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對母親又愛又恨的你
今天大家都被母親節的貼文的洗版,我想要分享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故事。
.
前幾天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對母親節有一種恐懼。在這個大家都鼓勵回家「孝順」的日子,她特別害怕,因為好像沒有回家,就是不孝順。可是,她心裡面卻很糾結,因為從小母親沒有什麼好話,從「生你不如生一隻狗!」到「早知道...
#給對母親又愛又恨的你
今天大家都被母親節的貼文的洗版,我想要分享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故事。
.
前幾天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對母親節有一種恐懼。在這個大家都鼓勵回家「孝順」的日子,她特別害怕,因為好像沒有回家,就是不孝順。可是,她心裡面卻很糾結,因為從小母親沒有什麼好話,從「生你不如生一隻狗!」到「早知道生的是女兒,當初就應該把妳墮掉」各種充滿毒性的語言,讓她從小就在一個傷心的環境裡,遍體鱗傷地前進。
.
其實,隨著年紀漸漸長大,她終於明白母親講這些話,也是受到世世代代重男輕女的觀念所影響,據說在母親還很小很小的時候,三更半夜就要到田裡面幫忙、還沒小學畢業,就要到工廠做女工,畢業之後,更要「努力工作賺錢給哥哥讀書」,而外婆嘴裡難聽的話,也是一樣一句都沒有少過(這個在家族治療裡面稱作代間傳遞,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那個年代的悲傷,她可以理解但無法諒解,畢竟母親那些像是硫酸一般的話語,已經侵蝕了她媽媽之間的聯繫。
.
儘管如此,她還是放不下母親,所以在母親節前幾天跟我說,她想回去看媽媽,但是又好害怕,好害怕只要一見面,不是要酸,就是要錢。最後,她選擇用LinePay包了紅包給媽媽,送上遠端的祝福:「媽,天氣多變,多多保重。」
.
結果母親回了訊息讓她相當意外:「什麼時候回來,讓阿母看看?」
.
她握著手機抱著枕頭,在床鋪上大哭,不確定自己的眼淚是來自於愧疚、恐懼、還是想念。母親在她11歲的時候離家出走、和父親分開,重點是,帶走哥哥。她一直很想問的是,為什麼當初不連她一起帶走?要留她一個人在家裡面承受爸爸發酒瘋一般的脾氣?
.
她不敢問,因為她好害怕好害怕得到「因為我比較愛哥哥。」之類的答案。直到這一次,她終於忍不住問媽媽。她原先以為母親會反駁、辯解,就像一如往常她說話會跳針一樣,沒想到母親只回了8個字:「妹妹,媽媽對不起你。」
.
她眼淚就潰堤了,這句話她等了19年。其實她很清楚母親當時的離開有她的苦衷,只是心中的怨恨還是難以壓抑下來,一直以來她用「絕對不要結婚、絕對不要變成跟母親一樣的人」來做一種自我防衛,但隨著年紀漸漸長大,她看見自己的臉龐、工作、個性,有好多好多和母親相似的地方,包括會不知不覺地替男人擦屁股、委屈在一段又一段被情緒勒索的關係、委屈到一個臨界點之後逃跑等等⋯⋯然後她終於明白,身體裡面,仍然留著母親給她的血液。
.
「那你打算回家嗎?」我問她。
「還是不要好了。」她說,有些愛與關心,其實是來自於距離,當關係糾結的兩個人物理距離越靠近,反而越可能會產生衝突。
.
講雖然是這樣講,但今天早上她跟我說,這是她19年來第一次不用靠安眠藥就睡著。母親的那一句道歉,好像讓她心裡面某一個黑暗的、堅硬的什麼,瓦解了一點點。雖然,只是一點點。
.
我覺得母親跟許多社會上的的角色一樣,都是辛苦的,但也有可能在倉皇辛苦的人生當中,有意無意的傷害了對她來說重要的人。如果你沒有她那麼幸運,等到母親的道歉,該怎麼辦呢?如果你總是因為家人的一些話語,長久以來覺得自己不值得、沒有用、不會被愛,要如何找回自己的安全感呢?
.
前陣子準備課程的時候,我在《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裡面看到的這個很棒的藝術治療的嘗試:去撿一顆石頭,然後把石頭握在手裡。閉上眼睛,用手掌掂一掂石頭的重量,感受它在手心裡面那種安穩、踏實的感覺。你也可以在石頭上面畫上圖案,將你不安的心情呈現在石頭上面,當你每一次握緊你的焦慮跟不安,這個不安也會被你的手掌給緊緊的擁抱著。
.
