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英文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56年來最大乾旱在眼前,前瞻計畫綠能建設如何建立碳中和家園?(11/17/2020 the Reporter報導者) 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淘汰化石燃料,改用潔淨的再生能源電力驅動,才能朝向碳中和的目標前進,與各國攜手減緩氣候變遷。 文: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蔡英文政...

  • 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英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20 15:04:45
    有 20 人按讚

    台灣56年來最大乾旱在眼前,前瞻計畫綠能建設如何建立碳中和家園?(11/17/2020 the Reporter報導者)

    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淘汰化石燃料,改用潔淨的再生能源電力驅動,才能朝向碳中和的目標前進,與各國攜手減緩氣候變遷。

    文: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蔡英文政府上台後最重要的計畫──前瞻基礎建設,於2017年推出後至今已逾3年,從開始的「軌道」、「水環境」、「綠能」、「數位」、「城鄉」等五大建設,陸續再擴充因應「少子化」建設、「食安」建設,以及「人才培育促進」建設,8項建設編列8年8,824億的特別預算,是蔡政府任內最大筆的特別預算支出,上個月(10月)起,立法院開始審查第三期兩年編列的2,300億預算。

    這筆來自廣大納稅人的錢能否被妥善的花用,關乎台灣未來30年國家發展需要的基礎建設,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報導者》合作,從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的脈絡梳理,整理過去3年前瞻計畫的不足,檢視現有的二年2,300億計畫中的疏漏,陸續推出因應氣候變遷、城鄉建設、綠能建設及綠色運輸的系列評論,提供真正具有前瞻思維並可具體落實的方向,做為監督政策與人民納稅錢的指標。
    2020年,全球除了遭受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襲擊,各國也頻傳洪患、野火、乾旱等氣候災難事件,後者對經濟發展、環境永續的破壞,完全不亞於疫情。面對極端氣候,台灣也無法倖免,不僅7月台北首次測到攝氏39.7度高溫,更睽違半世紀創下豐水期無颱風的紀錄,現在台灣遭逢56年來最大乾旱,桃竹苗大面積農地停灌,各地啟動限水、搶水。但台灣依然欠缺更積極的減緩氣候異常作為,至今仍有高達92%能源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除了會持續加劇氣候異常,同時也造成中南部空氣汙染嚴重,直接賠上人民健康與環境品質。

    減煤、減汙、減碳是人民的渴望,也是所有人的責任,再加上台灣3座老舊核電廠陸續到期除役,因此,我們迫切需要能源轉型。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淘汰化石燃料,改用潔淨的再生能源電力驅動,如此我們才能朝向碳中和的目標前進,與各國攜手減緩氣候變遷。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將資源投注在能源轉型的工作上,除了持續開發風力與光電,也需要建置潔淨能源所需的儲能、氫能與智慧電網系統,而建築物的節能翻修、產業資源效率的提升、潔淨科技的研發與人才教育訓練等項目更是不可或缺。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三期2,300億龐大的國家資源,是否正確地投注在讓台灣因應氣候變遷,促進經濟、能源、交通轉型,並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基礎建設上,需要大家一起來監督。

    78億預算一半用於沙崙科學城,欠缺節能投資的前瞻建設

    8項建設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以綠能建設與能源轉型及因應氣候變遷最直接相關,城鄉建設也攸關能否建立達到淨零碳排、能因應氣候變遷的韌性城鎮。

    檢視過去綠能建設項目,預算多用於離岸風力施工所需的港口、以及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缺乏節能投資與輔助綠能的相關設施,為人詬病。今年綠能建設僅編列78億元,只佔第三期總預算3%,金額太少,且仍以建設沙崙科學城為主(39億),對於台灣整體綠能發展助益有限。

    整體來說,這期預算依然缺乏節能項目的投資,在綠能技術上雖有綠能技術與建設(25億)、技術驗證應用及地熱探查(約14億),但內容著重於電動巴士生產服務、碳循環技術研發、電網管理技術提升,雖也是未來重要技術的研發,但無法解決目前再生能源發展瓶頸的問題,也未普及儲能系統的建置。

