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最準的日文翻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最準的日文翻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最準的日文翻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最準的日文翻譯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翻譯能夠為不同文化與語言帶來溝通與相互理解的可能性,不過隨著全球化在資訊流通的速度加快,有許多本來比較不容易在其他文化中看到的異文化飲食也逐漸變得常見。因此,有些菜餚的命名是帶有原生文化以及語言脈絡的邏輯,就會對翻譯成其他語言形成挑戰。一般來說,翻譯可以用白話的方式去描述這道菜餚的內容來協助消費者理...

最準的日文翻譯 在 Miruku 奶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1:15:06

近期在網路上備受矚目的日本第一男公關ROLAND,大家一定不陌生。 那日本第一女公關又是誰?你知道嗎? ⠀ ⠀ 【聊聊天就能賺錢?公關、陪酒女郎到底是什麼?】 ⠀⠀ 最為人所知的日本新宿歌舞伎町等地方,有著許多的俱樂部、Girlsbar等場合,裏頭接待著客人的職位在日本稱為「公關」。 キャバ嬢,又稱...

最準的日文翻譯 在 連俞涵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7 10:04:16

/龜時間 我分別在2014年和2018年的時候,造訪過龜時間,第一次搭公車從鎌倉車站到龜時間,跟著居民一起在住宅區下車,就好像剛從一場長途旅行結束,拖著行李,準備回家一樣。 下了公車站牌,往前走幾步就到龜時間了,一進門就看到MASA熱情的微笑,就好像大家是認識了許久的朋友,不會說日文的我,躲在朋...

最準的日文翻譯 在 散步路徑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6-01 07:27:16

⠀⠀ 十一月六日 星期二 ⠀⠀⠀⠀⠀⠀ 雪花店:開 霜淇淋:開(蜂蜜金桔/貝禮詩拿鐵) ⠀⠀ 一早鐵門還沒拉開外頭就站著五個日本客人(很時尚的那種,笑)最近一直遇到日本客人其實有點上癮。透過很不精準的翻譯軟體,但大致上還是可以對話的。只是今天不知為什麼彼此的翻譯軟體都怪怪的,除了一開始的「等等要趕車...

  • 最準的日文翻譯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9 17:10:30
    有 33 人按讚

    翻譯能夠為不同文化與語言帶來溝通與相互理解的可能性,不過隨著全球化在資訊流通的速度加快,有許多本來比較不容易在其他文化中看到的異文化飲食也逐漸變得常見。因此,有些菜餚的命名是帶有原生文化以及語言脈絡的邏輯,就會對翻譯成其他語言形成挑戰。一般來說,翻譯可以用白話的方式去描述這道菜餚的內容來協助消費者理解,不過,單獨描述食材或大概的處理方式,有時候沒有辦法表達出這道菜餚的精神或特殊脈絡。若是直接以這道菜餚的特色來進行翻譯,也有可能反而讓消費者摸不著頭緒。除此之外,對於自己文化中菜餚在其他文化的翻譯名稱,除了能夠標準化自身文化透過飲食的文化交流之外,或許也會涉及文化背後的國際政治角力?

    ——————————————
    今年7月底,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宣布將Kimchi(舊譯韓國泡菜)的正式華文譯名訂為「辛奇」,雖然表面看來是終結了從去年11月起,因中國四川泡菜獲得國際標準化組職(ISO)認證,並聲稱韓國「泡菜宗主國」地位名存實亡而開始的「泡菜宗主國」之爭,但新聞一出,卻引發了另一波議論。

    不只中國網友批評「管太多」,同樣使用華文的台灣,也出現不少表示不以為然的評論,就連韓國本土都出現反對聲浪,甚至在青瓦台公佈欄上發起請願,要求撤回這項措施。然而,隨著韓劇、防彈少年團(BTS)等韓流持續席捲全球,「Made in Korea」也逐漸成為一個品牌,比起單純的民族主義,這次的「辛奇」正名除了維護文化自主性,或許也將再次為全球化下的文化推廣,提供新的參考案例。

    愚蠢的亡國政策」?韓食正名早有先例

    「『김치』(Kimchi)是使用了上百年,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固有名詞」、「中國人要怎麼翻譯我們的固有語是他們的問題!」

    包含擔心Kimchi的韓文字「김치」就此消失、批評政府不應干涉他國翻譯、擔憂宣傳效果下降,以及造成其他外國人混亂等,請願文中洋洋灑灑列出六大項反對「辛奇」的理由,不只稱政府這樣的做法,是拋棄韓國人的自尊心,甚至還痛批這是「愚蠢的亡國政策」。直到9月1日請願結束,也累積獲得1萬2千多人響應。

