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明愛社工面試問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明愛社工面試問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明愛社工面試問題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164的網紅懶貓太太的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懶太太]緩讀審查面試,過,不過? 跟前輩及戰友討論,我們似乎是沒通過了。 這真是一個非常煎熬的過程。 超級難過。 我一直認為,毛毛要多一年準備入小,不是直接去特教班,我知道特教有他的專業,但是他是喜歡與人互動,愛親近的小孩,特教班學生能互動的,真的較少。老師會超喜歡她,她絕對是個小幫手,很好帶...
明愛社工面試問題 在 HK Share l 香港大型圖片分享區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09:29:55
考完DSE嘅朋友唔洗灰心,明愛專上學院(CIHE)最近推出咗Project Goal Plus 獎學金計劃,合資格申請者每年學費只需港幣一萬!想知多啲就6月逢星期二去佢哋將軍澳新校舍了解吓,嚟緊有個Tuesday with CIHE (Mini Info Day 課程資訊日) 嘅活動,幫你解決唔少問...
明愛社工面試問題 在 懶貓太太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懶太太]緩讀審查面試,過,不過?
跟前輩及戰友討論,我們似乎是沒通過了。
這真是一個非常煎熬的過程。
超級難過。
我一直認為,毛毛要多一年準備入小,不是直接去特教班,我知道特教有他的專業,但是他是喜歡與人互動,愛親近的小孩,特教班學生能互動的,真的較少。老師會超喜歡她,她絕對是個小幫手,很好帶,只是對她來說,有點可惜。
但一般班裡的資源班(將主科抽離上課加強)。對現在的她又挑戰太大,她反應沒有那麼快,不可能一下子就能進入與幼兒園步調截然不同的一般班。尤其她的狀況,不可能申請到教助員。
涉及公幼名額有限,早療資源有限,所以緩讀的選擇權,不是家長,而是鑑輔會。
從鑑定安置說明會,到緩讀說明會,到鑑定安置面談,一在而在的,是說服我們,緩讀一年不會更好,不要浪費時間!
在2011年的屏教大胡永崇教授的論文"從家長教育選擇權的觀點談障礙兒童暫緩入學與延長修業年限"寫到:
緩讀申請未通過者,大都可以看到家長不捨、失望、痛苦、憤怒等表情,而少數最後終於說服鑑輔會委員通過緩讀申請的家長,則猶如打贏一場勝仗般欣慰。一篇刊登於「shaken baby 腦傷兒童的成長日記」部落格的家長心聲,或許可以代表許多通過緩讀申請的家長之心聲:「爭取緩讀,等於像打了一場戰一樣,這場征戰不僅是跟鑑安委員對打而已,同時也是跟身邊所有反對緩讀的治療師、巡輔教師、社工、和醫師等人對打。
所以,當天鑑安會議結束,我得知結果步出會議室後,真想來一場空前絕後的仰天長笑,並且外加結結實實的大哭一場!
事隔九年的論文!教育現場依舊是如此,這是令我難受的地方。
要說妳活該生到特殊兒嗎?
算了,讓我哭一下,我要準備申覆,準備資料,
明愛社工面試問題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張超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亂世紛擾,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在工友及遺屬最徬徨無助時扶一把、為工人權益拼搏半生的陳錦康,今年5月離世,他領導的工業傷亡權益會一眾戰友,傷痛過後將思念化為動力,繼承這位鬥士未竟之志。越難的工作越有意義,越值得堅持,繼承者們接力行陳錦康未完的路,推動全民監察職安健,預防悲劇再現,並爭取加強遺屬創傷後長期情緒支援,撫平稚子心靈。「媽媽組」最資深的姑娘說:「守夜嗰時,30幾年前幫過嘅工傷家屬都嚟悼念;當年3歲遺孤大學畢業後做社工幫返有需要嘅人,仲上嚟辦事處話想做月捐,真係好感動!」這是陳錦康堅持不懈的力量來源,將工人福祉放首位,撒下種子,信念不忘,必有迴響。
記者 張文傑
