼多年也懶得換了。現在換下來,第二天就要上新聞,太麻煩了。」我們又哈哈大笑。
老師說西式衣服是「人靠衣裝」、「衣捧人」,瘦弱的人穿了西裝,也會立馬精神抖擻。但是東方的衣服是「人撐衣」,布料柔軟垂墜,若人本身駝背弓腰,穿了立馬就成黛玉病懨懨。
老師傲嬌地看向遠方,他這身看似簡單的衣服,可不是誰都能搞定的喲!
#老師與qq的曖昧
老師感嘆道,大陸的「qq」啊真的是...
騰訊官方一律以用戶名的後兩字稱呼用戶,所以經常半夜跳出來一封郵件,寫道:谷芳,晚安。惹得他渾身雞皮疙瘩。
老師說自己從幾十年前起,就被民間視作地位輩分高的人,基本沒有人只稱他作這兩個字。如今自己年近七十了,騰訊這一聲「谷芳」實在是叫一個銷魂,把人鬧得小鹿亂撞。
#不學文言文就不要混了!
有一次我們上課用到一則古文,因為我們程度差,老師一邊念,還得逐字翻譯給我們聽。老師說:「你看,不學文言文都不用混了!」古文中匿有多少寶貝,不啃多可惜。
#芳言芳語
因為老師精通古文,詞彙豐盈,遣詞造句極有畫面感,談吐個性張揚卻絲毫沒有顯擺和賣弄之感。
老師講園林,說園林是微縮的山水,爬石孤寂而不死寂,雨過青苔間,鐘鼎山林,四時變化中有一朝風月。
說到四季之變,我能用的詞大概就是:
生命的交替、起落、浮沈。
但是老師的形容卻是:
四季是生命的吞吐、琢磨。
極富靈魂與詩意,
我簡直跟老師差了一個維度。
「在花市看人買花,洋人一定買常綠闊葉林,他們認為有綠就有生機,但中國人一定買曲折蜿蜒的枝幹,甚至買一截枯木,因為其中有生命的琢磨。」
老師的語言不僅是高深靈銳,
同樣十分日常生動:
「禪是抖落一切。」
「你們注意看,彌勒佛就是一副三高的樣子,血糖高、脂肪高、血壓高...」
「自助餐就是拿飼料自己餵自己。」
「打坐對很多人來說不是掃除念頭,而是專心地胡思亂想。」
#孔子被老婆罵 ?
老師講到,讀古文經典,聖人們說了啥有時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解讀的態度。不要總是站在現代語境里「咬文嚼字」地批判,而要去體悟古人當時的心情和氣度。
孔子說:「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現代人聽了立馬說孔子怎麼性別歧視啊,迂腐啊。他的追隨者辯說孔子沒錯,女子確實怎麼怎麼的...其實這兩撥人,是都不懂孔子。
我看啊,最大的可能也許是,孔子那天早上剛被老婆罵了一頓,路上遇到學生,就隨口跟他這麼一說。我們聽了哈哈大笑。
仔細想來不無道理啊,聖人也有「人之常情」,但聖人之所以比一般人活得自在,就是他們能更主動地察覺到自己的人之常情,能對自己的起心動念有所知覺,用智慧伏住煩惱和習氣,並化解之。
#南宋牧溪想吃柿子
有一次講到禪畫,老師提起牧溪的六柿圖,說好多人分析這幅畫,什麼最中間那顆厚塗啊,旁邊的不塗,表現了神秘感啊,柿梗向左向右代表什麼深意啊,講得頭頭是道。
老師說很可能是牧溪突然口渴,想吃柿子了,讓僕人去買。看到案上的紙幣,心想不如「畫柿充飢」,畫到最後兩顆,還沒來得及上色,僕人提了軟糯的柿子回來了!嗨,那還畫啥呀,畫筆一丟,趕緊吃去呀!
#吃素吃成這樣就完啦!
老師曾和幾個名人朋友去吃飯,四個人全吃素,就跟服務員說不要蔥姜蒜。結果端來的時候不僅有蔥,且姜蒜俱全!一桌人大怒,罵了整整一個下午。
「唉。吃素吃成這個樣子就完了。吃素本來是吃清淨,結果人家無心抓撒的一把佐料,被我們念念不忘罵了四個鐘頭。」
我們常做這種事,明明修行是要破執著,解構執著,誰知又掉進另一個陷阱中,自縛於心閣。
老師說,中華文化之所以偉大,就因為它具有「人間性」。藥毒同性,關鍵是能否轉而化之,「沒有拿起屠刀的能量,就沒有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的可能。」
#禪家不養生
大家看老師這麼「佛系」的樣子,就說,「老師你只吃中藥吧?」結果原來老師生病都吃西藥,因為速度比較快,短期效果好。但問題是,老師很少很少生病。
老師說自己從不刻意或賣力地「養生」,「禪家死生一如。」他愛冰可樂,還愛垃圾食品。
老師好意提醒我們:「但每天要吃不同的垃圾食品,這樣才能讓身體平衡。」大家笑。
我想,老師的健康不是因為他能夠消化垃圾食品和冰可樂帶來的傷害,而是因為他比常人少許多煩惱,心胸開闊,很多常人嘔出病來的心結,老師全不當一回事,血脈神經自然通暢,身體自然好。
對了,看起來老師只喝茶對不對?