    追溯Kimchi被稱為「韓國泡菜」的起源,是因為華文中並沒有相應的名詞,因此借用概念類似的泡菜代稱,並加上「韓國/韓式」加以區別。

    但姑且先不論「辛奇」的出現是否會反而導致「김치」的韓文用法消失,雖然在面對未知事物時,習慣上確實會先以當地有的名詞稱呼,不過事實上早在2014年,韓國就已經有為食物「正名」的先例。

    「想要提升『韓式料理』的品牌價值?就必須統一名稱標示方法!」2011年正當韓流開始席捲東南亞,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BC)就曾遠赴泰國曼谷採訪,點出當地韓式料理店翻譯不一的問題。以最基本的飯(밥)為例,有的店家是直接使用韓文發音寫成「Bab」,有的則會取意思寫成「Rice」。同時報導中也以當地日本餐廳作為對比,明明數量就是韓式餐廳的好幾倍,料理的翻譯名稱卻能夠完美地一致。兩年後,就在首爾外國觀光客人數超越巴黎,即將突破每年千萬人次之際,同樣的問題也再度被提出,只是主角換成了韓國國內的韓式料理店。

    石鍋定食(돌솥 정식)被翻譯成「hot stone pot full」(很熱的石頭裝滿鍋子)、牛頭骨湯(곰탕)則變成「bear thong」(熊湯),看似在開玩笑的字詞,卻是當時外國觀光客在餐桌上最大的噩夢。

    不只英文翻譯出包,日文翻譯也好不到哪去,除了醬油蟹變成「蟹の醤油ピックル」(螃蟹的醬油酸黃瓜),各種翻譯錯置的情況也屢屢出現,讓點餐彷彿成為一場「大冒險」。當記者詢問店家,卻發現對方只是直接委託招牌業者製作,10多年來都不知道上面的翻譯是錯的,而進一步追問招牌業者使用的翻譯方式,竟然是依賴最陽春的網路翻譯。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促成韓國國語院與文化體育觀光部,及農林畜產食品部(簡稱農食品部)合作,並在2014年發布了《主要韓食名稱羅馬字標記與翻譯標準事案》,針對200種著名的韓式料理,規定了標準的日文、華文與英文名稱。在這波名單中,被「正名」的不只有如今台灣人常見的拌飯(英文翻譯由Bibimbab、mixrice等統一為 Bibimbab)、冷麵、烤五花肉(過去也有人稱三枚肉)等,「紫菜飯卷」更是在此時與日本的「壽司」分道揚鑣。

    有趣的是,這次引發議論的「辛奇」,因為製作過程與原本的翻譯「泡菜」不同,也曾經出現在2014年的正名名單中,但農食品部最後還是因為「無法在中國內產生影響力」而作罷。連帶的,像是「김치 볶음밥」、「김치전」等料理的華文翻譯,也定調為泡菜炒飯與泡菜煎餅。

    然而,比起維護文化自主性,這次的「正名」實際上更接近於促進資訊流通的「書同文」政策,不只牽涉的語言較廣,對象也主要是韓國自家人。相較之下,2005年韓國首都由「漢城」正名為「首爾」,不論在對象或意義上都更接近這次的辛奇正名。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714937

  • 最準的日文翻譯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5 23:54:46
    有 10 人按讚