或許,我們都無法選擇自己的母親;也或許,每一個母親在生命的歷程當中,需要面臨許多兩難的抉擇,很難兼顧每一個人;但我相信,不管你和母親之間有多少難以言喻的情結,都有一種無法被輕易割捨的連結。或許,橫亙在彼此之間的某一些解還沒有瓦解,但隨著時間、隨著生命老化蛻變的歷程,終究有一些事情,我們會慢慢地了解,然後慢慢找到,彼此不互相打擾,卻又對彼此都好的一種剛好。
.
#後記
我很幸運有一個非常愛我的母親,也很感謝她遺傳給我一個聰明的腦袋和帥氣的臉龐(自己說XD,詳參 怪奇事物所 Incrediville)。前幾天帶她去健康檢查,她嘴裡一邊說很貴、叫我不要亂花錢,然後一邊說「這個便當怎麼這麼澎湃?」開心地吃著。可是,當檢查進行到造影的部分,我們去老爸生前住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國泰醫院照超音波的時候,老媽跟我說:「看到這棟建築物還是很難過⋯⋯畢竟,我也照顧他照顧了那麼久⋯⋯」當下其實我也不知道能夠做點什麼,只看到她眼眶紅紅的,逃避依戀如我,覺得彆扭不敢上前給她一個擁抱,只能夠握著她的手。
.
直到昨天,我在 石頭伯 吳佬 (Mr. Artistic Rock)的攤子看到了這一顆漂亮的石頭,我又重新想起了藝術治療的那個方法,所以我決定把它送給我媽當作母親節禮物(上次送花我媽說「華而不實」,這次應該「很石」)。然後我跟她說:「老爸已經不在了,有時候夜裡真的會覺得很心慌、很難過。難過的時候,就握個石頭吧。」
.
我自以為我講得很感性,她應該會很感動,沒想到她跟我說:「你趕快畢業就是我最好的禮物了。」我懷疑指導教授有塞錢給她。
#母親節 #母親 #石頭
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 在 護理師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出院 從入院開始準備
復健 從術後開始進行
媽媽很勇敢,為了大家的期待,忍痛還是努力嘗試下床移位活動。星期六上午,主治醫師查房、會診復健師指導,專責嚴格的護理師緊盯…心疼不捨媽媽必須承受這麼高壓緊湊的步調。
肌力訓練是復健過程很重要的事,如果雙手沒力就撐不起全身,如果腳沒力就沒辦法離床,如果沒信心就沒辦法朝目標前進。有句話說:「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面對自己的媽媽,板起臉還是護理師的角色,沒有絲毫柔軟或鬆懈,還有很多要求與規矩,只希望媽媽趕快恢復健康。
日前看書有段文字是這樣:(節錄)
是愛,讓我們想要反哺,
是愛,讓我們無法拋棄,
是愛,讓我們無怨無悔,
是愛,讓我們堅持下去,
是愛,讓我們放下執著,
是愛,讓我們超越生死,
是愛,讓我們掙脫孝順的枷鎖。
我不是孝順,我是,愛你。
要孝順,讓我們不得不有所作為,
要孝順,讓我們內心不時產生罪惡,
要孝順,讓我們之間只能順服、不能溝通,
要孝順,讓我們只能閉口不言、內心鬱卒。
我不要孝順,我要,愛你。
#我臭臉臭脾氣但是我很愛阿母
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1/25 星期一 絕對音樂】
「開心的時候就大笑,不開心的時候,就等一下再笑吧!」
有時候你要用別人的角度看,才會發現自己錯在哪裡,
無法改變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心情,
SO~~~跟我一起「上弦月」~~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郎祖筠:成為照顧者後才明白,我勢必要忤逆父親,因為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
「失智的長者就像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總是問父母相同問題不下數十遍,他們的眼中沒有透露不耐,那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郎祖筠談起失智、已逝的父親沒有一絲迴避或保留,侃侃而談的她只盼大眾能夠更重視老人議題。
「人最怕孤單寂寞,一旦孤單寂寞,就會了無生趣,人就會開始萎了,萎了之後什麼功能就開始退化,脾氣就開始古怪,所以一定要做一個快活的長者。」郎祖筠面對老後的心態相當明朗。
回憶起父親,郎祖筠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父女倆的槓子頭故事。
黃昏時節,夕陽將天空染成金黃色,母親懷著弟弟,因為身體不好,總是臥床等待丈夫回家煮飯、做家務,女孩在門口等待著還沒回家的那個人,遠遠看見肩膀寬闊的高大男子走來,夕陽將他的影子拖得長長的,停在一棟違章建築前,女孩一瞧,是爸爸回來了!
