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方言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方言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方言定義產品中有10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吳軒 Wu Xuan 手工皮包創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抄襲?模仿?侵權?不要偷換概念~~】 好好的為什麼要突然PO這篇文? 最近除了[刻在]這首歌抄襲風波外, 又陸續有不同領域的作者被爆出疑似有該情況, 最大的就屬某LINE插畫貼圖的事件。 因為當事人可能的抄襲對象,是美國動漫公司, 所以就有某爆料人FB的PO文中(好像其他人在Dcar...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家語言發展法》自2019年總統公布施行,今年是施行後第一階段要交初步成績單相當重要的一年。上個月總質詢教育及文化組,我向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文化部李永得部長、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質詢相關法規進度。而今天我來到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向教育部潘部長深入了解有關教育部部屬社教機構本土語言多元化以及本土語言課綱書...
「方言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方言定義 在 佬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方言定義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方言定義 在 澤口 実歩 (読売テレビアナウンサー)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方言定義 在 吳軒 Wu Xuan 手工皮包創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方言定義 在 瞿友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方言定義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方言定義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方言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方言定義 在 你好嘢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方言定義 在 佬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09 15:06:14
以前的香港,有城市人、水上人和圍村人。現在的香港,大家似乎比較喜歡講港島人、九龍人和新界人。 圍村人水上人是獨立的族群,有自己的方言、習俗和居住地方,但現在的港九新界人分類,卻比較像是一種impression。 大概的印象,是港島人比較有錢矜貴,九龍人比較市井street-smart。而新界人,...
方言定義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15 05:52:39
【@girlstyle.mag】母因女友「唔識揸筷子」出手怒摑調教! . 小時候常常聽到老一輩說從小要學會揸筷子,不然將來就會失禮人前。到後來發現身邊每個人揸筷子的手法都各有不同,其實只要能夠順利進食就可。近日,就有位港男在網上大呻自己媽媽和女友因為揸筷子手法而起爭執,自己更慘成中間人非常無奈! ....
方言定義 在 澤口 実歩 (読売テレビアナウンサー)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03 13:03:02
YouTubeで、 虎谷アナ(青森出身)vs澤口(岩手出身) 方言対決しました〜💪 どちらが"めんこい"方言で愛の告白をできるか! ジャッジしたのは岩原アナ(高知出身)🐟 虎谷アナの津軽弁はさすがでした🤣 わたしは「盛岡弁」! わたしは両親が共働きで、 おばあちゃんっ子👵でした。 祖母の濃〜〜〜い...
-
方言定義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16 08:00:21《國家語言發展法》自2019年總統公布施行,今年是施行後第一階段要交初步成績單相當重要的一年。上個月總質詢教育及文化組,我向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文化部李永得部長、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質詢相關法規進度。而今天我來到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向教育部潘部長深入了解有關教育部部屬社教機構本土語言多元化以及本土語言課綱書面語名稱。
