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明報染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明報染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明報染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明報染紅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388的網紅新聞人事全面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值得一看,不論是否認同大台新聞部的作風。 究竟 TVB 發生咩事? 無線的問題並非僅僅染紅 前員工:籲勿誤中副車傷害有心人 「你未必知道你鬧緊嘅德軍士兵偷偷地救緊猶太人」 * * * 弁言 16/6 反送中遊行,民陣發言人在終點接受記者群訪(扑咪)。遊行民眾發現了無線新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現在十八歲的傷者Simon來說,2019年8月31日是人生中永不磨減的日期。三百六十五天前,列車停在太子站,他的後腦被打了三棍,血染紅了白色的熊貓襯衫,人頓時天旋地轉…… 「當時有衝突發生,我聽到車站響起警報聲,感到很驚慌。我走了去對面荃灣線往中環方向的列車,進去後,我將背囊放到椅子上,我站在背...

明報染紅 在 有話好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8:11:31

#全球話聲|香港 #蘋果日報 告別讀者,回首來時路..... 公視 有話好說 x 全球現場 . 迫於港區國安法壓力,香港《蘋果日報》今(24)日出版最後一刊,印刷破紀錄的 100 萬份,向市民做最後道別。不少港人漏夜聚在《蘋果》大樓外,以手機打燈給予支持。他們的身影化作最後一刊的《蘋果》頭版,題名...

  • 明報染紅 在 新聞人事全面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7-20 02:46:16
    有 15 人按讚


    值得一看,不論是否認同大台新聞部的作風。

    究竟 TVB 發生咩事?

    無線的問題並非僅僅染紅

    前員工:籲勿誤中副車傷害有心人

    「你未必知道你鬧緊嘅德軍士兵偷偷地救緊猶太人」

    * * *

    弁言

    16/6 反送中遊行,民陣發言人在終點接受記者群訪(扑咪)。遊行民眾發現了無線新聞,不忿如火山爆發,包圍著訪問地點半小時,不斷喊「撤回」和「林鄭下台」之餘,叫得最多的口號,就是「TVB 收皮/垃圾/食屎」。

    群眾是有意為之,欲迫使無線新聞無法刪走他們的呼叫。不過叫聲實在太大,訪問無法繼續,終須由其他媒體的記者出面制止。

    然而群眾的不滿並非無的放矢。21/6 包圍警總,抗爭者堵路之初,無線訪問到兩名受阻司機,不但沒責怪抗爭者,更點明始作俑者是政府(bit.ly/2LIW5r3)。

    筆者求證電視觀眾,從上午到中午仍見無線新聞有上述訪問,但到傍晚六點半新聞,上述訪問全被剪走。

    一位觀眾解釋:「我奇怪竟然喺無線睇到,所以印象好深刻。」她對無線的印象亦可謂深刻,所以無線新聞很快便恢復「正常」。

    無怪無線新聞的形象沉痾難救。但據悉無線 24 小時新聞與六點半新聞有不同的編輯考量,訪問在前者得以保留,惟在後者卻遭剪走。

    是故非僅僅一句「染紅」可窺全貌。筆者訪問了兩位前無線員工,披露更多細節,解釋無線緣何至斯,俾讓公眾有更多思考,也有更多選擇。

    * * *

    一、青黃不接

    前員工解釋無線從來親建制,不過當權者由港英變為中共。

    回顧 03 年七一遊行,迄至 08 年汶川地震,公眾對無線的觀感依然正面。大學的老師會說:「TVB 雖然係建制,教你要乖要顧形象,但佢教到你點寫好睇嘅故仔。」

    可是無線的形象自 08 年後江河日下,「同社會脈搏相距愈嚟愈遠」。前員工 A 見證著無線由盛轉衰,「佢由一粒耀眼嘅星,到而家暗淡無光。」

    A 回憶自己最初入行,是在另一間電視台,上司幾乎都是無線出身,督促非常嚴謹。「(扑咪直播時)聽唔到你提問,會喪打電話畀你;對方答嘅唔係人話,依然會喪打電話畀你,要不斷追問到對方講人話為止。」

