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聞可信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聞可信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聞可信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聞可信度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聞寫作有哪些技巧?】 大家可能多少聽過「非虛構寫作」,是近年興起的新聞報導寫作方式。和以往平鋪直述的公式化寫作不同,更強調以「故事」的方式來呈現。 而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就整理了這方面的寫作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 新聞寫作的核心 / 白岩松 一、被顛覆的金科玉律 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新聞可信度 在 志祺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0:36:35

你知道超徵稅收事件其實是件假新聞嗎? - 最近幾天新聞版面突然被「政府超徵稅收,擬發1萬元紅包」的新聞給取代,有些媒體甚至以「政策買票?」的標題做成系列報導,弄得大家民怨沸騰 - - 我們找到最早的幾則新聞,發現媒體的消息來源,多半都是使用「府院高層、據傳、據了解」等字眼來帶過⋯ - umm…......

  • 新聞可信度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23 19:00:39
    有 77 人按讚

    【新聞寫作有哪些技巧?】
      
    大家可能多少聽過「非虛構寫作」,是近年興起的新聞報導寫作方式。和以往平鋪直述的公式化寫作不同,更強調以「故事」的方式來呈現。
     
    而這次要和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就整理了這方面的寫作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

    新聞寫作的核心 / 白岩松
     
    一、被顛覆的金科玉律
     
    我上大學的時候,學校用了一個學期進行「新聞導語寫作訓練」。導語是什麼?導語就是對新聞內核最精煉的濃縮。八十年代的新聞專業教育,寫導語講究的是五個W:什麼人(Who)、什麼事(What)、什麼時間(When)、什麼地方(Where)、為什麼(Why)。
     
    我一直以為「五個W」是金科玉律。但是最近二三十年,當你看到國外的很多新聞導語,發現壞了,半數以上不再是完整的「五個W」。
     
    2000年9月1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因為那天我兒子第一次上幼稚園。我把他送到幼稚園,看他哭完,撒腿跑機場,飛到雪梨去做奧運會報導。
     
    一下飛機就聽說:「中國奧會施行了最嚴格的興奮劑檢測程序,一大堆著名運動員都被『幹掉』了。」
     
    我們到記者村去看電視,首先看到的是中央4套的節目,這條消息是傳統的報導:「今天下午×點,中國奧會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在召開的××會議上強調,寧可犧牲成績,也要一次乾乾淨淨的奧運會。」大致是這樣的內容。
     
    很標準,五個W都有。我們也沒覺得有什麼異樣。
     
    隔了一個多小時,又看到澳大利亞電視臺的一條新聞,也是反映這件事,但突然看出不一樣了。畫面裡,一個運動員在宿舍裡收拾東西,報導一上來大概就是:「中國的運動員×××正在收拾行李,但他不是去參加雪梨奧運會,而是要回到他的老家。」
     
    「五個W」是不全的,但我們一下子就被這條新聞抓住了。
     
    這條新聞結尾,是×××走出體育總局大院的畫面,解說詞:「×××只需要幾個小時的行程,就可以回到他的老家,但是沒有人知道,他要用多長的時間再回到這裡。」
     
    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新聞表達跟以前很不一樣。我們都不太敢於去寫這樣「五個W殘缺不全」的導語。但是後來持續研究下去,我才發現,國外的新聞報導在過去二三十年間,導語寫作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已不再強調完整的「五個W」,而是越來越強調這四件事:主人公、故事、戲劇化、懸念。
     
    二、「人」和「人性」的故事
     
    新聞的核心是「人」。先有對「人」的關注,才有對新聞的關注。講一千、道一萬,人類所有文化產品的實質,都是在描寫人和人性,從來沒有偏離過。
     
    對於新聞,也是如此。我們要用個體的「人」,去化解宏大命題。
     
    比如交給你一個選題—727萬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過去的表現形式可能就是「大裡來、大裡去」,現在,一定會有更多的新聞人選擇由一個個體、一個具象的概念切入報導。
     
    或許這個片子或者這篇報導,上來就是講述一個人物,用電視畫面或文字語言去描繪:「星期五這天,清晨4點多,胡寧(假定人名)就起床了。他拿出一套平常很少穿的衣服,準備去參加在工體舉辦的招聘會。這已經是他進入大四之後參加的第十二場招聘會了。」
     
