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早療評估流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早療評估流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早療評估流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早療評估流程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王婉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簡化行政流程、強化跨系統介接,建立更完善的早療與特教服務! 最近,是各教育階段特教學生鑑定安置相當忙碌的時期,許多家長與特教老師,為了孩子的受教權益,四處奔波。 不過,許多家長反映,為了替孩子找到適合而且願意接納特殊兒的教育環境,過程中面臨各式各樣的阻礙,他們可能找過一間又一間學校,而各單位...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60的網紅顆顆 LM Record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桃園#免費#桃園親子館#親子館系列#網路預約 我們是每週都在煩惱,要帶孩子去哪裡放風、放電的父母,哈哈哈哈。 / 親子館系列真的是佛,不用錢預約、就可以進入,市政府的德政,真的是拯救多少父母啊。 「大園親子館」我覺得比較適合報名課程去上,但如果是自由活動的話,可能還不會走路爬爬時期還可以。 前...

  • 早療評估流程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30 12:00:27
    有 890 人按讚

    簡化行政流程、強化跨系統介接,建立更完善的早療與特教服務!
     
    最近,是各教育階段特教學生鑑定安置相當忙碌的時期,許多家長與特教老師,為了孩子的受教權益,四處奔波。
     
    不過,許多家長反映,為了替孩子找到適合而且願意接納特殊兒的教育環境,過程中面臨各式各樣的阻礙,他們可能找過一間又一間學校,而各單位之間繁瑣的行政流程,更讓家長們心力交瘁。
     
    特別是在學前階段,經評估有早療需求的孩子,他們可能即將進入幼兒園,或即將進入國民教育階段,家長不免擔心,孩子進入不同的環境後,能不能適應順利?
     
    要如何讓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跨系統之間的銜接更順利,以提供孩子及家長需要的資源及服務?都有賴各單位及專業人員之間的協力。
     
    其實,教育部去年 3 月,便請衛福部重新評估,並研議聯合評估報告資料授權共享的可能性,希望協助教育端入學鑑定評估的重要參考資料,並簡化目前的行政流程,來減輕家長反覆奔波的情形。
     
    如今,終於傳來了初步的好消息!
     
    我們聯絡了衛福部國健署,國健署表示,這部分將會在 5 月底介接給教育部,協助教育端未來在學前特教鑑定的過程,能夠更加順利。
     
    不過,學前特殊教育的需求評估,不僅僅是跨系統之間的介接而已。實務上,如何正確判讀聯合評估報告,並且思考醫療與教育之間對孩子的理解,更需要專業之間的合作,來減少判讀過程的困難與差異。
     
    除了參酌早療評估報告,了解孩子發展遲緩的樣態之外,也需要進一步了解孩子有無接受學前特教服務,並實際觀察孩子上課的狀況,和家長、幼兒園老師、學前巡迴老師等人員晤談,才能更全面地規劃孩子的個別教育計畫。
     
    系統介接只是其中一步,協助早療孩子順利銜接學前教育的過程,更涉及親職溝通及增能的課題,如何讓家長在相關專業的支援下,可以在平日例行的生活中,促進子女的練習與發展,也格外重要。
     
    因此,未來我也將持續敦促衛福部與教育部兩單位,希望能在政策規劃上投入更多的重視,真正以家庭為中心,共同建立更為完善的早療與特教服務!

  • 早療評估流程 在 孫老師的早療園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0 15:51:03
    有 67 人按讚

    今天來參加台中市兒童發展早期介入座談會,報告去年台中市委託的研究結果。透過這個研究我們建立了家庭服務流程指標,我們希望台中市的早療服務都能夠符合這個指標,讓早療服務能夠符合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這個流程指標有11項:
    1. 療育人員在開始療育之前會進行詳細的評估。
    2. 療育人員會詢問家長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表現
    3. 療育人員會邀請家長說出我對孩子接受早療的關切事項
    4. 療育人員會邀請家長一起討論為孩子設定療育目標
    5. 療育人員會尊重家長決定療育目標的優先順序
    6. 孩子接受療育時,療育人員會邀請家長一起參與討論
    7. 療育人員會詢問家長平常照顧孩子有哪些問題
    8. 療育人員會協助家長解決平常照顧孩子的問題
    9. 療育人員會鼓勵家長在家裡做得很棒的事情
    10. 療育人員會提供家長影片或書面的訊息,讓家長在家可以參考
    11. 療育人員會指導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協助孩子的發展

    透過這11項指標,我們希望能夠充權家長,讓家長能夠為孩子營造更多學習機會,進而達成良好的兒童成效與家庭成效。

    這個研究另一個重要的結果是發展了「台中早療服務家庭成效問卷」,用來檢核家庭服務的成效。這個問卷總共有五個面向,共17題,分別是

    因素一:了解兒童的發展與需求
    A1. 我知道有關小孩發展遲緩的診斷是什麼
    A2. 我知道小孩接受早療服務的原因為何
    A3. 我知道診斷或發展遲緩對小孩未來可能的影響(例如:相關的併發症、在照顧小孩上以及對於小孩未來的教育安排等方面。)
    A4. 我知道小孩目前的能力會做哪些事情,需要多少協助 (例如:能扶著助行器行走、提示下能理解指令等)
    A5. 我知道小孩目前的能力與同齡孩子的差距 (例如:平衡能力較差、語言表達等)

