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聞台可信度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聞台可信度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聞台可信度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聞台可信度排名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郭岱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去年(2019 年)的尾聲,因為追起 Netflix ,狂看韓劇《請回答 1997 》。 劇情從主人翁們辦在 2012 年的同學會開始,回溯到 1997 那一年。主角徐仁國和鄭恩地兩人合唱的主題曲《 All for You 》,好聽到爆炸! 他們回溯起 1997 那一年,青澀的高中生活,準備著要...

  • 新聞台可信度排名 在 郭岱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23 11:48:58
    有 68 人按讚

    去年(2019 年)的尾聲,因為追起 Netflix ,狂看韓劇《請回答 1997 》。 劇情從主人翁們辦在 2012 年的同學會開始,回溯到 1997 那一年。主角徐仁國和鄭恩地兩人合唱的主題曲《 All for You 》,好聽到爆炸!

    他們回溯起 1997 那一年,青澀的高中生活,準備著要考大學,追夢也追星。那時,韓國當紅的偶像是 H.O.T 跟水晶男孩。

    我也試著回憶 1997的台灣,我還是國中生,搖滾樂團五月天,在 1997 年的 3 月 29 日成軍,白曉燕被綁架,香港爆發禽流感。 7 月,香港移交,年底,中華民國第 13 屆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第一次取得過半縣市長席次。總統是李登輝,他今年初則自人生舞台,下台一鞠躬。

    接著,跨入了21世紀。千禧年沒有迎來世界末日,我們持續往前進, 2002 年,教育部廢除聯考,改成多元入學方案,我就是大學指定考科(簡稱指考)的首屆白老鼠。後來選填志願,進入政治大學新聞系( 66 級)就讀,我的學號是 91401035 , 意思是民國 91 入學,401 是新聞系的系所代碼, 402 、 403 是廣電系跟廣告系。現在,傳播學院的學生,大一、大二不分系,跟媒體現況一樣,數位大匯流,誰也沒想到,新聞自由的台灣,卻先後關了東森 S 台跟中天新聞台。

    那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芝加哥》,是我很喜歡的歌舞片,影帝艾德里安布洛迪才 29 歲,是奧斯卡史上最年輕的最佳男主角。台灣廣播金鐘獎,那年的主持人之一阿國哥,洪宗適,因吸毒上了媒體版面。電視金鐘獎沒有主持人,紅毯則由 #艾迪昇 的師兄姐,曲艾玲、蔣偉文擔綱。很巧的是,去年感恩節時,竟也品嘗到,1997年金鐘女配角得主潔玫姐,烤的可麗露與蛋糕。

    至於金曲獎,周杰倫第二張個人專輯《范特西》獲包括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在內等 5 項大獎,但男演唱人獎項,敗給了我堂姊的偶像哈林哥庾澄慶,女歌手毫無懸念,國語頒給了張惠妹,方言則是江蕙。五月天則「沒拿到」最佳樂團。

    2004 年,有很多的「第一次」,滿 20 歲的我,成了首投族,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次舉辦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會,跟目前中選會辦的政見發表會同樣,人身攻擊多於政策論述。而投票日的前一天,發生了 319 槍擊案,投票當天也有新聞台舉辦史上首度「出口民調」,可惜因拒訪率高達 3 成,讓結果失準,電視媒體也因為灌票現象,可信度大幅下降。

    大學念 5 年,其中 1 年在香港浸會大學度過,修完了教育學程,但沒去實習,選的日文系雙主修,只考到二級檢定。後來碩士班推薦甄試,同時考取台大新研所、政大廣電所,我選擇留在政大,更展開了一段「全工全讀」的研究所生涯。

    2008 年,第二次政黨輪替,可說是政治新聞的承平時代,總統是馬英九,但民選總統得票數最高紀錄保持人紀錄,被蔡英文總統打破。聲望如日中天的他,第二任期結束前,竟也演變為民眾遍地開花要拿鞋丟他。「利百代」的我,負責考試院、監察院、內政部等路線,立法院更是當廚房在跑,那時立院政治記者前輩們,每位都資深到「喊水會結凍」,要群訪立法院長時,都戰戰兢兢,仔細聽「姊」字輩」、「媽」字輩的記者問問題,深怕問了鳥問題,反而浪費大家時間。

    記者生涯中,第一個颱風是「鳳凰」颱風,前有「卡玫基」,後有名字很難念的「辛樂克」,還因此到台中出差,超興奮。跑線第二年,更趕上截至目前為止台灣颱風降雨紀錄排名第一的「莫拉克」。

    後來「記者」這份工作,跟便利商店員工一樣,要會的事情好多,因著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寫稿、採訪只是基本款,還得要會用手機直播、連線、錄影或偷錄影。