    乃後轉到無線,採訪主任不再有此要求,A 一度相當不慣。彼時無線很多資深員工,俱已轉投有線和 Now。

    但顛簸的漏船尚有一些好記者支撐,比如何文雯、林子豪、潘蔚林、方東昇、吳宜婷等等。全賴這些前輩面提耳命,尚有優秀的傳統得以傳承。

    A 憶述另一同事,雖已離開無線,但一直感激周潔儀,以師禮事之。上一代的觀眾也許記得她,昔年每逢美國大選,都會由周潔儀主持,即時傳譯點票結果。她秉持老派記者的素養,會執聲線,捉懶音,督導新人最嚴。

    「唯一有要求嘅就係周潔儀。份稿點寫先言簡意賅?點講觀眾先聽得明?點讀先唔會令人誤會有預設立場?依啲技巧只有佢先肯教。」他們仍記得周的教導,至今受用不盡。「點解 TVB 嘅 VO(旁白)愈嚟愈差?而家對咬字冇要求。」

    關鍵的轉捩點是傘運七警案。周潔儀正是負責審核並允許播放七警報道的編輯,隨後遭到「流放」,撰寫外銷歐洲的國際花絮趣聞 - 沒人看的新聞。

    參與聯署的編輯、採主、記者相繼求去,無線的菁英幾乎清廓殆盡,現在的記者多屬新人。「一班前輩同佢地傳承嘅文化已經連根拔起。」

    * * *

    二、把關機制失效

    另一前員工 B 憶述一件真人真事:「有次上頭叫我地問黃之鋒有冇收過美國嘅錢。」

    「如果喺專訪時請黃之鋒澄清仲可以接受。但扑咪時無端端咁問好奇怪,觀眾當然覺得你有偏見。你嘅資料來源嚟自邊度呀?」他們以「時間太短、太多行家提問」蒙混過去,推了這問題。

    可是新人未必能夠抵擋。最近無線記者向毛孟靜議員提問,可能出於同一原因。新人既不會推搪又不善修飾,成為眾矢之的。

    「而家做過蘋果同明報,幾乎入唔到無線。做過大公、文匯、星島、東方先有機會。」

    B 強調新人未必差,亦未必偏頗。但他們再無資深的前輩點撥提攜;也欠缺閱歷和上頭周旋頡頏。昔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文化今成絕響,新人難抵上頭壓力,自然愈做愈乖,「佢地好聽老細話。」

    而且新來的記者多屬報紙出身,「寫電視稿同報紙稿係兩件事。」均須久歷浸潤,反覆磨練,才能掌握到遣字用詞。資深的前輩俱已星散;新人的出品便見參差。

    過去無線的港聞有嚴謹的二重審稿機制。記者撰寫新聞稿後,會先給採訪主任審視;再給國際新聞的編輯過目。後者通常是經驗老到的採主,才能晉升此位。

    採主的把關至為重要,會全面檢查報道是否準確、內容的取捨拿捏、選用哪位受訪者的片段等等。至於國際新聞的編輯,則會進一步檢查字眼等細節。

    B 披露上述機制今已名存實亡,大部分港聞的採主放棄把關,將改稿的責任下放予首席記者或高級記者。但誠如前述,資深記者早已寥寥無幾,現時首席記者和高級記者其實年資尚輕。

    採訪主任的責任除了審稿,另一重要職務就是負責每日的工作調配,比如分派隊伍跟進突發新聞。B 解釋新聞部的士氣低迷,彌漫推諉之風,若干採主既不想沾稿,也不欲承擔指揮之責,反而要攝影師為調動拍板。

    「官僚嘅問題早已經存在,採主唔敢落決定,驚落錯決定。而家情況更差,連起碼嘅互信都冇,大家都自己顧自己,甚至互相投訴。」

    * * *

    三、幕後黑手都係「花哥」?