    接下去可能會有一個轉折:「其實,這天要早起的不只是胡寧,與他命運相同的還有727萬名大學畢業生,比去年『史上最難就業季』的人數還多出30萬。」
     
    一下子就將報導面橫向拉開了。然後繼續加入宏觀的觀察,但最後還是要回到胡寧身上,回到個體的故事裡。
     
    國外的新聞報導幾乎已成共識:通過具體人物,表達宏大事件。沒有主人公就沒有事件,就會讓新聞可信度,尤其是吸引力降低。所以,你首先要明白,新聞寫作傳播,就是一個寫故事和講故事的過程。
     
    不要在「故事」和「虛構」之間畫等號—真實的事情,也需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傳播。我們在對外、對內的宣傳當中,有相當多的失敗就是因為不會講故事。花了很多錢出了很多力,卻沒有好的效果。
     
    三、邏輯:站在受眾的角度思考
     
    要講好新聞故事,第一個準則,就是站在受眾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反過來,站在自己的角度。
     
    過去我們設計廣播或電視的節目結構,都是假定受眾從第一分鐘開始聽或看,一直到最後一分鐘節目結束,由此完完整整地來考慮它的起承轉合:怎麼開頭,怎麼推進,怎麼高潮,怎麼收尾。
     
    但國外的傳媒調查顯示:聽眾和觀眾會在任何時間進入、任何時間離開。這就對我們過去那套「線性邏輯」產生了挑戰—中途進入看不出眉目,立刻就換台了。所以現在,「平行邏輯」正在快速成長,要讓任何時候進來的受眾都可被抓住。
     
    我小時候,一放學就跑到電線杆子底下,聽袁闊成、單田芳的評書,一聽就是半小時,聚精會神。現在,你給我講半小時故事試試?你能讓多少人從頭聽到尾?更何況,還是連續一百天,每天半小時。很難。
     
    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對故事的心態和審美不一樣了。同樣是半小時,過去你可以慢條斯理地講一個長故事,現在卻可能要把長故事分解成好幾個完整的短故事,再組合在一起。比如《舌尖上的中國》,你任何時候打開電視,都能跟著它的故事走。
     
    受眾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講故事的人必須適應這種變化。
     
    四、細節:直指人心的力量
     
    一個好故事,從內容層面上看,有了人和人性、懸念和邏輯,還有很重要的一項—細節。新聞人應該養成這樣一種習慣:無論做什麼樣的選題,首先考慮人物,其次尋找細節。
     
    我們常說,一篇文章寫得「有血有肉」,細節就是文章的「血肉」。好的細節,會在聆聽者產生倦怠的時候,將他再次帶入故事。被細節牽引著的人,聆聽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大家平時一聽到「主旋律」這三個字就頭疼,話題太大!如果把大話題轉化成故事、再引入一些細節呢?
     
    無錫有兩大家族:榮氏和錢氏。榮氏家族出了榮毅仁這樣的國家副主席,錢氏家族出了錢穆這樣的大學者。錢穆有個侄子,1931年考上了清華大學,語文、歷史都是第一名—雙百。他的名字叫錢偉長。
     
    錢偉長進了清華以後,陳寅恪希望他學歷史,聞一多和朱自清希望他學文學。可是入學第二天,就爆發了「九一八」事變,錢偉長夜不能寐,覺得學歷史、學文學都無法拯救民族命運。他左思右想,跟同學探討交流,只有學造坦克,強大自己的實力,國家的前途才能慢慢變好。
     
    造坦克就得學物理。第二天錢偉長跟學校說「我要學物理」。老師打開成績單一看,樂了:中文和歷史都是100分,物理5分,數學加化學一共20分。考成這樣,您敢學物理?
     
    因為錢偉長態度很堅決,學校跟他達成了一個協議:在物理系試讀一年。錢偉長答應了。他畢業的時候,成績是物理系第一名。
     
    幾乎所有人聽完這個故事都熱淚盈眶。這是不是主旋律?當然是!但這裡沒有標語、沒有口號,只有人、只有故事、只有細節。
     
    再舉一個關於「細節」的例子。
     
    上世紀五十年代很有名的女指揮家鄭小瑛,剛當母親不久,就被送到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一去幾年回不來。
     
    終於熬到畢業,她成為全蘇聯第一個走上柴可夫斯基音樂廳指揮歌劇的女指揮家。演出那天,她把孩子的一張笑著的照片,夾在樂譜的最後一頁。演奏開始,一章一章、一節一節地往下行進,當最後一個音符結束,在全場長達幾分鐘的雷鳴般的掌聲裡,鄭小瑛一直熱淚盈眶地看著樂譜最後一頁,照片上的孩子也正笑著看她。
     
    請告訴我,這樣的故事可以抓住人嗎?當然能!然而有多少人會去挖掘這樣的細節?沒有這樣的東西,你的故事怎麼會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我們平常都在忙什麼?輕易去站隊,去互相攻擊,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嗎?生活中有無數這樣的故事。我們想像一下,不管你弘揚什麼還是批評什麼,那些都是外在的要求。如果掌握了講一個好故事的方式,還怕沒有「制空權」嗎?