    回憶很多,再次發文,在2020的尾聲,很多人走了,很多遺憾,當然也有很多開心的好事發生。

    #韓劇 #台灣 #金曲獎 #金鐘獎 #金馬獎
    #請回答1997 #紀錄 #小直人 #懷舊 #Netflix
    #2020快走不送

  • 新聞台可信度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26 07:00:59
    有 1,170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被視為國際政壇的狂人,強人,他上台後 雷厲風行開展鐵腕掃毒,在國內贏得聲望跟高支持度,但也 引發人權團體跟媒體批評關注。就跟川普一樣,對於犀利的 記者,杜特蒂也相當不友善,他曾公然對記者說:「就因為 你身為一名記者,你就無法倖免於被暗殺的命運。」根據無 國界記者(RSF)最新發布的2020年新聞自由指數,菲律賓在 全球180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36,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 家」也指出,菲律賓是全球從事新聞工作危險性最高的國家 之一。而在菲律賓國內,也有少數媒體無懼於當權者的威脅言論, 繼續秉持媒體的監督原則進行報導,其中一位是曾獲時代雜 誌評選為年度人物的Rappler總編輯,瑪麗亞雷薩。56歲的蕾 薩曾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東南亞首席調查記者長達20年 ,她在2012年創立Rappler新聞網並擔任總編輯。Rapple向來勇於批評政府,並持續追蹤杜特蒂的掃毒行動, 造成上千無辜百姓死亡,但遭杜特蒂指稱是假新聞。此後雷 薩就官司纏身,包括逃漏稅、誹謗等罪名;雷薩曾說,假如 這些罪名通通成立,她可能要被關上100年。6月15日,馬尼拉法院認定雷薩以及她的新聞網站Rappler和 前記者小桑托斯,涉嫌網上誹謗富商案周一在馬尼拉法院宣 判,她遭裁定罪名成立,面臨最高監禁六年。人權團體指此案是對菲律賓新聞自由的「毀滅性打擊」。】

    {內文}
    (瑪麗亞雷薩/菲律賓Rappler總編輯)
    我是瑪麗亞雷薩,歡迎收看Rappler訪談,今天訪問的是納卯市市長杜特蒂

    看起來十分"無害"的瑪麗亞雷薩,卻是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眼中"欲去之而後快"的麻煩人物,她從事記者工作34年,期間擔任過CNN東南亞首席調查記者20年,2012年她創立新聞網Rappler,以第一手報導和深度調查聞名,也是菲律賓少數幾個敢公然批評總統杜特蒂的新聞媒體。

    (杜特蒂/菲律賓總統)
    我的掃毒戰爭絕不會停止,會繼續到最後一個毒販,直到最後一個毒梟

    (Rappler新聞片段)
    在馬尼拉市各地都看得見這樣的情景,嫌犯身旁有槍枝,警方聲稱與嫌犯駁火,指這些毒販皆持有槍械

    (警方)
    嫌犯開槍了,就是他手上拿著的那把,令人遺憾的,我們只好將他擊斃

    (Peter Bouckaert/人權觀察員)
    我們的調查顯示,警方的說法完全沒有可信度,好幾次,嫌犯都是在遭到警方逮捕之後,才被射殺,然後槍枝或毒品才扔到嫌犯身邊

    杜特蒂上任後兌現競選承諾,大規模開展鐵腕掃毒,但屢屢遭人權團體批評根本是血腥濫殺,Rapller緊盯該議題並指稱,短短2年內至少有上萬人死於杜特蒂的掃毒戰。

    (杜特蒂/菲律賓總統)
    既然你們(Rappler新聞網站)是假新聞暢貨中心,老實說我一點也不意外,你們會寫出這麼假的報導

    (AJ主新聞)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否認向有關單位施壓,逼他們撤銷Rappler新聞網的執照

    (60分鐘片段)
    對記者來說,沒有哪個國家比菲律賓更危險,杜特蒂 杜特蒂,許多人說這都該怪總統杜特蒂,你曾經遭受暴力威脅嗎,有的,你曾經遭受死亡脅迫嗎,有的,你曾經被警告說要殺了你嗎,有

    (瑪麗亞雷薩/菲律賓Rappler總編輯)
    這裡比我去過的任何一個戰地還要糟,在戰區你至少還知道威脅從哪裡來,今天的威脅是長期存在的,沒有結束的時候,我們處在這種地獄已經三年了

    面對強權毫無所懼的雷薩,因此獲得時代雜誌評選為2018年年度人物之一,並形容她是真相守護者,讚許她領導的媒體"無畏地對杜特蒂的政治宣傳","與法外處決進行報導",揭發掃蕩毒品的血腥面,但這些桂冠並沒能為她贏得當權者的尊敬,撤照 被告誹謗逃漏稅,以及利用社群媒體散播對雷薩個人的不實訊息,成為杜特蒂對付異己的工具。

    6月15日馬尼拉法院認定雷薩及其新聞網站,和前記者網路誹謗罪名成立,兩人皆被判處6個月到6年的有期徒刑,而讓雷薩罪成的案件是Rapller於2012年刊登2014年更新的一篇報導,該報導引用機密資料,指控一名商人肯格涉嫌謀殺,人口販賣與毒品走私,肯格對此全盤否認,因而告雷薩及其媒體誹謗,但他提告的時間點其實已是報導刊出5年後,早已超過菲律賓法律規定的一年追溯期,人權觀察組織認為,此案無異於扼殺了菲律賓的新聞自由。