    「花哥的確事事關心。」A 回顧自己尚在無線,袁志偉*的確宵旰憂勤,事無大小事事過問,務使下屬不敢逾越。

    (註:「我好似冇聽過同事叫佢袁生,大家都叫佢花哥。。。」)

    過去無線有一獨特風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 每逢「花哥」外遊,就是無線新聞「小陽春」的時候。「佢唔喺度就作反,啲報道即刻 sharp 左好多。有時佢番嚟會追究,但好多時佢冇為意到就算。」

    不過「小陽春」的日子已愈來愈少,近乎曇花一現。畢竟袁志偉已升上管理層,管不了那麼多。「好多時佢未出聲,下面嘅人(總監、經理、編輯、採主)早已經出手干預。」

    A 說在傘運期間,「唔乖」的同事都不得落場採訪傘運。其中一人更被調往朝早五點更 - 做《香港早晨》。「確保左係『安全』嘅記者出去做 live,唔會亂講嘢。」

    網絡不時重提民建聯總幹事陸漢德,A 澄清他既無實權,也早已離開無線。現在是由黃淑明接任袁志偉升遷而留下的總監位置。

    黃淑明既掌管所有稿件;也監督所有影片。在她治下影片的剪輯和長度,更嚴重地向建制靠攏(詳見 BBC:bbc.in/2NYvl8C)。

    A 說:「有啲時候花哥比明姐更會聆聽同事;明姐係鐵板一塊。以前審查尚有些少機會突圍;而家審查已經制度化,明姐要滴水不漏。」

    無線只能用錢挽救士氣低沉。自傘運起已新增一項津貼,名為「hardship allowance」。最近數月若干記者接連獲得加薪,更打算提高新人的起薪點到 $ 16000。

    「一入去就萬六蚊,應該係三台(無線、有線、Now)之中最高。」A 說無線素以「孤寒」著稱,現在的薪津高得誇張,是想用錢換取服從。「有啲似而家警察嘅 OT 補水。hidden message 就係 you are well paid for it。」

    * * *

    四、同流合污就係共犯,大可辭職唔撈架?

    因此網絡盛行一套說法,既自願加入建制,即自願成為共犯。唯有辭職方可撇清責任,否則便是同流合污。

    B 理解以上批評,「我喺 TVB 時一直自責。但現實係 TVB 最入屋,最多觀眾受影響。」不但商場和公營機構都播無線新聞,他更得悉無線想指染港鐵車廂,取代有線電視。

    B 解釋難以收視作準,必須考慮無線在公共空間的佔有率。辭職不會令無線癱瘓,只會進一步加速換血。趨慕大台名氣而樂於聽話的人多的是,若無線內碩果僅存的有心人都意興闌珊,結果只會更形惡劣。

    何況媒體的市場甚小,不是話走就走話咁易。在七警案中,幾位無線職員堅持原則但保持低調,沒有參與聯署,結果轉工都遇到阻滯,不少人心灰意冷,從此離開新聞業。「我地當然覺得佢地冇錯,但現實就係世人會提防。」

    攝影師的處境更加艱難,他們多是師徒制出身,專長只能在行內打轉。而且人到中年,難有轉型可言。

    * * *

    五、Camman 心裡苦,但 Camman 不說

    民眾對無線的不滿,往往轉為針對攝影師 ,妨礙他們拍攝。

    A 從其他媒體的 live 見過無線攝影師遭包圍,奇怪新人記者不但沒保護攝影師,反而站在後面旁觀。

    「我喺無線前輩一直教我,記者要第一時間企喺前面,為攝影師出頭。」類似的阻撓在大陸司空見慣,前輩一直言行身教,但凡攝影師受滋擾,記者都要挺身而出。「有咩不滿同我講,唔好阻我同事,一定係咁。」但如今無線攝影師似乎要為自己單打獨鬥。

    A 說無線仍有著行內最資深的攝影師,即論反送中運動,仍數無線拍出的新聞片最可觀。

    「佢地嘅責任就係有咩影咩,對攝影師最大嘅侮辱就擋住佢支 Cam。」作為電視台的低層,攝影師無權左右編採。他們沒有參與無線的操控,A 勸公眾不宜針對不善言辭的他們。

    早於傘運之初便有攝影師向 A 訴苦,他們都拍到警察濫權的片段,只不過無線一秒都沒播出。928 施放催淚彈,現場大亂,一位在無線在行內皆屬老行尊的攝影師,雖與記者失散,依然身兼兩職,一邊詢問民眾遭遇一邊拍片。

