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明朝服裝特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明朝服裝特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明朝服裝特色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959的網紅台灣服飾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荷西時期──漢人男性 | ◆真假參半的福爾摩沙遊記 1624年,荷蘭人在台灣開始了長達三十八年的統治,也建立了台灣第一個外來政權。在那個尚未被過度開墾的年代,台灣大部分的人口以原住民為主,和少數的漢人移民。這張圖我們參考了達佰的《第二、三次荷蘭使節出使大清帝國》,是荷西時期難得的漢...
明朝服裝特色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荷西時期──漢人男性 |
◆真假參半的福爾摩沙遊記
1624年,荷蘭人在台灣開始了長達三十八年的統治,也建立了台灣第一個外來政權。在那個尚未被過度開墾的年代,台灣大部分的人口以原住民為主,和少數的漢人移民。這張圖我們參考了達佰的《第二、三次荷蘭使節出使大清帝國》,是荷西時期難得的漢人資料。
《第二、三次荷蘭使節出使大清帝國》的版畫,目前收藏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裡。本書分為兩編,第一編是兩位東印度公司使節在中國的旅行記,第二編則是一般中國記事,我們參考的圖像就是出自第二編,裡面有關於當時台灣及原住民之描述,並附有5張相關版畫,其中一張描繪臺灣島上漢人家庭用餐圖。
這本書在講述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1662年遣使中國之記錄,發行時間是1670年(荷文版本)及1675年(德文版本),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明明該年代仍算在明朝之下,最後翻譯卻是「大清帝國」。
然而,圖中許多原住民圖像與神似美洲印第安人形像,也讓人對這本由記內容是否屬實感到懷疑,但由於漢人部分的描繪與其它史實資料極符合,因此我們還是參考了這部分的版畫。
◆漢人男性
據國家文化資料庫翻譯描述,當時漢人男性,如同清領初期的「羅漢腳」現象一樣,由於台灣男多女少,因此許多海盜便從中國東南沿海擄掠女子來台販賣。在版畫中,過去總被解讀為男耕女織、和樂融融的景象,但實際上當時男人刀不離身,也不與女子同桌吃飯。
◆漢人男性服裝
此時的服裝與明朝中後期的漢人難性服裝相對應,衣飾主要參考版畫中右上角男性服飾。從圖中可見上衣領口為交領;頭髮梳起髮髻,下身穿著褲子。同一張圖中有另一男子蓄鬍,衣料材質有些接近蓑衣,手拿耕作用具,似乎正準備出門。
[#髮髻]
一般簡單的髻,把頭髮上梳便於生活為主。
〔#短褐〕
短褐是漢人服裝的一種,多為粗布所製也是平民穿著,利於行動並且在下身搭配褲子。比如〈墨子‧魯問〉:「短褐之衣,黎藿之羹。」在這裡指的是穿著粗布的衣服,食用著簡單的野菜。
這裡可以看見胸口開襟為左衽,違反一般認知中儒家主張的「右衽冠髮」,我們無法確認是繪圖者的筆誤,或是版畫左右顛倒的影響,因此在這裡我們暫且保留。有一說認為「右衽」為儒家主張,然而彼時中國地廣人多,並非各地區皆會遵守,況且台灣離當時中央政權所在位置甚遠,可能更容易有其差異。不管如何,這皆是此畫中一個極有特色的部分,我們予以保留,但一般在短褐的穿著上,通常以「右衽」為主。
[#短刀]
既然文獻紀錄裡「刀不離身」,那配戴短刀更是不可少的,但除了短刀外,在同張版畫裡,也有手拿耕作用具的漢人男人,可見當時漢人不只需要繁忙於農耕,更要隨時警惕當時治安紊亂的台灣社會。
[#皂靴& #草鞋]
原圖中所繪是穿著黑色靴子,這邊我們將它在畫作裡的形象改成了草鞋,較為符合勞動人口中的穿著打扮,但因與原圖有所差異所以這邊特別註記。
◆飄揚過來台灣
當年漢人多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帶偷渡來台,為了尋找一塊更好的耕地,而後在這落地生根,成為荷西時期族群的一部份。之後荷蘭人的管制,明鄭時期的政權交迭,在最後清國將台灣收入國土,有些人留下了,有些人則被遷回了中國。
許多時候,在大時代的巨變下,小人物總是無力的,即便你刀不離身、逞兇鬥狠,也鬥不過天機捉弄。但即使如此,在面對外來的窺視侵占,或許還是不能放棄希望,才有前進的方向吧。
合作繪師:Kari Chen
參考資料: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台灣歷史博物館
明朝服裝特色 在 神奇裘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在研究漢服,觀察到有不少人看到漢服時第一個想法都是「啊這是和服嘛」,或是「喔這是韓服喔」之類的。
其實當然不一樣,漢服是漢族的民族服裝,和苗族傳統服飾、阿美族傳統服飾一樣,都是「民族服裝」;而韓服、和服,則是韓國和日本各自的民族服裝,只不過和服受隋唐文化影響、韓服受明朝影響甚鉅,因此保有頗多當時中國漢族服裝的流行和特色而已。
雖然漢服和古裝或是和服當然不同,但懂得怎麼分辨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比如最近愛奇藝上面播放的新白娘子傳奇,如果有人注意看的話,有幾集小青(青蛇)腰上的裝飾品,就是這個日本的水引。水引和中國結是近親,但是呈現方式和製作素材完全不同,因此風情也不一樣唷~
明朝服裝特色 在 Hermes Mam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U亞州區校友會
我第一次參加台灣地區以外的校友會。在場的印尼華人有些很在地,有些一直想要讓自己和小孩學中文。batik是正式場合要穿的服裝,從剪裁也看得出中國風,比如旗袍領和鮮艷的顏色(本地人喜歡大地色)。
馬來人很少,但會介紹國寶batik 的新銳設計給我看。感覺是華人一直想跟自己的中國文化背景加強連結,而馬來人當然是想將馬來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印尼華人在家裡講英文和馬來文,如果父母有要求就會講方言,普通話要另外學。小孩兩歲就請中文老師來教了!
要送小孩到國外唸書,富有的華人家庭比較做得到,昨天聚會80%都是印尼華人,有一半的時間講中文,一半的時間講英文。
我一直在想,現在政策的去中國化要做到什麼地步?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地緣圈子裡,從台灣來的我們,在國際舞台上到底代表了什麼樣的地位呢??我們的小孩以後是不是像全球華人一樣雙語?然後另外發展出屬於台灣的文化特色?
可是,什麼是台灣的文化特色呢?這個移民的社會,什麼東西是自己的?就像我去越南玩,越南賣的家俱和家飾,受明朝文化的影響啊!幾百年後,就把別人東西當作自己的文化產品外銷這樣子嗎?看來應該是這個樣子,日本不就也是這樣子啊!一千年過去,從中國來的東西也變成自己的東西呀!從印度來的咖哩,也變成自己的咖喱版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