陳錦康帶領工權會為工友奔波36年,名留香港工運權益發展史,今年5月初因病與世長辭,享年60歲。喪禮過後,工權會戰友在這位總幹事的工作房間枱上,放上一個象徵愛及長久保護的大松果,一張笑容親切的相,在旁擺有精緻小花瓶及他最愛的飲品。「其實唔使行入間房,工權會每個角落都會見到佢以前留低落嚟嘅蹤影,睇見接待處嘅牆紙,諗起上年年尾佢同個仔一齊整嘅。」「媽媽組」梁金愛說起往事,眼眶有淚,「掛住佢,現時盡量想鼓勵返自己……都要學習去適應」。
工權會1981年成立,陳錦康1984年成為工權會總幹事,梁姑娘在1995年2月加入「媽媽組」,2人並肩作戰20多年。「媽媽組」的服務對象為職業意外死者遺屬,組員主要以過來人身份助遺屬盡快走出陰影,重過新生。她記得,陳經常強調「單case未做完唔好去食飯住,家屬都未食」,陳又認為即使社會及傳媒不太注視的個案,一樣要用心跟進,「(陳錦康)一有case跟就好似唔記得咗肚餓,我真係俾佢薰陶咗,單case未(搞)掂呢,真係冇胃口,做完單case先至想食嘢。」
梁姑娘不斷提醒自己,工傷家屬權益一定要放首位,這是工權會及陳錦康一直以來的堅持,「有時都會奇怪,呢個人(陳錦康)嘅魄力喺邊度嚟嘅呢?啲人話做得耐就會滑牙,但佢個衝勁冇話淡咗落嚟」。10年、20年前的工傷工友不時回來工權會探訪,陳的喪禮上,30多年前的工傷家屬都前來致祭,梁姑娘明白到這些就是陳一直堅持的力量來源,「點解佢信念可以咁堅持,我覺得就係呢班工友畀佢,佢係凝聚咗一班工友」。
工權會每年跟進約60宗死亡個案,梁姑娘照顧過很多遺屬,她記得一位20出頭的女社工早前上來藍田會址,稱想每月捐款予工權會,後來知道該社工是工傷家屬,「大約20年前,個女仔得3歲,開頭嗰幾年我哋一直跟進佢個case,當時有個叫阿松嘅同事拖住佢,記得佢話『松哥哥,我大個都要做社工』」。當年那個小女孩,去年已大學畢業,如願以償,未有忘記幫過她的人,「冇諗過佢會咁掛住我哋,好感動!」梁姑娘指不少遺屬的子女,長大後都用自己方式貢獻社會,「好多都做社工,幫返人,或者做放射治療員,因為細個家人受過工傷」。
陳錦康事事親力親為,他曾當印刷工,機械、裝修無一不曉,被親友稱為「萬能人」,其妻透露他一向愛聽勵志歌如《愛拼才會贏》,永不言倦。他的俠義心腸、坐言起行作風,多年來成為眾人的「人生導師」,如教師般春風化雨,所撒下的種子,在與他相處過的人心中,不知不覺間生根,再茁壯成長,變成另一棵樂於助人的大樹。
梁姑娘坦言,見到工友受傷後復工、重新站起來,再回來探「媽媽組」等人,不斷多謝工權會在艱難時陪伴及幫助他們,就覺得工作再辛苦也值得。她今年已59歲,也希望將自己的經驗、陳錦康的理念,傳授予年輕人,「以前跟完case會返嚟向陳生匯報,依家同阿Fay同埋其他人一齊傾」。阿Fay就是工權會現時的署理總幹事蕭倩文,可算是陳的「接班人」。她會否正式成為總幹事,仍要視乎執行委員會及同事的支持。
80後的阿Fay畢業後第二份工作便是工權會幹事,她仍清楚記得9年前面試時的情景,陳猶如朋友傾偈一樣,講家庭、嗜好,再詳談六四。她最欣賞陳30多年來都行到最前,「一有意外發生佢就要去現場、去醫院,睇吓發生咩事,安慰家屬」。
陳錦康的工作房間現時有一些雜物,阿Fay稱會盡快與陳太商量如何整理,「我哋對佢嘅思念係無處不在,就算無擺相出來,我哋都會覺(得)佢仲喺呢度嘅」。主修社會政策及行政的她說:「現時自己做嘢會諗,如果係陳生嘅話,佢會點樣做呢?自己做得夠唔夠呢?佢係一個指標,會有啲比較,尤其我依家都做一啲佢以前做緊嘅嘢。」
「諗到就做」是陳錦康的口頭禪,同時他又十分重視專業正面的形象,幹事見工友、家屬時不可着拖鞋短褲,辦展覽時各樣物品亦要「見得人」。阿Fay說:「陳生話出得街嘅嘢唔可以求其,同家屬建立最開頭嘅關係時,如果俾人覺得唔專業嘅話,人哋唔會放心去同你講嘢,尤其我哋去做死亡個案,第一下接觸嘅時候,佢哋唔識我哋係邊個,究竟你哋呢間機構係咩人呢?會唔會係想喺中間去攞我哋啲錢定係咩呢,如果我衣着都唔端莊,人哋對我哋信心可能減一截。」
懷念過後,就要向前看。阿Fay指,工權會未來有多個目標,首要加強長期情緒支援工作,一些遺孤會因喪親後發奮自強,但部份小朋友會有嚴重心理影響,「家庭支柱突然間過身或者受傷,可能令到整個家庭結構都改變咗,每個人都有情緒問題,小朋友更嚴重,係唔識紓發出嚟,或者演變成一啲行為問題,可能喺學校打人、無心向學,影響佢人生成條路,如果我哋有長期情緒支援,1、2年咁,幫佢哋慢慢走出喪親情緒,對佢哋好大幫助」。她認為需要增加2名幹事,才可以提供有關服務。