  • 新聞可信度 在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16 17:52:24
    有 629 人按讚

    美一中政策vs.陸一中原則 台灣呢

    中華民國109年11月16日,2020-1116,週一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第一段:
    一,香港大公報獨家 陸擬懲台獨份子
    二,對台獨頑固份子與金主 嚴厲制裁
    三,陸祭反分裂法、國安法 終身追責?
    四,大公報公信力墊底 新聞可信度?
    五,陸委會回應:意圖恫嚇 徒勞無功
    六,龐培歐爭議 國務院重申一中政策
    七,國務院:美不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
    八,美一中政策vs.陸一中原則 台灣呢
    九,林佳龍:台灣要正常 和中國說再見
    十,林佳龍:建立正常兩岸關係要時間

    第二段:
    一,萊牛風波 行政院發言人請辭獲准
    二,躲質詢? 立院開會前夕閃電請辭
    三,第一時間護短 蘇危機處理不及格
    四,有夠衰 各牛肉麵店慘遭池魚之殃
    五,國家賠償? 高官地圖砲殃及無辜
    六,丁假消息 刑事局不辦 台北市受理
    七,不查怎知不是假消息 蘇系刑事局?
    八,沈發惠:大家都知立委學養不高
    九,政院:沒網軍國家隊 賴神說謊?
    十,真悲哀 署長嗆綠委「你時間到了」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20-1116
    川普推特 I WON THE ELECTION!

    狗吠火車2020-1116-282-1調查局弊案
    六公斤毒品遺失? 調查局爆醜聞
    吃案匿報一年 局長震怒下令嚴查
    官官相護? 沒人敢調查調查局?
    就是不信任 蔡連續空降調查局長

  • 新聞可信度 在 飛碟聯播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6 17:24:17
    有 57 人按讚

    2020動起來,我們即將處在政治新聞訊息的最新一頁,大家快來溫故知新,品嘗今日的烤鴨、雞腿、焦點,以及滿滿的CALL IN時間, #飛碟晚餐 #陳揮文 #時間,就等你來 ~

    飛碟聯播網《飛碟晚餐 陳揮文時間》2020 11 16(一)美一中政策vs.陸一中原則 台灣呢

    主持人:陳揮文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2020-1116,週一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香港大公報獨家 陸擬懲台獨份子
    二,對台獨頑固份子與金主 嚴厲制裁
    三,陸祭反分裂法、國安法 終身追責?
    四,大公報公信力墊底 新聞可信度?
    五,陸委會回應:意圖恫嚇 徒勞無功
    六,龐培歐爭議 國務院重申一中政策
    七,國務院:美不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
    八,美一中政策vs.陸一中原則 台灣呢
    九,林佳龍:台灣要正常 和中國說再見
    十,林佳龍:建立正常兩岸關係要時間

    第二段:
    一,萊牛風波 行政院發言人請辭獲准
    二,躲質詢? 立院開會前夕閃電請辭
    三,第一時間護短 蘇危機處理不及格
    四,有夠衰 各牛肉麵店慘遭池魚之殃
    五,國家賠償? 高官地圖砲殃及無辜
    六,丁假消息 刑事局不辦 台北市受理
    七,不查怎知不是假消息 蘇系刑事局?
    八,沈發惠:大家都知立委學養不高
    九,政院:沒網軍國家隊 賴神說謊?
    十,真悲哀 署長嗆綠委「你時間到了」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20-1116
    川普推特 I WON THE ELECTION!

    狗吠火車2020-1116-282-1調查局弊案
    六公斤毒品遺失? 調查局爆醜聞
    吃案匿報一年 局長震怒下令嚴查
    官官相護? 沒人敢調查調查局?
    就是不信任 蔡連續空降調查局長

    飛碟電台全球叩應專線 02-2363-9955

    ▶ Android https://reurl.cc/j78ZKm
    ▶ iOS 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一中 # #萊牛 #調查局
    #陳揮文 #揮文看社會 #狗吠火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TaiHoZ2b8U

  • 新聞可信度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4-04-28 14:00:0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