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暈輪效應刻板印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暈輪效應刻板印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暈輪效應刻板印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暈輪效應刻板印象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洪雪珍,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成功的背後,是高度的自律】 我一直以來都誤會知名作家吳若權。 先來說說我和他之間長達二十幾年的淵源,早期他會在書裡提到我,稱我是貴人,故事是這樣的: 當時我在聯合報擔任主編,需要開發專欄作者,我在工作上的個性大膽開創,喜歡任用新人,於是上山下海去找,在一本商業性雜誌看到吳若權寫行銷的...

「暈輪效應刻板印象」的推薦目錄
  • 暈輪效應刻板印象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9-21 09:27:05
    有 588 人按讚


    【成功的背後,是高度的自律】

    我一直以來都誤會知名作家吳若權。

    先來說說我和他之間長達二十幾年的淵源,早期他會在書裡提到我,稱我是貴人,故事是這樣的:

    當時我在聯合報擔任主編,需要開發專欄作者,我在工作上的個性大膽開創,喜歡任用新人,於是上山下海去找,在一本商業性雜誌看到吳若權寫行銷的文章,文筆清新、論述有觀點。那時候他在微軟上班,而微軟在PC時代如日中天,行銷又是一個在台灣剛開始冒泡的時髦主題,於是我們合作了。

    由於他在外商工作,穿著時尚有型,說話專業有深度,我一直以為他是留學歸國的MBA,不過他每次都跟我搖頭說不是。他讀政大企管,和富邦集團的董娘陳譪玲同屆,而藹玲在新聞系低我一班,說起來,若權是政大學弟。

    可是大腦真是個奇怪的東西,我以為他留過學這個刻板印象,未曾因此被洗掉,反倒是深植在腦子裡。

    後來吳淡如、吳若權「雙吳」在書市黃金年代一路走紅,我不喜逢迎攀附,加上離開聯合報,和若權再也未連絡。不過在讀他的書時,驚訝地發現他不只不是留學歸國的MBA,考高中時還重考一年,才上成功高中,不如我想像的順利。

    國中由於讀放牛班,成績不理想,他經常很茫然、消沈,不知道未來能怎麼辦。直到讀了高中,開始開竅,抓到要領,並且為了雪恥而發憤圖強,功課突飛猛進,後來一路的發展就相當順遂與耀眼。

    去年,比爾蓋茲連莊24年全球首富,就可以知道微軟有多賺錢。20多年前要進去台灣微軟,不是MBA真的很難,若權不僅是極其少數,還負責幫高階主管操刀執筆專欄,表現突出。可能是這個月暈效應,讓我誤會若權多年。還好,是一個好的誤會。

    他從高中到大學有多努力,以及在外商有多打拚,我不是他的同學或同事,無從知道。但是作為他的編輯,我可是親身經驗到若權「超級恐怖」的自律!

    你知道編輯最大的痛苦是什麼?催不到稿子!我有一次痛苦到跟自己說,以後我死了,墓誌銘一定要寫:「這個人這輩子只做三件事:催稿、催稿、催稿」。

    拖稿的作者都很會睜眼說瞎話,明明一個字都還沒動筆,卻會在電話那一頭,露出比你還急的樣子說:「還沒寄到嗎?怎麼會?前天就寄了,還用限掛!慢成這樣,這中華民國的郵局非要撤掉不可!」你聽,這些人當作者是不是可惜了,應該去當演員的。

    所以我的主管最常做的事,是突擊檢查我們的抽屉,看看有沒有存稿,免得無米下鍋,讓報紙開了天窗,是要捲鋪蓋滾蛋的。

    眾多作者當中,只有三位作者從未遲交,這三人都赫赫有名,讓我明白一個事實:「人會成功,不是沒道理的」。若權是其中一位,不過最稀奇的是,用筆在稿紙上磕磕碰碰的年代,他每篇文章寫滿兩張稿紙,完全沒有一個塗改。我想不通,怎麼可能有人下筆如泉湧,不會出錯或反悔?他竟然回答:

    「只要寫錯一個字,我就揉掉重寫。」

    天哪,你可以想像,他的書桌旁邊要有多大一個垃圾桶裝滿這些紙團?還有你可以想像,在外商做行銷主管有多忙碌,凡事要求到這個地步,他有多麼會做事前規畫,以及擁有超高效率?但是,但是,重點來了,他每天游泳!時間是怎麼擠出來的?

    這時候他已經離開微軟,自行創業,做行銷專案與企管顧問,還出書不斷。最近他出新書<情緒致勝:搞定自己,沒人可以為難你!>是第111號作品,也就是這麼多年來,平均一年寫出三四本書,實在是驚人!說這一段,是要強調他有多忙碌。他告訴我,他是這樣擠出時間的,而且不分晴雨,從不間斷:

    清晨6:05搭第一班xx號公車,到了游泳池是6:50,準備好下水是7:00,游了一個小時,梳洗整理,8:30前進辦公室。

    (太久了,在記憶上,幾點幾分或許有出入,但是請把重點放在他對時間的掌控,看得出來他不容一分一秒的失誤嗎?)

    多年不見,再見面時,輪到我出書了,若權主動來邀約我,想幫我打書。我最感動的不僅止於此,而是他拿出一張字跡模糊的紙,是我第一次寫傳真跟他邀稿,他一直收藏著。而且,沒有摺痕。這過程中,他搬過辦公室,也搬過家,卻是始終沒有丟棄這張紙,為什麼?他說:

    「我一直在等著再跟你見面時,拿出來給你看。」

    他是吳若權吔,不是一般人吔,頂頂大名的作家、電台主持人,真的不必這麼對待我這個中年才起步的「菜鳥作家」。連做人處世,都可以做到如此的真誠細膩,他若是不成功,還有天理嗎?

    我們相識甚早,卻由於我的疏懶,很少來往,但是每次相見,我都從他身上學到兩課:

    第一課是成功的背後,是高度的自律;

    第二課是一期一會,每次見面都用真心誠意對待可能從此再不相見的每個人。

    他最新的這本書<情緒致勝:搞定自己,沒人可以為難你!>,我自己讀了,獲益良多。因為裡面提到的各種問題,是粉絲經常跟我私訊的內容,可見得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困擾,比如生涯抉擇、發展瓶頸、職場困境等等,若權畢竟待過外商,受過嚴謹的訓練,以及實際輔導過太多案例,寫來都極為務實中肯,而且提醒大家:

    「自我激勵,是在每個起心動念中看好自己。」

    博客來有賣喔~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648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