    A 回顧聯署當日,眾多車長、攝影師、工程人員都對記者說:「我地等左依日好耐喇。」他們都是電視台的底層,人微言輕。唯有記者及以上的職級開口,才能為他們出氣。

    「佢地只係一班麻甩佬。但佢地知道世界發生咩事。」A 理解民眾的憤怒其來有自,但呼籲勿誤中副車。

    全因媒體披露,公眾方知先後救起跳橋少年和落單警察都是同一無線攝影師。「我地係唔妥希特拉,但你未必知道你鬧緊嘅德軍士兵偷偷地救緊猶太人出去。」

    * * *
    * * *
    * * *

    照片攝於 2014 年雨傘運動,記者簇擁黃之鋒。

  • 明報染紅 在 鄭家朗 Isaac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9-26 12:30:00
    有 11 人按讚


    【📰濫用新聞自由=影響大眾的個人私隱😱】
    📚#教科書偵查系列🔍

    🕵️‍香港眾志揭發,明報教育出版2015年出版的《高中通識教育 今日香港》(第20頁)中,以「濫用新聞自由會影響社會大眾的個人私隱」控訴新聞自由的運用

    我們認為,教科書的選材即使未有偏頗,亦有可能因為篇幅問題未有闡述觀點或語境。有如以上描述可能令學生誤以為「新聞自由」與「個人私隱」兩者必然存在衝突,從而可能對學生造成誤導。

    🤔面對教科書嘅問題,咁我可以做啲咩❓
    【👨🏻‍🏫全港中小學用書調查📚】
    立即提交學校書單,監察學校用書
    📥提交方法:

    📸將本年度使用書單照片 或
    📝以文字紀錄所使用的各科教科書名稱
    並附上學校名稱以及年級,提交至以下渠道

    1.💻Google form
    Link: http://bit.ly/hkbkres

    2.📮inbox至香港眾志Facebook page
    Link: http://m.me/demosisto

    3.📲Whatsapp 提交
    Tel: 6173 3914

    4.📋在facebook活動post的wall上提交
    Link: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657993302793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染紅教材監察平台:https://goo.gl/9y6CfC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saac_cheng_ckl/
    🙌 成為義工:www.demosisto.hk/joinus
    💰 月捐支持:www.demosisto.hk/donation

  • 明報染紅 在 鄭家朗 Isaac Ch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3-30 16:06:47
    有 49 人按讚


    【自薦委員-以青年參政包裝的糖衣毒藥】
    #眾志教育短打

    其實從今次公民教育委員會從自薦計劃中,挑選了什麼人成為委員,就足以知道政府未來如何看待公民教育,及其發展的路向。

    我們可以見到,從自薦計劃中加入的委員,大多都有建制背景。其中一位自薦委員為孔泳淇,她是「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二十周年青年大使計劃」的內務副主席,亦是「一國兩制青年論壇」的理事。而另外一位就是提倡推廣中國文化的「夫子會」主席黎展康,兩人在首次接受訪問的時候,已經表明要推動國民教育,作為公民教育的重點工作。甚至指出其他人認為國歌法教育部份洗腦,是抺黑及陰謀論。

    從他們的背景以至首次訪問的內容都可以看見,政府在挑選自薦委員的時候,無疑已經確立了公民教育要作為維穩的洗腦教育的方向。在2012年推行的國民教育,因為課程內容包括唱好共產黨作為為進步無私的執政集團,充滿著唱好政權的意味。在後來受到公眾壓力而被推翻後。公民教育委員會一直在公民教育的範疇上,將國民教育分拆上市,不斷滲透擁護政權,洗腦和染紅的成份,企圖在教育上進行維穩工作。

    今次從自薦計劃中加入公民教育委員會的這兩位青年委員,更是政府的糖衣毒藥。政府希望在公關上包裝成青年人(用家)是有份認同和參與制定國民教育,並要塑造他們作為年青人在教育上的代言人,喬裝代表年青人,支持唱好中國和擁護政權作為公民教育的方向。