手上提著一包槓子頭,父女二人坐在廊下,默默的啃著硬硬的槓子頭,嘴裡漫出的香氣在廊下環繞,沉默無語卻是心靈上的溝通,片刻父親起身說到:「進屋吃飯吧!」
女孩跟隨其後,父女倆一起在廚房完成今日晚餐。再平常不過的日常,卻成了郎祖筠最懷念的時刻。
郎祖筠在大眾面前的形象就是一位爽朗、大姐風範的舞台劇演員。2010年郎祖筠的父親郎承林去世,照顧老父6年的失智歷程,讓郎祖筠對於老人議題更加關切,成為了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的終身志工。
郎祖筠表示,「越及早規劃,養老基金越豐厚,就不用太擔心老後的生活基金,在未來什麼都漲的社會環境,房租、物價、水電費年年漲,尤其在都會地區的房租更是漲得比電梯還快。」
郎祖筠提起一個建議:由於現今社會有太多房東限制房客的房租報稅,因此法律應該要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用來規範房東與房客之間租賃的規章,否則光是存錢就相當辛苦的這一代,要如何攢錢來面對老後生活呢?
面對自己老後的問題,郎祖筠毫不猶豫地說:「不要因為年齡而向人生說不!」應該打破對「老」一詞的觀念,如果認為因為老了而什麼事都做不成,那就真的什麼都做不好了,「千萬不要放棄,如果你還想活著,不想成為需要成天呼喊別人幫你做事的話。」
不要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現在有許多老人的社區大學或是活動,多多參加還可以交朋友,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另外她提到,時代一直在變,必須與時俱進,警惕自己不要成為倚老賣老的年長者。
郎祖筠的母親說過:「四十歲以後的身體是自己的。」這句話潛移默化的長存在她心中。身體老化後該注意養身,要開始注重飲食問題。
再者,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俗話說「要活就要動」,不常運動的話,腰跟腿就會沒力,很快就退化,不是沒有道理的,要善用飲食與運動來延緩老化。
郎祖筠舉了父親郎承林的例子,父親輪椅一坐上就不下來,後來就真的不良於行了。
談起父親,郎祖筠的臉上滿是幸福的紅暈,父親的失智儘管讓她感傷,但是她仍然正向積極的面對:「我爸的個性本來就溫和、可愛,失智後仍然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就像有天我弟指著台北101問他知不知道是哪裡呀?
結果他回答:『誰的墓碑那麼大啊?』真的是笑死我們了!」
開放大陸探親後,咀嚼檳榔多年的郎父特地洗白了牙口要回雲南家鄉與老母親相見。一見到母親,雙膝跪下,淚水在兩頰猖狂的放肆,一瞬屋內充滿著眼淚與親情的溫度,暖的門外都感受得到。
老母親一句:「你買了什麼好東西啊!去了那麼長的時間!」當年只留下「我出門買個東西!」就一別四十年,如今相見更是心中有滿滿的話語想傾訴。
一行人坐下開始敘舊,郎祖筠的母親向從未謀面的婆婆打起了先生的小報告,像是住在隔壁的關係般親密,感覺不出疏離感,她告訴老母親:「您兒子總是嚼檳榔,弄得一口咖啡色漬,要回家才特別洗白了牙齒呢!」
幽默的郎父則回應:如果我牙齒不好看,當有人問我,「你今年幾歲啊?」我就回他,「55~」
「你來自哪裡呀?」
「蒙古~」嘟嘟嘴的說。
「你喜歡吃什麼啊?」
「吃豬~」郎祖筠嘟起嘴模仿。
如果我牙齒乾乾淨淨,人家問我,「你今年幾歲啊?」我就回他,「67~」
「你來自哪裡呀?」
「山西~」笑嘻嘻。
「你喜歡吃什麼啊?」
「吃雞~」
老母親不明白什麼是「檳榔」,但是仍被郎父生動的臉部表情逗得呵呵直笑。
從郎祖筠模仿父親唱作俱佳的這段,可以感受到她與父親之間深深的羈絆,思念父親的心從未消失。
郎祖筠表示:「我爸是個著重外表的人。」
曾經不容許髮絲間有任何一根白髮的父親,某天滿頭白髮地映入眼簾,突然接收到父親年邁的事實,使得她流下眼淚,「原來爸爸老了啊!」
接著父親的失智日益嚴重,「善忘的他們,就算在照顧上辛苦了點,但是也請不要罵他們。」郎祖筠語重心長的說到。他們就像回到孩子的模樣,只是拖著年老軀殼罷了。
失智後的父親,心肺功能漸差,因此飲食變得較為清淡養身,本身口味就重的父親會像孩子般拒絕、生氣,但是郎祖筠善用身為女兒的柔情攻勢。
加上父親失智後對於時間失去現實感,「爸爸,你剛剛答應我要再吃一口的耶~」,每十分鐘重複這個循環,一碗飯就這樣讓哄著吃完了。
對於失智家人的世界,日本作家右馬埜節子〈うまの せつこ〉曾在書中表示:最初的一步是最重要的,必須思考「什麼才是進入當事人世界的那把鑰匙」。
面對失智者,郎祖筠有一套,與失智長者溝通時,善用失智症狀的健忘、轉移注意力、先順從他們再用另一種說法來說服並完成目的。
作家荷妲‧桑德斯〈Gerda Saunders〉形容失智者的世界:「我日復一日的往那個『奇怪國度』踉蹌前進,經歷『全新未知的一切』。這個國度,是由我的過往自我、現在自我與未來自我之間的交錯線所界定出來的。」
