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most none of us commit suicide, whereas almost all of us self-destruct, in some way, in some part of our lives."
.
「幾乎沒有人會自殺,但大多數人都會自我毀滅,以某種方式,在人...
.
"Almost none of us commit suicide, whereas almost all of us self-destruct, in some way, in some part of our lives."
.
「幾乎沒有人會自殺,但大多數人都會自我毀滅,以某種方式,在人生的某個階段。」
.
Annihilation 滅。境 (2018)
.
《滅。境》改編自小說《遺落南境三部曲》(Southern Reach Trilogy) 的第一集,電影公司並沒有大力宣傳 Annihilation ,並且把版權賣給了 Netflix,只在中國、加拿大和美國的戲院上映。在上一年首映後,大多的評價都說劇情太深奧,不適合作為放映給普羅大眾的電影。
.
除了電影的場景、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外,其實電影還蘊藏著很多細節部分、隱喻和令人需要思考的地方,是一部不可錯過的電影。首當其衝帶出的問題就是,我們究竟是誰?
.
有一個思想實驗假設了有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期間因維修或腐爛要更換部件,直到最後船的所有零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問題是,最後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本來的船,它在甚麼時候開始不是原來的船?如果用換了下來的部件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一艘才是本來的船?同樣地,如果我們體內的基因產生了變化,或者細胞因新陳代謝都被更換成新的,我們還是本來的我們嗎?
.
一塊神秘的隕石擊中了海邊的一座燈塔,以燈塔為中心出現了一個彩色微光區域,並向外擴散。生物學家兼前士兵 Lena 的丈夫 Kane 一年前因執行任務失蹤,一年後卻離奇出現。眼前的 Kane 彷似變了另一個人,後來突然吐血被送到軍事基地。從基地的人得知前方有一個隔離區 Area X叫 "the shimmer" ,「微光」,那亦是 Kane 當年執行任務的地方。Lena 決定進去一探究竟,踏入這個充滿基因突變的地方。
.
"The Shimmer" 中,DNA 的折射令人的記憶、身體產生變化。到最後的結尾,Kane 不是原本的 Kane,但Lena 還是 Lena 嗎?結局是開放式的,兩人眼中泛起的微光、兩人都曾經拿起水杯的鏡頭、Lena 手臂上多出來和隊員一樣的紋身,你有仔細留意的話,大概就會知道導演心中的答案。
.
Kane 進入他早已知道危險的微光,是因為他可能已經發現了妻子 Lena 出軌之事,所以是去尋死而非求生;Lena 因出軌的罪惡感進入微光,她尋求被殺而贖罪,但兩人最後還是活了下來,亦令兩人早已腐爛了的愛重生。微光表面上在破壞一切平衡,但實際上它是在透過創造一些新的事物,令殘破的地球重獲新生,洗滌所有罪過。
.
#film #movies #moviequotes #quotes #Annihilation #netflix #滅境 #滅絕 #WhoAmI #我是誰 #moviemystory #電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