其實老師上課喝牛奶,發出的吸溜聲會被麥克風擴大,「呼嚕呼嚕」,充滿整座書院,特別萌。
#老師的幽默
有一次ppt出了問題,有位阿姨級別的學生來幫忙。老師說:「你幫了我,下次允許你犯一個錯誤!」
老師以前是大學老師,說從前台灣老師工資很低,和對岸不能比,班上正好有一位學生是政府公職人員,老師聽說後,就對她說:「面對我,你不覺得慚愧嗎?」大家被逗得直樂。
#老師曾對自己失望...
老師跟我們「懺悔」,
有一次政府要他接一份要職,
但他拒絕了。
我們說這不挺好的嘛,應該感到「自豪」呀,不與官場同流合污。
老師卻搖搖頭,「你們不知道,我是拒絕了。但我居然花了幾分鐘才拒絕。」
「會猶豫幾分鐘,就會猶豫幾個小時,會猶豫幾個小時,就會猶豫幾天,會猶豫幾天,就會猶豫幾個月,會猶豫幾個月,就會猶豫幾年...」
#節日的意義
上課聊到大陸不鼓勵過聖誕的事,老師說但該過還是要過啊,大陸肯定有很多基督教徒啊,這是人家的大日子啊,哪能說不過就不過呢。
普通人當然也可以過,只是要記住一點:過聖誕的初衷是什麼。聖誕節是為了感恩。「不要只記得狂歡,卻不記得平安。」
就好像過中秋不要只記得烤肉,卻不記得家人,忘了團圓。 每一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很深的文化內涵,這才是節日最大的意義。
#老師談現在的大陸
老師說現在台灣很多專家什麼的總是分析大陸,這些都只能算「自娛自樂」。
「大陸現在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社會可以像現在的大陸這樣,我們不能用既有的理論去定義她。」
雖然我來自大陸,但我還是從老師的視角裡得到了很多啟發,甚至覺得他比我這個當局者看得還通透,老師說,大陸很多事情都是從前的人無法想象的,大家還在拼工業時代,大陸已經進入半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加」模式在各行各業中廣泛應用,一個鹿晗一年能創造數十億的價值,一個王俊凱一條微博能轉發幾千萬,短視頻時代、直播主、淘寶、共享文化...(筆者2017年書寫)
老師說他們這一代人,哪怕是他林谷芳,這麼「有名」,很有文化,也只能承認,自己玩不轉這個時代了。
固有的人類學觀點,經濟學理論或者其他立足於西方的科學定義去看待現在的大陸,都行不通了,現在的大陸的每一天都是人類歷史上的新篇章。「現在的大陸,是小小的台灣無法估量的,整個世界都無法估量。」
我們要做的,就是更清楚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文化,平等的,有姿態的,跟世界對話。
#增加自己的垂直溝通
交換生室友學文問了老師一個問題,生活中很多難題,總是徬徨,總是找不到出路怎麼辦呢?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大大的兩個字:讀史。
以史明鑒。歷史上有無數的人事物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故事和處理事情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可以成為我們前進的參考和力量。
網絡時代的小孩,幾乎只有「平行溝通」,遇到問題,習慣於平行求解,而沒有「垂直溝通」。
要獲得智慧,跟長輩交流是一個方法,另一個方式就是讀歷史。當我們心中有幾千年的歷史軌跡,看未來會有不一樣的寬度和廣度。就像一顆石子丟進水杯,水花四濺,動蕩不已,但投入大海,大海能包容萬物。讀史,至少能讓我們「心中有數」。
#我們都忘了的一件事
師父問我:
你知道為啥林谷芳喜歡你嗎,
我說不知道。
師父說:「因為你是小朋友。」
平日在書院裡教一群叔叔阿姨老頭老太太多沒意思啊,雖然他們有閱歷,有知識背景,能聽懂。但所有老師都是這樣想的,都喜歡教年輕人,因為你們身上才有未來,才有希望。
其實⋯我們這些網路世代的小孩,沒膽量不顧一切地放肆,也不敢全然對自己負責。雖然不知道在慌什麼,但就是內心時常不得安寧,否定自己,懷疑一切。
十幾歲就已被零零後的朝氣淹沒,二字開頭,就擔憂奔三,剛畢業,就像看到了生命的盡頭。
我們都忘了,在我們身後,長輩們、家人們都巴巴望著呢,懷著最熱切的期待...是應該不斷提醒自己:我們是希望,是這個社會上最有能量的一群人,是社會的希望,是未來的希望啊。
2017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