剛開始發現父親失智時,是某天父親發現太太不在家,便問郎祖筠:「妳媽去哪了?」
她回:「澎湖。」
父親再問:「去幹嘛了?」
她回:「放生。」
父親便戲謔地說:「她怎麼不把自己給放了?」,這段同樣的對話重複了七、八回,弟弟在旁說:「爸今天已經問我五、六次了。」
但是郎祖筠總是耐心地回答父親,儘管答案一模一樣。
父親就像是在一個「奇怪的國度」般,頻率總是對不上,會將幾十年前的事當成現在進行式,或是扭曲了原本的事實成為「自己認知的事實」。
郎祖筠分享自己失智的老父也曾經有走失經驗,好險父親會寫自己的名字才不致走丟,當他在社區打轉時,被社區管理員「領」回家。
「失智長者找回的機率不高,所以我爸真的很幸運。」
因此她也積極地倡導老盟─愛的手鍊,它可以協助找回走失的失智老人、智能或精神障礙有走失之虞的家人,「帶著這條手鍊的家人找回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郎祖筠強調不要讓自己發生會後悔的事,所以一定要防患於未然。
郎祖筠相當感謝請來照顧父親的外籍看護Amy,「她把我爸照顧得很好,他的皮膚總是潤潤的,身上也都沒有不好的味道,也從不便秘,我們真的很感謝Amy。」
「她兒子需要一台電腦,我就買給她;她需要一支手機,我也買給她;她想要回家看家人,我們也買機票給她飛回家。」
郎祖筠表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互相,自己最後悔的就是因為工作因素,陪伴父親的時間少,還好Amy把父親照顧得很好,才讓她不致後悔莫及。
岸見一郎說過:「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郎祖筠表示贊同,「父親喜歡吃重油鹽的食物,但是身體警訊告訴我他不能吃,那我要因為孝順他而讓他吃嗎?所以我勢必要忤逆他,那怎麼做才是孝順呢?我想答案一目了然。」
幸好郎父本身個性就溫和,要哄也比較容易,問她對於面對家中有失智長輩的朋友,是否有建議要分享。
郎祖筠表示:「唐從聖家中也是有家人需要照顧,只是每個家庭面臨的狀況不同,我只能寄些可能對他有用的書籍,供他參考罷了。」
她拿出五本書出來,細細地說每本書的好,可見她對於這類的議題是相當充滿熱忱。
最後郎祖筠提到,家人的情緒也相當重要,不只要顧好失智長輩,還要顧及到照顧者的身心狀態,否則照顧者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對於被照顧者來說也是沉重的負擔。
訪問結束了,郎祖筠辦公室充滿著關懷,在那氛圍下,任誰都會被她的用心給打動,郎祖筠說:「想到伊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杏林子老師〈創辦人劉俠女士筆名〉,是許多身障朋友的好朋友,伊甸也很善於利用大眾資源。」
如今大眾對老人議題的關注度,不論是在社會的角落,還是檯面上的聚光燈,大家都在努力為它發聲,期望大眾能更加的關注老人議題!
(文章來源: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4190024/157883/%E9%83%8E%E7%A5%96%E7%AD%A0%EF%BC%8F%E6%88%90%E7%82%BA%E7%85%A7%E9%A1%A7%E8%80%85%E5%BE%8C%E6%89%8D%E6%98%8E%E7%99%BD%EF%BC%8C%E6%9C%80%E5%A5%BD%E7%9A%84%E5%AD%9D%E9%A0%86%E5%B0%B1%E6%98%AF%E4%B8%8D%E5%AD%9D?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article&utm_campaign=210115)
***************************
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樂活同學會 >>> 郎祖筠:走在照顧失智父親的路上,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
「人最怕孤單寂寞,一旦孤單寂寞,就會了無生趣,人就會開始萎了。」⚡面對自己老後的問題,#郎祖筠 毫不猶豫地說:「不要因為年齡而向人生說不!」應該打破對「老」一詞的觀念。
希望身體老得慢一點,哪些努力該做?🍀成為照顧者以後,郎祖筠才開始懂得「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陪伴父親走過失智照顧路,學到最寶貴的一課是,儘早做老後照顧準備。✔
📌資料來源: 郎祖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