    在香港要繼續保留一個具批判性的教育,在教育現場上拒絕洗腦和盲目的愛國主義教育,恐怕是越來越困難了。

    #拒絕洗腦 #反對染紅

    (Photo Credit:明報)
    相關報道:http://std.stheadline.com/daily/news-content.php…

    👩🏻‍💻大家一齊做啲野,守住教育嘅底線🛡
    【染紅教材監察平台】
    提交染紅教材方法:
    <💻方法一:網上提交>
    https://goo.gl/9y6CfC
    <☎️方法二:WhatsApp提交>
    電話: 6173-3914(請註明出處、頁數以及教材對象等資料)
    ———————
    #月捐計劃 面對政府打壓,我們絕不懷憂喪志,如欲支持我們的社區運動、前途研究、議題倡議、公民抗命,請以網上月捐或支票郵遞:https://www.demosisto.hk/donation
    #加入眾志 香港眾志會繼續為民主自決奮鬥,我們希望有你加入成為義工:https://www.demosisto.hk/joinus

  • 明報染紅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8-30 12:29:25

    對現在十八歲的傷者Simon來說,2019年8月31日是人生中永不磨減的日期。三百六十五天前,列車停在太子站,他的後腦被打了三棍,血染紅了白色的熊貓襯衫,人頓時天旋地轉……

    「當時有衝突發生,我聽到車站響起警報聲,感到很驚慌。我走了去對面荃灣線往中環方向的列車,進去後,我將背囊放到椅子上,我站在背向車門的位置,檢查隨身物品。」他覆述那夜細節,仍是語速緊張,眉頭緊皺。

    「當時,我沒有留意到原來警察就在我身後,直到第一棍,打中了我的頭部。第二棍打下來,我就失平衡,整個人撞了去列車道門旁邊的凹位,跌了在地上。然後捱了第三棍,我回頭終於看得清,那是一班蒙面黑色制服的警員。」這個過程,他明明說了很多次,但是每一次重提舊事,還是猶有餘悸。

    他的頭部血流如注,血紅色很快沾滿他那件充滿稚氣的熊貓T-shirt,人有點模糊,乖乖地蹲在地上等待包紮,還傻氣地用手摸一摸後腦那股溫熱……

    「我不痛,但那一刻覺得很恐懼。」Simon當天是一位乘客,沒有手持武器,沒有豬嘴在身,甚至連黑衣也沒有穿,「為甚麼他要用這麼強烈的武力去對我呢?」這是他思考了整整一年也想不通的問題。

    最後他隨列車被送到油麻地站,並到廣華醫院受治理。九月二日是中六的開學日,Simon缺席了開學禮,他躲在醫院病床上,頭殼縫了十四針,他記得,護士每縫一針,他都緊緊捏着拳頭抵受着痛楚,「我那時只有十七歲,這些痛楚是不是應該由我承受?」

    一年間,那三棍如夢靨纏擾他多時,他卻發現無人受到追究。所以他決定提出民事訴訟,入稟區院向警務處處長民事索償,並希望向港鐵索取閉路電視片段,還8.31一個真相。

    律師估計程序冗長,需時甚久,大約需要六年,但Simon覺得「既然開始了就要做下去」:「這個訴訟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整個香港希望尋求公義的人。8.31打死人的所謂傳言存在太久,希望我們可以找到真相。」

    過去一年,Simon受傷,卻從未放棄學業。他咬緊牙關溫習,竭力考好DSE。最後,他如願考入中文大學。記者兩次聯招放榜均陪伴在側,完全感受到他即將成為大學生的興奮心情,若不是那一夜坐上那班恐怖列車,眼前小伙子應該只會會在乎中六Last Day用甚麼顏色筆簽名、和同學去哪兒Grad trip,而不是在法庭奔波、接受媒體訪問……

    他的鎮定讓人忘了,他只有十八歲。那是個青春懵懂的年紀,讀書考試是世界的全部,去玩會穿熊貓襯衫。而今天,他又和我們來到太子站,在月台上來來回回走了幾趟,血漬不在了,尖叫聲不在了,棍子不在了,但他幽幽地說,「無論過了多久,有些事是怎樣也抹不走,抹不走的。」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