本土語言多元化友善環境
去年暑假期間辦公室接到民眾陳情,表示教育部部屬機構部分展覽僅只提供華語服務,專業用語部分也無法全然使用台語解說。為了解實際情形,辦公室隨即發便簽向教育部了解情況。據教育部回覆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場館主要以華語、英語、日語,以及縱使有提有供台語,但卻不見有民眾預約。
我希望教育部能主動調查了解,若有設置這類的服務,當然要好好宣傳讓大眾知道有提供本土語言導覽,若真的沒有設置此類服務,那就著手補強。並且,有機會提供資源後,我希望在「品質」上能有所要求,期望未來導覽因地制宜可以逐步做到全台語、全客語、全原住民語。專業領域用語在以前是沒有機會被創造,不是沒有詞彙,這就是所謂語言「現代化、專業化」,期望語言發展的路上持續與時俱進研究和發展。
讓台語成為台語
此外,我在今年 3 月 23 日總質詢時間有限,沒有機會來得及向潘部長追蹤去年 10 月在委員會質詢有關「台語不是閩南語」,那時部長回應表示各部會名字要一致。今年 1 月文化部表態擬規劃書面語 為「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語」,因此這次就本土語課綱和母語教材課本的書面語使用,來跟部長做討論。
在此我想給語教育部潘部長肯定,感謝部長正向表態,當國家語言發展報告針對語言種類定義公告之後,教育部相關本土語言書面名稱一定會讓它一致化。
《國家語言發展法》施行兩年,但我們在中央部會相關網站和課本,還是會看到過去中國國民黨政府打壓台灣母語的用詞遺毒,把台灣母語稱之為「方言」,實在非常可惜。希望今年在語言名稱書面語定義公告出來,逐一對名稱用語盤點並修正。
台灣本土語言相關議題我會繼續追蹤及關心,期望中央部會上下確立實踐的決心,共同打造台灣本土語言的友善環境。
所以,這次我特別要求教育部:
1. 中央先行示範規劃多語言友善環境,帶動地方社教場館,培養全台語、全客語、全原住民語之導覽內容
2. 部屬場館機構本土語言多元語言友善空間「常態化」,並多加積極宣傳。
3. 教育部為《國家語言發展法》教育主管機關,應積極改正「閩南語」及「方言」一詞。
4. 十二年國教111學年度上路前,本土語文課綱教材課本積極處理「書面語」,不再使用閩南語稱呼。
2021-03-31,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教育部 潘文忠部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
方言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17 08:07:47本集主題:「量販解密:愛買、大潤發、家樂福,20年資歷專業達人,完全破解量販店讓人狂掃貨的暢銷祕密」介紹
訪問作者: 何默真 (Margery Ho)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想買這個,最後卻買了那個?
為什麼這東西我不需要,看一看還是拿起來?
早就列了購物清單,手推車為何越來越滿?
其實……這中間都有人動了手腳!
身在臺灣,幾乎人人都去過量販店;
乾淨明亮的空間、井然有序的陳列、物美價廉的商品,
光是推著購物車行走其間,就令人有種幸福的錯覺。
沒錯,這就是大賣場讓你不知不覺越買越多的祕密之一。
目的就是要你甘願掏錢,還慶幸自己撿了便宜!
不說你不知道,量販賣場的每個安排都有邏輯。
從來沒注意過?因為你總是:
►被俗擱大碗的價格迷惑→不買不行!
►被限量超低價商品吸引→我還不買爆!
►都特地跑一趟了,手推車還很空→沒裝滿太可惜,再買一點!
►貨架塞滿商品,走道綿延不絕→前面還有好東西,過去看看!
►蔬果鮮豔繽紛、魚蝦閃閃發光→不管什麼都給我來一點!
本書作者何默真,曾先後任職於臺灣三大量販店;
從愛買基層員工做起,當過大潤發客服、行銷,最終出任家樂福全國公關經理。
她同時也是全臺能見度最高、資歷最雄厚的零售業公關;
於業界任職期間,平均一年的新聞露出超過700次;
超過20年的工作資歷,讓她得以潛身於量販現場,一窺商品暢銷的祕密。
★量販店究竟有什麼魔力?讓人走進去就買不停?
征戰業界20年的量販女王何默真,以職涯經歷精準解密,
大賣場裡各種讓商品周轉更快、顧客搶著買、客單價更高的做法。
她說:「顧客不愛被打擾,卻渴望被引導。」為此,
她曾大量下單祭出破盤價,並複製傳統市場的叫賣聲,短短一天就讓高麗菜多賣10倍;
也曾徹底研究泡麵口味、細讀銷售報表,找出真正暢銷的品項;
甚至為了擴大貨架陳列(且不必整天忙著補貨),不惜槓上直屬主管。
而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客訴,何默真卻視為把過路客變常客的大好機會。例如:
賣場鄰居抗議噪音,她挺著孕肚登門調停;過年期間來客暴增,她預先安排上百個車位。
碰上電視機自燃、美國瘦肉精牛肉、三鹿毒奶粉等黑心事件,她一樣沒在怕,
危機處理得當、後續回饋夠誠意,你就會更離不開——這些,也是量販店默默在做的事。
本書集結了何默真從賣場基層做起,
一路升遷至公司核心的職場觀察與銷售心法,
透過她的敏銳觀察與詳實敘述,
徹底解密量販店逆勢操作、長年熱銷的關鍵祕密。
★女王帶逛:行家帶你找門路,這樣買才真便宜:
►大賣場的購物氛圍心理學:氣味、燈光、空間都有學問?
►何時進賣場,才能買到最新鮮的生鮮食品?
►什麼是真買一送一?什麼是假買一送一?
