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傷害我 但我不恨你
那天接受無性戀訪談的時候,想到一件往事。
2018年,他自殺走了以後,我變得跟他的室友很好。以前偶爾才會跟彼此說話,但在那之後很常約出來單獨聊天,或許是抱著「只有對方了解我遭受的衝擊跟恐懼」。
那個室友又菸又酒,當時在小七打工,常常下班後約我聊天,為了放鬆心情都會買酒喝...
你傷害我 但我不恨你
那天接受無性戀訪談的時候,想到一件往事。
2018年,他自殺走了以後,我變得跟他的室友很好。以前偶爾才會跟彼此說話,但在那之後很常約出來單獨聊天,或許是抱著「只有對方了解我遭受的衝擊跟恐懼」。
那個室友又菸又酒,當時在小七打工,常常下班後約我聊天,為了放鬆心情都會買酒喝。他會問我要不要喝,有時問我要不要也抽一根,我都說不要。他總笑說,我那麼酷的女生,抽起菸一定很帥。要我拿著點燃的菸給他拍個照,笑說真的好適合。
有次為了一些原因,元旦連假無法回家,身邊的人都回家了。心情鬱悶下去參加活動、散心轉移注意,結果反而心情更爛,直接被無視到淋漓盡致。中途離開,在路上傳訊息跟小組長說:我有事先走了。對方直到活動結束後才回覆我:喔沒發現妳走了。
心裡說不出的恨,打了好幾場太鼓,打得手很痛很痛,還是說不出的憤怒跟悲傷。幾乎要發作。不被愛、不被在乎、不被任何人放在心上的恐懼感,時時折磨著我,當事實證明了這點,我就特別難以呼吸。
隔天晚上,他又約我聊天了。終於有人想到我,願意跟我說話,我前去赴約。他照樣和我坐在學校後門的早餐店門口,邊喝酒邊跟我聊天。聊到凌晨四點的時候,他忽然對我說他想親我,可不可以。我感到一陣驚慌,說不行,他說但他很想,接著直接抓住我大力親吻。
我嚇得大力推開他,他又猛力抓住我再親了一次,親很久,很深,箝制我的力氣大得嚇人。他喝醉了,但我很清醒,我在這個過程中都很清醒。
就這樣親了好幾次以後,我沉默,他也似乎酒醒了一點點,小小聲對我說抱歉,對我說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喝醉了把我當男的,說他喝醉了都會想要亂親別人。
我說我非常討厭接吻,非常非常,就連對交往很久的另一半,我都需要心理建設才能接吻,但他卻硬要這麼做,我很困擾。
他說對不起。天亮了,我們所坐的早餐店門口開了,他說他真的很抱歉,拜託讓他請我吃早餐,真的對我很抱歉。我不開心地瞪他一眼,一邊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還能平靜地跟他吃早餐。
試著讓氣氛輕鬆,聊著剛好聊到過世的他,以前做的白癡事情,我一直都會提起他,從以前就是,真的太過要好,不想因為他離開就刻意不去談,即使有時自己都怕痛。
他沉默後說,不要提這個人啦,現在想到他還是很難過;到現在還是覺得,如果那時候早點回去,他就不會死了。吃完早餐,他騎車回家,我對他說了再見,目送他離開後才轉身回宿舍。
後來在班上遇到,他都會自動避開我,看起來非常尷尬。不再密我聊天,不再約我出來,不再跟我打招呼,甚至不再按我貼文的讚。
但我卻還是一點也不討厭他,甚至對他沒有一點負面情緒。為了不讓他被討厭,我甚至沒有告訴班上其他人這件事,更沒有告訴我們的共同好友,不想讓他被誤會。
即使他又菸又酒,喜歡半夜約人出來聊天;但相處後,我相信他是個好男生,溫柔細膩的男生,不該被大家誤會成變態。
比起這天晚上,我更記得那人死掉那天,我驚嚇過度,在房間外大哭,他慌張的摟住我,手指胡亂抹掉我的眼淚,說:不要哭,拜託不要哭,他會很自責。一邊這麼說的他卻也急促流淚。