    (Carlos Conde/人權觀察組織菲律賓研究員)
    今天上午作出的有罪判決,是對菲律賓新聞自由,非常非常嚴重的打擊,對於這個國家的新聞自由和民主而言,確實是一個非常可悲的日子,這只是政府試圖扼殺Rappler及其記者的結果,這起判決應該從政府針對Rappler,針對雷薩提起一系列案件的更大背景下來看待,這不是一起個案,我會說有幾起案件,確立了政府的迫害模式,這項裁決的更大影響是它向菲律賓的每個記者,尤其是社區和各貧困省的記者傳達了一個信息,那就是你最好閉嘴,否則你將會是下一個

    對於不利於己的報導一律稱之為假新聞,曾幾何時已成為強人領袖的"共識",杜特蒂上任以來以國家機器干預媒體,也不是第一次了,2020年5月 菲律賓傳媒龍頭ABS-CBN,因牌照到期被迫停播,杜特蒂2016年就多次指責,該電視台偏袒在野黨,還在他競選總統時針對他 抹黑他,牌照到期停播對杜特蒂來說,或許也只是"剛好"而已,此舉引來國際特赦組織批判說,在疫情期間此舉顯得特別魯莽,讓人想起戒嚴時,獨裁者如何奪取新聞機構控制權,無國界記者組織更說,這預示著菲律賓民主的終結,儘管面對如此惡劣險峻的採訪環境,雷薩仍不忘初心。

    (德國之聲主播雷薩 菲律賓記者vs).
    (你提到自己還面臨其他指控,種種的案件可能讓你坐牢100年,在這種情況下,是什麼驅使你在菲律賓繼續從事記者工作),我認為就跟你一樣,我們知道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事,是歷史上特別的時刻,我們看到專制民粹模式的領導人,從幾乎像是法西斯主義中興起,你看到對媒體的攻擊,我不認為我活了,這是我第34年從業,我是老記者了,我從來沒看過這種事,我曾在戰地報導,也報導過各種衝突,但這是完全不同的時間點,我感覺至少在我的國家,我們正站在懸崖邊,一定要盡全力保護媒體自由,才能守護民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60UfJYzPE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6.20《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C5rE7BJg_8&t=194s

  • 新聞台可信度排名 在 DJ梅格 來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5-16 19:33:38
    有 184 人按讚


    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前後看了三遍,超級有感🧐(看完快看這影片)

    大四的時候在新聞台實習ㄧ學期
    實習一結束我就決定換個方向走

    因為台灣的新聞環境真的太艱難啦

    #自己的媒體要靠自己救呀🤚🏻

    【記者真心話 Vol.1】沒看會後悔唷!

    ───────
    公視「P#新聞實驗室」更正聲明 時間:2019/5/17

    公視《P#新聞實驗室》數位影音專題「七分鐘看懂媒體亂象五大關鍵」,4分05秒至4分07秒提及NOWnews 記者每天發「8條新聞」,數字來源乃是引述端傳媒2015/10/19深度報導:「『即時新聞』成癮 台灣媒體慢性自殺(中)」(http://bit.ly/2VJRURI)。

    今接獲NOWnews今日新聞楊副總編輯來訊,該媒體記者目前平均產出量是一天6條,並非2015年時的8條。特此更正。

    《P#新聞實驗室》同為媒體從業人員,我們對第一線記者同業辛苦為即時新聞努力所付出的心力,感同身受。必須重申,本專題並無意點名檢討特定媒體,而是希望與觀眾共同思考台灣媒體生態的結構性問題與向上提升之道,其中,也包含我們作為公共媒體對自身角色的反思與惕勉。

    我們樂見同業共同改善媒體生態與第一線工作者勞動條件,並為報導中未能update該項最新數字,向NOWnews與網友致歉。
    ───────

    #腦殘記者 #怎麼煉成 #台灣媒體 #怎麼爛掉
    🤦🏻‍♂️🤦‍♀️ 一個社會可以如何讓媒體低能到這種令人嘆為觀止的境界?七分鐘看懂媒體亂象五大關鍵!
     
    公視 P#新聞實驗室 X Explained-新聞翻譯蒟蒻 跨界推出「記者真心話」系列,媒體素養簡單說!
     
    ▶️ Youtube這邊看:
    https://youtu.be/-JNeBKlG0cI
    ▶️ 5/15「P#新聞實驗室」,啟動您對公視新聞的不同想像!
    https://newslab.pts.org.tw/
     
    小補充:影片5分35秒處圖片上的「可信度」,更精確的譯法為「社會信賴評分」。本項排名為民眾主觀感知的可信度排名,不一定真實反映媒體專業表現。
     
    #沒有大冒險 #按讚 #搶先看 #分享
    #小編嚴選 #跨界合作 #Psharp #新聞實驗室
    呱吉 房業涵Mena 華視新聞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