►特價檔期怎麼來的?哪些東西在量販店買反而貴?
►即期品的定義是什麼?除了日期外,還應該注意什麼?
本書帶領你跳脫消費者身分,改從量販員工視角,
看見賣場人員、客服、行銷、公關等多面向的操作。
回過神來,你會發現過去自己竟如此無知,
就這樣毫無防備地走進量販店的各種精心安排!
換句話說,讀完這本書,
你會更清楚自己是怎麼在量販賣場中招的!
作者簡介:何默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企業管理碩士。1997年進入量販界,職涯歷經全臺三大量販店:愛買3年半、大潤發10年半、家樂福7年,資歷超過20年。從基層生鮮管理起步,經歷雜貨、客服等單位;2003年從賣場進入總公司工作,負責全臺行銷與對外公關、外商公司管理核心職務,並出任全國公關經理。堪稱全臺灣能見度最高、資歷最雄厚、處理過最多食安危機的零售業公關。
作者粉絲頁: 何默真 粉絲團
出版社粉絲頁: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方言定義 在 你好嘢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1-22 17:07:10關注我哋?:https://bit.ly/34bU786
廣州咁好玩?:https://bit.ly/2RFChaN
更多街訪?:https://bit.ly/2E5JclF
【好嘢走出去】今年八月,我哋大佬走咗去雲南紅河州
你好嘢又走出廣州了,去采風?去食嘢?定係去……
大佬的一點小啰嗦:
回想我們,在忙碌的紛紛擾擾的都市構建自己的生活。當我們說出我是(xx地方)的人的時候,所攜帶的印記是什麼?那些曾經孕育了成長和一直滋養著靈魂的元素是什麼?
電影《尋夢環遊記》裡關於死亡的定義: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悄然離去;
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就真正的死去,整個宇宙都不再和你有關。
不禁思考,人對於“故鄉”的認同歸屬是否也有三級
第一級我們離開了“故鄉”地方
第二級我們忘記了“故鄉”語言
第三級我們不再認為自己是“xx地方”的人
最後,“我們”成了新地方的人,不再歸屬於“故鄉”。
語言,文化,是我們屬於一個地方,一個“故鄉”的記憶,這些東西還在,我們的歸屬就還在,語言沒了,歸屬基本就消散不遠了。
這就是我們堅持做粵語傳播推廣的意義所在吧。
方言定義 在 吳軒 Wu Xuan 手工皮包創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抄襲?模仿?侵權?不要偷換概念~~】
好好的為什麼要突然PO這篇文?
最近除了[刻在]這首歌抄襲風波外,
又陸續有不同領域的作者被爆出疑似有該情況,
最大的就屬某LINE插畫貼圖的事件。
因為當事人可能的抄襲對象,是美國動漫公司,
所以就有某爆料人FB的PO文中(好像其他人在Dcard也有)
用我的事件來舉例,說迪士尼對侵權有多嚴~~~
我也是朋友剛剛跑來貼給我看才知道。
-
-
對一個創作者或設計師來說,
被指控、影射「抄襲」是很嚴重的指控、恥辱。
你說我史迪奇包「侵權」OK呀,
但你在罵的人他是「抄襲」耶?
乾我屁事啊XD?
不過我相信該PO文者對我並沒有惡意,
或者只是對「抄襲、模仿、侵權」的定義不是那麼明確。
並且他發文針對的對象與事件也不是我,
應該只是剛好PO文時拿我來舉例而已~~
但我覺得擺在一起討論,難免容易被聯想、劃上等號,
所以想想還是要來解釋一下這個概念,
並且做為跟迪士尼打過交道的老前輩(被打),
來順便跟大家科普一下XD
(該文章我貼在留言處)
-
-
首先,「抄襲」、「模仿」、「侵權」
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我們一個個說:
.
.
.