我記得那人死掉後隔天晚上,我們被安排住在旅館,都因為驚嚇過度無法入睡,於是一起去附近的公園。在公園他對我說:雖然以前跟我不熟,但還是希望我不要因為這個打擊去死,他現在承受不住再有任何人去死。
他知道我跟Sinner很要好,他真的很抱歉,讓我一個那麼好的朋友死掉了,如果他早點回家就沒事了,真的對不起。為了補償我,他希望能成為以前Sinner陪伴我的角色,就算不能百分之百,但他不想要我一個人。
我對他說,一直以來因為Sinner狀況特別,我們生病的事情只讓對方知道,陪伴對方看醫生,傾聽對方。很多事我只讓他知道,也只有他理解,他也有很多秘密始終只有告訴我,現在什麼都沒了,我再也找不到那樣一個人了。也的確我到現在三年了,還是沒再在新的環境,遇到另一個讓我願意一樣對待他的男生朋友。
那晚他緊緊抱住我,把我的眼淚擦掉,對我說不要難過,他會好好陪著我,代替Sinner的份,我們都要好好活下去,以後遇到Sinner才有很多事情可以告訴他。
我記得的還有偵訊那天,我們同時在檢察官拿出Sinner屍體的照片時,同時別開眼神,忍著眼淚,同時感到非常的痛苦及恐懼。我們輪流抱著Sinner的姊姊,對姊姊說對不起,辛苦她從淡水跑來臺中,對不起我們沒有救到她的弟弟。我們三個人擁抱著不斷流淚,抱著愧疚跟痛苦跟恐懼。
我記得的事情太多了。我沒辦法討厭這個人。
隔年他忽然就休學了,我到他打工的小七,對他說:你還好嗎?為什麼忽然休學?他有些吃驚我忽然跟他說話,下意識回答:我沒事啊,沒事,我還在這邊打工不是嗎?
後來他去當兵了,再回來學校看我們的時候,我對他微笑打招呼,他愣了零點一秒,也對我微笑說好久不見,戴著遮住光頭的帽子,對我說再見。
我痛恨性騷擾之類的任何行為。但我始終沒有討厭過他,也沒辦法討厭。後來聽到他的幾個男生朋友聊天,說他每次喝醉都很愛亂親人,他們這些男生都被他親過,忍不住笑了。每次跟我聊天都喊我哥,結果是真心把我當男生的嗎?
-
我是放晴,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追蹤我
👉@just_write_and_live
#原創 #原創故事 #男生 #喝醉 #摯友 #自殺 #告別式 #再見 #休學 #當兵 #無性戀 #變態 #小七 #手寫 #手寫字
早餐店打工注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京都迷訪談計畫(12)-就這樣在京都讀書工作13年了。優雅低調的台灣女孩
今年年初因為疫情無法返京所訂下的京都迷訪談計畫,就這樣一路延宕發表,到這一篇,終於到了最終篇了,其實這系列的訪談文字,大部分在三月就都全部完成了,但是因為發懶,到了五月台灣疫情大爆發,天慌地亂的,就這樣都已經進入處暑過的九月了,終於要發表最後一篇,上次就曾經提過了,最後兩篇訪談,我會留給目前住在京都的台灣朋友,上次分享的是對日本傳統與藝術非常專研的厭世京都,最後一位,則是一位已經在京都13年,唸完碩博士論文,也在京都生活工作的低調美女haiyo。
認識haiyo也是因為粉絲團的關係,當時看到她讀的是京都的龍谷大學,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馬上就想到了京都雙壁的作家-萬城目學所寫的小說-鴨川荷爾摩,裡面四個進行荷爾摩比賽的京都大學,其中朱雀組,就是龍谷大學,後來,那陣子還到另一位台灣朋友,她說她準備要去立命館大學念博士,有沒有這麼巧呀,剛好都是鴨川荷爾摩的大學與隊伍,哈!