    城鄉建設項目向來是整個前瞻計畫中預算最多的,這期共編列了740億,但內容與前期計畫幾乎雷同,預算多集中在道路品質與停車問題的改善、開發產業園區、以及各種營造工程。台灣傳統工程設計與施工做法,甚至城鄉發展規劃,幾乎不曾納入能源轉型與循環經濟的考量,也使得城鄉建設難以發揮促進區域能資源整合、建設淨零碳排社區的綜效。

    4個建議、從社區思考綠能的多元可能

    我們認為,以下訴求應予以納入,才能加速發展綠能,投資節能設施,捲入更多人民參與能源轉型工程。

    1.綠能建設應加入「地方節能治理」、「建築節能翻修改造」與「小屋頂光電融資規劃」項目 ,促進淨零碳排社區

    過去3年由台電經費支應的「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地方能源治理已開始萌芽,卻面臨2020年經費結束,後續無以為繼的困境;而國內建築也因通風隔熱不良,成為高耗能建築,無法在氣候嚴峻的未來,提供節能舒適的住居空間。

    因此,應將節能推動經費納入前瞻基礎建設範疇,確立經費穩定性,並編列建築節能翻修獎勵費用,帶動節能產業經濟;同時規劃推動金融機構提出綠色融資方案,以無息或低利貸款來協助社區或民眾,進行節能改造和架設屋頂光電,提高民眾採取節能行動、加入自宅光電自發自用的誘因,一方面有助於提升台灣能源效率,建設淨零排碳社區,另一方面也可降低躉購成本與時間壓力。

    2.綠能建設應加入「整合資源規劃(IRP)」項目,來協助光電潛力案場盤點

    地面型光電涉及生態保育、社會經濟等爭議而進度遲滯,不利於國家推動能源轉型。日前蘇揆責成沈副院長整合相關部會盤點土地,但若使用錯誤的方法,恐會重蹈過去農委會盤點不利耕地、或國產署盤點鹽業用地的覆轍,盤出的土地仍有生態爭議或饋線不足等問題,無法設置光電。

    整合資源規劃(Integrated Resource Planning, IRP),是一套在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系統工具,像美國加州就已透過盤點能源供需所需的各種條件,如電力設施、生態土地與社會環境特性、市場條件等,在2年內就評估出現今到2045年可確保符合成本效益的能源投資路徑圖,其中也標定出適合設置再生能源的地點與總量,有效地先期解決再生能源與環境之間的衝突。

    經濟部目前正積極設立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該機制雖能處理當前光電選址問題,但仍有其侷限,如:有關國家總體能源需求量、環境承載力、再生能源可設置總量、各縣市區域可分配量、各區域生態補償、衝擊研究等,仍需要上位政策整體規劃評估與滾動檢討,IRP恰是提供處理上述問題的科學工具。

    因此,前瞻計畫應該編列IRP的預算,藉由系統性工具來評估、擘劃國家長期能源轉型路徑,解決再生能源的發展爭議,不僅讓光電在對的地方、用對的方式加速發展,更讓各種再生能源相互調和,提供國家穩定的能源與電力。

    3.綠能建設應加入「設置配電級饋線」項目,鋪建社區公民電廠的電網環境

    不管屋頂光電或地面光電,都需要有饋線才能設置,其中配電級饋線因為容量有限,造成許多社區電廠、不利耕地、偏鄉社區無法設置光電。目前的綠能建設雖有「強化電網運轉彈性公共建設計畫」,但其實是在幾個偏遠地區設置儲能系統,沒有任何配電級饋線的布建,無法提升台灣整體再生能源設置量,對電網調度彈性能力的提升也有限。
    因此,為了提高社區參與意願,加速能源轉型,應該投注資源加速布設配電級饋線,搭配檢討目前饋線申請審核機制、清查饋線蟑螂,讓社區型再生能源取得饋線優先使用權,讓每個社區都能成為再生能源的生產者與使用者,朝建設100%再生能源社區目標前進。