「抄襲(plagiarism)」
像是論文發表抄襲、歌曲旋律抄襲、服裝設計的抄襲等等。
看到人家作品的手法技術、核心概念的成功,
或者是其商業模式、產品的市場反應很好。
就偷偷摸摸的、換湯不換藥的搬來用,以謀求更大的利益。
並且最好不要被人發現。(重點)
比較接近於「剽竊」,是一種在職業上比較不道德的挪用,
所以「抄襲」這個詞,通常是比較貶意的。
更甚者,像是喬X體育這種,
LOGO故意搞得很像,讓想買NIKE的人買到他們的東西,
這也是比較接近抄襲的定義,或者我們會叫他「山寨」XD。
-
-
-
「模仿(imitate、mimic)」則是中性的詞語。
例如最近有個網路主播模仿柯文哲唱歌,
(請搜尋:柯文哲 105度 真的超像XDDDD笑死)
或是媽媽做HelloKitty的菜色讓女兒帶便當、
萬聖節扮成無臉男、Cosplay成海賊王拍照等。
你不會覺得這些東西很不妥、很丟臉,甚至可能自己都曾做過,
因為這就是一種廣義上的「二創」。
也就是把他人既有的作品當作主題元素,
用不同形式的作品去延伸、表現出來。
前提是大家都知道你的東西從何而來,
所以大家看你的角度也跟抄襲完全不同,
抄襲時會很怕被抓到,還要遮遮掩掩欲蓋彌彰;
但模仿時(或者說二創時)卻是完全相反,
你模仿的越像,或者在其基礎上融入自己創意,
反而代表你越有才華。
就像你也不會說陳漢典在抄襲DJ Dennis吧?
(他就是故意要模仿啊,他還怕你不知道他在模仿誰勒~)
不然《貓》劇的演員就是在抄襲一隻貓了。
-
-
-
所以,同樣都是學火影忍者:
『大量將該動漫角色,融入自己的插圖創作,還出馬克杯、滑鼠墊、LINE貼圖等周邊,說我這是"台影忍者"。』
v.s.
『學火影忍者雙手擺後面跑步,大喊:「我是佐助!!」然後還用手裡劍扔你。』
你覺得,兩者的意義會是相同的嗎?
何者是抄襲?何者是模仿呢?
-
-
-
好,上面兩個搞定了。
至於第三個「侵權」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喔。
侵權是種比較偏向法律上的用詞,
跟抄襲、模仿可以並存,也可以完全無關。
例如你走在路上拍人家臉,拿去做商業用途,
不是抄襲,也沒模仿,
可是侵犯了肖像權,那他可以告你,
這種東西就叫「侵權」。
而在法律上要認定是否侵權,
是看既定的事實,而不是你大眾的觀感。(重點喔)
所以很多山寨貨,一看就知道他是在抄襲某某某,你知我知大家知,
但他一定侵權嗎?不一定。
他可以巧妙的避開LOGO、註冊過的印花、或者專利,
再硬坳說:這好像有點像,但還是不一樣啊!
這會讓受害品牌很難在法庭上舉證指控他侵權。

所以極端來說,
即使律師主張:「作品沒有明確的侵權事實。」
也不代表,你沒有抄襲的意圖或行為。
(可能只你抄得有技巧,沒讓人抓到把柄罷了)
反之,判決說:「作品有明確的侵權。」
也不等於你就有抄襲、或剽竊了人家概念來用。
例如你在Youtube上cover別人歌曲,
可能尚未跟原作、唱片公司、詞曲創作人談好版權問題;
或者你做電影懶人包解說影片,節錄原作大量的影音素材等等。
這些行為都可能有侵權疑慮,
但跟「抄襲」這件事其實比較無關。
以古X莫來舉例,
大家可能說他侵權,但你見過有誰說他是抄襲的?
事實上,他侵權的方式也是侵的挺「原創」的,
都是別人在抄襲他XDDD
(畢竟這種詼諧、嘲弄式的電影解說,他可能是最早出來做的)
所以,以上就是「侵權」與「抄襲」的不同。
-
-
-
P.S.我當時在事務所與兩個律師聊了一下午,
幾乎把抄襲、版權相關的問題能問的都問了,
我想我的轉述的說法,應該是有說服力的吧XD
(只差請律師們來背書ㄌ,但感覺要錢ㄟ==)
-
-
-
好,最後給新朋友補充我與迪士尼的懶人包:
去年我用"史迪奇"與"鴨嘴獸泰瑞"做了兩個造型皮包,
我當初覺得作品的觀賞性應該很強,
並且要把2D的圖像,用皮革這種平面素材,去做成3D的包款,
還要把精品流行皮包,做成卡通風格,
這是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的事。
不但要能做得出來、還要夠像、神韻到位。
光是那個超大耳朵,要怎麼做才能不垂下來,我就搞了非常久,
我只能說,我最後成品那是真的像。
(我無法貼圖或影片,自己GOOGLE吧)
作品做好後我就PO到FB跟Youtube給大家看。
(影片沒開營利,作品也沒販售、也沒用它來教學。)
然而後來過沒幾個月,
迪士尼的律師就發函過來,說這樣是侵權請我配合下架。
即使我沒有營利行為、自己也下了很多苦心,
可是在「未經原作、或版權持有者的同意下」,
的確就是有侵權疑慮嘛~~
畢竟,這個作品會受到大家喜歡,
很大程度上,的確沾了他們的光,
佔人家便宜,還跟他們上法院輸贏,也太荒謬ㄌㄅ?