雖然和haiyo只是網路聯繫的朋友,但是感覺她是位很謙虛低調的女孩,她的博士是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感覺很專業,在她的文字裡,更能感受到她是個喜歡享受慢步調的人,真的好適合在京都,她有一年的時間,願意騎上40分鐘的腳踏車去上學,真是令人佩服不已。文章裡的許多問題,她也回答的非常詳盡,果然是做研究的高材生,介紹了很多京都的好店家與散步的地方,還有真正與京都人相處的事,透過haiyo在京都生活的眼光與推薦,或許大家可以進入更悠閒更緩慢的京都,她提到她的夢想是在京都買一間有緣側的老屋(誰不想呢,哈哈),非常期待,也祝她夢想成真,還是非常謝謝haiyo願意參加這個計畫,也期待日後能帶家人在京都與她相聚。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嗎?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您好,我叫haiyo,來到京都已經邁入第13年了。在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京都留學。在大學時學的是日文,但因為認為語言僅是一種溝通工具,使我想要利用這個工具再擁有屬於自己的專業。我在日本的碩博班念的是社會學,主要研究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報紙,社會學系在日本不算太冷門的科系,主要分一般社會學以及社會福祉兩種。而我念的新聞學也是包含一般社會學之內,與台灣的社會學系印象有很大的差異。在漫長的留學期間,一開始在日式餐廳打工,後來開始接觸口譯翻譯以及教學等工作。目前為日企正社員從事翻譯工作。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工作)的原因是甚麼?
其實我認識京都是透過一位曾來京都交換留學的大學同學,我記得她結束交換留學時,一邊拿著相機的照片,一邊跟我述說關於京都的美好,讓我對於這座古都有很好的印象。同學當初也笑笑地跟我說,以我這樣慢步調的個性,可能不適合東京大阪那種大城市,京都可能最適合我。沒想到因為這句話,我就待了13年。
311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吧!那時候家人也希望我回台灣,但是剛好同時博班也錄取了!雖然掙扎但還是想繼續學業。在外國生活的確會遇到很多挫折或是困難,比起求學上的困難,我覺得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比較多。
例如,租房子的時候仍是有不少房東不想租給外國人,要不然就是要日本國籍的連帶保證人,對於保證人還有許多職業年收等等的條件。除了保證人還要繳納預付房租,禮金押金以及火災保險等等,在日本搬一次家就需要花上25~30萬日幣。這個是比辛苦的地方。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或日常生活)嗎?
起床洗漱後開始泡咖啡做早餐。是的!日本沒有美而美也沒有永和豆漿那種早餐店,基本上早上都是自己煮。像我這樣慢步調的人,還是無法像一般日本人選擇不吃或是在便利商店抓個麵包飯糰果腹。目前即使已經成為社會人,我還是寧願早起兩小時慢慢地吃早餐享受早晨。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這題蠻難的。如果要說的話就是來京都的第一年,什麼都不太知道,聽留學生的學長姐說京都都是用腳踏車代步的。所以我就騎了一年腳踏車上學,單程就要40分鐘,至今想想真的十分青春。但也因如此,我比很多人知道京都的小路,沒有紅燈就可以一路向北或向南的捷徑。往往這種道路是樸實卻很有味道的。