工權會現時有15名職員,要增加人手,就需要爭取更多資助。阿Fay指,一向申請的資助計劃,例如公益金,相信可以繼續申請,但如申請其他新計劃,多數只批1、2年,之後要重新申請,「萬一第三年唔批,個同事點呢?要走定係留呢?如果留的話,需要搵更多錢去維持個同事(薪酬)㗎,如果搵唔到錢(資助)可能迫於無奈,同事都要離開,相信呢個(係)好多NGO問題,(經費)不穩定情況」。
全港賣旗日是不少NGO的收入來源,社署是以抽籤形式決定哪個機構可以進行賣旗活動,阿Fay指工權會試過數年抽不到,「影響很大,上年有,今年我哋又冇;如果有賣旗,連同大額捐款,可以有90萬或更多收入」。沒有賣旗收入,只能靠步行籌款,效果差很遠,故阿Fay正籌備月捐計劃,但由於與銀行溝通、行政程序繁複,暫未知何時推出。
工權會近年開設官方facebook專頁,積極發帖,將市民報料的違反職安健情況,例如危險搭棚相片公開,再向勞工處舉報,令處方勒令違規單位停工,「呢個係我哋想做到嘅方向,希望全民一齊監察,令到職安意識文化提升」。阿Fay明言,預防一定重要過事後補救,而預防需要從小做起,並非只講工作安全,「陳生亦有提過,係講緊成個社會嘅安全意識,現時安全教育太唔足夠,令到咁多意外發生」。勞工處資料顯示,本港每年有約有3.5萬至4萬多宗工傷,未計沒有申報的,阿Fay希望再次提出在教科書內加入更多全方位安全教育內容。
阿Fay亦會繼續爭取成立工殤紀念日、在鬧市豎立工殤紀念碑,敦促政府將「過勞死」納入僱員補償範圍之內,並參考肺塵埃沉着病補償基金委員會機制,設立有工傷糾紛裁決權的中央僱員補償基金。
繼承陳錦康遺志的不只有梁姑娘、阿Fay,工權會每一個人、受過會方幫助的工友及家屬,正以不同方式,將陳的理念一直承傳下去,花已滿地開遍。//
明愛社工面試問題 在 對倒香港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隨筆][生活][香港]
小六生的星期六早上
星期六陰冷的早上,好應是莘莘學子補眠的時候,可是這陣子是小六學生面試中學的季節,所以他們得頂著睡意面試。話說前幾天輪到敝公司,我一如既往不能倖免,得考核學生的語文水平及應對態度。老師加班,學生更要加班,好好準備面試。
第一部分是自我介紹。小朋友有約一分鐘時間介紹自己,題目早在面試前已寄給家長,所以小朋友大多有所準備。在這重要場合,小朋友大多能收起本性,努力表現也許不太屬於自己的一面。有不少同學說著自己是「活潑好動的人」,但神色空洞,還有些聲音細得幾乎聽不到。其實內向文靜沒有錯,只是社會似乎偏愛外向的人,無論大人細路,都得裝自己喜歡跟人打交道;又有小朋友說,自己是愛笑的人,是個開心果,可是整場面試,臉上掛著愁雲慘霧,似是烏雲密佈得快要下雨。我問她,可以分享一件你作為「開心果」的事情嗎?她想了老半天,才尷尷尬尬的勉強吐出,有次她跟朋友說了個爛笑話,可是朋友笑不出,自己卻笑了起來。好吧,我明白,當下這個場合,的確很難笑得出;也有學生說,自己最愛運動,籃球跑步皆是最愛,可是說自己愛好時,氣弱猶絲,眼神飄到老遠,勾不起半點興奮。唔,老師明白的,星期六大清早,老師一樣累得要命;當然也有小朋友鬼拍後尾枕,說平日比較忙碌。我笑著問:平日忙甚麼?他怯生生的回答:是忙默書測驗。
反正,幾乎個個學生都是十項全能,愛音樂愛運動也愛閱讀,平日看的是霍金傳,學習大人物如何逆境自強。至於性格,人人開朗好動,有空則做義工返教會。老老實實,叫我這個成人自愧不如。
當然,也有小朋友老實非常,或根本隱藏不了。例如有小朋友一開始就明言,自己有多動症。我問甚麼是多動症?原來是會在上課時跑來跑去。我又問:那麼你如何解決?他說,會努力的克制自己;又有學生,我問問題時吐不出半隻字,我問他:你一直都是這樣嗎?他點點頭;還有好些小孩,小組討論時浸醉在自己世界,或是自話自說。這些小朋友的結果會怎樣?我不好說。雖然我明白,教育應該是有教無類,可悲的是,香港教育是行精英制度,汰弱留強。有人會說,既然制度如此,當教師更應該把關,好好春風化雨。但如果大家明白,香港教育界的管治模式,已淪為服務行業般的問責制,還未計超多課堂及行政事務等等工作。學生情緒有問題,可以找老師和社工,老師情緒有問題,除了找上帝,就是用自己方法找上帝。早前中四生跳樓的悲劇,無論是學生還是訓導主任,其實都是受害者。
其實我不是有心悲觀,只是香港教育制度如何,香港的未來也必如何。學生和老師,都如活死人般行屍走肉。人人都嚮往,芬蘭烏托邦般的教育效果,但大家都不去了解,芬蘭培育教師的制度,以及對學生的期盼。香港永遠永遠,都學不了芬蘭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