所以最後我們就和談收場,算是皆大歡喜。
-
-
-
那我想解釋的就是:單就迪士尼事件來講,
確實有嚴重的侵權嫌疑,
但我的模式跟「抄襲」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把皮革換成紙筆,史迪奇換成蠟筆小新,
想像我拿紙筆畫好一張圖後,然後拿給你說:
「你看我畫ㄌ蠟筆小新。很像吧?」
……這哪門子抄襲XD
所以,請不要把這兩種概念混唯一談啊~
我可不想被扣一個抄襲的帽子啊,很冤啊~~
-
-
-
這一年來,我繼續做我的事,其實這事也沒再拿出來講過,
因為事情始末就很單純:
雙方當時透過律師聯繫,我也覺得對方言之有理,
接著我就發聲明解釋,隨後把東西下架了~
迪士尼既沒告我、也很友善,大家積極處理、握手言和。
雖然說有些公司鼓勵二創,支持Cosplay、同人誌這類作品,
例如前陣子網路上各種作品洗版的「天竺鼠車車」,
網路上一堆有用羊毛氈、用保麗龍、
甚至還有把整台車包住的作品。
我也有朋友去問過,
他們官方對於二創的態度就是樂見其成,
因為這也是間接幫他們作品宣傳。
但迪士尼這種量級的企業,自有他們的考量,
(他們哪缺你那點小流量haha)
捍衛企業價值也好、角色形象也好,
人家不想要你二創,我們該做的就是尊重~
哪有什麼好坳的?
甚至至今我都覺得他們有大企業風範,
不會跟你鑽牛角尖,或借題發揮、獅子大開口、提出不合理要求,
他就是適度的警告,只要你能理解配合,
他願意點到為止,也捍衛了他們企業的立場。
我自己學到一課,也拍成影片跟大家分享這件事,
這樣事情就落幕了,皆大歡喜,不是很好嗎?
我的態度在當時的影片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
關鍵字就是:不要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
有興趣的自己看,就這樣xd
https://youtu.be/fSlg70JjHyc
-
-
-
P.S.
大家都看過的泰國創作者Lowcostcosplay 低成本Cosplay
同樣都是二創,
差別在我用牛皮創作、他則是用自己的肚皮haha
他的取材對象就比較高招,
他去模仿鬼滅之刃、模仿海賊王、甚至模仿金正恩,
但他才不會自找麻煩,去惹你爺爺迪士尼或任天堂XD
你各位趕快學起來!
-
-
-
最後,該篇PO文所提到的LINE貼圖抄襲事件,
我不是他們的粉絲,也沒特別關注這件事,
所以也沒啥好評論的,
我只想說:想想怎樣是最好的結果,該幹嘛就幹嘛吧XD
方言定義 在 瞿友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895年電影發明,一百多年來,創作者前仆後繼努力創作各種類型,尋找故事,想方設法創新,但還是最終有些故事情節會重複發生,有人戀愛、有人歷經生死、有人爬山,有人潛水,大家應該也是每日三餐,沒有改變,畢竟存在在這個世界上,所聽所聞感染著我們,我們於是創造了一個共情的社會,有時也互相影響著。
後來,我仔細想過,穿衣服都可能不小心撞衫,創新一個故事,如果想要與眾不同,就該回歸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那細微之處,那不同的情感,和你即將説的故事結合,就會產生化學變化,其表達有所不同,而有了創新的可能。
今天冒出了憲哥這則新聞⋯⋯
討論到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本來沒有想理會,因為這個世界偏頗的觀點本來就很多,説越多真相未必會更淸楚,而且眼觀世界,該關心的事情本不該停留在此,但是瀏覽新聞之外,居然看到同行有些朋友,甚至我的師長也都開始認為似有相近,甚至冠上抄襲,批判不齒,看了覺得原來片面之詞影響如此之大,我想我好像是不是能説些什麼事實給大家知道,並非想對抗質疑的言論,只是想忠實呈現另一種聲音,也覺得盧廣仲無端承受這些,更是沒來由的無辜,歌既非他填詞譜曲,也非他製作,他只是位演唱者,代表團隊去領了這個奬,也非他個人,不是嗎?