    4.城鄉建設應要求提高能源效率、結合綠能設置,整合能資源

    城鄉建設中任何工程建設,都應納入節能設計,並結合綠能設置。例如公共運輸停車場改善、生態路網規畫、在地產業園區建設、地方館舍與運動場館升級、公有危險建物補強重建、原住民部落公共空間整建、公共服務據點整備等,都應要求提高建築能源效率與能源自給率。

    此外,也應要求各項工程發包計畫中,訂定循環物料使用比例、原物料碳足跡要求、施工卡車空汙排放規範等綠色條款,確保公共投資均可有助於循環經濟、能源轉型以及空汙改善,方可符合特別條例中所稱「推動促進轉型之國家前瞻基礎建設」之意旨。

    公共投資,應用在帶動民間綠能往前走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台灣需要以建立碳中和家園為目標,創建一個高效率使用能源,且使用對環境友善的潔淨能源的生活環境。因此。打造節能的住居空間,讓更多社區可以方便生產與使用再生能源,就是很具體的國家基礎建設投資標的。

    透過公共投資帶動民間節能與綠能服務產業的發展,鼓舞新能源服務擴大到社區與環境共享共好的加成價值,讓國家經濟將從過往高度仰賴化石燃料、犧牲環境換取發展的傳統型態,轉為低碳、低汙染、高度能資源效率的新經濟,這才是真正具有前瞻性的國家基礎建設。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foresight-infrastructure-plan-green-energy

  • 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英文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19 07:42:17
    有 1,701 人按讚

    大家關心的基隆輕軌捷運規劃案,我要再次強調,目前還沒有定案,我們會持續向規劃單位反應民意;而過去幾年來歷任市長在基隆規劃捷運的難處:「沒錢、沒人、沒路廊」三個問題,已經在這兩年多來的努力下獲得大部分的解決,希望大家一起珍惜推動輕軌捷運的寶貴成果,讓好的方案出現。

    昨日在議會,右昌已經完整的向議員說明,也獲得多數議員的支持,在此也像各位朋友報告:

    #一
    《輕軌與台鐵不是二擇一 目前仍未定案》

    八堵到基隆之間,不是輕軌與台鐵二擇一,也不是單一選項,各種的評估、規劃有很多種,各種方案各有利弊,也包含經費和施工期程,會影響到不同的群體,這些方案都還沒有最後定案,但一定要連接三鐵共構的南港站,與大台北都會圈連結起來,對基隆才有效益。

    其次,府會都做了很多的努力,大家都是為了基隆好,各位所提的各種意見,市府都會虛心接受,也會充分的跟中央反應,請各位放心,雖然基隆不是直轄市,不過市民都希望享有大台北都會的生活品質,然而市府沒人沒錢又沒有土地,若要新闢路廊就必須以天價徵收,最大的問題在於運量、預算跟路廊。

    #二
    《三大難關「運量不夠、預算不足、沒有路廊」已逐步克服》

    記得當初毛治國院長提過,基隆要捷運,錢要自己出、盈虧要自負,這也是我們最大的問題,所以之後跟中央談,都是站在完善大台北首都生活圈的立場,並促使基隆市港與首都生活圈的連接,還要附有帶動基隆河谷廊帶經濟發展的功能,這樣才有效益,否則中央不會單純只在「我們需要通勤」這個政策上給我們支持。

    「預算的部分,這幾年中央已經給我們支持」,蔡英文總統數年前親自視察,也對我們基隆的國際建設大表支持,加上前瞻計畫的支援,「基隆市不需要出到任何一毛錢。」

    至於路廊的問題,基隆河谷狹窄,唯有現有台鐵路廊與現有高速公路的路廊可以選擇,但是高速公路附近沒有住家,要進行土木建設也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在這兩年的努力的之下,「最困難的大部分已經解決,相信接下來的問題,我們也能一一克服。」