    [#日常書摘]
    .
    李琴峰著·譯,《獨舞》(独り舞),聯合文學,2019。
    .
    一邊期待李琴峰自己翻譯的《彼岸花盛開之島》(彼岸花が咲く島)早日出版,一邊上讀墨買她的兩本日譯中長篇小說《獨舞》、《倒數五秒月牙》來讀。先看《獨舞》。
    .
    「讓我們來寫一部,不以悲劇作結的《鱷魚手記》吧。」
    .
    「若她不是個拉子,是否就不會遭到那種厄運?她明白人生沒有所謂的『如果』,但仍無法克制自己的念頭。是否性取向的烙印,就是她所有不幸的根源?這種想法毫無邏輯也無法證成,不斷在漫長的時光裡折磨著她。」
    .
    「對,什麼都沒變。就算我改了名字,渡過大海,說著另一種語言,我還是我。而只要我還是我,只要這個事實仍然存在,我就註定被世界所疏離。身為自己,這就是我生命苦難的根源。 」
    .
    「死亡乃是對生命的逃避,但逃避又何妨。所謂出生,乃是無關乎自身意志,遭人強加以『生』之事實。若人類註定無法對抗生之荒謬,那麼最起碼選擇從生命逃避的權利,總該是天賦的。」
    .
    邊讀邊覺得,啊,這是個深受邱妙津、賴香吟影響的作者,尤其是《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和《其後それから》。中國文學如詩詞、張愛玲,日本文學如中山可穗等,也是她的文學養成。不過,台灣人身分、台灣女同志生活、台灣同志文學這些對日本讀者而言是「#異國情調」的元素,對同志文學稍有接觸的台灣讀者應該較無隔閡——邱妙津的經典意義自不用說,小說對邱妙津的致意也十分明顯;而書中角色揉合女同志身分、有某種精神或肉體創傷的人、身心病症、異鄉經驗等,陳雪、張亦絢等作者也都處理過。這使閱讀《獨舞》的新鮮感和驚喜感也同時被抵銷了不少。書中描繪的七年級世代的成長記憶或重要時事,因為太過切身和熟悉,對我來說同樣也並不「新」。雖然提及三一八學運、台大百日維新等,但只是浮光掠影。
    .
    我一面這樣想著,一面訕笑並羞愧於自己是否反射性地想在這本「翻譯文學」裡找「同志奇觀」,或被更戲劇化的衝突養壞了胃口?又或者是疲倦於憂鬱、悲傷這一系譜的老調重彈?再思考,這些人物樣貌和情節的不新,折射出的是怎樣的台灣女同志的文學「再現」?可以肯認,即使邁入新世紀,看似同志紛紛華麗現身,可是新一代的拉子仍有自己的暗流要渡過。不管是自我認同的,來自群體壓力的;可能是從天而降的巨禍,或潛伏在日常生活中,以不同形式展現的猝不及防的戳刺、紙割、重擊麻筋般的酸麻。憂鬱、自厭、自哀、自棄之後,那些創傷和痛感不是要遺忘,未必要痊癒,但還是試著和它們一起繼續上路吧——《獨舞》所寫的是這樣一段向死而生的療傷路途。
    .
    「不見一縷微光的深夜舞台,一位女舞者穿著一襲黑衣,安靜跳著無聲的舞蹈。沒有觀眾,也沒有舞伴。舞者孤獨地舞著,時而以雙臂在虛空之中畫出弧線,時而以單腳為軸翩翩回旋,時而躍至空中翻轉跟斗。舞者不知要舞到何時,彼處既沒有時間也無論空間,所以只能一直舞旋下去,直到精疲力竭、渴盡最後一滴生之能源方止。」
    .
    「一滴淚沿著臉頰滑落,感受到那滴淚滑下的同時,她才注意到,自己有多麼醉心於這塵世的美,多麼由衷地愛著這個塵世。這世界啊,人要求生則嫌太過狹窄拘束,要求死卻又有太多羈戀牽絆。直到經過與世界作別的旅途,真正站在生與死的邊界上,她才重新體認到自己對這世界的眷戀之情。」
    .
    議題之外,雖然李琴峰譯筆流暢,且應該不用擔心誤譯、翻譯失準的問題。可是,若要更加理解、感受作家創作語言的運用,感受到作家的「語言的寶石盒」(李琴峰語),可能還是要讀日文版——
    .
    曾經是台灣跨語世代作家留給後代的難題,在台灣新生代作家身上用這種方式出現,不禁讓人莞爾。而從殖民地的異性戀男性作家前進「中央文壇」,為日本文學注入新血**,到台灣女同志作家有意識地以日語書寫並受到「日本文壇」肯認,雖僅是簡單粗暴地畫分性別和國族身分,其間的跨度可玩味出許多幽微的意義(「讓台灣被日本看見、被世界看見⋯⋯」從台灣這邊對得獎的詮釋來看,這當然跟台灣的文學、文化養成還有文化位階的排序有關,跟台灣國族意識的建構有關;隨便抽換一個語種想想看好了,若今天一個台灣作家立志到韓國以韓文寫作並且獲得韓國重要文學獎(比如「現代文學獎」之類?*)⋯⋯)當然也會思考,作為文學新人出道作,若放在台灣或許難以超越現有作品,放在日本的文學環境卻有機會迎面直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與其說中文版《獨舞》是當代台灣同志文學代表作,不如還是放回非母語寫作者在日本成為職業作家、「台灣女同志在日本文學中現身」的脈絡來評價。
    .
    無論如何,作為讀者,我打算繼續閱讀她的第二本中譯作品,也購入日文作品讀讀看,並佩服她有這樣的文學行動、意志和創作才華。像賴香吟寫的:「書寫不能治療,那是本身快要好才能書寫,那是痊癒之前的一個大口呼吸。」隱藏本名,離開台灣,打造一個新名字,從另一個島國、用另一種語言突圍,這會是台灣/日本同志文學的另一種可能性嗎?在接下來的作品會有怎樣的嘗試呢?痊癒之前的一個大口呼吸,去走一條無人走過的路,作家還年輕,未來還很長。我們拭目以待。
    .
    .
    📖李琴峰已出版著作、譯作:
    .
    2018 『獨り舞』(「獨舞」より改題、講談社)
    -
    2019 『五つ數えれば三日月が』(文藝春秋)
    2019《獨舞》,聯合文學
    -
    2020 『ポラリスが降り注ぐ夜』(築摩書房)
    2020 『星月夜』(集英社)
    2020.10,東山彰良,《越境》,尖端
    -
    2021.01,《倒數五秒月牙》,聯合文學
    2021 『彼岸花が咲く島』(文藝春秋)
    -
    *[即將出版]2022,李屏瑤,《向光植物》日文版