以前有很長的時間在圖書館,常常都是唸到關門。有一次身心俱疲出了圖書館要騎車回家,停車場滿地的黃色銀杏葉,像是絨毛地毯一樣,非常的美。看著看著竟然不自覺流出淚來,可能是身心太累,突然看到這樣的美景,內心突然非常感動。現在想想真的蠻浮誇的。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我覺得是京都人的性格吧!我想大家都有聽過京都人很難相處,講話也不好好說,總是拐彎抹角的。我覺得這蠻真實的,也真真切切感覺到。因為在京都的時間長,同時期的留學生朋友也各自發展,目前我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以在地京都人為主。
這樣說吧!老京都人是無意識覺得優越於其他地區的人。這種與生俱來的優雅以及自信到現在還能感受到的。我與熟識的老京都人朋友曾聊過這個話題,我也蠻直接問說為什麼你們京都人這麼難相處?他笑著說,是啊!他也這麼覺得!他接著說,他從小被奶奶教導絕對不能給人帶來困惑以及麻煩。所以,即使是多年的鄰居,掃門前的地時也是絕對不能越界。這樣的教育之下,對於還不熟悉的友人更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是不失禮儀的作法。
這樣的想法是深植老京都人的生活,所以衍生出許多場面話。常見的例子如:京都人覺得你說話太過冗長,會說你這錶真好真漂亮。實際意思是請你注意時間。或是你在京都人家作客,京都人問你要不要吃茶泡飯?其實是想要讓你回家等等。
有人會說京都人陰陽怪氣,話都吞在肚子,不好好說。依我看來,這是他們慣用的一種表達方式吧!其實在熟識之後,京都人也是會付出真心來交往的。只是他們真的很慢熱很慢熱,到他們真心認同你的時候,這份友情也會長長久久。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櫻花跟楓葉的季節。比起其他城市,京都的櫻花與楓葉更有一種雅致。即使在京都多年,看過的櫻花楓葉太多太多,但還是在這兩個季節裡,讓我有一種「京都にいて良かった!(身在京都真好!)」的深刻感受。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騎腳踏車吧!京都市真的不大,若真的有時間我會建議可以租借電動腳踏車慢慢自己探險。京都最大的魅力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你會看到什麼風景。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街景,也會讓你感受到京都的美好。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我喜歡兩個區域,一是目前居住的四條烏丸區域。一是四條大宮周圍。烏丸區域大部分的人認為是銀行與辦公大樓的集中地,但其實也是祇園祭舉辦地點。周圍也有很多傳統產業的店鋪,可以享受在都會中感覺傳統的優雅。另一個區域是四條大宮,以前阪急電鐵還沒有烏丸跟河原町站時,四條大宮便是最終站,所以附近聚集了很多很道地的店家。很多都是觀光客比較難知道的在地店家,這個區域算是京都市中心的下町,所以其實對外國人都是蠻和善的。直到今天還是很常到這一帶與朋友聚餐。這裡很京都,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京都,而是很容易親近的京都。
訪談文章一樣非常長,haiyo因為回答的都很詳盡,也介紹很多好店與好地方,所以這裡就不全文貼出了,歡迎想看的朋友,繼續點留言的訪談文章詳讀喔!照片用了大家最想念的京都銀杏地毯,我想很多人都曾經被不經意遇見的銀杏與楓葉地毯打動過吧!