    而運量上,最近幾年中央已經沒有在談到運量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表示我們被看到了,從北五堵、六堵工業區、乃至七堵、八堵沿線等,台鐵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開放的效益已經有效果,這是歷任市長在報告書提到的觀念,現在也都容納進來了。

    #三
    《終點站在三鐵共構的南港 已與台北市、交通部達成共識》

    終點站的問題,市府的概念就是西岸的會展旅運智慧大樓要接到南港,現在輕軌銜接南港轉運站,已是三個城市跟交通部的共識,未來最終方案現在也已取得共識,應該由交通部出面找三個城市甚至宜蘭縣來好好協調,應該最近會有一些協調的動作,最終的方案一定是北北基共同討論,最後來完成。

    #四
    未來民生汐止線可能只剩東段 應要和基隆輕軌整合

    至於有民眾對台鐵經營的疑慮,未來輕軌營運單位不一定是台鐵,也可能是新北市,捷運民生汐止線雖然已通過環評,但西線段(台北市)興建機率不高,可能只會剩下東段(新北市),如果只剩下東段,應該要和基隆輕軌整合,整合是有機會,也有一種可能,是一樣接到南港轉運站,把系統和運量整合,這樣未來民生汐止線的東段可以接到內湖,可解決內湖塞車的問題,應該也是一舉數得,所以這方案也可以進行討論。

    我要強調,現在是基隆捷運建設最接近成功的時刻,當然還有很多困難要逐步處理,但所有的問題跟差距,都需要一個個務實的去解決,大問題都解決了,其餘的問題應該也有能力逐步化解掉,我個人比較樂觀,也不會因為困難跟障礙在前面,就沒辦法處理。

    #五
    《持續和規劃單位反應需求 方案成熟後辦說明會》

    輕軌方案並沒有定案!一定會向交通部鐵道局跟規劃單位強烈表達地方需求,請大家放心,即便無法做到同月台轉乘,最少也要做到相鄰月台轉乘,一定會照顧到轉乘的便利性,目前的方案與期待還有落差,還有很大的進步和討論空間,希望規劃單位能提出最好的方案。

    依法,公聽會一定要辦,也可以爭取多辦幾場,但是如果方案不成熟,連市府都無法接受就急忙對外說明,會讓民眾誤以為是市府接受的方案,市府一定會要求在整個方案成熟之後,要求規劃單位依照法定程序對外召開公聽會。

    最後,這段時間以來的心情,右昌用兩句話形容,「匍匐前進、用心良苦」希望大家一起珍惜推動輕軌捷運的寶貴成果,讓好的方案出現,當然市長有最大的責任,我也會持續努力。

    https://youtu.be/svjri2vmmKw

  • 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英文 在 我在台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11 11:02:40
    有 175 人按讚

    【太陽能電子紙智慧站牌|22座增設啟用】
    #未來將增設置50座
    等等!什麼是太陽能電子紙智慧站牌呀🙋‍♀️

    📍可解決長期因地形限制,無法興建候車亭及接電。
    A:站牌所需用地面積僅約0.72平方公尺,太陽能發電,沒有太陽日照也能持續運作14日。

    📍可解決傳統站牌無法顯示即時到站時間。
    A:顯示面板採用「#電子紙」技術,以中英文雙語顯示公車到站時間,可即時掌握 #公車到站資訊。

    📍還有什麼便利功能呢?
    A:USB充電功能、簡易座椅可供休憩。

    打造便捷的公共運輸服務🚍
    #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

    詳情:運轉台南好交通

    ➖ ➖ ➖ ➖ ➖
    ⚡加入 我在台南 LINE@,台南第一手訊息不漏接!
    ID搜尋:@tainan
    點選連結➡ https://line.me/R/ti/p/%40taina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