    因素二:知道如何協助兒童發展
    A6. 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協助小孩的發展
    A7. 我知道如何與小孩互動(例如:玩遊戲、說故事、選擇適合小孩的玩具、適時給予小孩鼓勵)

    因素三:能獲得合適的早療資源
    A8. 我知道如何獲得與決定小孩所需的教育服務(例如:巡迴輔導、教育安置、轉銜等)
    A9. 我知道如何獲得與決定小孩所需的醫療服務(例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等)
    A10. 我知道如何獲得與決定小孩所需的社政服務(例如:經濟補助、協助申請早療的資源等)
    A11. 有疑問時,我知道如何獲得專業人員的諮詢服務

    因素四:能與家人和其他人互動
    A12. 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家人的支持。
    A13. 照顧兒童的過程中,我跟我的家人互動良好。
    A14. 我和小孩可以自在地外出參與想要參加的活動,和他人互動良好。

    因素五:有信心擔任家長之角色
    A15. 我覺得我是一個稱職的父親或母親。
    A16. 我有信心可以協助小孩的發展與學習。
    A17. 我有信心可以把孩子照顧好。

    希望家長們也可以看看,您目前接受的早療服務是否符合我們建議的服務流程?是否有達成我們對於以家庭為中心的期待與想像呢?早療服務目前有達成我們希望的服務成效呢?

  • 早療評估流程 在 阿發的簡單幸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01 23:34:38
    有 22 人按讚

    晚餐時和老婆閒聊到一些事
    我忽然想起多年前寫的這篇碎碎唸
    這麼晚了我還想碎碎唸不寫稿
    明天可能換我被碎碎唸...
    *******
    ﹝早療經驗與教養心得﹞父母的心有多寬,子女的路就有多廣! /親子關係/婚姻家庭/夫妻相處
    最近帶著兒子,造訪以前他曾待過的幾處復健或早療單位,探訪曾協助過他,但已好一陣子未見的治療老師或志工老師們。

    有幾位治療老師或志工老師,很感慨的對我說,有些父母怎說都不願意配合,讓他們說到有些無力,甚至有的還態度很差…。而安真的很幸運,能遇到我們這樣的家人…。他們也很感動,能遇到我們這種能尊重他們的專業,與對他們心懷感謝的父母。

    之前也有不少醫護人員及治療老師,對我說過類似的狀況。甚至在新聞報導中,也不時可以看到現今不少醫護人員遇到的無奈。其實不只有醫護人員或治療老師,我有好幾位從事教職的老同學或好友,以及從事警察工作的朋友,也常遇到有人的態度,把他們當成了服務業甚至是僕人般….

    說到我們夫妻的心態,讓我又想起了多年前,兒子會固定前往的其中一處早療復健單位,曾發生的事:
    有回,某位我們沒接觸過的治療老師對一位有重度多重障礙子女的母親,因說話缺乏周嚴而太直白,深深刺傷了她的心。進而讓她認為,醫院的醫生及復健老師都忽視他的小孩,甚至憤怒的說她要化身成魔鬼,報復醫院所有相關的人。事情後來鬧得有些大,據說還驚動了醫院的上級單位。

    當時兒子的治療老師,請託我是否能幫她同事的忙,以同樣是家有接受早療子女的父母身份,安撫一下這位母親的心情…

    後來,我對這位母親寫了封信(她在某網站上也有留下,要化身成魔鬼報復的言論)。我先是表達了同樣是有位接受早療子女的父親,甚至自己之前還有兩位無緣的兒子,所以很能體會她的心情,也覺得那位治療老師是有些失言…。也大概說了一下,我帶兒子在三家大醫院多年來,評估的流程與各階段課程的安排…。

    然而,北風與太陽比賽脫下人外衣的故事,我想大家都聽過。我選擇了當太陽,能溫暖其他人的,他人也一定會願意且更樂意的伸手幫助你的小孩。也婉轉的問了她,若她和早療老師對調立場,或是平常,她會願意幫助如好友般的對象,還是幫助和她鬧得不可開交的對象呢?!...

    那即使她化身成魔鬼,是否又真能解決問題呢?!...無論小孩是否能不能進步,能不能熬過這關,但我相信他能得到的愛一定會比其他小孩還多,那他不是比別的小孩還幸福嗎?…(後來,又在不少人的安慰下,最後得以讓這位母親恢復理性的和院方溝通。據兒子的治療老師說,他們都感動與感謝,我寫給那位母親的信中內容。)

    我總覺得,無論是對醫護人員及治療老師,或是學校老師與警務人員,若不尊重他們的職業,甚至把他們當成服務業來看待,或許你會覺得表面很爽很風光,但最後,吃虧一定會是自己!

    我也覺得這個社會上不少人真病了,病的不是身體,而是心靈…
    另,
    父母的心有多寬,子女的路就有多廣!

    只是有感而〝發〞的碎碎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