對於電影創作,既然都有可能不小心和別人雷同,那如何忠實地將自己獨特的情感和生活經驗貫入,尋找創新的可能,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事。
歌曲不也是這樣嗎?一首歌從Demo開始,詞曲、編曲、製作、演唱者好幾關的調整,每個人都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感情去加注在其中,才出現現在的版本,更不要説這首歌Demo剛出來到現在,身為電影監製的我,還不停退回去請他們修改每一個環節,才呈現出如今的樣子,好不好聽,見仁見智,這部分交流討論,甚至説哪段相近,都該謝謝並尊重評論者,但是冠上「抄襲」我真的覺得是欲加之罪,就智慧財產權的法律層面也已經觸法,這何等嚴重?如果任一方言論,一句話抹煞所有人拚死拚活的努力,這我真的也覺得這樣是對的?是好的嗎?明明每個人都想創新,創作出最好的東西,卻被説成像是翻出樂譜,一個一個音符複製貼上的小偷,情何以堪?
我不確定作曲老師有沒有受到那首西洋老歌的影響,至少我知道每位創作老師在其中來回的不停嚐試,推翻,再創作,早已修改了不知道多少版本,而這些日子從來沒有人談到這首西洋老歌,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想師法、模擬或抄襲經典西洋老歌的任何一部份,各位試想,有需要有必要嗎?創作老師真的有江郎才盡必須挖出經典歌其中一段,才能完成這首歌,更何況這首歌未來會給很多人聽到,躲藏不了,被指涉嫌抄襲,未來還怎麼創作下去?一句話這樣傷害創作者,適合嗎?
回憶之前努力的過程,這首歌從我第一次聽到,到最後完成,我們所有人來來回回不停修改,努力了至少三個月,才完成了這一首可以感動我們自己的歌曲。
情感是會傳染的,因為我們每位為這首歌付出的人,都是用盡所有的情感,或許這也是最後它才能感動這麼多人,造成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傳唱的原因,難道全世界喜歡這首歌的人,都是年輕到沒有聽過Reality ?或是大家都看到國王穿新衣,閉口不談或睜眼説瞎話?真的適合一句話定義一件事,用強硬的批判傷害一群努力的人?甚至斷定評審專業,整個音樂圈向下沉淪?抱歉,有點難認同這是一位愛音樂的前輩的建言。
很抱歉這段發言不是針對憲哥,只是認為我們看一件事情,真的不能用自己的觀點,就必須強迫所有人接受,甚至用誇張的話語去影響別人,希望我的這段話,有努力做到客觀平靜,講理分析,謝謝大家。
🌼以上言論僅是我個人感想,沒和任何人討論過🌼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以下是借 噓!星聞 的整理對照,供大家參考,沒有質疑或評論這篇報導之意😂謝謝🙏
方言定義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好書分享:文化史/藝術《震撼世界的海報》】
「注目最高的微縮人類史,流傳最廣的當代文化冊,
全世界最權威的海報聖經,絕世經典一次收藏」
我原本想讚美《震撼世界的海報》一書如同一盒琳瑯滿目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將嘗到哪種口味?卻猛然想起阿甘說過這句話了,我們讀書少沒關係,但萬萬不能拾人牙慧,何況「永遠不知道將嘗到哪種口味」隱約有種威脅警告感,就像你食用《哈利波特》裡的柏蒂全口味豆時,有可能不幸吃到耳屎或鼻屎口味。
《震撼世界的海報》吸引人之處在於第一個:它很貴。第二個:為了詳實紀錄四百年來的經典海報,全書以全彩印刷,編排精美,精彩紛呈各式各樣耀眼奪目的美麗畫報,打開本書就像……就像打開一盒土耳其軟糖(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嗎!?),粉的是玫瑰露摻了石榴汁,散發軟糯甜香;綠的是檸檬霜裹了開心果,咬下去滿口芬芳;褐的是浸泡在蘭姆酒中的黑李乾,酸苦帶甜是大人的味道。