早餐店打工注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唸書唸到頭很昏,來寫一下廢文。
有一年考試考這題,我覺得相當有意思分享給大家,基本上就是要我們用質性研究的方法來分析下面這篇文章。但我覺得這篇文章本身就已經很有趣了,它談的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但是卻不經意的事情——你和巷口早餐店老闆娘的邂逅。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傳統早餐店裡面的員工通常是怎麼樣的組合?根據作者的觀察,大概可以分成下面三種:
—中年婦女
—外籍勞工
—寒暑假打工的學生(但通常做不久)
—前面中年婦女的小孩來幫忙
這篇文章指出一個很重要的現象:早餐店的工作時薪只有$115 ,還經常缺人徵求不到人手,因為年輕小伙子都寧可去便利商店打工也不願意早起,除此之外,早餐店忙的時候是真的超級忙,但在便利商店打工還可以偶爾刷一下手機。早餐店的工作,辛苦、又累、錢又少、還要早起,難怪徵不到人。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平常跟你住在同一棟樓的左鄰右舍你幾乎都不會跟他們講話,但只有早餐店阿姨知道你的火腿蛋裡面的蛋要半熟,甚至你只要經過跟她說「今天一樣」,她就會立刻幫你準備早點——可是你可能連「她右邊肩膀的陳年酸痛已經看了好幾家中醫都沒有起色」這件事情,完全一無所知,你只會在上班/上課的時候匆匆拿著你的需求就經過,下次見面,又是明天清晨,行程匆匆。只有在假日,你們才能夠寒暄上兩句,你才知道原來她家大寶今年剛上大學。
我們每天的日常,裡面都藏著許多的權力結構,像前面這一段文字的權力結構就來自於「消費者/商家」的權力結構,老闆娘需要記得你吃什麼,但你不需要記得她的宿疾,當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被化約成某一種買賣關係,我們就要打開不同的眼睛去看看,每天生活的論述和文字當中,是什麼樣的社會脈絡齒輪在推動著我們。
(比方說,你有注意到嗎,我用的文字是「老闆娘」。可是我完全沒有意識到,可能這家店的擁有者可能就是那個阿姨,為什麼我要叫她老闆娘,而不是叫她老闆?是誰規定一家店的擁有者一定是男性?)
書上說當我們在看文本的時候,要思考這個問題:「誰,在什麼情境下,說什麼,以及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帶著這個眼光去看最近電視上面的新聞、臉書推播給你的這些文字圖片,或許你對世界會有另外一種層次的理解。例如,最近流行的 #臉書觸及率下降流量不見 ,這代表推動這個時代的我們前進的,是什麼?
這篇文章可讀性相當高,隨著作者的文筆,你可以感覺到自己就像親身進入早餐店打工一樣,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心理諮商」會被詬病是「中產階級才可以消費得起」的一種醫療資源,但也有人指出這看起來像是「下鄉考察」,書寫的過程當中就隱含了權力的結構(你可以想像早餐店的老闆娘應該不會有時間去弄一個部落格寫她的工作經驗),但無論如何,文章本身提供了一種「用不同眼光看待日常」的觀點。
你今天吃早餐了嗎?經過早餐店的時候,跟早餐店阿姨打個招呼吧,說不定她會揉一揉酸澀的雙眼,終於看清楚你已經不是妹妹了,已經長成一個有智慧的人。
而且每天早上肚子還是會餓。
#早餐店 #早餐店阿姨 #早餐店阿姨都叫我帥哥
文章在這裡:https://reurl.cc/NXgNWq
早餐店打工注意 在 後宮爭寵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嬤多年前的花友呂姨姨也有一顆善良的心,因為她幫助浪貓引起阿嬤的注意,所以之前幫她送了奶茶
他為了感謝我,幫忙安置春夏秋冬四隻小虎斑,接小虎斑入宮之後,他立刻看到有人求救,接手剛開眼不久的星星、月亮、太陽三兄妹
怎知認養人緊急求援,布丁牛奶家族浩浩蕩蕩6隻,因為不忍心所以她硬著頭皮全帶回家
原本因為癌症結束了小生意,為了這些大胃王,早上一大早又去早餐店打工,然後再去上班,阿嬤心疼她,所以拜託師父幫忙安置兩隻,阿嬤接手兩隻,總算把這一大票布丁牛奶順利找到家
小月亮的媽媽原本想要認養布丁牛奶,因為家裡的寶貝比較多,所以阿嬤建議媽媽帶小一點的小月亮
新媽媽很有愛心,聽到阿嬤講呂姨姨的故事,來接小月亮的時候,也帶了聘禮主食罐,真的非常感謝
恭喜小月亮找到很棒的媽媽,阿嬤祝你幸福
#感謝美儀阿嬤協助家訪❤️
送養NO.136小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