  • 最準的日文翻譯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21 21:00:12
    有 314 人按讚

    人類的鄉愁 ◎林亨泰
     
    由於科學發達的結果
    有了預防注射
    所以人類胳臂增粗了一吋
     
    由於科學發達的結果:
    有了時速五、六十公里的汽車
    所以有坐著打瞌睡奔跑的旅行
     
    「真累死我了!」
    這句有閒階級太太的外交詞令
    變成了時下魅力的表徵
     
    都市的繁榮以酒家的多寡來衡量
    在那裏男人以酒精代替了眼淚
    在那裏擺設很多常綠樹的盆景
    在那裏有紅佟佟的醉臉說:
    「我現在雖然在故鄉
    卻有著莫明的鄉愁啊!」
     
     
    --
     
    ◎作者簡介
     
    林亨泰,1924年生於台中。省立台灣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早期參與文學組織銀鈴會,1946年後銀鈴會因四六事件被解散,當中有成員被處死,同一時期於台中火車站林亨泰並親眼目睹作家楊逵被捕,因此封筆數年。直到1953年與紀弦通訊,林亨泰學用中文重新寫作,並透過其早年接觸學習日本的現代主義思潮,協助紀弦於台灣詩壇發起「現代派」運動。後為笠詩社發起人之一,也是笠詩社首任主編。為「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詩評論家。著有日文詩集《靈魂の產聲》、中文詩集《長的咽喉》、《爪痕集》等等,及詩論集《現代詩的基本精神——論真摯性》。2004年獲國家文藝獎,2017年獲吳三連獎。
     
    --
     
    ◎小編柄富賞析
     
    這首詩收錄在1948年銀鈴會出版刊物《潮流》夏季號,後由林亨泰自己翻譯為中文,並收入笠詩社1986年出版的《爪痕集》中。
     
    詩人辛鬱曾說林亨泰很能把握現象學的主要精神(注1),並引現象學大師胡塞爾的話「自我與現象之間沒有距離,有的只是現象本身。」來形容林亨泰表現作品的方式。這首詩恰如其分,以「由於科學發達的結果」作開頭,毫不神秘也毫無可疑地,隨手清點出一些現象,卻能把握住現代化與都市化的風貌核心,筆法相當俐落。
     
    並以一個局外人、旁觀者的姿態,把材料擺出來,像是陳述一個已經無可挽回也不必挽回的他者的歷史一般,白描這個都市的當下。只是不作價值判斷的表面背後,林亨泰選擇呈現的,看似科學觀察一般不帶感情,現象本身卻就是一種價值判斷:「有了預防注射/所以人類胳臂增粗了一吋」(背後說的是科學發達了,so what?);「有了時速五、六十公里的汽車/所以有坐著打瞌睡奔跑的旅行」(背後說的是現代化省下了時間,人們好像也沒用省下的時間做什麼有意義的事)。
     
    後兩段並再把這現象背後的諷刺說的更清楚一些,「真累死我了!」既是「有閒階級太太的外交詞令」,又變成了「時下魅力的表徵」。現代化原來只是讓人變得懶了,文明只是讓人沒有後顧之憂地往原始的貪婪裡鑽,所以長肌肉、睡個夠,好不開心。另一頭,「都市的繁榮」居然是以「酒家的多寡」來衡量,這現象卻一點也無法反駁。都市「繁榮了」,然後多的是苦悶的男人,與前面有閒階級的太太形成對比,也是一種互文:現代化、都市化確實使人有閒,卻也令人苦悶,無關性別,染上這無病呻吟的文明病。
     
    結尾林亨泰連用了三個「在那裏」,再讓最後紅佟佟的醉臉以一句精準的話作結,三短一長,更凸顯了本來就是讀者留意重點的,一首詩的最後一句。「我現在雖然在故鄉/卻有著莫明的鄉愁啊!」因為速度快,因為不費力,都市裡的人類好像失去了方向感一般地空虛,明明是待在故鄉的人,卻懷抱著鄉愁。現代的都市人,有多麼意氣風發就有多麼意興闌珊,真教人感嘆。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注1. 林亨泰《爪痕集》附錄「林亨泰詩集研討會」,p82,1986,笠詩刊社
    2. 林巾力《福爾摩沙詩哲林亨泰》,2007,印刻
    3. 康原《八卦山下的詩人‧林亨泰》,2006,玉山社
     
    --
     
    美術編輯、照片: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1/2020112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都市詩 #林亨泰 #人類的鄉愁 #科學發達 #有閒 #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