最最重要的,作者科林.薩爾特爾是英國著名歷史作家,擅長以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的筆法說故事,他以時間為經、文化為緯,波瀾壯闊地鋪陳海報藝術在歷史中舉足輕重之地位。其涉及的領域不僅限於商業廣告,亦涵蓋政治、公衛、社科、影視娛樂,流行文化等,遞予設計師一張紙、一支筆,他可以給你全世界,海報的影響力無遠弗屆。
本書以綜論開頭,先談海報的定義及功用,簡言之,無論是饒富心思的細膩布局或極簡主義視覺風格,作為傳遞訊息的載體,海報從頭到腳都在呼喊著:「看我!看我!」只要它能映入目標群眾眼簾,或淺或深地在腦中烙下印記,便達成使命。
接續談海報演變史,最早的海報起源於美國西部拓荒時期之「懸賞海報」,就像漫畫《海賊王》中懸賞魯夫一行人的通緝令,早期海報大多是為了政府服務,作為政治宣傳、區別敵我,以及鼓舞士氣的利器。
海報商業化得益於印刷技術大幅進步,在生產速度快、印製成本低的情況下,廣告主樂於運用海報推銷產品,在缺乏電視、網路的年代,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藝術家甚至進一步賦予海報藝術價值,例如羅特列克(Toulouse Lautrec)和慕夏(Alfons Maria Mucha)都是大受歡迎的設計家,如果你看過慕夏展,應該對那些構圖華美,滿溢情緒張力之新藝術風格作品愛不釋手,舉凡香檳、餅乾或腳踏車,只要是慕夏畫的,都給我來一打!!
書中也敘述知名海報背後不為人知的巧思與故事,例如電影《大白鯊》的海報採用原著小說封面,然為了強化戲劇張力,吸引觀眾走進戲院,大白鯊的牙齒比原畫更鋒利更繁多更雜亂(到這把年紀才長智齒),也拉近大白鯊和泳客的距離(是物理上的距離,不是心與心的距離),讓觀眾一眼便感受到潛藏在水面下的恐懼。
而音樂劇《貓》的海報在一片漆黑中,以兩只昏黃貓眼綻放暗光,光暈圍繞著翩翩起舞的舞者,劇名亦從"Practical Cats"縮短為"Cat",簡潔有力地呼喚觀眾:「快來看就對了!」
在你目前為止的生命中,或許沒遇到幾個印象深刻的對象(這經驗我可多了),但必定見過一張難以磨滅記憶痕跡的海報,可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頂著高帽,高舉手指說"I WANT YOU"的山姆大叔;抑或電影《美國心玫瑰情》一朵艷紅玫瑰枕臥女性肚臍眼兒;有可能你房間牆壁上仍張貼著布魯克•雪德絲(Brooke Shields)為CK拍攝的牛仔褲廣告,那句「我和我的Calvin牛仔褲中間,什麼都沒有」引發巨大爭議,且讓Calvin Klein爆紅。海報在無聲無息間,悄悄闖入人類生命,當你突然驚覺,糾葛已深,早已無法分離。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兩本』《震撼世界的海報:全球最具權威性、煽動性、開創性的海報聖經, 見證歷史、改變世界,描繪未來》,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海報/廣告/標語?例如:
「《震撼世界的海報》:小學牆上的反共海報保密防諜,人人有責(暴露年紀)」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8/28(六)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8/29(日)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震撼世界的海報 #全球最具權威性煽動性開創性的海報聖經 #見證歷史改變世界描繪未來 #100PostersThatChangedtheWorld #科林薩爾特爾 #ColinSalter #英國著名歷史作家 #方言文化 #文化潮流 #視覺設計 #訊息傳遞 #人文史地 #藝術 #流行 #全彩印刷
📖博客來:https://bit.ly/38erw6h
📖城邦:https://bit.ly/3kcikVO
📖誠品:https://bit.ly/2WlZ2W7
📖金石堂:https://bit.ly/3z8lXSS
📖讀冊:https://bit.ly/3jblC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